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衣香 作者:15端木景晨 >

第180章

衣香 作者:15端木景晨-第180章

小说: 衣香 作者:15端木景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母亲如此消瘦苍白。薛东蓉的眼泪也似断了线的珠子。方才在正堂还能控制情绪,笑着和大家寒暄,此刻就只能在二夫人怀里。哭得哽咽。
  众人都被惹得心酸,一个个跟着抹泪。
  最后是大夫人先劝住了二夫人,又劝住了薛东蓉,气氛才算好些。
  “这几年,你在外头吃了苦……”坐下来说话的时候,老夫人不由叹气,心疼摸了摸薛东蓉的手。
  她所欣慰的是。薛东蓉仍是一双瓷白细腻似大户小姐的手,根本不像是土里刨食的妇人。
  薛东蓉就含泪笑道:“祖母,我没吃过苦,萧郎是个大丈夫,外头的事不用劳。我就是在家里做些针线……您看我的手,不还是跟从前一样?”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她上,心里不由都对萧宣钦倾佩起来。
  晚上东瑗回到盛府,就把今日的事告诉了盛修颐。
  盛修颐只是笑了笑:“……也算你姐姐当年看准了他,萧宣钦是个不错的。”
  东瑗笑,很赞同盛修颐的话。
  薛东蓉回京后,萧宣钦就不用限足,可以四处走动。
  他们租赁了镇显侯府附近的两进宅子住了。
  祖父祖母又给了萧宣钦一笔本钱,让他自己经营生活。这次他没有拒绝薛家的好意。没过一个月,萧宣钦就跟在丝绸铺的老板搭伙,贩货去西北卖,再从西北贩货回来。
  他也不觉得这活低贱,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
  他能吃苦,从前又是个混世的。各色人等都打过交道。薛老侯爷倒不担心他被人骗,放心让他去了。
  只是薛东蓉总不安心,时刻替萧宣钦提心吊胆的。
  因为萧宣钦这样,薛家上下对他刮目相看。薛东蓉的亲哥哥、镇显侯府的世子爷薛华轩跟盛修颐一块儿喝酒,就对盛修颐说起他的五妹夫,然后道:“倘若旁人不说,谁还记得当初那么荒诞的萧五公子,就是现在的萧宣钦?简直判若两人……”
  盛修颐对此倒是和薛华轩持不同的态度。
  他没有当着薛华轩说,而是回来告诉东瑗:“……从前他大约是在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不成想,这样不凑巧,就家破人亡……萧家挡了他的路。”
  东瑗就忍不住噗嗤笑出来。
  盛修颐身上犹带着酒香,有三分醉意问她:“有什么好笑?我说错了什么不成?”
  “这倒不是。”东瑗止住了笑声,“只是觉得这话耳熟。从前我祖父、祖母说起你,总说盛家挡了你的前程,十分惋惜。口气跟你说五姐夫一模一样。你们连襟俩真是同病相怜。”
  盛修颐微愣,继而失笑,把东瑗搂在怀里使劲吻着。
  转眼到了九月二十,东瑗早上起来就觉得不舒服,到了半上午,肚子疼了起来。
  没过半个时辰,羊水就破了。
  这次不像生诚哥儿时那么害怕,也不像那么难受,她虽然觉得肚子疼得如刀绞,努力使劲,东瑗自己都觉得时间还不够,稳婆就喊着着看到孩子的头了。
  盛夫人在东次间供了送子观音相,听说孩子那么快下来,她也不拜菩萨了,忙跑来瞧。
  午初破的羊水,没到申初,就诞下了两个孩儿。
  “夫人大喜,大奶奶大喜,是龙凤胎。”稳婆和罗妈妈在一旁高兴向东瑗和盛夫人恭贺。
  东瑗只是长长舒了口气,心里满是甜蜜。
  她很想要个女儿,居然一口气生个两个,如何叫她不开心?
  盛修颐更是兴奋不已,扬言孩子洗三礼要隆重些。
  东瑗和盛夫人都不同意。
  盛夫人道:“当年诚哥儿就是洗三礼太重了,孩子才出生就呛水。孩子太小了,别精贵,要不然承不住福。在徽州乡下,人家都给孩子取个贱名,这样才好养活。”
  盛昌侯也觉得不需要大肆操办。
  盛修颐满心的欢喜只得压下。
  和诚哥儿出生时的冷漠不同,盛昌侯这次很积极寻了道士给两个孩子算命。他根据两个孩子的命格,把男孩子取名盛乐嘉,女孩子取名盛乐莹。
  得了名字后,大家就嘉哥儿、莹姐儿这样叫开了。
  盛乐嘉和盛乐莹跟诚哥儿不同,这两个孩子特别爱哭。他们出身后,也没有向诚哥儿那样安排了院子,直接歇在静摄院的暖阁里。东瑗好几次夜里被孩子哭得吵醒了。
  盛修颐同样半睡半醒间听到孩子哭。
  孩子一哭,乳娘连忙去服侍,倒不影响东瑗和盛修颐休息。
  盛修颐还是会说:“怎么这样爱哭?从前诚哥儿就从来不哭的……。”
  东瑗笑道:“是诚哥儿跟其他孩子不同。小孩子哪个不爱哭的?诚哥儿天生带着刚性,所以不爱哭罢了。”
  盛修颐想了半晌,很疑惑问东瑗:“……是吗?”然后又想起什么,就不再多言了。
  东瑗知道,他想起自己还有三个孩子,而他居然不知道孩子们小时候是怎么样的,心里有些怪异。作为这个年代的父亲,他直到和东瑗这场婚姻,才真正接触到孩子们的童年。
  所以他以为孩子小时候都是像诚哥儿一样不爱哭。
  盛乐莹比盛乐嘉早出生一会儿,她便是姐姐。两个孩子一样,特别爱哭。
  盛昌侯有次心血来潮,就让人把两个孩子抱去瞧瞧。
  盛修颐和东瑗顿时就毛骨悚然,不会这两个孩子也要霸占去吧?
  结果嘉哥儿去了没过多久,就哭个不停,乳娘喂了奶,才好些。盛昌侯以为清净了,谁知莹姐儿又哭起来。
  元阳阁此起彼伏的哭声,让盛昌侯脑袋都大了,赶紧把孩子送了回来,还在背后蹙眉念叨:“两个丫头似的!”
  那语气,很不喜欢盛乐嘉爱哭。
  东瑗则是大大松了口气。
  她的次子,可真不希望被盛昌侯也霸占去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三奶奶单嘉玉也替三爷添了一个男孩儿,粉雕玉琢十分漂亮,不太像三奶奶,更加像三爷的模子。
  三爷很是欢喜。
  盛昌侯给三爷的儿子取名叫盛乐淳。
  三奶奶怀着淳哥儿的时候,她陪嫁的两个丫鬟就做了通房。其中一个等到淳哥儿四个月大的时候,也怀了身子,十个月后诞下一名女婴。
  盛修颐的嫡子盛乐郝、盛乐诚、盛乐嘉,嫡女盛乐莹,庶女盛乐芸,三爷的嫡子盛乐淳,庶女盛乐敏,家里一下子便有了七个孩子。
  盛乐郝到了十七岁,那年的乡试考中了举人,却没有中进士。
  盛家对他的婚事也操心起来。
  盛修颐也第一次跟父亲提:“将来家业,我想留给郝哥儿。诚哥儿和嘉哥儿,我自会给他们留下一笔财产,让他们生活无忧。也会好好交代诚哥儿和嘉哥儿成才,有个好前程。”
  言下之意,他会帮东瑗生下的两个儿子活得前程,但是爵位就要靠两个儿子自己去争取。
  这件事把盛昌侯气得半死。
  盛昌侯也是头一次跟盛修颐公然:“当年陈氏是背叛盛家,她留下的儿子,怎能成为盛家的家主?我也告诉你,你要么自己去挣爵位留给郝哥儿,要么让他死了这份心。我的侯位,只会给诚哥儿!”
  盛修颐早知父亲的顽固,可又不敢公然说不要父亲的家业。
  这样就是他的不孝。
  一时间他也不知该说什么,受了一肚子气回了静摄院……

