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说话和做事 >

第17章

说话和做事-第17章

小说: 说话和做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你爱人调动工作,你通过别的关系可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办成,如果你找单位领导办,领导觉得你重视了他的地位,使他有了救世主的感觉,又可以作为为单位职工解决困难而积累其领导的资本,有时,这样的事你不找领导,领导反而会产生你看不起他的想法,也未可知。

    但你一定要知道,这类事必须关系到你的切身利益,或你爱人的事,或孩子的事,或直系亲属的事,如果不管七大姑八大姨的事你都揽过来去找领导办,不但领导不会答应,而且还会认为你太多事,影响你在领导心目中的形象。

    3找领导办事要把握好度

    找领导办事还要掌握好分寸,不要鸡『毛』蒜皮的事也找领导,如果事无巨细都去找,认为领导办起事比你容易,这样,领导会觉得你这人太不值钱,甚至会认为你缺乏办事能力。

    比如,你家里需要买一个冰箱,如果找领导去说一下,可能会便宜几百元钱,但这类的小事千万不要去找你的领导,因为这类事显不出领导的办事能力,又贬低了自己,真是得不偿失啊。

    大事与小事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要由你的单位『性』质和领导的层次决定,凡事有一个〃度〃,掌握好这个度,是最起码的能力。

    (2)百年修得同船渡

    人们在运用关系网办事时,总认为同事之间只存在猜疑和忌妒,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现代社会中,同事之间更需要同舟共济,特别是因为在一起共事,友谊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人在家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和在单位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几乎差不多,如果在办事时,不会利用同事关系,不但有些事办起来费劲,还容易让人觉得你没有人缘。

    同事关系是办事最直接最方便利用的关系。

    每一个人在单位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求同事办事就等于为他提供了一次表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即便遇到困难也得办;即便有时担心领导不满也得办,以此在同事中维护自己急公好义的形象,同事的事和单位的事一样,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有一份责任和义务。因此,找同事办事不用存在有任何顾虑,该张嘴时就张嘴。

    那么,我们该怎样利用好同事关系办事呢?

    1找同事办事要有诚意

    同事之间了解的比较多也比较深,如果找同事办事藏藏掖掖,想托人办事又神神秘秘,不把事情说明白,容易使同事产生你不信任他的感觉。因此,找同事办事就要先说明究竟要办什么事,坦言自己为什么办不了,为什么要找他。这样,精诚所至,同事只要能办到的事,一般是不能回绝你的。

    2找同事办事要客气

    同事不是朋友,一般都没有太深的交情。因此,找人之前说话一定要客气,而且要以征询的口气与同事探讨,激他帮忙想办法,受到如此的尊重,同事如果觉得事情好办,自然会自告奋勇地去办,几句客气话,省却许多麻烦。办完事之后,一般不要用钱来表示谢意,客气几句,说声谢谢你就可以了,如果执意要拿钱来表示,容易引起反感,因为同事之间办点事就接受物质感谢会给大家留下很坏的印象。

    3找同事办事要有的放矢

    一些比较笼统不明的事一般不找同事去办,办一件事之前,要先知道你这位同事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是否办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你才能做到张口三分利,也不至于叫同事左右为难。

    4什么样的事不能找同事办

    自己能办的事尽量自己去办,这样的事求同事会使人感到你老大自居不把同事的腿脚当回事,这样既可能耽误事,又影响了同事感情。

    需要请客送礼的事不要托同事办,在单位里,请客送礼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流行〃只是指在社会大环境里。

    如果同事不能直接办也得〃人托人〃,费周折这样的事,不如转求他人。

    和同事利益相抵触的事不能找同事去办,即便这利益涉及的是另一个同事。

    (3)十年寒窗半生缘

    同窗之情,情如手足。在某种程度上犹胜于手足之情。

    同窗之情,犹如朋友之情,但一定意义上又有别于朋友之情。

    有人说:〃虽为同窗,实如冤家,彼此利益冲突实属难免。〃

    有人说:〃虽为同窗,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缘尽则情尽,彼此再无往来之必要。〃

    真如此吗?

    能为同窗,实属有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此缘当可足惜,当应足惜。

    相识、相处,而后相知、相助,同窗关系益处良多,何乐而不为?

    办事最实在最得力的要属同学关系。

    同学关系是非常纯洁的,有可能发展为长久、牢固的友谊。因为在学生时代,人们年轻单纯,热情奔放,对人生对未来充满浪漫的理想,而这种理想往往是同学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曾几何时,彼此在一起热烈地争论和探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坦『露』在别人面前。加之同学之间朝夕相处,彼此间对对方的『性』格、脾气、爱好、兴趣等等能够深入了解。

    即便你在学生时期不太引人注目,交往的范围也很有限度,你也大可不必受限于昔日的经验,而使想法变得消极。因为,每个人踏入社会后,所接受的磨炼均是百般不同的,绝大多数的人会受到洗礼,而变得相当注意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因此,即使与完全陌生的人来往,通常也能相处得好。由于这种缘故,再加上曾经拥有的同学关系,你可以完全重新展开人际关系的塑造。换言之,不要拘泥于学生时期的自己,而要以目前的身份来展开交往。

    谁没有几位昔日的同窗?说不定你的笑貌音容还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白白浪费掉,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努力地去开发、建设和使用这种关系。

    (4)远亲不如近邻

    邻居是我们必须接触的最小单位。邻里近在咫尺,他们的适时照顾、帮助,能解决燃眉之急,婚丧嫁娶,大事小事,离不开邻居。

    有一个好邻居,建立一种好的邻里关系,会使我们在家在外,办起事来既顺手又方便。

    邻里关系是最简单也最经常用得上的关系。

    如果我们和邻居处不好关系,或者有事时不知道去找邻居帮忙,则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可能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纸漏,无论你的邻居能力有多小,有些日常琐事可能还离不开他们,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5)是亲三分向

