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苦笑不已,他身体的这个年纪,在这个时代,是该成家的时刻了。最近母亲一直在关注他的人生大事,时不时敲打。特别离谱的一直在追问上次来家门的女子身家,也就是带着小莲儿一起游相国寺地如怡姑娘。
对于这个沈欢又苦又愁,当然只能支吾,并没有透露如怡姑娘太多的信息。说到如怡姑娘,就不能不提到他筹划中的音乐改造。如怡与杨信等三人经过努力,把沈欢提供的后世音乐元素渐渐融合,虽还不娴熟。进展却一日千力。只差一些时日,便可纯熟操作了,到时又该是他出马主持的时候了!
不过,在快七月的时候,沈欢还有一件大事要主持。赚钱,永远都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沈欢也不例外。与周季地合作也越来越默契,生意也越来越大,印刷作坊那边。由于周季策略得当,已经打通了前往江南等路线的商路,身具价格优势的书籍通过这几条商路,开始了销售天下的目标。当然,钱也赚得越来越多。另外大力支持的那个技术研究所。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与发展。沈欢提供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地东西也开始鼓捣出来了。
其中“茶”便是一例。说到茶,不能不让沈欢特别关注。在古代,物质匮乏,而茶对人体又有特别多地好处,古人也许不懂现代的某某维生素,但是对于人体需要的东西,还是比较关注的。因此茶与盐、酒都成为这个时代的朝廷财政支柱,大多官营。沈欢现在主管朝廷盐铁等东西,清查卷宗时当然了解这些情况。因此在给周季的技术清单中,茶也是一个研究项目。
在这个时代,喝茶的方法还不是后代那样的清茶,而是掺与其他东西的烹煮,比如说姜;而茶也不是像后世地茶叶,而是磨成粉末制成团茶,当然,现在也有一些散茶出现了,不过在味道上还不够纯正,因此想念后世清茶的沈欢让那些匠人们研究“炒青”的法子。
几个月时间,还真给这些可爱又有智慧的匠人们给鼓捣出炒青来了。当时周季来汇报的时候,沈欢禁不住激动,当即跑了过去,亲自试验一番后确定与记忆中地茶差不多了,才稳住心情,兑现承诺,给发明成功地几位匠人发了奖励,每人赏钱一百贯,也相当于他们大半年的薪俸了。
对于茶,在后世,沈欢喝过,但是那些传说中地纯正名茶却没有那个福分消受,因此谈不上品茗高手,不过对于那丝苦涩又清香的幽雅之味,一直颇为喜好,多方搜集,对于茶也不陌生。这次所炒之茶,因为茶大多是官营,也只能通过官府,从茶农那里亲自购买茶叶而已,毕竟一到市面上,即是经过加工的团茶了。
当然,茶是官营,也只是说从产地到出茶的那一道程序而已,这由官府管理,卖向市场,至于市场的茶商怎么经营,又是另一回事了,而且茶与盐、酒不同,后两者说得上是战略物资,管制太多;茶的限制相对来说要宽松得多,因此沈欢二话不说,又准备与周季开始经营他们的大业了。
经营茶,莫过于垄断销路,或者生产名牌产品,这两者沈欢的条件都没有达到,也就只能引领新的喝茶方法而已。那么,经营茶楼是一个不错的项目,自己炒青,销售清茶,精研技术,走品牌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好在周季家本来是开酒楼的,对于这些经营比较熟悉,拿出钱来,在官员居住的大街附近买了一栋濒临破产的酒楼。这家酒楼因为路段颇好,年月又久,比周季家的那酒楼还要高上许多,大上几分,有三层之多,环绕一圈,倒有点圆柱的形状。要不是它的今代主人是个败家子,还真不容易拿到手。
经营地点的选择也颇为主要,对于清茶,这类东西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难以像印刷机一样垄断技术,能办大,也不外是有了个新式喝茶的名头而已,因此必须选择经营对象。喝茶是一件幽雅的事,比狎妓要有趣得多,因此沈欢准备走品位路线。把达官贵人作为经营对象,形成口碑,谋取高利润,这也是把茶楼开在官员住宅区附近地原因。
茶楼一事从六月初开始筹划准备,经过一个月的改造与装修,一切准备就绪。为了体现品位,沈欢亲自捉刀按照印象中的茶楼设计图纸。三层高的酒楼里外都改造过一番。依然是三层,不过每层都不同,外观上也装上紫檀木,耗费巨资,也要体现出古香古色又极其优雅的形象。
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经营上。产品未动。广告也要先行。对于广告这事物,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多少认识,从《文艺》杂志刊行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每期一万多册地发行,可见观者甚多,但是到如今竟然还没有一个商家找上门来洽谈广告事宜,这让沈欢有点沮丧,好在还不需要卖广告来维持杂志日常事物开展,因此打算等杂志稳定下来再在上面打上招收广告的广告。
对于茶楼的广告。当然不能铺天盖地地宣传了事,一定得有策略,也要有品位。不过这难不住沈欢,如今他交游广阔,走精英路线也不是难事。因此在茶楼开张的那一天。沈欢请了一大批人来观光…………欧阳修、司马光、韩绛、苏轼、苏辙、欧阳发、司马康。再加上他,无一不是在开封城里喊得上号的人物!
