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文集-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不是清明节,也不是志强叔的葬日,上什么坟?他愈觉蹊跷,就扯开长腿,出了村子。走过一道沟豁,翻过一架土梁,便远远看见后沟里的漫坡地上,有三个人肃穆地站在那儿,面前一堆色彩绚丽的鲜花,在傍晚的暮霭中闪耀。他跳下楞坎,奔跑起来了。
离得志强叔的坟墓十数米远的时候,牛娃止住跑步,一步一步走到跟前。马驹、德宽和彩彩都伫立在坟前。他压抑不住涌涌波翻的心情,大声叫:“马驹哥——”
马驹猛然回过头,瞅他一眼,没有应声,转过脸去,对彩彩说:“把志强叔当年写给校党支部的决心书念一下。”
彩彩翻动着一本旧杂志,那是六十年代出版的《中国青年》,念起来:
县中党支部:
我要求回乡,决心放弃高考,并不是想出风头。党培养了我,给了我理想和追求理想的力量。家乡的人民养育了我。在国家处于困难的时候,在我的家乡的乡亲处于严重困难的关头,我应该用党教给我的知识去承受困难的压力,去和家乡的人民一起尽快排除困难,建设新的生活。一句话,用党给我的知识去为人民服务。
我只会理头奋斗,终生不悔。
应届毕业的共青团员
冯志强
暮色苍茫,幽静的坡沟时,空气微微在震颤……“我只会埋头奋斗,终生不悔。”
在过去了的那个年代,这个发出过时代强音的青年,当他把指头愤然塞进电灯接口里的时候,后悔过吗?马驹站在那里,心里在问。
无需苛求死者,应该讨伐极左!
彩彩读完了,已经涕泪交流,肩膀颤抖着。
德宽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用自己带来的铁锹在培土。那个长着野草的坟丘已经只是象征性的一个小土堆了,上面堆积着社员们从田地里拣拾出来的礓石,覆盖着野葡萄和野蔷薇的藤蔓,红色和白色的野蔷薇开得一片灿烂。
牛娃拧着眉头,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马驹沉重地说:“志强叔,等我有资格对你说话的时候,我来给你立一块碑……”说罢,他把一条胳膊搭在牛娃肩头,默默地站着,牛娃忽然涌出眼泪了。
四个人谁也不再说话,告别了长满青草和开放着野花的坟丘,沿着绣满马鞭草的弯弯小路走下来,绿色覆盖了塬坡和河川。收获的季节还没有到来,这正在孕育着希望的初夏时节的大地啊。绿色的生命蓬蓬勃勃。山风轻柔,洋槐花的香味弥漫着。几颗新星已经出现在湛蓝的天幕上。河天相接的地方,有一抹淡淡的红霞。
马驹走在伙伴们中间,心里涌起一阵阵热流。
生活在不断地死亡,生活在不断地新生……
1981年4月草于灞桥
1984年1月改于西安东郊
后页
前页
目录
一
没有女人的家,空气似乎都是静止的。
康田生三十岁死了女人,把那个在他家小厦屋里出出进进了五年,已经和简陋破烂的庄稼院融为一体的苦命人送进黄土,康田生觉得在这个虽然穷困却无比温暖的小院里,一天也待不下去了。他抱起亲爱的亡妻留给他的两岁的独生儿子勤娃,用粗糙的手掌抹一抹儿子头顶上的毛盖头发,出了门,沿着村子后面坡岭上的小路走上去了。他走进老丈人家的院子,把勤娃塞到表嫂怀里,鼓劲打破蒙结在喉头的又硬又涩的障碍:
“权当是你的……”
勤娃大哭大闹,抡胳膊蹬腿,要从舅妈的怀里挣脱出来。他赶紧转过身,出了门,梗着脖子没有回头;再看一眼,他可能就走不了了。
走出丈人家所居住的腰岭村,下了一道楞坎,他双手撑住一棵合抱粗的杏树的黑色树干,“呜”地一声哭了。
