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阴谋与仕途 >

第6章

阴谋与仕途-第6章

小说: 阴谋与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过是因人成事罢了。即使是坐上了皇帝宝座,也是赵高在替他拿主意,他也无心于政务,自己整天躲在后宫吃喝玩乐,忙得不亦乐乎。胡亥脑子里琢磨的只有享受、更好更多的享受,是个彻底的享乐主义者。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夏四月,胡亥仿照他的父亲秦始皇,完成了对帝国的巡游,回到咸阳。看到天下稳固,胡亥放下心来,开始考虑享受生活。他对最亲近的人赵高说:〃人生天地间,譬如白驹过隙,倏忽已是百年。如今我既已君临天下,便打算及时享乐,欢度此生。赵高你觉得这样是否合适?〃古语有云,〃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一心要让胡亥在享乐中变得更笨的赵高巴不得胡亥有这样的想法,趁机道:〃这正是明君应该做的呀。〃

第一编  沙丘之变 第13节:身具五刑(2)

    于是胡亥心安理得地去享受他的幸福生活去了。他却不明白〃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只是觉得饮食是那么的细致精美,宫殿是那么的富丽堂皇,妃嫔是那么的妖冶动人,从来没有想过着神仙般的生活的背后是什么。

    人的生命和政治,对胡亥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杀一个人和杀一百个人,造一座宫殿与造一百座宫殿,征发一个人与征发一百人,这里面有什么差别,他不太懂,也不愿意去懂。皇帝宝座有什么重要的,反正得来全不费功夫,他也没有把皇位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反正至不济还可以做个一郡之王或者万户侯,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不必担心的(当然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明白了这点,胡亥登基之后的表现就不再令人费解了。

    自陈胜、吴广起事后,豪杰或自立,或内斗,关东大乱。这时动乱逐渐逼近关内,已经到了戏(今陕西临潼东),离咸阳不远了。胡亥没想到造反者来得这么快,大吃一惊,少府章邯献计赦免骊山囚徒,发给兵器以抗叛乱者。没想到,同样是乌合之众,这些由囚徒临时组建起来的军队战斗力十分惊人,大败造反者,而后连战连胜,将这股洪水拦截在关外。

    形势稍为稳定后,胡亥觉得也该表现一下皇帝的权威了,数次派人责难李斯,认为李斯应该对〃盗贼蜂起〃的状况负责。胡亥的责备是相当重的,他说:〃丞相你位居三公之列,如今盗贼这么多,你这个丞相是怎么做的?!〃言外之意是李斯居其位不谋其事,严重失职。李斯甚为恐惧,为保权位不失,做出了一件让后人相当不齿的事情。《史记·李斯列传》是这样说的,〃李斯恐惧,重爵禄,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李斯以一副专家的口吻跟胡亥说:〃要想成为贤主,就一定要以重刑治理天下。为了百姓而劳苦其身,岂是高贵的天子应该做的。贤主就应该重刑治民,独断专行,使权在上而不在下,而后抛却无用的仁义道德,禁绝官员的劝谏,如此谁敢忤逆陛下?群臣百姓人人自危,自顾不暇,也就不会有什么异谋了。〃这跟前面赵高对胡亥说的那番话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是说到胡亥的心坎上了。胡亥高兴得很,于是统治更为苛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秦民益骇惧思乱〃。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李斯悍然以天下百姓的生死和大秦帝国的兴衰作为交换,从职责讲,这是他的严重失职,使得原本不稳的局势更为动荡,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大秦帝国最后灭亡,李斯难逃干系,百死不能恕其罪。从人品讲,李斯道德败坏,助纣为虐,受后世唾骂,并非冤屈。

    沙丘之变成功后,赵高从中车府令一跃成为郎中令,深受重用,胡亥对他言听计从。同为皇帝的近侍,赵高今非昔比了。只是像赵高这样的人是不会知足常乐的,内心的欲望冲动永远在激励着他不断攀升。这种极其热衷于权位,却不想通过正常途径,只想依靠阴谋诡计等小人手段获得升迁的人是十分可怕的,他们没有什么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约束,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谁挡在他的前面他就要除掉谁,防不胜防,尤其在集权制下,这类人更是如鱼得水,所向无敌。

