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硕士学位--公共管理精品课 >

第9章

硕士学位--公共管理精品课-第9章

小说: 硕士学位--公共管理精品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量限制使一国保护国内生产所付出的代价要比国内生产商提供补贴或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代价更高,极易导致贸易保护措施的滥用。限制竞争并扭曲贸易体制。关贸总协定要求任何缔约方除征收正常的关税或其它费用以外,不得设立或维持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或其它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它缔约方领土的产品的输入、或向其它缔约方领土出口或销售出口的产品。

    2海关估价准则(customs valuation code)又称《关于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七条的协议及议定书》,是总协定范围内〃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产生的诸项多边协议和规则之一。

    3反倾销守则(anti dumping code)又称《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议第六条的规定》,是总协定范围内〃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产生的诸项多边协议和规则之一。

    4磋商调解原则。磋商是关贸总协定调整各国贸易政策措施的最基本的方式。关贸总协定强调,成员国之间发生经济贸易纠纷时,应采用协商的方式解决。关贸总协定并未有强制『性』的手段,最多是采取缔约国全体的联合行动来解决问题。

    5补贴和反补贴税守则(subsidy and anti subsidy code)又称《关于解释和适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第十六条的协议守则,分七个部分,共十五条加一个附件组成。

    6关税减让(concession of tariff)。关税减让除直接降低关税税率外,还有以下三种主要形式:一是在谈判中不得提高现行税率,不得增减免税税目。二是固定现行税率。三是规定税率最高限度。关税减让的方法是:对产品的关税减让谈判方法,由各类商品的主要进出口国家进行多边谈判,订出减让税率,然后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适用于所有协定参加国。

    3。案例:他们的出口贷款为何成了坏账?

    最近,一港商拖欠了徐州市三家外贸公司共39。3743万美元的货款。目前,港商已无踪影,拖欠的出口货款也已变成了坏帐。

    从1994年开始,徐州市对外贸易公司的刘某就与香港东方贸易公司做出口冻肠的生意,刘某与香港万老板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后来,刘某又把港商介绍给徐州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医保公司〃),两家公司同时向港商供货。1996年初,徐州对外贸易公司向港商出口的最后一批价值为6万美元的冻肠,被港商以冻肠长度不够、脂肪含量高等质量问题为借口,拒付货款;徐州市对外贸易公司也以同样的理由拒付河南某供货厂家的贷款。1996年下半年,刘某跳槽至医保公司,继续与东方贸易公司做冻肠生意,同时又代理中贸发徐州分公司向该公司出口。中贸发徐州分公司与港商〃熟悉〃后,就甩掉医保公司,与港商直接开展业务,仅自营出口了两个货柜,就被港方无故拖欠2。7万美元。

    1997年初,医保公司负责人在刘某的怂恿下,从银行贷款240万人民币作为购货货款,以扩大对港商的出口。1997年7月至9月,医保公司最后几批价值为40。6743万美元的冻肠货款被港商一拖再拖,直到刘某和港商同时〃消失〃,三家外贸公司被拖欠的出口货款完全变成了坏帐,由此医保公司被基本拖垮,银行的240万人民币的贷款也成了高风险资产。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1998年7月份,医保公司负责人接到一个来自香港的电话,来电自称是香港亚洲经济贸易法律咨询中心的律师,询问医保公司在香港有无经济纠纷。医保公司的负责人顿时喜出望外,如获救星,坚定地宣称要把这场官司一打到底。于是,在1998年8月,医保公司向外汇局申请购汇6万多港币,缴纳了所谓的律师费。结果,钱汇出一个月后杳无音讯。医保公司的负责人忙赴香港实地查询。又连呼上当。

    三家外贸公司的贷款变成坏帐的主要原因有:

    ……过于相信外商,结算方式均采用风险很大的电汇。

    ……内部管理混『乱』。外贸公司一般采取是谁的业务谁就一手『操』作到底的方法,盈利了就分奖金,亏损了就拍屁股走人(刘某就在两年内连续跳槽三次)。很多外贸公司至今还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授权授信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忽视了对外贸人员职业道德的考察和业务『操』作上的监督约束。

    ……有关『政府』部门一直偏爱出口值的考核,忽视收汇额的考核,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企业〃重出口、轻收汇〃意识的蔓延。

    四、公共财政

    1。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即通过财政分配渠道,形成国家财政资金,通常也就是指的国家预算收入。

    财政收入是财政分配的首要问题,为了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充分发挥财政分配的作用,需要对财政收入进行分类,即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口径对财政收入进行归类,以利于正确制定政策,处理各方面的分配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为国家筹集更多的资金,更好地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

    (1)财政收入规模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国家占有的财政资金的总量水平。它可以用绝对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相对量来衡量。

