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北大直通车 >

第7章

北大直通车-第7章

小说: 北大直通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涵。这也正是北大人的独具魅力之处。

    有志者,事竟成。足可以见〃志〃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了,只有明确了你的志向,你才可能选择你的道路,而后开始你人生的旅途。如果一个人无〃志〃,就像航海没有航灯一样,最终只能在大海中『摸』索,甚至会被海浪湮没。人要立志,更要明志。我们北大的先人们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这是我们做人人的时候应该借鉴的。不但立志、明志,而且还决不〃失志〃。

    

话题二:打造人格魅力与品格力量 十二、做人,首先要淡泊明志

    (北京大学99级生命科学学院)陈礼

    马寅初先生便是这种在真理面前无私无畏,不〃失志〃的典型。50年代毕业于北大生物系的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居乃琥曾回忆说:

    后来,我逐渐了解到,马老早年留学回国,就拒绝种种升官发财的机会,到北大执教。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他不顾个人安危,不断发表文章、演讲,揭『露』帝国主义,抨击〃四大家族〃并针砭时弊,成为争取〃和平民主〃运动中〃唯马首是瞻〃的〃民主斗士〃。马老从1955年起就高瞻远瞩地提出控制我国人口的正确主张,并于1957年发表了《新人口论》,但却遭到错误的批判,马老坚持真理,不向权势屈服,毅然于1960年1月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

    还有这样一件事情,更可看出马老的〃志〃有多坚。马寅初先生早在1914年~1927年就在北大任教,1919年被选为北大第一任教务长。1951年6月1日,69岁的马寅初先生从浙江来到北京,出任解放后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当天,北大师生在民主广场上举行欢迎马老就职的集会。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介绍说:〃马老嫉恶如仇,绝不讲情面。马老的治学精神和正派作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行动表明,他是一贯坚持和发扬北大的民主传统与作风。30年后的1981年在马老重新得到肯定的时候,人们看到为坚持真理,马老竟付出了20年的代价。

    早在解放初期,马寅初就十分重视对国家经济综合平衡的研究。他以人大代表身份到江浙一带视察,科学生产力发展的缓慢与人口激增千万的尖锐矛盾使马寅初感到不安。他得出结论:我国目前有一个新的矛盾,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要解决这个以矛盾,必须从人口问题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着想。在当时,这真可谓是〃天下第一人〃了,因为那个年代还在强调〃人多力量大〃。

    直至1957年4月初,马寅初谈了人口问题。接着又在北大发表了人口问题的演讲。6月,马寅初将这次报告稿加工整理成为一篇《新人口论》,选写成书面发言稿,作为一项提案,提交给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而后又在7月5日的《人民日报》上全文发表。马寅初呼吁:〃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日后的问题益会棘手,愈难解决。〃很可惜,这一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马寅初又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情出发,在他费尽心血的《新人口论》中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人口的问题的实质、表现形式和解决办法,并且指出:

    〃如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以3%来推算,10年以后人口将达8亿多,15年后奖达9亿8千万,50年将增加到26亿。〃〃过多的人口,就拖住我们高速度工业化的后腿,使我们不能大踏步前进。〃

    接着,他针对中国具体情况,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三条根本途径:积极发展生产;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并且,马寅初在控制人口问题上提出了定期普查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以及提倡晚恋晚婚晚育、避孕等具体措施。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都是符合实际的科学论断和远见卓识很快被当成毒草遭到批判。结果是,错批一个人,多增3亿人。

    1957年10月4日,《人民日报》发了一篇题为《不许左派利用人口问题进行政治阴谋》的署名文章,文章责难马寅初:〃他们谈的并不是人口问题,并不是什么节育问题,并不是什么学术问题,而是现实的阶级斗争问题,严重的政治斗争问题。〃

    康生在北大的一次报告中当着马寅初的面说:〃听说你们北大出了个《新人口论》,作者也姓马。这是哪家的马啊?是马克思的马吗?还是马尔萨斯的马?我看是马尔萨斯的马!〃

    马寅初遭到口诛笔伐。北大校刊和学报接连发表了18篇批评马寅初的文章。《光明日报》开辟专栏,大肆批评马寅初。《文汇报》、《北京日报》、《新建设》、《经济研究》等全国『性』报刊,陆续发表了近60篇批马文章。憨直忠厚的马寅初仍抱着科学态度保持着平静的心态,矢志不谕。阅读批判他的文章,写大字报进行辩论。他表示,在人口的问题上,〃不管怎样的艰难险阻,决不后退半步。〃有人称我是马尔萨斯主义者,我则称他们为教条主义者,反列宁主义者。就是这样,马寅初为自己的志向坚定不移,不但没有屈服,而且更加不断向前。

    1959年12月,马寅初在《重申我的请求》一文中说:

    我接受《光明日报》开辟一个战场的挑战书。这个挑战是很合理的,我当敬谨拜受。我虽年近80,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决不向暴力屈服、批判者们投降。他没有投降,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正确的,相信自己的志向是正确的。

    马寅初还在一次批判他的会上表示:〃说我的人口论是资产阶级立场,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凭良心说我至今还弄不通。批判我见物不见人,我更搞不通。我的人口论,既重视客观规律,也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只见物不见人。坚持了自己的志向,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更加沉重的痛苦。〃于是,对马寅初的批判便再次加码。

    由于马寅初《重申我的请求》落入康生手中。康生对当时的北大领导人说:〃马寅初最近很猖狂,给《新建设》写了《重申我的请求》,猖狂进攻,他的问题已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借学术为名,搞左派进攻,对他进行彻底揭发批判,大字报一直贴到马寅初门上去。我们不发动,如群众有人贴他是左派也可以,他的校长是不能做了。〃

