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生命风景线 >

第8章

生命风景线-第8章

小说: 生命风景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所长摊开双手陪笑说:“记者同志,这事我实在是无能为力。我们确实把伤者送医院了,可医院要让先交5000元押金才接病人,我们没钱,又无法与伤者家属联系,只好送回原处了。。。。。。”。
从派出所出来,叶林又大发议论:“。。。。。。我们要善于从一个事件的背后,挖掘出更深的社会问题。。。。。。”。
小李一心为那女人的处境担忧,好不容易打断叶林的长篇大论,说:“叶老师,我们还是先救人要紧”。叶林摸了摸自己稀疏的头发,吞吐着:“这事吗。。。。。。我们不好管。还是先回单位请示主任后再说吧”。
回去的路上,小李的心情特别沉重,先前对叶林那股敬佩之意,一下子消散得无影无踪。

    

 
作者:周友斌 
本书由“孤独小生”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hjzyb。at。china。com 

 
  



 黄医生 

 
 
 
 
  黄医生是我见过的下唇肥厚而且倒垂得最厉害的一个人,那下唇倒垂得几乎要超出了下巴。我看单凭这一项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大全。
  黄医生在我们那一带是吃得香的乡村医生。我对他的印象是:腿儿勤、爱女色、能吃肉。——这都是小时候的成见。常见他背后了画红“十”字的医疗包,满村子跑,出村看病的事也常有。谁家人有个头痛脑热的,打经孩子到卫生所叫一声,黄医生随后就跟着来。小时候上学,要路过卫生所,那时叫“保健站”常跟同伴踮了脚隔窗子年黄医生诊病。黄医生擅长妇科。一次,我们在窗外偷看他给一位年青妇女做检查,听诊器夹在耳后,用肥厚的手按那女人的脐下:“这痛吗?”再往下:“这痛吗?”再往下……随着黄医生手不断往下移,我直觉得心往上提。恁时候对男女之间的事虽说不大懂,但特敏感,哪位男老师女老师眼神不一样都能感觉得出来。下去后,我们就向同伙们神秘地传播黄医生的“桃色新闻”,说得绘声绘色,加上村里一些关于黄医生乱搞男女关系的流言,所以那时候总把黄医生想象成很贪色的人。但黄医生爱吃肉这一点,我却敢肯定。黄医生常给人接生。我们这一带先前也有接生婆,但自从有了黄医生,有了新法接生,这事便成了黄医生的专利。接生虽说是苦差事,常常整夜整夜地熬,但却最受人敬重,并且可以放开胃口开一次荤。接生完了,黄医生转身一洗手,主人早就为他准备好一碗大片肉。黄医生从不说客套,捧起碗呼噜呼噜象吃面条,三下两下就拨拉完了。黄医生接生完这一碗肉,不知从谁家带头做起,成了一种惯例。
  六十年代初期,遇着三年自然灾害,村里都有饿死人的事,人人营养不良,全村六零年到六一年没人生一个孩子,到了六二年秋后才有饲养员黄有科老婆生了孩子,但那时猪肉供应紧,一般人根本买不到,黄医生也因此很长时间过不了一次肉瘾,原来白胖白胖的一个人,一下子瘦得脱了一层皮。
  一天傍晚,二队队长黄小眼领着保管李二民和饲养员黄有科两面三刀个来找黄医生,说他们生产队一头两个月大的小猪因偷吃了拌农药的麦种,给毒死了,问黄医生敢不敢吃。黄医生一听有肉吃,眼睛立马都亮了,问了问拌种配药的详情,从药架上挑了几盒解毒、急救的注射针剂,背上医疗包说:“走,有我在,中了毒都不怕!”。
  几个人趁天黑偷偷把那头毒死的小猪从马坊院里转移出来,宰杀了。连夜在黄有科家里架起锅煮熟,等有科老婆孩子都睡熟了,几个人躲在小西房里吃。开始,黄医生让他们几个先吃,说万一出点事,自己好抢救。这一说,几个人反都不敢下手了,全楞在那面面相觑。黄医生见这阵式,自己先揪条猪腿巴子在手里说:“万一问题严重,你们先把我往县医院送、可别让卫生院郭瞎子把我给耽搁了。”见黄医生一脸严肃,大家都觉得气氛一下子坚强起来,有一种大事临头的感觉。
  一会,大家见黄医生吃得满嘴流油,又是馋,又是怕下手迟了,让黄医生一个人把本来就不大的小猪给独吞了,纷纷动起手来,三下两面三刀下那小猪便只见得一堆碎骨。吃完,大家不敢散去,等到夜半十二点多钟,看看各自相安无事,才敢散了。
  第二天,黄小眼和李二民两个人拉肚子,一齐去找黄医生,黄医生说:“好好的拉什么肚子,没吃过荤,滑腻的!”一人屁股后面打一针说:“下地去吧,出了事包在我身上!”
  黄医生爱吃肉,也可以角逐吉尼斯世界大全。 
 