    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分析,有多方面的意义。其意义首先在于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对财政收入规模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对资源如何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合理配置问题的深入研究。合理确定财政收入规模,有利于提高『政府』部门资源利用的效率,进而使社会资源利用的总体效率水平有所提高;其次,对财政收入规模问题的分析,于『政府』制定正确的财政收入政策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为『政府』确定某一时期财政收入规模及相应的税收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提供财政收入的可能、『政府』行使其职能的客观需要以及其它相关因素。具体地讲,主要应考虑下列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它在财政收入规模的诸多制约因素中是个最综合『性』、最基础『性』的因素,反映了经济对财政的制约作用。

    2『政府』职能范围的制约作用

    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因此,『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决定了财政收入规模的高低。

    3经济管理体制的制约作用

    财政收入规模的高低与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下,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实现的利润,几乎全部上交给国家财政,由财政进行集中分配。

    综上所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为『政府』财政收入规模划定了上限,而『政府』的职能范围则为其划定了下限。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规模如果超出经济发展水平划定的上限,就会使社会经济部门对资源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而财政收入规模低于『政府』职能范围所划定的下限时,则会使『政府』对资源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影响其职能的实现。

    2。财政支出

    『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管理职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安排的用于各种『性』质项目的资金支出,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公共财政支出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国家财政,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财政。『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对筹集起来的公共财政收入进行的有计划的再分配。它包括『政府』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的计划安排、拨付资金和监督资金合理有效使用的全过程。

    『政府』公共财政投资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社会管理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的用于各种公共『性』质项目的资金支出。

    (2)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要弄清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首先需要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政府』、企业和社会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依照一定的法律规定所提供的各种救助和补贴的制度。社会保障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再分配方式,主要依靠『政府』、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实施的一种再分配。社会保障体系是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以及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等多种保障形式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

    (3)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和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这是财政无偿拨款支出的特殊形式。财政补贴是一种与相对价格变动紧密相连的转移『性』支出,表现为财政补贴引起价格变动,或价格变动导致财政补贴。因此,也有人称财政补贴为财政价格补贴。

    财政补贴作为国家财政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财政补贴既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其消极作用的一面。

    1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

    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结构的调整;

    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和安定人民生活;

    有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三种。

    2财政补贴的消极作用

    财政补贴本身是以价格背离价值为前提的,在发生正面作用的同时,往往也带来负面作用,特别是运用失当时,则有可能产生消极作用,消极作用有:

    维持长期的高额的价格补贴违背了价值规律的要求,与价格发展目标相悖;

    企业亏损补贴资助和维护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容易混淆盈亏真相,削弱企业经济核算、盈亏、自主经营的机制;

    各地方盲目的攀比提高个人消费『性』补贴,有悖于〃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

    不利于控制消费和滥用浪费,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财政补贴增长过猛,财政超负荷赤字运行,进一步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影响财政职能的正常发挥等五种。

    3。案例:香港『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益

    香港『政府』为了提高『政府』财政支出效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小『政府』哲学与控制『政府』开支增长

    不同经济学派对功能财政的看法不尽相同,影响了『政府』开支适度规模的看法。强调市场主导,以商界为主的政党主张小『政府』;而主张增加国民福利、保障基本及改善各种社会服务水平的政党,则主张大『政府』。

    (2)私营机构参与基建工程

    『政府』开支中有近30%是用于基建工程的,过去多是把工程以投标方式批给私营建筑公司兴建,完工后由『政府』管理,全部均属『政府』开支。九十年代开始,港府逐渐采用西方的方法,把一些有商业收益的工程以投标竞投,但建筑费用及设计由私营公司支付,『政府』则批出若干年期(如二十年期)专利经营权给投得工程的公司,经营利润由该公司享有,期满后交回专利经营权给港府。

    (3)成立法定机构、以商业方式经营

    香港的三条铁路,即地下铁路。九广铁路及轻便铁路,都是港府全资拥有的法定机构,即由立法会通过有关管理公司的条例所管辖的法定机构,以商业方式经营。但这些法定机构的开支却并不算作公共开支,因而引起争论,不过却减少了公营部门的规模。

    (4)用者自付的收费政策

    港府提供收费的服务高达五千多项、分为四大类别:有收回全部成本、有收回部分成本、有收回资本成本、以及有含微税成分的。许多社会服务都只是收回部分成本,大部分由公费津贴。亦有很多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政府』服务,现时都未能收回成本,主要是由于港府部门的财务管理及会计制度并非以盈利为目标,有许多收费水平长久以来都未调高。强调用者自付,『政府』各部门需要切实检讨各种服务成本可以避免滥用,进而减少『政府』开支。

    (5)资源增值计划

    行政长官于去年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宣布在『政府』部门和各法定及资助机构实施《资源增值计划》。要求在未来三年内提高生产力5%,即在不影响服务素质的前提下,未来三年内各部门要达到减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