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邓小 平时代 >

第102章

邓小 平时代-第102章

小说: 邓小 平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Teufel  Dreyer;  eds。;  Contemporary  Tibet:  Politics;  Development;  and  a  Disputed  Region 
(Armonk; N。Y。: M。 E。 Sharpe; 2006);  及  Robert Barnett and Shirin Akiner; eds。; Resistance 
and Reform in Tibet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达赖喇嘛在 1992 年 9 月 
11  日写给邓小平和江泽民的信中概述了对西藏与中国关系的看法,该信见  Andy  Zhang;  Hu  Jintao: 
Facing China's Challenges Ahead (San Jose; Calif。: Writer's Club Press; 2002); appendix 5; 
pp。133…148。  关于西方对西藏的看法,见 Orville Schell; Virtual Tibet: Searching for Shangri…la 
from the Himalayas to Hollywood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 2000)。 
'17…104'Melvyn C。 Goldste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vol。 2: The Calm before the 
Storm; 1951…195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pp。 98…99。 
'17…105'丹曾编:《当代西藏简史》,页 132…146。 
'17…106'中央情报局官员 John Kenneth Knaus 讲述过这方面的计划,见其 Orphans of the Cold 
War: America and the Tibetan Struggle for Survival (New York: PublicAffairs; 1999)。 
'17…107'《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 年 12 月 1 日…5 日、1977 年 9 月 27 日,页 
134…135、207…208。 
'17…108'《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9 年 3 月 12 日。 
'17…109'《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9 年 3 月 17 日。 
'17…110'Memcon; Summary of the Vice President's Meeting with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Vice  Premier  Deng  Xiaoping;  8/27/79;  vertical  file;  China;  Jimmy  Carter  Library; 
Atlanta。 
'17…111'郑仲兵主编:《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上下卷)(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 
1980 年 5 月 21、22 日,上卷,页 482…483。 
'17…112'Shakya; 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 p。 126。 
'17…113'邓力群:《十二个春秋(1975…1987):邓力群自述》(香港:博智出版社,2006), 
页 207…208。 
'17…114'Goldstein; The Snow Lion and the Dragon; p。 67。 
'17…115'Goldstein; The Snow Lion and the Dragon; pp。 69…71。 
'17…116'Xiaojiang Hu and Miguel A。 Salazar; 〃Market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ivate Business in Lhasa;〃 in Sautman and Dreyer; Contemporary Tibet; pp。 166…190; June 
Teufel  Dreye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ibet  unde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Sautman and Dreyer; Contemporary Tibet; pp。 128…151; also Xiaojiang Hu; 〃The Little Shops 
of Lhasa; Tibet: Migrant Businesses and the Formation of Markets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Ph。D。 thesi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2003。 
 
 
第 18 章 

为军事现代化作准备 
1977 年夏天邓小平复出后,开始着手和叶剑英等老干部一起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打基础。然而未过一年这项工 
作便被推迟,因为他断定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必须立刻准备对越南采取军事行动。1979 年 3 月对越战争结束后, 
他认为近期再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对现代化军事装备的大规模投入可以继续推迟,以集中力量搞民用经济。 
但是邓小平确实重新恢复了他在 1975 年启动的军队改进工作:军队裁员,招募受过更好教育的军人,全面加强纪律和 
训练。这样一来,等到他退休的时候,中国不但能具备更强大的经济基础,而且会有一支更精干、更加训练有素的军队, 

这支军队将有充分的准备,可以更有效地运用那些在他退出舞台之后才得以购进的现代武器。'18…1' 
在 1977 年,邓小平表面上仍要服从尚任中央军委主席的华国锋,但实际掌管军队的是他和叶帅这两位中央军委 
副主席。华国锋当过公安部长,但是除了抗战时参加过游击队、林彪事件后担任过广州军区政委外,并未实际在军队工 
作过,缺少领导军队的经验。以军事经验、知识、在军队高层中的威望而论,他都无法与邓小平或叶帅相比。因此,1981 