只哭了一声,康田生就咬住了嘴唇,猛然爆发的那一声撕心裂肺的中年男人的粗壮的声音,戛然而止。他没有哭下去,迅即离开大杏树,抹去眼眶里的泪水,使劲咳嗽两声,沿着上岭来的那条小路走下去了。
三十年的生活经历,教给他忍耐,教给他犟倔,独独没有教会他哭泣。小时候,饿了时哭,父亲用耳光给他止饥。和人家娃娃玩恼了,他占了便宜,父亲抽他耳光;他吃了亏,父亲照样抽他的耳光。他不会哭了,没有哭泣这个人类男女皆存的强烈的感情动作了。即使国民党河口联保所的柳木棍打断了两根,他的裤子和皮肉粘在一起,牙齿把嘴唇咬得血流到脖子里,可眼窝里始终不渗一滴眼泪。
下河湾里康家村的西头,在大大小小高高矮矮地拥挤着的庄稼院中间,夹着康田生两间破旧的小厦房,后墙高,檐墙低,陡坡似的房顶上,掺接得稀疏的瓦片,在阴雨季节常常漏水。他和他的相依为命的妻子,夜里光着身子,把勤娃从炕的这一头挪到那一头,避免潮湿……现在,妻子已经躺在南坡下的黄土里头了,勤娃送到表兄嫂家去了,残破低矮的土围墙里的小院,空气似乎都凝结了,静止了,他踏进院子的脚步声居然在后院围墙上发出嗡嗡的回音。灶是冷的,锅是冰的,擀面杖依旧架在案板上方的木撅上……妻子头上顶着自己织成的棉线布中(防止烧锅的柴灰落到乌黑的头发里),拉着风箱,锅盖的边沿有白色的水汽冒出来。他搂着儿子,蹲在灶锅前,装满一锅旱烟。妻子从灶门里点燃一根柴枝,笑着递到他手上时,勤娃却一把夺走了,逞能地把冒着烟火的柴枝按到爸爸的烟锅上,他吸着了,生烟叶子又苦又辣的气味呛得勤娃咳嗽起来,竟然哭了,恼了。他把一口烟又喷到妻子被火光映得忽明忽暗的脸上,呛得妻子也咳嗽,流泪,逗得勤娃又笑了……一条长凳,一张方桌,靠墙放着;两条缀着补丁的粗布被子,叠摞在炕头的苇席上,一切他和妻子共同使用过的家具和什物,此刻都映现着她忧郁而温存的眼睛。
连着抽完两袋旱烟,康田生站起来,勒紧腰里的蓝布带子,把烟袋别在后腰,从墙角提起打土坯的木把青石夯,扛上肩膀,再把木模挂到夯把上,走出厦屋,锁上门,走过小院,扣上木栅栏式的院墙门上的铁丝扣子,头也不回地走出康家村了。
第二天清晨,当烹微的晨光把坡岭、河川照亮的时光,康田生已经在一个陌生的村庄旁首的土壕里,提着青石夯,砸出轻重有致,节奏明快的响声了。
三十岁,这是庄稼汉子的什么年岁啊!康田生丢剥了长衫,只穿一件汗褂,膀阔腰粗,胳膊上栗红色的肌肉闪闪发光。他抡着几十斤重的石夯,捶击着装满木模的黄土,噼里啪啦,一串响声停歇,他轻轻端起一页光洁平整的土坯,扭着犍牛一样强壮的身体,把土坯垒到一起,返回身来,给手心喷上唾液,又提起石夯,捶啊捶起来……
他要续娶。没有女人的小院里的日月,怎么往下过呢!他才三十岁。三十岁的庄稼汉子,怕什么苦吃不得吗?
十四五年过去了,康田生终于没有续上弦。
他在小河两岸和南源北岭的所有村庄里都承揽过打土坯的活计,从这家那家农户的男主人或女当家的手里,接过一枚一枚铜元或麻钱,又整串整串地把这些麻钱和铜元送交给联保所的官人手里,自己也搞不清哪一回缴的是壮丁捐,哪一回又缴的是军马草料款了。
他早出晚归,仍然忙于打土坯挣钱,又迫于给联保所缴款,十四五年竟然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人老虽未太老,背驼亦未驼得太厉害。而变化最大的是,勤娃已经长得和他一般高了,只是没有他那么粗,那么壮。他已经不耐烦用小碗频频到锅里去舀饭,换上一只大人常用的粗瓷大碗了;也不知什么时候学的,勤娃已经会打土坯了。
康田生瞧着和自己齐肩并头的勤娃,顿然悟觉到:应该给儿子订媳妇了呢!
