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信任何人-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商界中,懂得察言观『色』,了解他人的个『性』、脾气、好恶,做事便会有分寸,懂得进退,尤其应该悟出一些与他人沟通的好方式,以便更好地处理你的人际关系。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往往很快就能进入状况,所以他们总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游走于形形『色』『色』的人中间。
2。特别能忍让的人最危险
“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些都是古人对忍让最好的一种解释。通常,人们总会认为忍让是面对误解、委屈或凌辱依然无动于衷,是一种退却或怯懦的表现。其实不然,从另一方面来说,忍让是一种顾全大局、着眼于未来的一种表现。
自古以来,那些成大器、创大业者都是特别能忍让的人。战国时期,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常常会避开将军廉颇的羞辱,最终深深地感动了廉颇,于是有了廉颇的“负荆请罪”,从此以后将相和睦,赵国也随之称霸诸侯。这些都在说明一个道理: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着一颗忍让之心。“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忍让者往往用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容纳他人的一些不合理的举动,最终取得了无可非议的事业成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它也在向我们警示一个道理:凡是那些特别能忍让的人,往往都是非常可怕的,在他们的身上常常会潜伏着一定的危险。
忍让中潜伏着危险
司马懿是魏国后期最卓越的军事家,他精明老练,可谓三国第一。历史上,人们总会认为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因为诸葛亮北伐最害怕的就是司马懿,采用离间计使司马懿失去了兵权。其后,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持良久,且看诸葛亮向五丈原出兵进,诸葛亮屡次三番派人挑战,魏兵只是不出战。为了激怒司马懿带兵出战,诸葛亮专门派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妇』人衣服和头饰,并写了一封书信。司马懿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它,看到里面只有『妇』人穿戴的衣帽服饰和一封书信,心中极其恼怒,但仍假装大笑说:“诸葛亮把我当作『妇』人了!”并且还很好地款待送书之人。那时,司马懿身边的大将们怒不可遏,并加强防御,等待战机,终于击退蜀兵。“不战而屈人之兵”,倘若当时司马懿一怒之下,贸然出战,就正中了诸葛亮的计策,那么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可见,司马懿的忍让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忍让成了司马懿制胜的法宝。
公元239年,魏主曹芳继位,曹爽害怕司马懿的诡计多端,于是就听从他人之言,让司马懿做太傅,而自己独揽大权,掌管兵权。于是,司马懿顺势托病在家,装病卖傻,麻痹曹爽。司马懿在归隐期间,一方面教导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的政治人生,一方面密切注视朝廷的一举一动。期间,魏主派人探望司马懿,却被司马懿声嘶气喘的装病诈回去。曹爽听后,便不再畏惧司马懿,整日围猎取乐。于是在公元249年,天子曹芳要去济阳城北扫墓,祭祀祖先。曹爽带着他的三个兄弟和亲信等护驾出行。司马懿听到这个消息,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司马懿突然发动政变,将首都洛阳城门紧闭,大军部署四周,迅速占据曹氏兵营,然后进宫威『逼』太后,历数曹爽罪过,要求废除这个『奸』贼。太后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司马懿又派人占据了武库。等到曹爽闻讯回城,大势已去。最终曹爽被司马懿所灭,魏国自此“政归司马氏”。
“退一步海阔天空”,一直以来,忍让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此,司马懿忍受曹爽的夺权,忍受曹爽的胡作非为;于是,又趁机发动政变,成为魏国的最高统治者,到达了权力的顶峰。
从这则故事中可以明显看出,司马懿从一个有志青年到一个内政军事名满天下的奇才,再到一个治国平天下的英雄,其最可贵之处就是他的忍,当他面对曹『操』的歧视和压制,他忍;当面对同僚的排挤和陷害,他忍;当面对诸葛亮的“巾帼之辱”,他忍;当面对小辈曹爽的欺侮,他依然在忍。“忍”成了他人生规划中一个最为璀璨的亮点,贯穿了他的一生,司马懿正是以“忍”造就了千古一帝。因此,三国归晋,司马懿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可是,他的忍让对魏国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忍让是人生的一种哲学,同时也是那些成功者所必备的一种胸怀。忍下无小,以忍进德;可以说,单单一个“忍”字就能够很好地突现古人的伟大与深刻。
韩信是汉代的一名名将,正因为他的忍辱负重,不同屠夫争一时强弱,才没有毁掉自己的前程,他的这种忍让为他后来的飞黄腾达也积聚了进攻的力量。忍让是做人的一种大智慧,忍让可以把不利变为有利,从而赢得胜利的机遇。
因此,我们不能够总是想得那么简单,认为他人的忍让是一种胆怯的表现,我们要始终记得那些能忍的人,往往就是最危险的人。他们总是以自己表面的怯懦来蒙骗他人,以此来达到自己最终的目的,成为最后的赢家。
忍让之人,最应防范
在1805年的奥斯特利茨战役和1807年的弗里德兰战役中,俄军被法军打得大败,事例也因此大大削弱,刚登基的亚历山大一世为重整旗鼓,与拿破仑展开了新的较量,但这次他没有使用以往的旧方法,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壮举:卑躬屈膝地讨好对方,处处表现出退让的姿态,以屈求伸。1808年,拿破仑为了避免两线同时作战,便决定邀请亚历山大在埃尔特宫举行会面,用法俄两国的伟大友谊来威慑奥地利。亚历山大认为前俄国的力量不足对抗拿破仑,还必须装出一副同意拿破仑建议的样子,并向他“献媚取宠”,争取准备的时间,妥善做好准备,时机一到,就从容不迫地促成拿破仑垮台。
在一次看戏中,当女演员念出伏尔泰《奥狄浦斯》剧中的一句台词,“和大人物结交,真是上帝恩赐的幸福”时,亚历山大一脸真诚地说:“我在此每天都深深感到这一点。”这使拿破仑非常满意。又有一次,亚历山大有意去解腰间的佩剑,发现自己忘了佩戴,这时拿破仑便把自己刚刚解下的剑赐赠给亚历山大,于是亚历山大装出很感动的样子,热泪盈眶地说:“我把它视做您的友好表示予以接受,陛下可以相信,我将永不举剑反对您。”拿破仑对他也彻底消除了戒备。
