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阴谋-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业会议定书》详细罗列了秘密犹太共济会的二十多次会议内容。其中一个“主业会圣人”向犹太长老提交了一份不择手段摧毁君主政体,根除基督教文明以统治全人类的计划。为了实现目标,他们准备不惜使用暴力、诡计、革命和战争的手段。此外,现代化、工业化和资本主义都是实施计划和安置犹太权利的工具。
然而,议定书却是伪造的。造假者是一个叫马修·克罗文斯基(Mathieu Golovinski)的贵族子弟。他曾因违法挪用资金而被取消律师行业资格,之后还做过记者。总之,一个在那个时代使用阴谋诡计的人。《主业会议定书》是克罗文斯基于1903年在巴黎应沙皇政治警察驻法国代表皮奥特·哈兹克夫斯基(Piotr Ratchkovski)的要求撰写的。哈兹克夫斯基希望以此说服尼古拉二世,一些犹太组织正在该国君主制刚刚松动一点的自由间隙,在改革潮流的背后,策划着一起阴谋。这样,这个保皇分子和他的朋友们便可以煽动帝王重返俄罗斯歧视犹太人的政治。由此看出,这个议定书最需要的读者便是沙皇。
事实上,《主业会议定书》是于1864年在布鲁塞尔出版的反对拿破伦三世的小册子《马基雅佛利和孟德斯鸠在地狱的对话》的复制品。该书作者莫利斯·若利(Maurice Joly)也是一位律师,然而却是波拿巴王朝的反对者。他希望通过此举可以提醒百姓,拿破仑三世及其亲信们正在策划控制整个法国社会财富与权利的计划。他因此遭受两年牢狱之灾。而伪造者克罗文斯基的工作就显得轻而易举得多,只需将“法国”改成“世界”,将“拿破仑三世”改成“犹太人”而已。
维立会
不太为人所知,也许因为人们怀疑其存在的真实性。维立会(Vril)是一个于战前柏林秘密成立的组织,类似图勒教的内部机构。
维立会来自政治家兼作家爱德华·布尔沃·李顿(Edward Bulwer Lytton)极富创作力的传奇式虚构。在1871年出版的《未来的种族[9]》一书中,李顿描绘了一个使人联想到儒勒·凡尔纳和乔纳森·斯威夫特式的乌托邦世界:一个地下的完美幸福世界,由一种智慧统治着,光明保管委员会的领袖便是这个智慧的代表。这个“将要到来的种族”(维立雅)耐心等待着那个良辰吉时的降临,以便来到地面。在这本颠覆维多利亚时代西方文明价值观,并对其生活方式展开批判的书中,阴谋论者们如同蜜蜂找到了蜜浆。当然,还要不断加入想象的“蜜糖”,以便尝起来更有真实的味道。
在巴伐利亚作茧自缚
我们已经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在战胜者压力下苟延残喘、荣耀扫地。悲惨情绪像瘟疫一样四处散播,复仇的渴望、背叛的耻辱不断发酵膨胀。
1913年,为了逃避奥匈帝国的兵役,希特勒卖掉他的画作,从维也纳逃到慕尼黑,重返他必须进行改革的“虚弱的祖国”。回到巴伐利亚的希特勒也和其他德国人一样,被西部前线深深刺伤。1919年9月,仍在兵役期(1921年3月31日离开部队)的希特勒加入从属于国家社会党的安东·德雷克斯勒的社团。几个月后,他便成功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取代德雷克斯勒成为领导者。在他的推动下,德国工人的国家社会党调整结构,很快转变一个地方政治权力的代表。他的民粹主义、他的激进态度、他的暴力作风,都使他成为令人生畏,具有强大征服力的超级机器。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进军罗马,令希特勒开始产生控制柏林的愿望。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和他的朋友们,罗姆、戈林、赫斯、施特莱歇尔……还有年轻的希姆莱(23岁),率领一个百人的纳粹冲锋队突然闯进慕尼黑一家叫贝格布努凯勒的啤酒馆,巴伐利亚政府总理古斯塔夫·冯·卡尔当时正在那里召开一个要员参加的会议。在武力的胁迫下,希特勒团伙要求与会者任命希特勒为军队统帅。战争英雄鲁顿道夫将军的随后到来导致军事政变的爆发。几个小时后,冯·卡尔在广播中宣布“一个德国国家临时政府已经组成。”第二天,两千名支持者欢呼着举行胜利大游行,却最终陷入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的混乱中,死伤众多,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们则被监禁。希特勒被判在兰茨伯格要塞监狱中服刑五年,不过,他只在那里呆了十四个月。利用这段服刑期,希特勒重新修订了《我的奋斗》——一本他对德国未来的宣言。
贝格布努凯勒啤酒馆军事政变成为一个政体建立者的传说,这其中是否看到光明会的“黑手”?