    在康生的煽动下,从1959年底到1960年1月中旬,北大掀起了全校规模的批判马寅初高『潮』,几千张大字报铺天盖地贴满了校园,甚至马寅初在校的住宅燕南园63号也贴满了大字报。全校『性』的批判大会召开了3次,还精心组织了一次有200多人参加的面对面批判会。从此,马寅初从一位正直进步的民主战士,变成了中国的马尔萨斯。

    1960年3月,马寅初被迫辞去校长职务。他说:〃在北大政治上我是不能领导,可是在学术上我是可以领导的吧!我的人口理论是纯粹的学术问题,可是有人硬要把它扯成政治问题,我当然不服。〃

    他还说:〃我是根据『毛』『主席』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指示,大胆地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的。我勇于更正错误,坚持真理,而且在真理面前无私无畏。〃

    这就是我们真正的北大人,他体现的正是一种纯粹的北大精神。明确志向,为理想而斗争,为正义和真理而奋斗,做人应该有如此的品格。

    

话题三:把你的合作网络化 一、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

    朱光潜曾举过闻一多的例子。而闻一多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来清华大学执教前,在与人交往方面则走过弯路,受过挫折。闻一多1925年5月回国,暑假后即来北京就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他开始时热情极高,全力以赴地干工作。但是,由于他只有诗人的热情,没有行政工作者的练达,很快就遭到了中伤和诽谤。他于是〃愤而南归〃,连衣物、书籍都没有带走。

    1927年秋,〃第四中山大学〃成立时,聘他去担任外文系主任。但他还是不能适应环境,不久又离开了。他在一首诗里写道:

    〃我挂着一而豹皮的大鼓,

    我敲着它游遍了一个世界,

    ……

    我战着风涛,

    日暮归来,

    谁是我的家

    1932年秋,闻一多应清华之聘,来校任中文系教授。这时他的思想感情十分痛苦。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说:〃我现在最痛苦的是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一种最根本的缺陷……不能适应环境……〃1933年春,应届毕业年级请他为纪念册题词,他竟以《败》为题,信笔挥就了一篇文字。

    随后,总结过去〃败〃的经验教训和任教的需要,闻一多决心改走一条学者的道路,他把它叫做〃向内走的道路〃。他拟订了一个庞大的研究古典文学的计划,决心在这方面有一番作为和突破,他说:〃……向外发展的路既走不通,我就不能不转向内走。在这向内走的路上,我却得着一个大安慰,因为我证实了在这向内的路上,很有发展的希望。因为我不能向外走而『逼』得我把向内的路走通了,这也可以说是塞翁失马,是祸而非祸。〃于是,他在教学之余,便把自己关在书斋里完成他那庞大的计划,过起〃名士〃的生活来。

    如果说,在20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还勉强可以依靠治学和做〃名士〃逃避人际关系的话,这种办法在21世纪的今天则寸步难行,根本行不通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学习:内在财富》)指出:〃学会共处〃是对现代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朱光潜在谈到人与人合作的问题时,曾说:

    〃交友是一件寻常事,人人都有朋友;交友却也不是一件易事,很少人有真正的朋友。势利之交固破裂,就是道义之交也有时不免闹意气之争。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程颢诸人在政治和学术上的倾轧便是好例。他们个个都是好人,彼此互相间的友谊,而结果闹成和市俗人一般的翻云覆雨。交友之难,从此可见。从前人谈交友的话说得很多。例如'朋友有信','久而敬之','君子之交淡如水',视朋友须如自己,要急难相助,须知护友之短,像孔子不假盖于悭吝的朋友;要劝着规过,但'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这些话都是说起来颇容易,做起来颇难。许多人都懂得这些道理,但是很少人真正会和人做朋友。〃

    选择你的朋友,对你的将来,对你的一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一定要慎重。这是北大前辈的劝诫,也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在做人处世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话题三:把你的合作网络化 二、了解你的合伙人

    与人合作,首先要了解他正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生活的热爱者企望得到人类最美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于是他四处寻求。

    路上,他碰见一个背着袋子的人,他上前说:〃把你的袋子里的鱼给我一条吧,我看见它们还在袋子里翻动呢。〃

    于是那人停下来,伸手从袋中抓出一条给了他。不过那不是鱼,而是蛇。

    他继续向前走,看见一个提篮子的少『妇』,他上前说:〃把你篮子里的人参给我一支吧,据说那是『药』中珍品呢。〃

    于是少『妇』停下来,伸手从篮中拿出一支给了他。不过那不是人参,而是罂粟。

    他继续向前走,看见一个背胡琴的青年,他对他说:〃请你给我拉一支快乐的歌吧,让歌声伴随我。〃

    于是青年停下来,取下胡琴,为他奏了一支歌。不过那不是快乐的歌,而是催人泪下的悲歌。

    他继续朝前走,看见一个富有的人,他上前说:〃把你的慷慨给我一点吧,让我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于是富人解开衣襟,从怀中掏出一把递给了他。不过那不是慷慨,而是吝啬。

    他继续朝前走,看见一个眉头紧皱的女人,他上前说:〃把你胸中的宽容给我一点吧,让我变成个能够容人的君子。〃

    于是那女人从胸中捧出一捧给了他。不过那不是宽容,而是妒忌。

    〃人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把我要的东西都给错了?〃他问。

    〃他们并没有给错,而是你找错了人。〃一个声音说。

    这是北大的一位硕士生讲给一位因被〃合伙人〃欺骗而大为沮丧、消沉的同学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不要找错了合作的对象。在你与你的同事之间相处的时候,你都要把握住这样一个原则:知人知面更要知心。

    北大的一位教授指出:为了更好地使自己在单位同事之间的竞争中游刃有余,始终处于有利的位置,你必须较好地弄清每一位合作者的类型,以便采取相应的态度。

    1。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