天涯客校对制作后页
前页
目录
后页
前页
目录
二
勤娃在舅家,舅舅把他送给村里学堂的老先生。老先生一顿板子,打得他把好容易认得的那几个字全飞走了。他不上学,舅舅和舅母哄他,不行;拖他,去了又跑了;即使不得不动用绳索捆拿,他一得空还是逃走了。
“生就的庄稼坯子!”听完表兄表嫂的叙述,康田生叹一口气,“真难为你们了。”
勤娃开始跟父亲做庄稼活儿。两三亩薄沙地,本来就不够年富力强的父亲干,农忙一过,他闲下来。他学木匠,记不住房梁屋架换算的尺码。似乎不是由他选择职业,而是职业选择他,他学会打土坯,却是顺手的事。
在乡村七十二行手艺人当中,打土坯是顶粗笨的人干的了,虽不能说没有一点技术,却主要是靠卖力气。勤娃用父亲的那副光滑的柿树木质的模子,打了一摞(五百数)土坯,垒了茅房和猪圈,又连着打了几摞,把自家被风雨剥蚀得残破的围墙推倒重垒了。这样,勤娃打土坯出师了。
活路多的时候,父子俩一人一把石夯,一副木模,出门做活儿。活路少的时候,勤娃就让父亲留在屋里歇着,自己独个去了。
他的土坯打得好。方圆十里,人家一听说是老土坯客的儿子,就完全信赖地把他引到土壕里去了。
这一天,勤娃在吴庄给吴三家打完一摞土坯,农历四月的太阳刚下源坡。他半后晌吃了晚饭,接过吴三递给他的一串麻钱,装进腰里,背起石夯和木模,告辞了。刚走出大门,吴三的女人迎面走来,一脸黑风煞气:“土坯摞子倒咧!”
“阿?”吴三顿时瞪起眼睛,扯住他的夯把儿,“我把钱白花了,饭给你白吃了?你甭走!”
“认自个倒霉去!”勤娃甩开吴三拉拉扯扯的手说。按乡间虽不成文却成习律的规矩,一摞土坯打成,只要打土坯的人走出土壕,摞子倒了,工钱也得照付。勤娃今天给吴三家打这土坯时,就发觉土泡得太软了,后来想到四月天气热,土坯硬得快,也就不介意。初听到吴三婆娘报告这个倒霉事的时光,他咂了一下嘴,觉得心里不好受。可当他一见吴三变脸睁眼不认人的时候,他也来了硬的,“土坯不是倒在我的木模上……”
吴三和他婆娘交口骂起来。围观的吴庄的男女,把他推走了。骂归骂,心里不好受归不好受,乡规民约却是无法违背的。他回家了。
“狗东西不讲理!”勤娃坐在小厦屋的木凳上,给坐在门坎上的父亲叙述今天发生的事件,“他要是跟我好说,咱给他再打一摞,不要工钱!哼!他胡说乱道,我才不吃他那一套泼赖!”
康田生听完,没有吭声,接过儿子交到他手里来的给吴三打土坯挣下的麻钱,在手里攥着,半晌,才站起身,装到那只长方形的木匣里,那是亡妻娘家陪送的梳妆盒儿。他没有说话,躺下睡了。
勤娃也躺下睡了。父亲似乎就是那么个人,任你说什么,他不大开口。高兴了,笑一笑;生气了,咳一声。今天他既没笑,也没叹息,他就是那样。
勤娃听到父亲的叫声,睁开眼,天黑着,豆油灯光里,父亲已经把石夯扛到肩膀上了。他慌忙爬起,穿好衣裤,就去捞自己的那一套工具,大概父亲应承下远处什么村庄里的活儿了。
“你甭拿家具了。”父亲说,“你提夯,我供土。”
说罢,父亲扛着石夯出了门,勤娃跟在后头,锁上了门板。村庄里悄悄静静,一钩弯镰似的月牙悬浮在西塬上空,河滩里蛙声一片。
“爸,去哪个村?”
“你甭问,跟我走。”
勤娃就不再说话,马家村过了,西堡,朱家寨……天麻明,走进吴庄村巷了。父亲仍不停步,也不回头,从吴庄的大十字拐过去,站立在吴三门口了。勤娃一愣,正要给爸爸发火,吴三从门里走出来。
“老三,还在那个土壕打土坯吗?”
吴三一愣,没好气地说:“我还打呀?”
“你只说准,还是那个土壕不是?”
“我另寻下土坯匠了。”
勤娃早已忍耐不住(这样卑微下贱),他忽地转过身,走了。刚走开几步,膀子上的衣服被急急赶上前来的爸爸揪住了。一句话没说,父子俩来到勤娃昨日打土坯的大土壕。
“提夯!”康田生给木模里装饱了土,命令说。
勤娃大声唉叹着,提起石夯,跳到打土坯的青石台板上。刚刚从夜晚沉寂中苏醒过来的乡村田野上,响起了有节奏的青石夯捶击土坯的声音。
太阳从东源顶上冒出来,勤娃口渴难忍。往昔里,太阳冒红时光,主人就会把茶水和又酥又软的发面锅盔送到土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