正文 第261节结局(4)


    这件事,盛修颐没有告诉东瑗。

    他也不准备再提。

    一则父亲身子健朗,现在说这些言之过早;二则盛乐诚年纪太小,盛乐郝又太敏感,盛修颐怕吐露一点,他的长子盛乐郝会多心。

    自从诚哥儿出生,那孩子就一直心里不安。

    这件事倒也没有让他纠结很久,到了四月中旬,金陵周家派了门客,来给盛修颐的庶女盛乐芸提亲。

    周家是金陵望族,他们府里从前出过两任尚书,在金陵是一等富饶人家。周家曾经任户部尚书的那位老爷,和盛昌侯交情匪浅。

    后来他致仕归乡,每年都让人给盛昌侯送年节礼。盛家也时常送些盛京的特产去金陵周家。

    如今求娶芸姐儿的是族长之次子,姓周名延,字经年。今年已经十八,是个秀才。

    从前周家也是想着等他考取进士之后,再替孩子说亲。

    可周老爷不知从哪里听说,盛昌侯有个孙女,正是待嫁的年纪。周家估计是想着,过了这村就没这店,还不如先娶亲。

    再者,世人常说,科举乃“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能考取一个进士,哪里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是周二公子一直不中,难不成一直耽误下去?年纪再大些,好人家适龄的小姐,都出阁了。

