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西秦人物百态 >

第14章

西秦人物百态-第14章

小说: 西秦人物百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帝的事情了。”说完,使者就走了。这时候围困邯郸的秦军正好碰见信陵君窃符救赵,于是就撤兵了。
平原君为了答谢鲁仲连,多次表示要加封鲁仲连官职,鲁仲连推辞不就。于是平原君设酒宴款待鲁仲连,喝到畅快的时候,平原君奉上千金给鲁仲连,鲁仲连说道:“一个被天下人所称颂的人,他的高贵的地方是可以为天下人排忧解难,而不收取报酬,如果收取了报酬,就如同做买卖的商贾,我是不屑为之的。”于是辞别了平原君离开了,终其一生没有再见平原君的面。
我们看一下鲁仲连的所作所为,他一生逃避封赏,不肯居官任职,虽然不太合人世间的常理,但是确实是一位高士。他以贫民的身份,追求自己的心志,压倒公卿,畅谈天下大事,尤其是一段自我表白:“所贵为天下士者,所以排忧解难而无取也。既有取者,乃商贾之事也,连不忍为也。”成为了诸多隐士的座右铭。
第十五章 联合国将军 乐毅
    所谓将军者,一定要代表一个利益群体,率领士兵攻城拔寨。如果他代表了多个利益群体,或是多个国家,我们姑且称他为联合国将军,先秦时期的乐毅就是这样的将军。
乐毅的祖先叫做乐羊,曾经担任魏文侯的将军,因为攻占中山有功,魏文侯封了灵寿给乐羊。乐羊死的时候就安葬在灵寿,他的子孙也在这里,赵武灵王的时候灭亡了中山,乐羊的后代乐毅处在战火之中。
乐毅很是贤能,尤其是有军事天赋,赵国人推荐了他。但是那时候赵国发生了沙丘之乱,乐毅被迫离开赵国,改投魏国。在路途中,他听说燕国因为子之变乱被齐国打败,燕王憎恨齐国,但自付力量弱小,单凭本国势力很难和齐国抗衡,于是燕王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以便招收天下贤能的人。乐毅投奔燕国,燕王用客礼接待了他,乐毅推辞,谦让,最终委身做了燕国的臣子,燕王拜乐毅为亚卿,乐毅过了一段时日。
其实燕国是小国,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燕国是最弱小的,可是身怀远大抱负的乐毅偏偏投靠了他,那是为了快速出名走的捷径。奉劝广大毕业生学学乐毅,别眼光太高了,动不动北京上海,好好在基层县城干个两三年,资历和工作经验有了以后都好说。
在乐毅当亚卿的时候,齐湣王相当强大,南下在重丘打败了楚国宰相唐昧,西向在观津挫伤了三晋,这里说明一下所谓‘三晋’指的是韩、赵、魏三国,帮助赵武灵王消灭了中山,又打败了宋国,土地扩展了一千多里地。因而齐湣王和秦王争夺帝号,后来又退出了争夺,于是各路诸侯纷纷背叛秦国,依附齐国,为齐湣王马首是瞻。齐湣王更加骄奢淫逸,盘剥百姓,百姓苦不堪言。燕昭王询问乐毅攻打齐国的事情,乐毅说道:“齐国有霸国的余业,地广人多。这里霸国指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齐桓公称霸诸侯的事情。要攻打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大王一定要攻打它,不如联合赵、楚、魏三国一起行动。”于是燕昭王派遣乐毅劝说赵国,跟赵惠文王签订合约,有派人联系楚国和魏国,并游说秦国瓜分齐国。这时候各路诸侯都苦于齐湣王的横征暴敛,其实主要原因是敌人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大家伙都懂。于是各路诸侯纷纷和燕国联合一起攻打齐国。
燕昭王为了报仇,豁出血本,调集了全国所有的军队,命令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将赵国的相印亲自佩戴给乐毅,这样乐毅就统领赵、楚、韩、魏、燕五国军队一同攻打齐国。在济西打败齐军,齐湣王逃跑了,困守在莒邑,各路诸侯国都退兵了。当然各路诸侯都有私心,他们当然不希望齐国强大起来威胁自己的利益,当然更不希望燕国成为第二个齐国。只有乐毅率领本国兵马,一直攻打到齐国的都城临淄,攻入临淄后,乐毅把齐国的财宝金银和祭祀祖先的用具全部掠夺,送回燕国。燕昭王非常高兴,亲自到济水边慰劳军队,犒赏士兵,又把昌国封给乐毅,乐毅自此封号昌国君。