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衣香 作者:15端木景晨 >

第158章

衣香 作者:15端木景晨-第158章

小说: 衣香 作者:15端木景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能回来,谁也无法预料。
    可亲人之间总是这样相互安慰,给彼此希望。
    老夫人笑着说是,总会回来。
    说了半晌的话,直到大夫人和大奶奶亲自过来请老夫人去坐席,东瑗才跟着老夫人一起,去了延熹侯府。
    宴席上,东瑗见到了很多远亲近友,世家相与的女眷。大家打着招呼,热闹非凡。
    用膳后,大夫人又请了众人往前头听戏。
    老夫人推说身子骨不好,先回了荣德阁。
    东瑗则留在席上。
    宴席后听戏,大家都聚在迎春楼。东瑗被安排在西梢间,遇到了二姐薛东喻、四姐薛东婷。
    二姐是带着单国公府的众女眷,四姐则守在她婆婆定远侯府姚夫人身边。
    东瑗和二奶奶葛氏进来,众人纷纷行礼。
    二奶奶的目光在落在单国公府众女眷身上。
    她在找单家七小姐单嘉玉,盛家三爷的未婚妻。
    看了半晌,她仍看不出到底是谁。
    坐定之后,二奶奶跟东瑗交头接耳:“大嫂,哪个是单家七小姐?”
    东瑗笑了笑,也望了过去。人群里,穿着藕荷色丁香交领绫袄的单嘉玉脂粉不施,白净一张脸带着几分腼腆,跟在单国公夫人薛东喻身边,模样温顺乖巧。
    东瑗悄悄指给二奶奶看。



