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第57章

知行合一王阳明-第57章

小说: 知行合一王阳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最后,我们来谈谈王阳明提“心即理”的用意,也就是他所谓的立言宗旨。
  在多次讲学中,王阳明的弟子都对“心即理”有过疑问,在这个问题上,王阳明可能解释了很多次,他自己都解释烦了。所以有一次有弟子再问他时,他没有对“心即理”进行解释,而是说:“你们啊,问来问去的。你们从来没有问过,我提出这个法则的用意是什么?现在,我就要你们知道我的立言宗旨。我为什么要提‘心即理’呢,除了我经常解释的我们心中有无所不能的良知外,还有一个原因。从古到今,太多的人本心和表现出的外在的道理一分为二,这样就出现了许多让人备感伤痛的问题。比如春秋时期陆续出现的那五位霸主表面上宣传他们‘尊王攘夷’,实际上,他们内心真实想法是想自己做老大,‘尊王攘夷’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手段,而不是一个道理。这就和他们内心的想法分道扬镳了。心就不是理。
  “我提倡心就是理,是希望大家都要心理合一,言行合一,按本心的想法来做事,不要矫饰,凡事在心上下功夫,而不要到心外去寻求,这才是王道的真谛,亦是我立论的宗旨。”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这点。
  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宰相管仲临死前对齐桓公说:“我有个秘密要告诉你,你一定要记住,不然,霸业将在你身上终结。”
  管仲帮齐桓公取得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位置,齐桓公对其言听计从,尤其这是管仲的临终遗嘱,所以齐桓公马上提起十二分精神等着管仲要说的秘密。
  管仲没有说,而是问:“你的宠臣易牙如何?”
  齐桓公回答:“他曾把亲生儿子烹饪给我吃,对我太好了。”
  管仲又问:“你的宠臣竖刁如何?”
  齐桓公回答:“他主动阉割自己陪在我身边,大好人。”
  管仲再问:“你的宠臣齐开方如何?”
  齐桓公回答:“他更没的说,自己是贵族,却主动当我的奴仆,寸步不离,三十多年都没回过家,没人比他更忠诚了!”
  管仲在床上叹了一声说:“这三个人都不咋地。你想啊,谁不喜欢自己的亲生儿子,易牙却把他宰了。谁愿意自发地做太监,竖刁却把自己阉了。谁不喜欢和家人在一起,齐开方却三十多年不回家!”
  齐桓公不以为然地问:“你到底想说什么嘛?”
  管仲说:“我上面说的是天理人心,他们违反了天理人心,所以他们都不是真的为您好。”
  如果王阳明在管仲身边就会用心学解释说:“这三人表现出的一脸忠贞并不是真心的,只是一种手段,不是道理,心与理不合。再进一步说,这三个家伙在演戏。”
  管仲的遗嘱齐桓公完全没听进去,结果几年后他得了重病,三人联合把齐桓公活活饿死在宫中,齐国霸业也就此终结。
  最后,王阳明告诫他的弟子们: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为何说知行是合一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看到一位美女,马上会由衷地喜欢上她,因为她美貌动人;进入卫生条件不合格的公共厕所后,马上会皱起眉头,因为臭气熏天。
  按王阳明的解释,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两个绝佳例子:喜欢美色(好好色)、讨厌恶臭(恶恶臭)。看到美色,是“知”,喜欢上美色,是“行”;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
  正常人永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看到一位美女后,先思考一下,我要不要喜欢她呢?闻到臭狗屎的味道后,先思考一下,我要不要厌恶它呢?
  正常人永远都是这样的:看到一位美女后,马上就会喜欢上她,在“看到”和“喜欢上她”之间没有任何缝隙,没有停顿。闻到臭狗屎的味道后,马上就会厌恶它,在“闻到”和“厌恶狗屎”之间没有任何缝隙,没有停顿。简单来说,我们喜欢上美女和厌恶臭狗屎,是发自本能,是条件反射。这就好像我们突然被火烧到会迅疾产生某些动作(大叫、跳起来)一样。从来没有人被火烧后和有所动作之间还要思考一下:我要不要有所动作,或是大叫一声,或是跳起来,甚至来个号啕大哭?
