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邓小 平时代 >

第30章

邓小 平时代-第30章

小说: 邓小 平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平还没有被公开点名,但是在 11 月 13 日,由于毛泽东对邓小平在前几次会上不作回答很不满意,于是给政治局下 
达书面指示,要他们对邓小平进行「帮助」。 
两天以后,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毛泽东的批评的严重性,而且他很可能十分清楚毛对王洪文不再抱有希望,因此 
给毛泽东写信,建议让已在浙江完成工作的王洪文代替他领导中央的日常工作。毛泽东当晚就作出了答覆,他说,还是 
要由邓小平继续主持会议。他没有再让王洪文恢复以前的工作,两个月以后他任命华国锋担任了国务院代总理并主持中 
央工作。 
11 月 16 日和 17 日,政治局再次开会批评邓小平及其在教育和科技领域的主要拥护者。像周恩来一样,邓小平 
无奈地遵照毛的指示,主持召开了批判自己的会议。毛远新作了关键发言,他批评邓小平不执行毛主席关于肯定「文化 
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指示,没有遵循毛泽东的教育方针。当时也被允许到会的江青及其激进派盟友加入了批邓的合唱。 
邓小平除了作为会议主持必不可少的三言两语以外,几乎一言不发。他让批他的人说完后,把同样受到批评的人枣胡 
耀邦、胡乔木、周荣鑫、李昌和刘冰枣也叫到会上来,让他们说明自己的立场。'4…85'但是,当会议结束要进行总结发 
言时,邓小平却推辞了,他说自己听力不好。 
批邓的进程在 11 月的上半月迅速升级,于 11 月 20 日达到了顶点,这时的讨论已经转向对文革的全面评价。按 
照毛泽东的指示,邓小平再次主持会议。邓小平很少征求别人的意见,但是在召开这次会议前的几天,面对不断的压力, 
他去征求了周恩来、叶剑英和陈云的意见。他要力争以毛泽东最不会反对的方式避免肯定文革。他按纪登奎的建议说自 
己在文革期间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4…86'毛泽东本人在几周前提到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这句 
隐喻。然而邓小平这种自作聪明的回避术并不能让毛泽东满意,他要的是对文革的明确肯定。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走进了 
僵局。 
四十多年来,邓小平对毛泽东一直是有令必行,毛喜欢听什么他就说什么。他在文革中成了批判对象,自己的长 
子跳楼致残,他对文革无疑抱有强烈的反感,但是长久以来他一直把个人感情与国家大事分开,无怨无悔地听从毛的命 
令。那么,既然他很清楚毛的意图,为何现在非要拒不服从呢?邓小平知道,毛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已经不能再像过 
去那样操控大局于股掌,事实上他已经来日无多。但是,答案还要从邓小平对中国未来需要的评估中找。薄一波后来说, 
如果邓小平肯定文革,他就无法进行整顿,无法做到「实事求是」,也无法实行新的改革政策,解放人们的思想。'4…87' 
他会留下拥护过去错误政策的纪录,使他无法去做他认为推动国家前进必须做的事。一些被他撤职的造反派也会卷土重 
 