第228节落定
 盛家三爷虽然已经和单国公府七小姐单嘉玉定亲,可两家私底下并没有太多往来。
    单国公夫人薛东喻碍于自己是皇后娘娘的胞妹,怕太过于高调引来忌惮,鲜少应酬,也没有寻到合适的机会请盛家女眷做客。
    所以二奶奶葛氏没有亲眼瞧过单嘉玉。
    她问东瑗,东瑗就指给她看。
    她就顺着东瑗的目光看过去,看到一个笑容温柔的秀丽女子。单嘉玉眉眼端庄,不似东瑗的妩媚。她眼神纯净,与人说话时有些羞赧,很容易获得旁人的好感。
    二奶奶葛氏微微颔首,露出满意的笑容。
    她和东瑗已经在努力改善彼此的关系。虽然还是不太喜欢薛东瑗,可表面上已经在尽量维持和平。二奶奶很担心将来进门的弟妹又是个不好相与的角色,所以下意识看看单嘉玉。
    人的性格,能从面相上看出三分。
    如果表里如一,单嘉玉应该是个温顺单纯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大概不会搀和家宅内斗。
    二奶奶笑容变得更加温婉。
    可能是感觉到有人瞧她,单嘉玉顺着感觉抬头,就看到了东瑗和二奶奶葛氏。
    彼此目光一撞,三个人都是一愣。
    二奶奶好似小心思被撞破,忙撇了头。东瑗无法,只得冲单嘉玉微微一笑。
    单嘉玉见盛家俩妯娌隔着人群打量她,自然明白其中含义。她也撇开脸,没有回应东瑗的微笑,红潮却不由自主从耳根涌上来,红透了整张脸。
    面颊似火烧般。
    幸而刚刚酒宴散席,大家还以为她是不胜酒力,没人多留意她。
    回去的时候,二奶奶和东瑗乘坐一辆马车,两人没什么可以交谈的。就说起了单嘉玉。
    “模样齐整,性子瞧着也和软,咱们三爷好福气。”二奶奶笑道。她一副对单嘉玉很满意的样子。
    “是啊,她瞧着面善。模样的确配的上咱们三爷……”东瑗赞同她的话。
    妯娌俩有一句没一句议论着单嘉玉和三爷的事,回盛府的这段路似乎也变得短了不少,不一会儿就到了盛府。
    到了盛府门口下了马车,骑马归来的盛修颐等着东瑗和二奶奶,一同去了盛夫人的元阳阁。
    盛夫人在内室临窗大炕上,铺了锦被斜倚着,笑盈盈看着芸姐儿和蕙姐儿在她跟前做针线。
    见他们回来。只是笑了笑。
    东瑗几人行礼后,盛修颐问盛夫人:“您好些了么?”
    “吃了一剂药,已经好了。”盛夫人笑道“年纪大了,总有个头疼脑热的,不碍事。”
    她说的轻松,又有孩子们在跟前,盛修颐就没有再多问。
    盛夫人又让她们回去歇息。只留芸姐儿和蕙姐儿在她跟前说话。
    东瑗和盛修颐回到静摄院,两人各自梳洗一番,东瑗又把老夫人叮嘱的话。跟盛修颐说了一遍:“……祖父和祖母让我们别跟着搀和。”
    盛修颐笑笑,说了句知道了。
    转眼到了腊月初,一直闹得沸沸扬扬的太子妃之事终于尘埃落定。
    没有选文靖长公主府的大小姐,而是雍宁伯府的大小姐。
    这件事让京都的舆论又是一阵沸腾。
    原先听说陛下要替太子选妃,雍宁伯府并不被看好。
    雍宁伯虽然是太后娘娘的堂兄弟,元昌帝也颇为喜欢他,可他从未涉足朝政,作为后族的族长,他显得不够格。
    太子妃选定的消息,盛家也是第一时间得知。
    东瑗把这件事告诉盛夫人。
    盛夫人有些吃惊。反问道:“消息确实么?怎么定了他家的孙女?”
    正好盛昌侯从小书房出来。
    盛昌侯一向不喜欢家里的女人多嘴多舌,说外面的八卦,所以婆媳俩忙打住了话题。
    “……选了雍宁伯的孙女,你们知道吧?”盛昌侯却一反常态,跟盛夫人和东瑗说起这桩事。
    不仅仅是东瑗,盛夫人也微讶。
    两人忙道:“听说了。”
    “侯爷。咱们要不要备礼,去雍宁伯府恭贺?”盛夫人问盛昌侯。
    要说京都和盛昌侯交情匪浅的公卿之家,首推雍宁伯府。
    只是雍宁伯夫人出身名门,自幼眼高于顶,从前又得太后娘娘喜欢,更是瞧不起乡绅人家出身的盛夫人。
    雍宁伯夫人没有因为盛昌侯在朝中的地位而高看盛夫人一眼。
    盛夫人又不是那钻营的性子。雍宁伯夫人不喜欢她,她也看不惯雍宁伯夫人,虽然盛昌侯和雍宁伯是至交,两府女眷却没什么往来。
    东瑗嫁过来这么久,盛家大事小事,雍宁伯夫人从未登门,盛夫人更是第一次提出去雍宁伯府恭贺。
    “近来去恭贺的人不少,他们府里也忙。忙过这阵子,又是年底,更是忙。不如等正月拜年的时候,一同恭贺吧。”盛昌侯漫不经心道。
    雍宁伯夫人的傲慢与自负几乎人人皆知。盛昌侯早就听闻过雍宁伯夫人对盛夫人不够敬重,所以盛夫人提出拜访,他本想一口回绝。余光瞟到坐在一旁的薛东瑗,口吻不得不缓和几分。
    盛昌侯不想盛夫人去雍宁伯府看人脸色。
    他很护短。他的妻子、儿子,他自己可以随意训斥、打骂,旁人却不能委屈了他的家人。
    雍宁伯府算什么?
    虽然他和雍宁伯兴趣相投,却着实看不惯雍宁伯夫人的做派。
    盛夫人听了盛昌侯的话,微笑道:“雍宁伯夫人原本就是闲散性子,如今人来客往,她虽然高兴,只怕也疲于应酬。叫外院送了贺仪,咱们娘们过年再去吧。”
    盛昌侯微微颔首。
    东瑗静静听着,见盛昌侯颔首,才开口道:“爹爹,我吩咐婆子跟外院的管事说一声,叫备了礼给雍宁伯府送去?”
    盛昌侯又是微微颔首。
    东瑗就记下。
    “听说雍宁伯的长孙女颇有贤名,自幼熟读诗书,是个才貌双全的佳人。”盛夫人见盛昌侯愿意说雍宁伯府的事,也挑了话题说道。
    盛昌侯接口道:“公卿之家的嫡小姐,会些诗书罢了,算什么贤名?”
    他的意思是,雍宁伯府的小姐能中选,并不是因为会念几句诗词,而是另有原因。否则,才学出众的王公贵族小姐多了去,怎么偏偏是她?
    贤名这种东西,不过是吹捧出来的而已。
    当初不是还有人说韩氏女容颜倾城么?
    “不算什么?那怎么陛下和众大臣选了她做太子妃?”盛夫人笑起来。
    盛昌侯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淡淡道:“雍宁伯是太后的堂兄弟……”
    因为雍宁伯是太后的堂兄弟,所以选了雍宁伯的孙女?东瑗觉得这中间没什么逻辑。
    陛下并不喜欢太后。
    倘若他真心敬重太后,太后就不会在陛下清除萧太傅的时候突然生病,还被送出宫去。
    东瑗不由看了眼盛昌侯。
    盛夫人却没有想那么多。她听到盛昌侯肯定的语气,下意识以为陛下是想保全太后的家族,所以让太后娘家东山再起。她微微颔首。
    盛昌侯看着盛夫人颔首,不禁展眉一笑。
    他是觉得盛夫人心思单纯却又对丈夫坚信不疑。
    而东瑗微带狐疑的眸子被盛昌侯看在眼里,有了几分不喜。他自己心思深远,最不喜欢同样心机深沉的女子。
    越是心思缜密的男人,越喜欢单纯的女人,至少盛昌侯是这样,所以他对东瑗很不满意。可想着她的聪慧,又想起薛家老夫人相夫教子的厉害,心里的不喜压抑了几分。
    聪明些,将来儿孙的教导上会更加出色,盛家的前途也更有希望,没什么不好的。
    盛昌侯淡淡一句“雍宁伯是太后娘娘的堂兄弟”后,就不再多说什么。
    东瑗也不好深问。
    晚夕等盛修颐回来,东瑗也跟他谈起太子妃的事。
    他道:“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事情尚未定论,他不好明说。
    就这样,皇后娘娘的美梦破碎,薛家的嫡孙小姐没有成为太子妃。
    这些事虽说跟薛家有关,却并不真正影响东瑗的生活。
    转眼间到了腊月,一直下雪,整个盛京淹没在白皑皑的雪里。
    九个月大的诚哥儿越来越胖,就不见了脖子,肉嘟嘟的十分讨喜。天气酷冷,盛夫人隔三差五把诚哥儿抱去玩,可怕孩子回来折腾染了风寒,索性就把诚哥儿留在元阳阁。
    于是诚哥儿今日住在盛夫人的暖阁,过几日又歇在东瑗的暖阁,他自己的桢园倒是空闲下来了。
    又是一年的腊月初八,宫里赏了腊八粥,同时也传来另一个消息,鉴于明年正月十八是皇太子大婚之礼,太后娘娘回宫了。
    静养了半年之久的太后娘娘,终于要回来了。
    这个消息让大家都是一愣。
    东瑗以为太后娘娘肯定要死在避暑山庄的。
    “太后若是崩在外头,史官的笔墨不知要记载多么轶事。难道让陛下百年后背上弑母的骂名?”盛修颐知道东瑗的心思,解释给她听。
    这个年代,百行孝为先。
    太后娘娘原本就病得不明不白,坊间有些舆论被强行压制下去;倘若在死在外面,陛下真是百口莫辩。她一定是要回来的。
    想起太后,再想起她曾经做的那些事,东瑗莫名后背发寒。

