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之宅门嫡女-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哥儿闻言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康氏,见她笑着微微点了下头,便认真道,“母亲,我差一个笔架。”
康姨娘一听笑了出来道,“夫人别见怪,哥儿原先是有一个紫檀笔架的,不过哥儿自己不小心,上个月的时候给摔坏了,我还没来得急和石妈妈说这事儿呢。”
“一个笔架而已,不用惊动石妈妈。”六娘子摇了摇头,然后低头对景哥儿道,“这笔架母亲送你了,回头让人送到流芳阁去。”
景哥儿高兴的冲六娘子作了揖,几人聊了片刻,外头妙琴便来传,周氏和姜氏来了。
梅姨娘等几人闻言,立刻站起了身,先一步告了辞。两拨人在暖香坞的门口撞了个正着,姜氏看着被梅姨娘好生牵着的媛姐儿通身洒金刻丝粉绸小裙衫,一头乌黑的发髻梳成了桃花小鬏儿,上头用南珠金簪固定着,神色大方笑意然然,浑然天成一个深闺千金小姐的姿态,心里不禁痒痒了几分,便是也没有和几个姨娘多赘言,连忙拉着周氏进了暖香坞。
“按着说四弟妹身子骨刚好,咱们不便多打扰,不过我们做娘的一颗心思总是压在了儿女身上……”刚一落座,未等丫鬟端上新茶,姜氏就开了口,话说到一半,她只感觉袖子一重,却听一旁的周氏用尴尬的笑声打断了自己。
“我瞧着四弟妹气色不错的,太医可说是不是完全恢复了?”桌子底下,周氏紧紧的捏住了姜氏的手,似乎准备用这无声的举动来制止姜氏那说话不过脑子的行动方式。
姜氏其实心眼不坏,只不过人有些冲动快语,听了周氏的开场白,她背上不禁浮上了一层薄汗。是啊是啊,六娘子就是小产掉了第一个孩子的,她怎么还能说什么“做娘的一颗心思总是压在了儿女身上”这样戳人心窝子的话。当下她便乖乖的微垂了头,然后干笑着在一旁给周氏当起了陪客。
六娘子笑着看了姜氏一眼,然后道,“太医说已经没有大碍了。”接着为了避免姜氏的尴尬,她便主动问道,“今儿大嫂和二嫂来暖香坞,是不是有什么事儿我可以帮上忙的?”
周氏知道六娘子是个通透聪慧的性子,便爽朗的笑道,“我就说和四弟妹说话最轻松了,按着说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不过昨儿我去母亲那儿请安,恰巧听母亲说弟妹你要给媛姐儿请女先生的事儿,便想着,是不是也能让彤姐儿和怡姐儿也一并跟着媛姐儿一起上课?”
六娘子一愣,连忙笑着说道,“即便今儿大嫂和二嫂不特意来找我,等先生到了侯府,我也是要和大嫂二嫂去说这事儿的。”见周氏、姜氏两人微微一怔,六娘子忙解释道,“本女先生还没有请好,我便想着说这事儿有些早了,再则我还想和侯爷商量商量,是不是要针黹女红和描红读书分开,又或者侧重一面,因为女儿家,虽不用像哥儿他们那样深做学问奋走仕途,但有了学问也等于有了见识,以后嫁了人做了宗妇,也不至于目光浅薄让人拿短。”
周、姜二人听了以后面面相觑了一番,然后突然对着六娘子笑了出来。随即周氏道,“你瞧你瞧,这只能说是四弟妹做事儿有章法而咱们两个做嫂嫂的太心急了。”
姜氏闻言点头附和道,“是啊是啊,弟妹你可千万别笑话咱们两个做嫂嫂的,以前在凉都,我们是有心也未必能办得成这事儿,如今四弟妹这儿开了头,我想着怡姐儿过了十月也要满六岁了,这搁在宣城,高门大户里六岁的嫡小姐都已经能出口成文、走针如画了,偏咱们怡姐儿却是连花还绣不成一朵,真是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干着急。”姜氏说着说着就想到了之前在凉都的苦日子,便是闷闷的抽了帕子擦起了眼泪。
六娘子见状连忙倾身拉住了姜氏微微有些颤抖的手道,“二嫂您千万别这么说,我从小孤身一人长大,八岁的时候才回到宣城,在家的时候不觉得,出嫁了以后便觉得有亲姐妹心心相惜其实比什么都重要。今儿不管是媛姐儿还是怡姐儿、彤姐儿,便都是侯府家的小姐,我要让她们从小就学会同进同退,往后便是媛姐儿有什么,咱们怡姐儿彤姐儿便也有什么,日子总是会越来越好的。”
姜氏闻言破涕为笑,翻掌拉住了六娘子的手,连连的说道,“四弟妹有心了,我替两个姐儿谢谢四弟妹……”
送走了周氏、姜氏二人,六娘子便喊来了姜妈妈、鱼安和竹韵,张口就问道,“这两日,管事妈妈还来暖香坞么?”