希特勒,光明会的棋子?
当今观点普遍认为,希特勒是一个绝对的恶魔、一个肉身的撒旦,一个将精英们为之深受创伤和困扰的战败国家置于绝对统治之下的魔鬼,然而却忘记了去追究德国绝大多数民众的责任。
德国史学家、纳粹问题专家马丁·布洛沙特(Martin Broszat: 1926—1989)的研究却从相反的方向证明,希特勒只是一个“软弱的独裁者”,一个社会和文化与之匹配的产物,一个在他出现其中的第三帝国历史上不太重要的演员,实现宏伟蓝图的任务实则为他人所担当。
希特勒主义研究最重要的史学家之一、英国人安恩·科修(Ian Kershaw:生于1943年)将纳粹体制描述为一个个体必须竞争求存的丛林体系,此一必要性引导着希特勒精神的建立和理念的形成。他认为,“希特勒只是一个懒惰的独裁者”。一个“懒惰的人”,因其权利的威信力,对大众的煽动力,建立在封建主义形态上的男人间伙伴关系的信任力,而被置于德国伟大功勋实现之路必不可少的独裁者位置上,行使着他的功能。
此外,希特勒只是一个可替换的棋子,一个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产生的特定的人,一个被金融和工业财阀控制的木偶:一个在两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宣告的经济和精神领域世界新秩序的工具。
在以上千万计的牺牲者和为历史继续悲哭的巨大破坏面前,希特勒是毗湿奴的第九个化身也好,是一个光明会随时可以撤换的棋子也罢,或者他是软弱的,或者他是懒惰的,历史却不会改写。然而,我们还是要问,他曾经是怎样的……从前。
参考资料
1)Nicholas Goodrick…Clarke,《纳粹神秘主义之根:1830…1935年奥地利和德国的雅利安主义》Les racines occultistes; du nazisme: les Aryosophistes en Autriche et en Allemagne 1830—1935; Par dès出版社,1989年;——《萨维特里·黛维,希特勒的女祭司》Savitri Devi; la prêtresse d’Hitler; Akribeia出版社,2000年;——《黑太阳:雅利安崇拜,纳粹主义谜团和身份政治》Soeil noir: cultes aryens; nazisme ésotérique et politiques de l’identit é; Camion blanc出版社,2007年;——《萨维特里·黛维的怀疑》Savitri Devi; Defiance; A。K。 Mukherji出版社,1951年;《炉中之金》Gold in the Furnace; A。K。 Mukherji出版社,1952年;——《萨维特里·黛维的朝圣》Pilgrimage; Savitri Devi; Mukherji出版社,1958年;——《阿赫那吞,太阳之子:埃及国王阿赫那吞的生活和哲》khénton; fils du soleil: 1a vie et la philosophie d’Akhéntion。 roi d’égypet; Rosicruciennes出版社,1988年;——《闪电与阳光》La foudre et le soleil: 。savitridevi。or/L&S_pierce_frence。html2)萨维特里·黛维Savitri Devi: fr。metapedia。or/wiki/Savitri_Devi_Mukherji3)Jacques Bergier与Louis Pauwels,《魔术师的早晨:魔幻现实主义介绍》Le Matin des magiciens: introduction au réalisme fantastique; Gallimard出版社,1960年。
4)纳粹的神秘主义:http:fr。wikipedia。or/wiki/Mysticisme_nazi5)Pierre…Andr é Taguieff,《主业会议定书》两卷,Les protocoles des sages de Sion; 2 vol。; Berg International出版社,1992年。