  我们从反面来理解就是这样的:我们喜欢一个女人,因为她具备美的素质;我们讨厌臭狗屎,因为它具备臭的素质。为什么美的素质和臭的素质会让我们喜欢和讨厌?很简单,因为在我们心中的良知就是喜欢美和讨厌臭的,这种“势利眼”做派与生俱来,无需证明,也无法更改。
  那么,知行就是合一的。前提是,你的良知必须光明,必须可以发挥作用。如果你的良知被遮蔽了,它不能发挥作用,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成了瞎子,看到美女,也不会喜欢上她;你是个鼻炎患者,拼命地嗅臭狗屎,也不会厌恶它的味道。
  这两个例子中,表面看,你的确看到美女了,也的确闻到臭狗屎了,就是说,你的确“知”了,可你并没有表现出“行”来:流着口水看美女;捂着鼻子避开臭狗屎。原因很简单:你根本就没有“知”,美女的映像进入不了你的视网膜,臭狗屎的味道虽然进了你的鼻子,但你的鼻子失去功能了。既然没有“知”,那你就不可能有“行”。这恰好又从反面证明了:“知行合一”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王阳明有另外关于“知行合一”的例子,更为直观。他说,说一个人孝顺,肯定是他有孝顺的行为,如果没有孝顺的行为,只凭他满嘴跑火车,稍有分辨能力的人就不会承认他孝。他又连续举了几个我们能切身体会到的例子:你为什么知道痛的感觉,你肯定被什么东西弄疼了;你为什么知道饥饿的感觉,你肯定是真的饿了;你为什么知道寒冷的感觉,你肯定是被冻到了。
  痛的感觉、饥饿的感觉、寒冷的感觉都属于“知”,你被锐物刺痛了、你被饿到了、你被冻到了属于“行”,“知行”怎么就不是“合一”的呢?
  既然是“合一”的,那就没有主次先后之分,它们就是火车运行的两条铁轨,如果只有一根铁轨,那就不能称为铁轨,而是一根铁棍。
  不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有些人知道很多事,可就是不去做。比如有人知道孝顺是美德,但就是不去做,有些人知道应该见义勇为,但也不去做。人人都知道屎是臭的,但中国历史上却有两个人吃了屎。一个是春秋末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另一个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郭霸。如果说,勾践吃屎是被逼无奈,郭霸吃屎可是心甘情愿。他是为了讨好生病的上司,而自动自发,非常愉悦地把上司的屎吃掉的。
  那么,这些反常的知行不一,又该如何解释呢?
  王阳明说,这是因为被私欲隔断了。
  古人为何单独提知行
  有弟子问王阳明,我无论如何都搞不明白知行怎么就是合一的。比如,学问思辨就属于“知”,去实践属于“行”,我可以学问思辨而不去实践啊,您怎么就能说,知行是合一的呢?