 
    

 
作者:周友斌 
本书由“孤独小生”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hjzyb。at。china。com 

 
  



 最不受欢迎的村民 

 
 
 
 
 
  四昆爹在临池村是个“重量级”人物。村里的大事小事都离不了他。
  谁家孩子打架伤了皮肉,得请四昆爹来讲理;谁家兄弟分家下不了场,得请四昆爹去摆平;谁家人赌博让派出所抓了,得请四昆爹出面赎回;就连村里请戏班唱大戏、生产队让谁当会计的村事四昆爹也要亲自过问。
  谁家生孩子走满月得请四昆爹吃满月酒、谁家儿女定亲家得请四昆爹吃定亲酒、谁家动土盖新房得请四昆爹吃上梁酒,婚丧嫁娶的事就更不用说了。
  这四昆爹有多大能耐,这么让人敬畏?
  四昆爹掌管着村里的水电权呗。谁敢跟他做对?谁不听话四昆爹一句停你的水电!保管教你伏首贴耳。
  四昆爹这权力倒是不小,可他真敢掐人的电,断人的水么?不怕村人跟他闹?
  四昆爹不怕。四昆爹有他儿子四昆在村里当治安员哩。谁不听话?谁不听话四昆就指着鼻子尖骂你娘!你敢顶嘴?敢顶嘴四昆还不打你。打轻了都便宜你!
  四昆敢打人。那不犯法吗?村里就没人管吗,村里管不了还有乡里呢。
  四昆不怕。四昆哥三昆在乡里当副书记,分管政法。谁告四昆?告四昆不是白告!
  那你还不往县里告。我就不信县里也没人管。
  县里当然有人管。县里信访办主任是四昆他二哥双昆。省里还有他大哥大昆呢。大昆是省水利厅的副厅长。
  所以四昆不怕。四昆不怕四昆爹就不怕。谁不服气四昆爹就瞪了眼睛怒喝,断你的水电!
  当然也有人不怕。秦哲人就不怕。秦哲人仗着自己会作两句狗屁对子,写几笔臭草书,就谁都不服。最主要是不服四昆爹。
  去年村里建个照背让秦哲人写了“临池”两个字。四昆爹看后说,谁写的,该剁手!毁了重请人写。四昆爹说不好那就是不好,照壁的字还不是乖乖地毁了让人重写了。秦哲人私下里说你四昆爹懂个球,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还来指点别人,省里的书法家都不敢说我的字差呢。
  秦哲人私下说这话没人听见不要紧,可秦哲人不该孩子结婚不请四昆爹。
  不请四昆爹,四昆爹当然不自找着去。但是结婚前一天晚上全村停水、停电!
  秦哲人找上门跟四昆爹论理。四昆爹当下就咯了口浓痰啐在秦哲人脸上骂,敢跟我作对的人还没生出来呢!秦哲人还想拉四昆爹出去讲理,没想四昆扑上前揪住他就打。打完了还说秦哲人打了他爹。
  秦哲人理没论成,头上却多了两个大血包,眼睛都让打青了。
  第二天,秦哲人儿子照常结婚,只是没有电不能放高音啦叭,没有水只好去外村拉水吃。村里的人听说秦哲人跟四昆爹打了架,好些本来要去的人也都借故不去了。秦哲人儿子的婚事过得冷冷静静。
  听村里头风声议论起来,也是对秦哲人不利。人们说,秦哲人个王八蛋,你一个人跟四昆老爹过不去让我们大家也跟着停电停水。没本事就稳稳在一边呆着,少去丢人现眼!
  前些日子新上任的县委宋书记来临池村考查工作,因为考察农村治安上访工作,县里信访办的任主任任双昆也陪着下来了;因为临池村属前桥乡管辖,乡里分管政法的副书记任三昆也陪着下来了;四昆是临池村的治安员,还要给宋县长汇报,自然少不了。四昆爹虽说沾不着边,村干部还是硬把他给请去了,依照惯例,那一次上头来人不请四昆老爹出面呢?那一次不是村长先把四昆老爹介绍给来人说,这是省里任厅长任大昆他爹。新来的宋书记当然知道任厅长任大昆,还知道任双昆任主任、任三昆任书记呢。这不,今天又认识了个任四昆任治安。宋书记也学着中央领导的样子,上前拉了四昆爹的手对在场的人、主要对县报社跟广播站的同志说,要是全县的人要都能象四昆老爹他们一家人这样有素质,咱水头县的治安工作还怕上不了新台阶?治安工作搞好了,我看咱这贫困县的帽子早就脱掉拉!
  前桥乡可真是紧跟形式,宋书记走后马上就出台一项“素质工程”。目的是通过这一系统工程,让全乡村民的素质有一个飞速提高。“素质工程”其中有一项就是全乡各村民委员会每年要开展一次“评选最不受欢迎的村民活动”。
  春节前,临池村举行了一次“评选最不受欢迎的村民活动”。今年评出最不受欢迎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哲人。
 