    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赵高开始将目光瞄上了帝国的丞相、沙丘之变时的盟友,已经为相多年的李斯。为了除掉李斯,赵高谋划很久,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套连环计。

    要除掉李斯,首先要将胡亥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赵高自恃政变有功,又受胡亥重用,飘飘然不可一世,〃所杀及报私怨众多〃。他担心有人会向胡亥揭发他的恶行,对胡亥说:〃天子之所以尊贵,是因为与群臣拉开距离,使人产生神秘感。况且陛下年轻,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懂,坐于朝堂之上,万一行事不当,则是自暴其短,有损陛下的神明形象。〃胡亥听了赵高的鬼话,天真地认为赵高是在为他着想,从此深居宫中,不再随便出去见大臣,事皆决于赵高。使胡亥深居寡出,耳目不灵,只听赵高一人之言,这是赵高能够借胡亥之力扳倒李斯的基础。

    接下来赵高就要对李斯发难了。

    第一步,诱使李斯进谏。赵高找到了李斯,一副忧国忧民、痛心疾首的模样,对李斯说:〃如今关东盗贼数不胜数,皇帝却大征徭役,修筑阿房宫,收集狗马等无用之物。我虽打算前去劝谏,碍于地位低贱。劝谏一事只有丞相您才能做得来,丞相何不前去加以劝谏呢?〃所谓大奸似忠应该就是这样了。李斯戴着赵高送的高帽很受用,飘飘然道:〃你说得不错,我有这样的想法已经很久了。只不过皇帝常居深宫,我不知道皇帝什么时候有空闲啊。〃赵高见李斯上钩了,趁热打铁,说道:〃我就在宫内服侍皇帝,如果丞相您有意去劝谏的话,我自然会加以留心,一旦看到皇帝有空,立马就派人通知您。〃

第一编  沙丘之变 第14节:身具五刑(3)

    第二步,破坏胡亥对李斯的印象。魑魅魍魉的害人之术,赵高算得上大师级的人物了,他专门挑胡亥正与妇人欢好玩乐的时候去通知李斯,李斯不明就里,还以为这个时候胡亥正好空闲,便急急忙忙赶去觐见胡亥。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步,待胡亥发怒时,抓住机会进谗言。赵高、李斯如此反复多次,胡亥大为恼怒:〃我平时空闲时间多得很,总也不见丞相来。偏偏等我与妇人燕乐的时候,他动不动就来奏事。丞相是不是觉得我年轻便瞧不起我?〃赵高等的就是这一刻,说道:〃沙丘之谋中,丞相也是参与其中的。如今陛下继位为帝,而丞相所得不多,丞相指望的乃是裂土称王呢。要不是陛下今天问我,我还不敢跟陛下说这件事呢。丞相的大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而陈胜等人都是丞相的同乡,所以陈胜等人公然横行天下,经过三川郡的时候,李由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肯出兵抓捕盗贼。我还听说李由与盗贼之间有书信来往,不过这件事情还没有查清,所以先前不敢告诉您。〃最后,赵高看似无意地加上了这样一句话,〃丞相在朝廷中的权力可是比陛下您都要重啊。〃谗言到这种程度,可谓登峰造极了。

    胡亥全盘赞成赵高的话,先拿李由开刀,命人调查李由与盗贼私通一事,希望能从李由身上找到突破口。

    经过这连环三步,赵高已经接近了预期目的,只要再加一把火,李斯这块石头就可以被彻底踢开了。

    调查李由如此重大的事情自然瞒不过李斯,李斯终于明白是谁在背后搞鬼,开始组织反击。在君主专制制度下,这种阴暗的事情除了获取皇帝的支持,根本没有别的办法,如司法途径等可以解决。李斯以他惯有的方式,给胡亥上了一道书。在书中,李斯没有纠缠于李由是否与盗贼私通,而是以攻为守,直接揭发赵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其欲无穷〃,有造反之意。