1812年,俄法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十分尖锐,这时亚历山大认为俄国已做好准备,于是借故挑起战争,并且打败了拿破仑。亚历山大总结经验教训时说:“拿破仑认为我不过是个傻瓜,可是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亚历山大伪装自己,使拿破仑放松了警惕,又暗中壮大自己的势力,最终打败了对方。拿破仑被亚历山大的“忍让”『迷』『惑』了,终于失掉了自己的帝国。
其实,很多时候的忍让都并不是出自真心,而是在暗中积攒一定的力量,倘若你看不到它背后的企图,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你必定会吃亏。
忍让可以让权力转换在瞬间完成,几番轮回之后,你往往会在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退让中失掉自己原有的优势。
很多情况下,那些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的人,将来一定会图谋报复,因此不可不防范。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难发现那些忍让的背后其实是暗藏着危机,是别有用心的。一时的“胯下之辱”或者表面的“负荆请罪”都会让我们以为对方有真心诚意,但事实上,往往那些会咬人的狗都是不叫的,大多那些能忍奇辱者,在以后的日子里必定会有其过人之处。这是我们最应该防范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那些能忍让之人都会比较胆怯,不敢与他人抗衡。但殊不知,这些人往往内心都隐藏着另一种想法,尤其是在商业上,他们的忍让往往是在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总是对那些能够忍受奇耻大辱的人持肯定态度,相反一定要时刻提防这些人,弄清楚他们忍让的背后究竟藏有什么动机。
感悟:
众所周知,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正是因他十多年的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才是自己最终战胜了吴王夫差。勾践的忍让为以后打败吴国,积攒了一定的力量;以忍让转败为胜,挽救了自己国家的命运;他的这一忍让,换来了后来的东山再起。但越王的崛起对吴王来说明显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也就很好地证明了我们所说的“能忍让的人往往是最为危险的人”。
3。“挚友”或许会让你“致命”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没有朋友,就好像没有自己的住所一样。朋友是人生的一种寄托,相信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那么,挚友是什么呢?挚友就是在你遭受他人言语的打击时,能够握着你的手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人;是在你失意并孤独地漂泊在生命的峡湾时,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是当你在漫漫黑夜中默默行走时,灵魂跌落在疲惫的旅途中,向你伸出手,鼓励你勇敢站起来的人;是当你在一望无际平凡的生命原野上,让你感到恍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挚友就是我们心灵的窗口。他们可以和你促膝而谈,向你倾诉他的人生经历;能与你“其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古人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事实却是如此。其实,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厚重的大书,都记载着一段朴素而又刻骨的人生史;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面奇丽的多棱镜,反『射』着世间的各个角落。
常常会听到有些人向他人介绍:“这位是我的至交。”但事实上,这样的朋友并非真正的好朋友。既然是至交,那么彼此之间的情分是很难表现出来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如今商界中的人情也薄如纸,若想和他人建立深厚的友情,或者是想得到一个挚友,几乎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情了。
“挚友”或许会在背后捅刀
张林在1999年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自称是军队某领导人儿子的人。在当时,那人很是落魄,他说他曾经在军队工作,有一次在帮朋友走私夹带时被捕,目前刚刚出狱。于是,张林便在生活上给予他一定的帮助。大概在半年以后,这个人又称自己已经恢复了军籍,重新回到部队工作,把自己的故事编造的完美且复杂,来说明他是怎样托人找关系才恢复了军籍,并向保证一定要给张林一些回报。当时,张林的印刷厂刚办好执照,正是要准备买上一台国外的二手印刷机。因为是朋友介绍,也交往了半年多,而且自己还给过他那么多帮助,因而张林对他所说的话就没有产生半点怀疑,于是就把买印刷机的事情交给了他,并将企业的流动资金也逐渐拨给他让他使用。
但在买印刷机的过程中,那人逐渐地『露』出了马脚。他常常会找理由来推脱时间,而且还总是不接电话。久而久之,张林便对他产生了怀疑,于是就把自己的电话开通了来电显示。在一次通过话后,来电显示这人是在洛阳,但他却说自己在北京开会无法脱身。事情也就因此而暴『露』了,紧接着,这个人也好像消失了一样,但把当时张林企业中的几乎全部的流动资金带走了。张林认为被信任和帮助过的人欺骗是很难接受的,于是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事后,张林说道:“这件事对我的打击非常大,最大的问题不在于钱而是在于情绪。”心理上所造成的伤害使他在短期内几乎失去了全部信心。
其实,生意场上有类似张林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通过张林的经历,可以得知,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很多时候,自己的“挚友”也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害了自己,在表面上看起来是真正的朋友,其实质并非如此,他们往往会在背后欺骗自己,甚至设计陷害自己。
在商界,“利益”这东西是完全可以腐蚀朋友之间的感情的。因为是朋友,你不注意他;因为是朋友,你不防范他。他了解你的肢体命脉,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会在背后狠狠地捅你一刀;因为是朋友,他的那一刀往往也是最致命的一刀。所以说,商界中的朋友关系只是建立在一定利益基础之上的,并不存在真正的感情。因此在商界中,一定不要把所谓的“挚友”当作是真正的“挚友”,要防范他们在将来的某一天或许会为一己之私而在你背后捅你一刀。
“挚友”会让你“致命”
森林中,狐狸一直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