 
来,使他的工作变得更加艰难,尤其是在教育和科技领域。假如他能在毛泽东死后获得一定的统治权,他需要与阶级斗 
争划清界线,继续他的整顿政策,使那些在文革中受过迫害、视文革为一场灾难的人与他充分合作。 
如果邓小平听从周恩来或陈云的劝告,他就要屈服于毛的压力,这也许能避免他下台,但是邓小平没有屈服。据 
邓榕回忆,当父亲在年初开始大力进行整顿时,他已经估计到有可能挨批和丢官,他已经作好了精神准备。'4…88'尽管邓 
小平在当时处境艰难,前途未卜,但到 1977 年重新上台时,他在 1975 年与毛泽东划清界线、拒不让步的做法却为他 
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毛邓两人都划出了自己的底线,但是在准备 11 月 24 日政治局的「打招呼会」时,他们的行动仍然有所节制。 
毛泽东很清楚在邓小平领导下 1975 年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他本人也赞成邓小平做的很多事情。他知道,在恢复安定的 
能力上,没有人能比得上邓小平,况且他也没有替换邓小平的更好人选。此外,福特总统(Gerald Ford)就要在 12 
月 1 日至 5 日访华,周恩来重病在身,邓小平上个月还与基辛格一起为福特的访华作准备,毛泽东不知道还有哪个熟悉 
外交的领导人能够在美国支持台湾、拖延承认中国、与苏联搞缓和这些敏感问题上巧妙而强而有力地表达中方的观点。 
在 12 月初与福特的第一次会谈中,邓小平借用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比喻美国对苏联让步太多的危 
险。他说,魏王曹操打了胜仗之后,大将军吕布愿意为他效劳,可是曹操疑心吕布不忠,说他「譬如养鹰,饥则为用, 
饱则扬去」。'4…89'换言之,满足苏联的要求从长远看是没有用的,因为它的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它还是会追求自己的利 
益。 
毛泽东在会见福特时说,中国论武器装备打不过苏联,只能放放空炮,「如果说到骂人,这种本事我们倒是有一 
点」。'4…90'为了向邓小平施压,毛让江青及其激进派盟友充分施展了「这种本事」。邓小平知道毛泽东仍然掌握着决定 
他命运的大权,他必须与那些仍然敬仰毛泽东的干部共事,尽管文革造成了许多错误。由毛泽东准备讲稿、仍由邓小平 
主持的定于 11 月 24 日召开的会议,是要提醒老干部牢记党的正确路线。邓小平在会议召开的三天前给毛泽东写信, 
就如何主持这次会提出了具体建议。毛在第二天就批准了他的建议。毛还指示说,也要请一些中青年干部,他们也要对 
路线方针有正确的理解。但是毛邓两人都知道,大多数「中青年干部」都是过去的造反派,他们在会上会对邓小平施展 
「骂人的本事」。但是毛泽东随后又改了主意,他在第二天指示说,不必急着给中青年干部打招呼,这可以等到以后的 
会议再做。'4…91'此时毛泽东仍然不想开足马力批邓。 
11 月 24 日的「打招呼会」有 130 多名高级干部参加,听取毛泽东关于如何「避免犯新的错误」的指示,也就 
是说,如何终止对邓小平的施政路线的追随。根据毛泽东对会议的指示,邓小平大声宣读了毛的信。毛在信中批评刘冰 
想搞掉迟群和谢静宜,他说,刘冰的信其实是冲着支持迟群和谢静宜的我来的。他没有点邓小平的名,但是刘冰的信是 
由邓小平转给毛泽东的,因此开会的人显然知道这是在批邓小平。会议要求邓小平对毛的信作出答覆,邓小平想找一条 
脱身之计,既不肯定文革,又服从毛的指示。他说:主席希望干部对文革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主席说,以阶级斗争为纲 
是党的基本路线。'4…92'事实上他只承认了毛主席说的话就是党的政策,但并没有说自己同意这些话。〈打招呼的讲话要 
点〉经毛泽东批准后,于 11 月 26 日下发给了全国高层党政军干部。文件虽然没有点邓小平的名,但是看文件的人都 
清楚,他遇上了大麻烦。'4…93' 
扩大批邓:1975 年 12 月…1976 年 1 月 8 日 
11 月 26 日下发了 24 日会议的讲话要点之后,政治局又在两个月内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批判邓小平的「右倾翻 
案风」,这是指他允许太多的老干部恢复工作的做法。毛泽东继续让邓小平主持以他作为主要批判对象的会议。邓小平 
在会上除了宣布「开会」、「散会」外,就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凭江青及其激进派大肆攻击他和他的政策。《红旗》杂志 
和《人民日报》等媒体随即也展开了批判。在这场批判中,坚定拥护邓小平的「四大金刚」(胡耀邦、万里、周荣鑫和 
张爱萍)都因为支持邓小平的「右倾翻案风」受到批评。国务院政研室以及在那里工作的老干部,包括胡乔木、邓力群 
和于光远,也因他们支持邓小平这一错误在批判会上挨了批。'4…94' 
12 月 18 日,毛远新把批评邓小平、周恩来和叶剑英的材料交给他的伯父,这是 10 月份以来他在辽宁省委、上 
海市委和清华、北大的帮助下搜集整理的,激进派在这些地方有着雄厚的基础。毛远新还附上一份说明,请求允许下发 
这些材料,毛泽东立刻同意了这一请求。'4…95'  两天以后,这些材料下发给了党内和军队的高层干部。'4…96'邓小平在同一天 
简短地作了一个没有书面纪录的「口头检讨」。'4…97'  他说,他在 1975 年初恢复工作时,一些工业部门的生产停滞不前, 
 