    每个人都有三亲六戚,与这些亲戚来往是交际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亲戚之间大都是血缘或亲缘关系,这种特定的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的联系的亲密『性』。

    当人们遇到困难时,大概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亲戚帮忙。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作为亲戚,对方也大都会很热情地向你伸出救援之手。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亲戚关系又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戚之间存在着多种差异,比如经济的,地位的,地域的,『性』格的等等。这些差异既可能成为彼此交往的诱因,也可能成为产生矛盾的原因。

    因此,亲戚关系和其他关系一样,在交往中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如果遵循这些规律办事,彼此的关系就会越来越亲密,反之,违背了这些规律,亲戚之间也是会互相得罪的。

    但从根本上说,亲戚关系还是一种不会改变的比较稳固。

    在求亲戚帮助的时候,一样需要用真诚打动对方,使亲情得到发挥利用,切不可虚假用情。

    英年早逝的诗人徐志摩正是运用了此种技巧拜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

    徐志摩还在7岁的时候,就已非常聪明,且对语言及文学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直到15岁了,他还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学习长进不大,迫切需要一位精于此道的老师来指点他。

    当听说有一位叫梁子恩的人在这方面很有造诣时,他很想投入其门下去学习,但苦于没有人从中引荐。

    恰巧的是,徐志摩的表舅与梁子思是同窗好友,于是,他就前往表舅家请求表舅从中为其引见。但徐志摩的这位表舅一贯是不希望自己的外甥去学这些的,他很想让徐志摩去学医,而这风月诗词之类,只能是闲时消遣之物罢了。

    在与表舅的一席交谈中,徐志摩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迫切愿望,他那坚定而又略带哀婉的语气,以及对长辈的谦恭之情,深深打动了表舅,使表舅觉得此子乃可造之材,于是,最后答应了他,并亲自带徐志摩去梁子思的家,让其拜在梁子思的门下。从此,在老师的辅导加上自身的努力下,徐志摩在诗歌上的造诣突飞猛进,最后终成了一代伟大的诗人。

    〃善用言语〃则是〃善用亲情〃的一个基础,无此基础,〃善用亲情〃的技巧在利用亲戚关系上很难体现出来,所起的作用也必然不会很大。

    利用亲戚关系并不是无限制的『乱』利用,不顾一切去利用,那不用说对方会加以拒绝,就是自己,也会因此而受到道德和良心上的谴责。

    这种〃不必客气〃的心理,会让人误以为对方和自己的想法相同;不管自己说什么,对方都能了解和接受。但人与人之间即使在某方面有相同处,却总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人们往往愈是亲密好友愈忽略这种差异,完全按自己的直觉去决定对方会如何反应。久而久之,一定会出现裂痕。亲密的朋友并非一定是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而是彼此要有体贴之心,尊重彼此的差异才能水『乳』交融地相处。

    为了判断对方是否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我们应细察他平常的言行举止,反过来说,别人也会从你日常生活中观察你是否言行一致。例如,某个人记账出了差错,上司提醒过他,但很快的他又犯相同的错误。此时上司很可能会把他当作一个言行不一致的人,因他只在口头上抱歉,实际行为却不加改进。

    不按自己所说的话去行事,往往会被视为一个连交往中最起码道理都不遵守的人。对于那些平时负责任的人,他们认为对方也该如此,所以会拒绝言行不一致的『毛』病,这在与人交往上是非常有利的。

    

说话和做事 第八章办事送礼不要太过

    中国人凡事讲求中庸之道,过与不及都不恰当,送礼也是如此。只要礼品价格符合常理,礼物内容也适合受礼者的身份地位,自然就〃礼〃所当然了。

    中国是礼仪之邦,送礼很有奥妙,很有讲究,可算是一门很有实际用途的学问,不好好学会这门学问,不懂得礼尚往来,多半是办不成事和办不好事或者说是办不了大事的。

    从办事的意义上说,送礼的艺术其实就是以〃来〃求〃往〃的艺术,所〃来〃者是物质上的〃礼〃,所〃往〃者是办事的目的……即所期望对方给予的回报。所以,重要的是会不会〃来〃……即会不会〃送〃的问题,把礼送对了,送得恰到好处,所期望的回报……即办事目的才能得到落实。

    1送礼五大问题

    子曰:〃有来无往非礼也。〃这里所说的〃来〃与〃往〃不止是精神利益上的来往,也包括物质利益上的来往。精神利益上的来往固然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沟通,而物质利益的来往也同样能起到沟通关系和加深感情的作用。特别是对那些在社会上经常与人交往办事的朋友们来说,在物质上搞一些礼尚往来显然是非常必要的。这其中就牵涉到送礼需注意的五个问题。

    (1)给谁送的问题

    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不会成为问题,而事实上却是个大问题。因为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选错了送礼对象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把礼物送过去了,事情却没有办成……因为对方是并非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所以即便送了礼,也是徒劳无益的。

    送礼要送给关键人物,不能送给张三一点又送给李四一点,王五也收到一点,结果礼物被分割零散了,分量显得很轻,有时可能起不到利益驱动的作用,这还不算,送的对象多了,难免人多嘴杂,心机泄漏,对事情百害而无一益。

    所以,在送礼之前,一定要权衡好各位〃要人〃的力臂,查问好谁对这件事有裁决权,起主导作用。谁是办事的关键人物就把礼物送给谁。礼物送到了点子上,要办的事情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相反,如果把礼物送给了次要人物,可能就收不到相应的成效。

    (2)送什么的问题

    确定了给谁送的问题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送什么好。这里的所谓〃好〃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