第229节喜事
   太后娘娘回京,京都公卿之家反应不一。
    薛家听闻太后归京,大夫人有些焦虑。她跟老夫人道:“……太后从前就不喜皇后娘娘。我心里只怕娘娘做得不好,在太后面前失了体面。”
    话里透出的意思是,皇后娘娘虽然厉害,可姜是老的辣,和太后相比,皇后还是稚嫩得很,大夫人怕皇后在太后面前吃亏。况且大夫人从前就时常进宫,她知道太后一直不喜欢薛皇后。
    现在薛皇后得势,太后会不会心里不痛快找茬?
    皇后的确比天下女人都尊贵,却尊贵不太后。
    老夫人神色平和,笑道:“你啊,瞎操心。如今不比从前。太后娘娘出去这么久,皇后娘娘若是还不能管好内宫之事,还要太后娘娘操心,那就太不孝了。旁的不敢说,皇后娘娘这点体统还是明了的。”
    这话是说,太后都离开那么久,皇后若是还没有把内宫操控在自己手里,也就该收起那份夸荣争耀之心。
    老夫人相信,依着皇后娘娘的性格,如今的内宫只怕早在她一手把握之下,太后掀不起风浪,根本不用替皇后担心。
    大夫人听着老夫人的话,才想起自己女儿的那份仔细:皇后娘娘从小到大做事都小心谨慎。不管做什么,她总是滴水不漏。
    当初两位贵妃中,相比较薛贵妃,陛下偏爱盛贵妃多些。可最后荣登凤位母仪天下的,却是薛贵妃娘娘。除了二皇子的原因,也有薛贵妃自身的原因。
    陛下也看重薛贵妃行事的稳妥。
    她凡事谋定而后动。陛下可能心里不喜,却也不能否认,这样的妃子更加适合执掌凤印。
    旁人或许不知皇后娘娘的性格,大夫人却是一清二楚的。
    她作为母亲。总是不放心孩子。老夫人这般一说,大夫人也感觉自己有些杞人忧天,笑道:“虽然她现在贵为皇后。我却是没有一刻不替她担心……”
    “哪个做娘亲的不是这样?”老夫人拍了拍大夫人的手,笑道,“娘眼里,儿女不管多大总是孩子。”
    大夫人不免一笑。
    众人对太后娘娘回来颇有兴趣,太后娘娘却没有兴趣见客。
    各家自认为在太后娘娘面前有体面的诰命夫人递了牌子要进宫去谒见太后,被一一驳回,只是薛家大夫人和老夫人、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