年 6 月当华国锋正式靠边站、邓小平成为中央军委主席时,这不过是正式承认了自 1977 年以来邓和叶已在领导着军队 

的事实而已。'18…2'军事政策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邓小平并不回避中国军队的问题。他说:「指挥现代化战争,包括我们老同志在内,能力都不够。要承认这个现 

实。」'18…3'他知道中国在军事技术上已经大大落后,需要调整战略以应付主要对手苏联。他还知道,林彪时期把军队干 
部派到地方任职,分散了对军事问题的注意力。 
在邓小平失去权力的 18 个月里,他对军队的担心并不是「四人帮」会建立稳固的势力,因为他们只在张春桥领 
导的解放军总政治部确有一些根基。这段时期让他感到的不安的,是浪费了本来可用于整顿和改善军队的两年宝贵时间。 
1975 年邓小平和叶帅任命的军队领导人并未完成他们早先确定的裁军目标:原计划是于 1976 年底之前裁减 26%, 

但实际军队人数只减少了 13。6%。'18…4'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曾直言不讳地谈到毛泽东时期给军队造成的问题,尽管他 
将其归罪于林彪。 
邓小平在 1977 年分管的工作包括军事、科技、教育和外交,这使他理所当然地重视提升军队的科技水平。他在 
两年前就提出要把教育和训练放到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高度来认识,但当时他没有机会加以落实。在 1977 年 8 月 23 日 
的中央军委座谈会上,他重申了这一观点并强调其重要性。他所指出的提高教育和训练,不仅是指加强纪律和政治教育, 
也是要让军队领导人认识到,他们需要怎么做才能改进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军事演习以准备与拥有现代技术的敌 

人作战。'18…5' 
邓小平和叶帅在 1977 年继承了以彭德怀为领导的一批军队领导人的遗志,这批人在 1950 年代就曾试图建设一 

'18…6'彭德怀过去曾想得到苏联的技术援助。邓小平在 1977过去曾想得到苏联的技术援助。邓小平在 1977______ 
年很清楚西方不愿意出让尖端军事技术,但他一直抱有希望,至少能从西方获得民用技术的帮助,这也可以间接帮助军 
事现代化,甚至能在不放弃独立的条件下获得一些军事技术。 
为了达到建立一支专业化军队、逐渐为其配备现代装备这一目标,邓小平和叶剑英首先要撤掉那些已经变得「软、 
散、骄、懒」的人,为老干部建立退休制度,为裁军提供一个框架。同时,他们还要大力加强军事训练和演习,以确保 

精简后的军队的战斗力。'18…7' 
邓小平和叶帅要为每个军事单位选定一个领导班子,让他们致力于把解放军改造成一支更加现代化的军队。邓小 
平希望招募教育水平较高的年青人,包括能够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学习的大学生。为了选拔能干的年青人, 
他采用了包括笔试在内的一套录用标准。 
军事院校是提升训练的核心。邓小平说,军事院校要聘用优秀教师,他们不但要有很高的学术素养,还要有意愿 

来熟悉实际作战条件,其工作精神能为学员树立榜样。'18…8' 
1977 年 8 月 23 日邓小平对中央军委会说,部队过去是在战 
 
 
斗中得到锻炼,根据战场表现提拔干部。「现在不打仗,你根据什么来考验干部,用什么来提高干部,提高军队的素质,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18…9' 
明治时期的日本领导人认为,现代化不仅是学技术,还要进行「启蒙」。邓小平也同样认识到有效的军事现代化 
需要新的眼光和全面的知识基础。因此军队开始向一小批有才华的入伍青年教授外语,随同国内第一批留学生派到国外。 
他们学习的不是军事专业的课目,而是更广泛的课程,如管理、科技、国际关系等等。 
同时,对臃肿落后的军队进行裁员仍是头等大事。1977 年 12 月军队裁员的新方案准备就绪,中央军委批准通 
过了《关于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方案》,其中描述了现代军队需要什么样的体制。在 1978 年 3 月 20 日由解放军总政 
治部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邓小平宣布了让 50 万部队干部转业的计划。'18…10' 
在三中全会上成为头号领导人之后,邓小平于 1979 年 1 月 2 日第一次向军队发表讲话,他在中央军委召开的高 
级干部座谈会上坦率地说: 