6)《主业会议定书的来源:解密排犹主义的谎言》L’orgine des Protocoles des sages de Sion。 Les secrets d’une manipulation antisémite; 快报杂志L’Express,1999年11月16日:。phdn。or/anti…sem/protocoles/origines。htmlMartin Broszat,《希特勒的国家:第三帝国架构的起源与演进》L’état hitlérien: l’origine et l’é volution des structures du Troisième Reich; Fayard出版社,1986年。
7)Iran Kershaw,《纳粹主义下的德意志观点:巴伐利亚,1933…1945》L’opinion allemande sous le nazisme: Bavière; 1933…1945,CNRS出版社,1995年。
——《希特勒:领袖魅力的政治考验》Hitler: essai sur le charisme en politique; Gallimard出版社,1995年。
——《希特勒,1889…1936:狂妄篇》Hitler; 1889…1936: hubris; Flammarion出版社,1999年。
——《希特勒,1936…1945:复仇篇》Hitler; 1936…1945: Némésis; Flammarion出版社,2000年。
——《魔鬼的好运:瓦尔基里行动的叙述》La chance du diable: le récit de l’op é ration Walkyrie; Flammarion出版社,2008年。
8)《必须杀死希特勒吗?》Faut…il tuer Hitler?,秘史档案Les Archives de l’histoire secrète; Italiques出版社,1999年。(世界报丛书Le Monde des Livres,1999年10月22日)
* * *
[1]1992年10月31日,教皇让·保罗二世公开承认那些反对伽利略的教会学者曾经犯下的错误。
[2]哥达曾是1773—1944年间编撰皇室家族和欧洲贵族上层年鉴的所在地。正鉴于此,此后便有了“属于哥达”的说法,指代某人来自上层精英阶层。
[3]参见第三章《实施中的世界新秩序》。
[4]参见第七章《肩并肩,手拉手的中情局和黑社会》。
[5]尼古拉斯·古德里克·克拉克在研究方向上含混不明。可以说,他更多地站在对象一方提供理由,而非一个批评的视角。
[6]这则关于萨维特里·黛维的佚事也许可以被列入圣徒传记。当年的6月1日,保加利亚军队占领希腊;8月20日,意大利军队又于马其顿登陆。
[7]阿赫那吞对于神学演进的大力推动,使他成为一个在现代埃及学中备受争议的人物。
[8]萨维特里·黛维于1982年死于英国。
[9]参见第二章《外星人(一直)在我们中间》。
第五章 CHAPITRE 5
到处都是魔鬼(尤其是在细节里)
谨慎些,警惕些
藏在你“恶”中的魔鬼,就像一头咆哮的狮子,静窥时机,把你吞没。
圣·皮埃尔(Saint Pierre)
* * *
他身穿Prada,他在酱料里,他来自塔斯马尼亚,他精致而小巧。我们在他手中,他在我们体内。我们有他的美貌,他来自沃韦尔[1],他在上帝陪伴下演着戏,他还在发着笑,他叫罗伯特。我们向他乞求,我们和他一起走,我们和他签下约,我们把灵魂卖给他,我们是他的拥护者……到处都是魔鬼,这样的说法合情合理吗?
如果有人曾经和他不期而遇,不用觉得吃惊:蓝调吉他歌手罗伯特·约翰逊(Robert Johnson)就讲过,1931年的一次神秘邂逅令他的才华由此迸发。有时,魔鬼会给我们一记耳光,让我们变得和他一样凶神恶煞;有时,他也会给我们魔鬼般美妙的甜头……就在被他附身的刹那。“9·11”现场目击者中有人宣称,曾看到过隐藏在一号塔楼崩塌尘埃中的魔鬼面容。这种幻想性错觉(pareidolie)最易产生的效应便是在一处混乱中识别出明晰易懂的样貌,比如云彩的形状?从滚石乐队到皇后乐队,在流行音乐中可以听到魔鬼的声音。此外,他还藏身大品牌的广告和商标里:可口可乐(圣诞老人是撒旦),还有耐克及其著名广告词“想做就做”,好像可以理解成一次自杀的邀约。魔鬼,有人说,甚至栖身在商品的条形码中。
在Arté电视台的网站上,一个名为“滚开,你这魔鬼”的游戏问到:“你是一个怎样的魔鬼?创造的开始,杰罗姆·博世(Jér?me Bosch[2])为你敞开充满魔鬼般诱惑的‘快乐花园’,你需要面对魔鬼来自宗教或世俗的不同化身。愿善的力量与你同在!”
魔鬼也总能激发无数传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