    

 
作者:周友斌 
本书由“孤独小生”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hjzyb。at。china。com 

 
  



 晋南馍 

 
 
 
晋南人爱吃馍,上顿下顿吃馍吃不腻,这习惯叫外地人眼傻。去年在北京参加一个训练班,跟一个南方人同吃同住,二十多天过去,我每顿吃馍,他每顿只吃米饭。完了却惊叹我的饮食习惯,我说我们晋南人爱吃馍馍,就像你们南方人爱吃米饭,并不为怪。不过北京的馒头终究不能跟我们晋南的馍馍比。
在晋南,衡量一个人饭做得好坏,首先看你蒸馍的技术过不过关。单位聘请厨师,最注重的是馍蒸的好不好,馍蒸不好你得靠边站。如同写一手好字,蒸一手好馍也一样出名。
蒸馍是有技巧的。有人蒸一辈子都蒸不好,有人却无师自通,起手不凡。要蒸一锅好馍,从发酵、起面、揉面到剁坯、成形、发醒。。。。。。每个程序都马虎不得。发酵不够,蒸出的馍面死,不发胀。发酵过头馍是要发酸的,所以起面的时候必须把住发酵这一关。俗话说“磨快的剪子揉到的面”。揉面是功夫活,要有耐劲,同样的面揉到了蒸出的馍白、光,吃在口里筋道。老把式剁坯的时候胸有成竹“咣、咣、咣”齐刀过去,整齐均匀,若拿秤量量,每个馍坯份量之差仅在分毫之间。馍坯成形几乎要成为一门艺术,可方、可圆,并可扭成各式各样的花卷,遇上年节还要捏成各种特定的花样以示庆贺,甚至敬送亲友。有人不注重成形手法,蒸出的馍馍奇形怪状,只可自己在家里吃,拿出去怕是要难为情。上笼后把握火候也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开始要用武火,中间火力要平稳,快出笼时则用细火。一开始火力不足蒸出来馍也是要变形的。好把式蒸出的馍,看着先舒服。圆则滚圆,方则见线,皮薄而光,白而亮,偌大一个,掂在手里没份量,一捏全没多点儿,趁热吃着绵软筋道,放陈了吃酥香落屑。晋南人有句口头禅是:“馍蘸辣子美得太”的确,在晋南人看来,刚出笼的热馍史需要蘸上油烧辣子,便是一顿可口的饭食。

    

 
作者:周友斌 
本书由“孤独小生”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hjzyb。at。china。com 

 
  



 蒲剧 

 
 
 

十里风俗不同,剧腔各有爱好。北京人爱京剧,河南人爱豫剧,陕西人爱秦腔,我们晋南人专爱蒲剧。
蒲剧是晋南人的看家戏。出门在外,要是能听到一段蒲剧唱腔,便有如归的感觉。一位在边陲当兵的朋友给我的信中说:“偶尔在异在听到蒲剧的唱段,不知怎么眼泪就要往下掉”。难怪前年蒲剧在首都汇演时,在京的晋南人大为捧场,连彭真也不例外。
在晋南,蒲剧迷比比皆是,他们可以不知道梅兰芳,但绝结不会不知道王秀兰。上了岁数的老人,可能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却是欣赏蒲剧的高手。戏台上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戏迷们都有谱,传统的剧目,剧本全装在他们心里。演员们哪句台词唱错了,哪个动作有失误,甚至后台哪个鼓点调皮乱了,哪阵子板儿跟不上趟,根本蒙不了他们。戏迷们因为懂戏,绝对不乱捧,他们看得细腻,从提袍、甩袖、亮靴底,到吹胡子、瞪眼、抖帽翅,注重你的每一个细小动作。王秀兰的《杀狗》路数真,他们服,换别人唱能挑出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