燕王命令乐毅继续攻打齐国没有归降的城池,乐毅领命,在齐国占领了五年之久,除了莒邑、即墨两个地方没有打下来,其他的城池全部占领了,总共有七十多个城邑。这时候恰巧燕昭王死了,他的儿子继位即是燕惠王,燕惠王从小就对乐毅不满意,继位以后更加恼恨乐毅。齐国的田单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就派人去燕国散布流言,施行反间计,声称齐国没有被攻打下来的城池只有两个了,之所以没有攻打下来,那是因为乐毅和新上任的燕王有嫌隙,乐毅不攻占齐国的最后两个城池,主要是为了长期留守齐国,这样等于成为齐王了。燕惠王本来就猜疑乐毅,听到齐国的间谍这样说,于是就派遣骑劫代替乐毅,召乐毅回国。乐毅知道燕惠王不会好意,害怕回国后被杀,于是向西投奔了赵国,赵王把观津封给了乐毅,并赐号望储君,如此优待乐毅,是要警惕燕国和魏国,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齐将田单知道乐毅被换走,于是用兵诈骗燕军在即墨城下决战,摆火牛阵打败燕军,一直追到黄河边上,把齐国的土地都收回了,从莒邑迎回齐襄王,进入临淄。
燕惠王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败军亡将丢失了齐国的土地。又怨恨乐毅投奔了赵国,害怕赵国趁燕国新败疲敝来攻打燕国,于是写信给乐毅说:“先王把整个燕国委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战败齐国,替先王报了深仇大恨,天下人没有不震动的,我哪里有一天敢忘记将军的功劳呢!即所谓: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雠,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正遇上先王辞世,我本人初即位,是左右人耽误了我。我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年在外,风餐露宿,因此召回将军暂且休整一下,也好共商朝政大计。不想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不融洽的地方,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从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此信可谓是虚伪做做之词,但是又说得有理有据,乐毅即使想置之不理也是不能够的了。
于是乐毅写了一封回信给惠王,信中说:臣下我没有才干,不能恭奉您的命令,来顺从您左右那些人的意愿,我恐怕回国有不测之事因而有损先王的英明,有害您的道义,所以逃到赵国。现在您派人来指责我的罪过,我怕先王的侍从不能体察先王收留、宠信我的道理,又不清楚我用来奉事先王的诚心,所以冒昧地用信来回答。
我听说贤能圣明的君主不拿爵禄偏赏给亲近的人,功劳多的就奖赏他,能力胜任的就举用他。所以考察才能然后授给官职的,是能成就功业的君主。衡量品行然后交往的,是能树立声誉的贤士。我暗中观察先王的举止,看到他有超出一般君主的心志,所以我借为魏国出使之机,到燕国献身接受考察。先王格外抬举我,先把我列入宾客之中,又把我选拔出来高居群臣之上,不同父兄宗亲大臣商议,就任命我为亚卿。我自己也缺乏自知之明,自认为只要执行命令接受教导,就能侥幸免于犯罪,所以接受任命而不推辞。
先王指示我说:“我跟齐国有积久的怨仇,深深恼恨齐国,不去估量燕国的弱小,也要把向齐国复仇作为我在位的职分。”我说:“那个齐国,至今保留着霸国的基业,而又有多次作战取胜的经验。士兵训练有素,谙熟攻战方略。大王若要攻打它,必须与天下诸侯联合共同图谋它。若要与天下诸侯图谋它,不如先与赵国结盟。而且淮北,原属宋国的地区是楚、魏两都想得到的地方,赵国如果答应结盟就约好四国联合攻打它,这样齐国就可以被彻底打败。”先王认为我的主张对,就准备了符节派我南去赵国。很快我就归国复命,随即发兵攻打齐国。靠着上天的引导,先王的神威,黄河以北地区的赵、魏两国军队随着先王全部到达济水岸上。济水岸上的军队接受命令攻击齐军,把齐国人打得大败。我们的轻快精锐部队,长驱直入直抵齐国国都。齐王只身逃跑奔向莒邑,仅他一人免于身亡;珠玉财宝战车盔甲以及珍贵的祭祀器物全部缴获送回燕国。齐国的祭器摆设在宁台,大吕钟陈列在元英殿;被齐国掠去的原燕国宝鼎又从齐国取来放回磿室,蓟丘的植物中种植着齐国汶水出产的竹子,自五霸以来功业没有赶上先王的。先王认为自己的志向得到满足,所以划出一块地方赏赐给我,使我能比同小国的诸侯。