 
派性严重。为了解决派性问题,他首先抓了铁路,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然后又以同样方式抓了钢铁工业,使生产有了 
增长。他说,自己的失误不是因为文革期间有八年没做工作,而是由于他对文革的态度。他的检讨,正如他女儿所说, 
其实是在为自己的政策作辩护,他仍然认为这些政策是正确的。'4…98' 
邓小平希望缓和与毛泽东的关系,在 12 月 21 日给他写了一封信,并且附上自己口头检讨的纪录,他说,这只 
是个初步的检讨,希望能够得到主席的教诲。不出意料,毛泽东认为他的「检讨」太敷衍。他没有作出答覆,而是扩大 
了批邓运动。'4…99'  1976  年元旦一过,汪东兴就让邓小平看由毛泽东批准的元旦社论。这篇社论说,抓安定团结不是不 
要阶级斗争。邓小平知道毛泽东在等待什么,他立刻动笔又写下一份书面检讨,于 1976 年 1 月 3 日交了上去。他在书 
面检讨中重复了 12 月 20 日的话,仅仅补充说,自己有时不徵得主席的同意就宣布政策。在后来受到江青等激进派批 
判的会议上,邓小平坚持自己的立场,他宁肯受罚也不说中国要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周恩来在邓小平交出检讨五天后 
去世,邓小平很快就被华国锋所取代。 
会见基辛格和福特总统的插曲 
在这期间,邓小平曾被批准暂时从受批判当中脱身,因为他要跟基辛格、后来又跟福特总统谈判。为了给福特总 
统访华作准备,10 月 20 日至 22 日,邓小平与基辛格举行了三天漫长的会谈,就国际局势交换意见。邓小平几乎没有 
让基辛格说开场白,就逼着他在关键问题上表态:你们卖多少粮食给苏联?你们给了苏联多少美国现代设备和技术?你 
们如何评价赫尔辛基会议(美国在这次会议上力促西欧与共产党阵营搞缓和)?邓小平然后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张 
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和达拉第(Edouard Daladier)对希特拉(Adolf Hitler)采取绥靖政策的经验教训: 
由于英法两国向希特拉最初的侵略示弱,导致了希特拉进攻西方。他奉劝说,为了阻止威胁,必须作出强硬反应,而现 
在美国却在示弱。他说,苏联现要比美国和西欧加在一起更强大。苏联有两个弱点:它缺少粮食和技术,而美国在这两 
方面施以援手,帮它克服自己的弱点,这只会增加苏联攻击的危险。'4…100'周恩来曾被指责为投降派,而当这次会谈汇报 
给毛泽东时,他很难找到以同样的眼光看待邓小平的证据。 
在与基辛格就全球问题举行的漫长会谈中,邓小平不断重提美国从越南撤军后苏联形成的威胁。他在整个会谈中 
一再向基辛格施压,让美国对苏联的威胁作出更强硬的反应,基辛格则试图解释美国在对付苏联的威胁上已经做了不少 
事。邓小平尽管咄咄逼人,但并没有超出外交礼节的范围。 
基辛格会见毛泽东时有邓小平作陪。毛泽东像邓小平一样,也很重视美国不对苏联的挑战作出适当回应的问题。 
基辛格在与邓小平和毛泽东会谈后写给福特总统的报告中说,在访华期间的会谈中,暗含着一些可能让美中关系降温的 
麻烦,这跟中方感到美国面对苏联攻势的退缩态度有关。基辛格认为,中方对美国的反应感到失望,打算依靠自己的力 
量对抗苏联。'4…101' 
即使在漫长的会谈中也能始终对会谈内容保持高度专注,这正是邓小平面对压力时坚毅刚强的性格的一种体现。 
无论基辛格还是他的任何助手都没有觉察到邓小平当时正承受着来自毛泽东的沉重政治压力。事实上,基辛格从会谈的 
情况断定,由于毛泽东病得不轻,无法过问具体的或持续性的工作,现在「邓小平是关键人物」。'4…102' 
11 月 4 日,即邓小平第一次在八人会议上挨批的当天,外交部长乔冠华召见美国驻京办事处主任乔治?布殊, 
建议美方把福特总统的访华行程推迟到 12 月份,但是美国要求访问如期进行。中国在 11 月 13 日同意了原定的访华日 
程。邓小平是福特总统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