    胡亥看了李斯的上书,反倒对李斯更为不满。在胡亥眼里,赵高是个〃精廉强力〃、〃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洁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的谦谦君子,胡亥从来就不担心赵高会有什么异心,现在你李斯却来说他的坏话,是何居心?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胡亥还没有做皇帝时,赵高就已经是他的老师,多年的耳濡目染,早已先入为主地给胡亥留下了绝好印象,李斯寥寥几句话,言辞固然优美,却因为没有事实依据而被胡亥看作是诬陷之词,反倒让胡亥对李斯的印象更差。李斯、赵高两人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差别如此大,皇帝成了赵高的后台,李斯如何是赵高的对手?他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法家贯彻的是〃以法治民〃,严刑峻法,结果李斯自己后来在狱中饱受折磨,不得不承认谋反,最后冤死,这样的结局可以说是他作茧自缚。

    法家所主张的〃法〃,从本质来讲乃是专制之法,以律法的形式强化君主对国家和民众的控制,创造从上到下整齐划一的秩序。较之前代,法家思想自然有可取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家思想从一开始就走向了一种极端,权在上而不在下,大政府小社会,民众自由和权利压根就无从谈起。这种制度下,勃兴可以实现,欲至长久则后继乏力。拔着头发上天,终不可得,大秦帝国就是绝好一例。

    法家视个人权利如草芥,他们所制造的世界,但见君权笼罩一切,个人权利无处可寻。〃一断于法〃,惟君例外。李斯赵高斗法,谁能胜出却取决于皇帝胡亥。胡亥倾向谁,谁就会胜出。

    不过,到这时胡亥还没有要杀李斯的想法,他反而担心李斯会通过别的途径干掉赵高,于是赶紧将李斯告状的事情偷偷告诉了赵高,让赵高小心防备李斯的黑手。赵高便借机烧了最后一把火,正是这把火断送了李斯的性命。兵贵精不贵多,说话也是如此。赵高的话只有一句,这一句话却是一把不折不扣的杀人钢刀,它的力量超过别人说的一千句、一万句。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田常是齐简王的相国,后弑杀齐简王,立简王弟为平公,田常为相,政事悉决于田氏,最终田常的曾孙篡齐自立。这是赵高对李斯的最后一击,他将自己扮作胡亥和大秦的惟一希望,典型的以退为进,同时假装可怜,激发胡亥的保护欲望,从而彻底打碎胡亥对李斯最后残存的一丝好感和犹豫。至此李斯完全落败,再也没有取胜的可能。

    到了这个地步,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理由或借口,赵高就可以将李斯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了。这个理由是李斯自己送上门来的。眼看国事糜烂,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劫和将军冯劫三人联合进谏,请求胡亥停建阿房宫,削减徭役。胡亥借机发飚,指责三人〃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立马将三人下入大狱。冯去劫、冯劫二人不愿受此屈辱,自杀。

第一编  沙丘之变 第15节:身具五刑(4)

    在这场对李斯的冲击中,赵高最终胜出。赵高纯是以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这些下三滥的手段取胜,运用得纯熟无比、出神入化,却愈是受人鄙夷。这些小巧手段说到底只是小聪明,完全跟智慧搭不上边。他只是一味地弄权,一味地追求个人权位,鼠目寸光,就知道眼前的丁点利益,完全看不到他的瞎折腾已经让大秦危机四起,眼见就要倾覆。

    如果以一条海上大船来比喻大秦帝国的话,赵高就是这船上的老鼠,这只老鼠吃在船上,住在船上也就罢了,偏偏在船上到处乱窜,拿这只船作它的游乐场,最为可恨的是它还四处乱啃,啃得这艘船四处漏水。最后不是这只老鼠成了这艘船的陪葬品,而是这艘船成了这只老鼠的陪葬品。正如古语所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后世这种高智商的小聪明之人层出不穷,一次次地上演类似的悲剧。最为突出的大概要算那位大明帝国第一位〃杰出〃太监王振了。王振这厮,在朝中党同伐异、作威作福也就罢了,自己对军事一窍不通,偏生动了以军功增加荣耀的念头。在土木堡,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聪明人〃将大明帝国的全部精锐部队和一半左右的朝廷官员精英以及明英宗和自己都葬送在了那里,大明帝国差点就此亡国。正应了那句老话:〃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也许是为了帮赵高发泄怒气,胡亥将李斯交给赵高处置,以此安慰赵高那颗〃受伤的心〃。赵高自然也不和李斯客气,穷治李斯,〃榜掠千馀〃。〃榜〃同〃搒〃,即用棍子或竹板打,〃掠〃的意思是用棍子或者鞭子打。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