我听说贤能圣明的君主,功业建立而不废驰,所以能写在《春秋》一类的史书上;有预见的贤士,名声取得而不毁弃,所以能被后人称颂。像先王那样报仇雪耻,平定了具有万辆兵车的强大国家,缴获了齐国八百多年所积存的珍贵宝物,等到先王辞世之日,还留下政令训示,指示执政掌权的臣属,修整法令,慎重地对待庶出子弟,把恩泽推及到百姓身上,这些都可以用来教导后代。
我听过这种说法,善于开创的不一定善于完成,开端好的不一定结局好。从前伍子胥的主张被吴王阖闾采纳,吴王带兵一直打到楚国郢都;吴王夫差不采纳伍子胥的正确建议,却赐给他马革囊袋逼他自杀,把他的尸骨装在袋子里扔到江里漂流。吴王夫差不明白先前伍子胥的主张能够建立功业,所以把伍子胥沉入江里而不后悔;伍子胥也不能预见君主的气量、抱负各不相同,因此致使被沉入江里而死不瞑目。
免遭杀身之祸而建功立业,彰明发扬先王的事迹,这是我的上策。遭到侮辱以至诽谤,毁坏先王的名声,这是我所最害怕的事情。面临难以预测的罪过,把幸免于杀身之祸作为个人渔利的机会,这是恪守道义的人所不敢作出的事情。
我听说古代的君子,绝交时不说别人的坏话;忠良的臣子离开原来的国家,不洗雪自己的罪过和冤屈。我虽然无能,但多次聆听君子的教导了。我恐怕先王侍从听信左右近臣的谗言,不体察被疏远人的行为。所以献上这封信把我的心意告诉您。希望君王留意吧。他这封信里说得是至理名言,其中的“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故敢献书以闻”这真是至理名言呀。
不过现在的从业者千万不要相信这套理论,如果你要跳槽,千万不能提前表露出来,万一被你的老板知道了,你可没乐毅那两下子,什么‘君子绝交不出恶声’根本行不通,你要记住,那是你的老板,可不是什么君子。
后来,燕惠王又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于赵国、燕国之间,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乐毅死于赵国。
关于乐毅正在人生巅峰之时被取代,各界史家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燕惠王嫉贤妒能,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怎么叫嫉贤妒能,即便是燕昭王还活着也不能让他再打了,要知道,再打下去即便乐毅本人不想当齐王,他手下的将官也会让他当的,所以燕惠王宁可牺牲齐国的土地,也不能让七国的局面变成八国,所以乐毅必须被废。
第十六章 复仇者 田单
    田单是齐国田姓王族的远房亲戚。大家还记得我给大家介绍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一节吧,战国时期的齐国又称为田氏齐国。有人问为什么你介绍的传奇人物都是贵族?这个很好解释,因为中国那个时期处在奴隶社会的晚期,全部都是世袭制度,即子孙可以继承祖上的爵位,没有科举制度。老百姓想当官,你等着去吧。
言归正传,在齐湣王时,田单担任首都临淄佐理市政的小官,并不被齐王重用。后来,到燕国派遣大将乐毅攻破齐国,齐湣王被迫从都城逃跑,不久又退守莒城。在燕国军队长驱直入征讨齐国之时,田单也离开都城,逃到安平,让他的同族人把车轴两端的突出部位全部锯下,安上铁箍。不久,燕军攻打安平,城池被攻破,齐国人争路逃亡,都因被撞得轴断车坏,被燕军俘虏。只有田单和同族人因用铁箍包住了车轴的缘故,得以逃脱,向东退守即墨。这时,燕国军队已经全部降服了齐国大小城市,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下。燕军听说齐湣王在莒城,就调集军队,全力攻打。大臣淖齿就杀死了齐湣王,坚守城池,抗击燕军,燕军几年都不能攻破该城。迫不得已,燕将带兵东行,围攻即墨。即墨的守城官员出城与燕军交战,战败被杀。即墨城中军民都推举田单当首领,说:“安平那一仗,田单和同族人因用铁箍包住车轴才得以安然脱险,可见他很会用兵。”于是,大家就拥立田单为将军,坚守即墨,抗击燕军。
所以机遇这个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