    周家门客前来提此事,受到了盛家热情的款待。

    一家人议论起这桩婚事来。

    盛昌侯看中周家的门第,周家前任尚书又是他的挚友,孙女能嫁到这样的人家。他是很满意的,对盛修颐道:“周家是本朝的百年望族,门风清贵,与我们家是难得的等当户对。”

    他很看中家世渊源。

    盛夫人也看中周家的门风。对东瑗道:“颐哥儿尚未承爵,京都那些人家,要么就看上了颐哥儿帝师的地位。要么就是家境落败想攀上盛家的,总归用意太过于世俗。周家就不同,他们看中的不是颐哥儿在朝中势力,这样很好……”

    盛夫人的意思是,盛乐芸到底只是庶女。那些人家若是想借助盛修颐的势力而求娶盛乐芸,不仅仅将来盛家会为难,芸姐儿嫁过去也委屈。

    从前盛家孩子少。芸姐儿是盛夫人当宝贝般看着长大的,并没有因为她是姨娘生的而轻待她。

    盛夫人哪里舍得芸姐儿受半点委屈?

    东瑗则看中了芸姐儿未来夫君是“次子”这个身份,她对盛修颐道:“芸姐儿自幼就文弱善良,且这些年也没人带着她,教她如何管家。她若是嫁给长子。将来定要主持中馈,我还怕她露怯。现在只是嫁给次子,她又不是个惹事的性格,只要长嫂稍微有容人之量,日子就不会差,落得清闲。况且芸姐儿也不是那贪慕掌权的孩子。再有,周家那个二公子,也要访访,最好是个温和性子……”

    听着家里众人的话。盛修颐也挺动心的。

    他当即就喊了林久福,让他派人去金陵看看周家二公子。

    周家那边得了信,居然借着北上置办端阳节礼物的契机,让周经年亲自给盛家松了端阳节的礼品。

    盛修颐在外书房见了他。

    回到内院,盛修颐把相看的情况说给盛昌侯和盛夫人听:“年纪虽小,老成持重。心事稳妥,很是难得;模样也好,面相斯文。只是……”

    盛昌侯和盛夫人听到他说只是,都望着他。

    东瑗也有些紧张。

    看着大家急迫的目光,盛修颐咳了咳,苦笑道:“只是学问不够扎实,问了他几个题目,答得牛头不对马嘴!”

    东瑗先是噗嗤一声笑出来。等她留意到这里非静摄院,而是元阳阁的时候,忙收了笑声,小心翼翼看盛昌侯的神色。

    盛昌侯和盛夫人也都不禁含笑。

    盛昌侯甚至打趣盛修颐道:“是让你相女婿,还是让你选状元?”

    盛修颐道是,语气里还是对周经年不太满意。

    盛夫人觉得盛修颐相看的不得法,对盛修颐道:“你让周公子明日再来,就说我们家也备了些礼品,让他带回来。我和阿瑗隔着帘子瞧瞧,看看到底如何……”

    盛昌侯却不同意,道:“哪有那么多麻烦事?老周的孙儿,我还是信得过的!孩子学问差算什么缺点?我也没认识几个字,还不是照样领兵打仗,行走朝堂?”

    众人顿时不敢有异议。

    这可是触到盛昌侯的痛处了。

    盛修颐忙道:“爹爹说得对。孩子人品性情很好,这就足够。我看,不如咱们也派了人去,应承这门亲事吧?”

    盛昌侯这才满意点头。

    芸姐儿和周经年的婚事,等于说定了。

    盛修颐犹自不甘心,回到静摄院和东瑗说话时,不经意间说起翰林院的陈大人,他家的儿子才十五岁,比芸姐儿小一岁,满腹经纶,才华横溢。

    他很喜欢那孩子。

    盛修颐虽然习武,可他并不是盛昌侯那样的武将,他骨子里透出这个年代文人的气息。相看女婿,他首先看中的是孩子的学问。

    不过翰林院陈大人家的公子,东瑗也是知道的。她就趁机反驳盛修颐的话:“勤能补拙。太过于聪慧,倒也不是好事。陈公子的确是少年才华过人,却太傲气。他现如今不也还是个秀才?周二公子也是秀才了。这足见周二公子更加过人……”

    “或许只是运气呢?”盛修颐还不甘心在念叨。

    东瑗就哈哈笑起来:“运气好才是最好的。没有时运的人,不管多么聪明也是一生蹉跎。你啊,别再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