  王阳明做了这样的解释:所谓“行”就是认真地去做一件事,学问思辨是不是一件事?所以说,你学问思辨这个探求“知”的过程就是在“行”了。你说“去实践”属于行而不属于知,可你去实践为了什么?不可能什么原因都没有,突然就大跳大叫吧。这个“为了什么”就是“知”。“学问思辨”中有“知行”,“去实践”中也有“知行”。那么,再问你,你“学问思辨”为了什么?肯定是“去实践”。如果不是要去实践,那你学问思辨做什么?所以,“学问思辨”和“去实践”也是知行合一。
  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觉就是知。如果你只学问思辨了,没有去实践,那就不是真的“知”,如果你只去实践,而没有学问思辨,那就不是真的“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知”“行”都是赝品,不合一也就正常了。
  这位弟子又问:“既然知行是合一的,那为什么古人要单独提‘知’和‘行’呢?这就好像是我去酒铺买酒,我总不至于说,给我来个酒罐,再来点酒。”
  王阳明回答:“把‘知’‘行’单独拿出来说,这实在是古人的用心良苦,全是因为世界上有两种人的缘故。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去做,在做事中就像是流水线上机器人,只是机械地做,不懂得思考。对这种人,就要特意提个‘知’,告诉他,不要做机器人,要在做事中用过脑子,这样,他才能真的‘行’。
  “还有一种人,每天茫茫荡荡地没有目的地思考,任凭想象把自己拖进幻想的梦呓中,从来不想去实践。对这种人,就要特意提个‘行’字,告诉他,就是胡思乱想,也应该有个思路在。这样,他才能真的‘知’。
  “这就好比我们喝茶,茶水是由茶叶和白水组成,两者缺一不可。但有人就吃茶叶,而有人就喝白水。对吃茶叶的人,我们要告诉它,用水,这样他才能喝到茶水;对喜欢喝白水的人,我们要告诉他,放茶叶,这样他也能喝到茶水。”
  这就是古人何以要单独提知行的原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从空间来看,“知行”是两道铁轨,不可分割;从时间来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一件事的开始和终结,绝不能有始无终,更不能虎头蛇尾。
  关于这一点,王阳明是这样解释的:就算你是个吃货,也肯定是有了想要吃的心才知道你要吃东西了。要吃的心属于“意动”,是“知”,这就是“知是行的开始”;而你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肯定是放到嘴里后才知道,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比如你喜欢户外,你肯定是有了想要走路的心,才会去走路。想要走路的心就是“意动”,是“知”,这就是“知是行的开始”;而路是坎坷还是平坦,只有你走了之后才知道,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
  我们想要知道西红柿好不好吃,必须要吃它,要吃它就是“意动”,是“知”,这就是“知是行的开始”,而西红柿到底味道如何,只有你吃了后才知道,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
  想要知道衣服是否合身,必须去穿;想要知道水的温度,必须要去感觉;想要知道红烧牛肉好吃还是水煮牛肉好吃,必须要去吃。你不吃,就没有“行”,你就不知道哪道菜好吃;你不想知道两道菜哪个好吃,就没有“知”,你更不可能知道哪道菜好吃。所以,缺了“知”和“行”的哪一个,都不成,因为它们是合一的。
  问题是,王阳明说,现实中就有一种人,总是希望自己先知,然后再去行。可天下的知识那么多,只能把自己活活累死,而终身不能行。
  有一点值得补充,王阳明所说的“先知后行”的人,不仅仅指不去实践的人,还有一种是死背书本知识而不思考的人。因为王阳明说过,有目的性的思考本身就是行。
  一念发动便是行了
  几百年来,很多唯物主义者都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横地意淫成“实践出真知”,这并没有错,可却不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本意。
  王阳明提“知行合一”的本意是这样的:每个人眼睛都能看到一百米开外的事物,但对于近在咫尺的眼睫毛却看不到。每个人谈到“知行”的问题时,只能看到在现实中发生的事,这样就产生了一种观点:有些好事,我只“知”不去“行”,固然是错的。但有些坏事,我只“知”不去“行”,那肯定就是对的了。
  比如,我每天都想杀人,可我没有去杀人,这是没有关系的。可王阳明却说,因为知行是合一的,你的意一发动(知),就是行了。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实在让人无法理解,难道我心里想想还不成?用今天的说法,我看到一美女,想要做些下作的勾当,可我没有去做,难道这就违法了?
  王阳明说,每当你想一件丑恶的事时,其实就是你的欲望过了头,成为私欲。私欲就像是云彩,你每想一次丑恶的事时,云就会加重一次。天长地久,白云就会成为乌云,遮蔽了你的良知,由于没有良知的监控,你就真的可能会去实践了。
  人类《刑法》上有个名词,叫“犯罪预备”,讲的是,一个人为了犯罪做了种种准备,但因为某种原因(外部原因:风声太紧,或内部原因:良知发现后加以制止)而停止了犯罪行为。
  王阳明谈到的问题就是客观版的“犯罪预备”。你在头脑里不停地产生那些私欲,其实就是在为犯罪做准备,即使你永远不会去实践,可在你的心中已经实现无数回了,你已经把你的心变成了一个罪犯。
  如果我们的心是个罪犯,那我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