我们军队成堆的问题??不是这个人那个人的问题,而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这才是最根本的。现在这种臃肿的状况,使好多事情办起来不便利。一个指挥机构打麻将有五六桌, 

你怎么办事呀!??我们的军队名誉也搞坏了一点。??我现在实在想当顾问,??但现在不可能。我希望一九八五年当顾问,真的,不是假的。有什么不好啊?还可以多活几年。无非是没有秘书, 
车子还是有坐的。??干部年轻化,首先是一些老同志要反对,原则拥护,具体反对。 
'18…11' 
在消除军队的臃肿问题方面,邓小平取得了显着进展。他在  1975  年着手启动这项工作时,中国的军队人数是 
610 万人,1979 年降为 520 万,1982 年又下降到 420 万,到 1988 年时只剩下了 320 万。'18…12'  裁军工作在 1978 
年底因准备攻打越南而中断,而战争过后的几年内仍未能恢复,因为仍要派驻军队在中越边境参与小规模的军事冲突。 
攻打越南:1979 年 2 月 17 日…3 月 16 日 
1978 年夏天,苏联和越南不断加强合作,使中国官员担心越南军队可能利用便于调动摩托化部队的旱季进攻柬 
埔寨。越南在 1977 年 7 月已经占领了老挝,而 12 月就将进入旱季。 
邓小平曾对美国人说,为遏阻苏联的扩张,必须展示不惜一战的决心。柬埔寨已经成为中国的附庸国,如果中国 
对入侵柬埔寨的行为不作出强硬反应,苏联和越南就有可能自信地以为它们可以扩张到泰国和马六甲海峡。如果越南打 
算入侵柬埔寨,苏联很可能会送去更多的人员和军事装备帮助它进行侵略。邓小平坚信,中国必须对越南入侵柬埔寨作 
出强硬反应。 
柬埔寨领导人波尔布特在 1978 年夏天已经认识到越南威胁的严重性,他请求邓小平派「志愿军」帮助柬埔寨抵 
抗越南入侵,就像毛泽东当年对抗南韩和美国对北韩的入侵一样。尽管波尔布特对人民的暴政受到西方的强烈谴责,邓 
小平还是准备与他合作。邓小平认为,波尔布特是唯一能够有效抵抗越南的柬埔寨领导人。 
然而邓小平并不想出兵柬埔寨,他认为这会让中国陷入代价高昂的战事而难以自拔,乃至对这个地区的事态失去 
控制力。他更希望打一场「速决战」,就像 1962 年中国军队在中印边境取得的成功那样。他想迅速而短暂地攻入越南, 
向越南和苏联证明继续扩张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中国很多高层的军方和文职官员都怀疑攻打越南是否明智。有些人觉得,中国刚开始搞现代化,把建设现代工业 
亟需的稀缺资源挪作他用并不明智;有人担心中国军队尚未作好适当准备;还有人从原则上反对进攻一个共产党友邦; 
有人认为军事攻击将导致越南长期敌视中国。 
还有一些官员担心,这有可能把苏联的庞大军力拖入冲突。邓小平本人则相信,苏联当时处在与美国谈判「战略 
武器限制条约 II」(SALT II)的最后阶段,不太愿意因卷入亚洲的陆地战争而使谈判破裂。'18…13'但是考虑到可能带来 
的巨大风险,邓小平征求了其他老干部对苏联可能干涉的看法。陈云作了仔细评估后认为,苏联在中苏边境——这是最 
有可能进攻中国的地方——的兵员严重不足,进攻中国需从欧洲调兵,而这得一个月才能完成。陈云的结论是,如果作 
战时间很短,苏联插手的机会极少。 
听了陈云的评估后,邓小平宣布作战时间不会长于 1962 年攻打印度(33 天)。只打地面战,不动用空军。'18…14' 
邓小平知道当时越南飞行员在训练上强于中国,况且中国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