六娘子小产做月子开始,因为没办法打理庶务,内宅的事儿就全权交到了清懿阁那儿。不过最开始的时候,几个管事妈妈大多有什么事儿都还是会来暖香坞知会一声秦妈妈或是鱼安竹韵的,但后来她们来的便渐渐的少了。
六娘子不去问,沈老夫人也不提这事儿,如今她出月子也已经快十天了,可除了厨房的项妈妈、库房的石妈妈、司房的余妈妈以外,别的管事妈妈这两天六娘子却是见都没有见到过。
秦妈妈闻言,上前一步道,“项妈妈她们还是照例来的,不过……”
“不过母亲为什么要挑我和两位嫂嫂的事儿?”六娘子淡淡的看了秦妈妈一眼,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她现在的处境,算不算是屋逢连阴偏漏雨?
自己小产后的第三天,沈老夫人来看过自己一次,那神情,说不上难过,也说不上高兴,在六娘子看来,那是一种隐忍到了极致过后的舒心自在。
六娘子当时沉浸在悲痛中,无暇去顾忌旁人的心境,而现在想来,她才发现,原来老太太竟是这么不甘心的就如此退居二线,又或者说,她是不甘心让掌控了多年的沈家就此飞出了自己的手掌心。
可若是别的事儿,六娘子或许就明着顺了她,毕竟她是长辈是母亲,当年在凉都,要是没有沈老夫人,整个沈家或许就这么完了。在那样的环境下,如果连性命都难保的话,那又怎会有今天飞黄腾达的沈聿白?
但是唯独主持中馈这件事儿,不管是面对谁,六娘子都不会选择让步的!
她现在和当时的三娘子不一样,当时她会劝说让三娘子放手内宅的权利,是因为六娘子知道即便三娘子真的当好了这个家,王述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成龙成凤。而事有轻重缓急,当时三娘子一颗心全部放在子嗣上,既无心管家,不如轻松放权,那才是上策。
可到了自己这儿,情况就截然相反了。第一个孩子虽然小产了,可也完全是在计划外的。六娘子知道自己的身子,年纪太小其实并不利生产,她如今的重心全放在如何花心思把整个侯府理顺了打点好,等过个两、三年再考虑的子嗣的事儿对她来说也为时不晚。
是以,在这个时候,沈老夫人如此明着暗着挑战着六娘子的底线,不免让六娘子觉得有些为难了。
她并非是担心斗不过沈老夫人,只是……婆媳间要是为了这样的事儿在家里闹开了,说出去终归还是侯府的不体面。所以,六娘子想的是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这要看沈老夫人愿不愿意配合了。
第二卷 喜烛盈盈,凤冠霞帔浅相识 第一百四十一章 繁华绮•姨娘心思
话说这厢,六娘子正在为沈老夫人的事儿愁思着,那厢,康姨娘和钟姨娘却在流芳阁聊起了闲话。
“前天,我去清懿阁请安,听老夫人的意思,七月,韫欢妹妹要来宣城了。”趁着丫鬟们在外头忙着摆饭的空档,康姨娘犹豫了片刻,还是悄悄的拉过了钟姨娘,把憋了许久的话说了出来。
钟姨娘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了,柳眉一凝,狐疑的问道,“你说谁?”
“谢韫欢啊。”康姨娘压低着声音又重复了一遍,“谢家妹妹。”
钟姨娘乍然的转头看着康姨娘心生异样道,“这……侯爷心疼夫人心疼的紧,侯府里但凡是有双眼睛的都瞧得见,老夫人难道还不死心?”
要说这谢韫欢是谁,那还要从沈老夫人的娘家说起。当年阜宁翟家子嗣单薄,翟家二老怕一个闺女不好养活,小的时候就从宗氏亲族里挑了一个姑娘来给幼年的沈老夫人作伴。这姑娘叫翟宓,后来便就成了翟家名义上的二小姐。说起来当年沈老夫人和这个堂妹妹的感情甚似亲姐妹,翟宓被翟家养到十七岁,后来回了老家菏县嫁给了一个姓谢的举人,其中有一半的嫁妆还是沈老夫人的爹妈给出的。
那之后,谢家小夫妻俩的日子也是过的平淡和美的,可天不遂人愿,后来菏县闹了水灾,上万的难民流离失所,在水灾中失去了相公的翟宓就想到了要来投靠沈老夫人。无奈当时沈家刚到了凉都,本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在翟宓辗转反侧找到沈老夫人后,沈老夫人只哭着私下给她了五十两银票,又收留了她们在凉都的旧宅住了一个月用以休养、避难,不过当时沈老夫人也直言,在往后要说照顾,她也力不从心了。
一个月后,菏县水患消褪,翟宓主动告辞,两老姐妹抱头痛哭了大半天,沈老夫人方才亲自跟车将谢家母女送至了回菏县的官道上。
不过,这看似短短的一个月,却唤起了沈老夫人压在心底多年的姐妹深情。但无奈当时沈家乱成了堆,后路又不明,沈老夫人当时一心还想着要起势,是以即便她再想亲加上亲,也总觉得谢家门楣还是低了些。
几年后,当沈家在凉都已经定居成固的时候,谢家母女又来过一次。这一次,两人在沈府留宿了很久,而年幼的谢韫欢也给沈老夫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时,也正是沈聿白和章氏闹的最僵的时候,沈老夫人便动了心思想过几年等谢韫欢办了及笄礼,便让沈聿白娶她过门做妾。
只是这厢两个老姐妹将事儿都合计的八九不离十了,那边沈聿白却随军去了边塞,这一去便干脆了无音讯了大半年,谢韫欢的事儿便就这么被耽搁下来了。
是以,知道这其中歪歪绕绕的钟姨娘问完了方才的话后,不等康姨娘接口,便继续道,“按我说,这个谢家妹妹和侯爷那就是有缘无分的,不然,早在凉都的时候她就已经进了门了,何须等到今日?”
“可,我瞧着老夫人是很喜欢韫欢妹妹的。”
“这么喜欢,为何不说给大爷做妾,又或者说给五爷,偏偏要塞给侯爷?”钟姨娘闻言冷冷的笑了笑,捏了捏衣袖的翻角道,“还不是因为大爷和五爷都是老夫人亲生的,而即便她再喜欢韫欢,也总觉得谢家门楣不配沈家。”
和钟霈晗在一个院子里住的久了,康柔也多少能拿捏住她私下的一些脾气了。其实三个姨娘中,钟霈晗的出身算是最好的,她父亲是正经的绸商,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庶女,从小可谓是父严母慈、家宅福安的。
而她当年会进沈家做妾,主要也是因为钟老夫人和萧姨娘中间有人在牵线。再加上当时沈聿白已经开始跟着还没有封王的诚宪帝在闯天下,多一个妾和少一个妾其实对沈聿白来说关系并不大,是以钟霈晗就这样进了门。
但在大多数的时候,流芳阁是不太听得到她钟姨娘的话音的,可只要是有什么事儿钟霈晗看不下去了,那康姨娘知道,从钟氏嘴里出来的话便很可能句句都是嘲讽。
就好比这儿,钟姨娘把话说的如此直白,康姨娘在一旁只能愣愣的陪着笑,末了才道,“不过不管老夫人打的是什么主意,如今这儿是侯府,当家做主的是侯爷和夫人,韫欢妹妹的事儿,除非是侯爷自己愿意,不然只怕老夫人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钟姨娘闻言看了一眼康姨娘,然后眯着眼道,“我当姐姐是很想让谢家妹妹进门的,毕竟,姐姐在老夫人跟前伺候的时间比咱们谁都多。”
康姨娘神情一滞,堪堪的别过了脸道,“若不是为了景哥儿,我也不用如此费心。”她说着,轻轻的捏了捏自己手中的帕子,指尖的那一丝微凉让康柔觉得有些刺疼。
其实她并不气钟霈晗这几句话,相反的,她还隐隐的为自己的所做而感到骄傲。不管以后她们做姨娘的还能不能为爷生儿育女,至少现在侯爷的庶长子是景哥儿这一点永远也不会变。也不管她是先夫人章氏的陪嫁丫鬟这一身份在旁人看来尴尬不尴尬,但只要她能讨得老夫人的欢心,能让夫人不特别的留意自己,留意景哥儿,那她就能安安稳稳的在侯府带着儿子活下去。
思及这里,康姨娘忽然浑身一个激灵,便想到前几日景哥儿的奶娘说,暖香坞的竹韵姑娘告诉她,夫人准备要见一见孟回九家的了。
这是好事儿,这是好事儿!康姨娘在心中默默的双手合十面朝着窗口的方向虔诚的拜了拜。
若是孟回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