这些人一起出现在一家酒楼的开张仪式上。是多么壮观又震撼的场面!这是沈欢想得出来地最好的广告方式了!有这些大人物到场,还怕别人不宣传吗?只要人人交口,茶楼一事也就宣扬开去了,等于免费做了一次明星代言!
“子贤,你朋友的这家茶楼造得不错呀!”站立在沈欢旁边的司马光微笑着说道。对于沈欢这个弟子,他打心底地喜欢,知道他主意多,不会无缘无故请来这么多大人物,看看他左边,是欧阳修等人,都给沈欢以一个聚会的名义请了过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这帮与沈欢相熟又有名望的人,竟然都在这两天内公休,给了他一个机会!
“老师,若不是有点门道,学生也不敢请这么多人过来呀!”沈欢笑着回答,茶楼坐东面西,前面就是一大街,颇为宽敞,能容四五两马车通行经过;左右两边是些民房,再前面就是一些贵府大院了,其中不无达官贵人,其中司马光与欧阳修都住在附近;茶楼装饰也颇为讲究,木砖相间,纸窗青瓦,足有三丈之高,需要仰视才可;木是紫色居多,雕刻精美,菱角分明,大是幽雅;就是大门,也比较华丽,除了朱漆,还有金黄门环;门前两个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大是喜庆。至于牌匾,还用红布覆盖着,门两侧的对联也一样。
当然,向外地名义沈欢并不敢说此楼是自己家地产业,只能再由周季顶上。周季面对这么多大人物,有点紧张,还有点这个时代凡人的惧怕,远远躲着,时刻一到,甩开沈欢,径自去揭红布开张去了!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随着周季揭去门前对联与牌匾的红布,那些沈欢鼓捣出来的精美对子又一次镇住了不少人。
第九十一章 巨头
“好对!好对!”一代大文豪欧阳修捋须称赞不已,盯着那副门联与横幅,大是点头,“好一个天然居!见之令人心生一睹究竟之感!居然还是回文联,罕见之至!子贤,这又是出自你的手笔吧!”
沈欢嘿嘿直笑,当年虽然品不得高档之茶,但是喜爱清茶的他对此不无研究,至少《茶经》看过一些,另外关于茶的诗词对联之类的茶文化也接触不少,如今为了给茶楼做上大宋第一大的广告,也只能拿过来用了。// /
看着“天然居”三个大字,沈欢满意地点了点头,当日为了给茶楼取名字,也死了不少脑细胞,最后才想起这个比较有品位的招牌,配合清茶制法,还真符合“天然”两字!
“诸位大人,茶是好东西,不如上去品鉴一番如何?”沈欢当然得让他们进去喝上一杯清茶,这才是今次广告的最大目的,赶紧上前引领。
一边的苏轼呵呵笑道:“子贤主意最多,邀得那么多前辈过来,想必应该有好东西的!既然如此,我等也就不客气了!”
同来之人不时点头,算是同意他的意见,随着沈欢的指引,进了这座清茶之楼。才一进底楼,迎面而来的又是一副副的对子伫立其中,有的在墙上,有的在柱上,怕不是有好几副之多。原来又是沈欢的主意,他把那些千古茶对都鼓捣出来,与自己家的书房的对子一般布置,拿出来唬人!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众人都沉醉在这些有深意又优美的对子世界里头,直到沈欢呼唤,才跟着上了楼,直奔第三层。。。当时沈欢坚持把茶楼建成三层。也不无深意。在他的意思里,茶是分层次的东西,因此消费对象也该有着变化。因此。天然居地经营也该与众不同:第一层是大众消费区,茶卖得不贵…………当然,因为是清茶,炒制不易,卖得比一般地贵些,反正交易这东西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来不来随你的意!
这第一层的茶也是最平常地茶叶炒制而已。这层楼里桌椅无数,只要客人点上茶。即可牛饮。另外。茶楼还经营一些清淡的茶点,多是米面之类的糕点。非常清淡,雕刻精细,很有意思,也比较有品位。
至于第二层,又比下面层要高档一点点,多是厢房,有屏风木墙隔着,装饰精美,文房四宝齐备,是给文人墨客聚会之所,清茶一杯,袅袅生烟,也许就有创作灵感就来了,因此准备的东西也多是雅好之物,算得上比较人性了。
到了第三层,则是挥霍之地了,只有上房一间,也只有像这次请客的沈欢才能动用。楼层宽敞无比,除了走廊环绕,还有屏风画帘无数,一进上房,更是雕梁画栋,紫色檀木,古色古香,像进入了奢华之地。房子大小能容二三十人之多,临窗设座,靠近东边,入得座位,就能登高望远,外面一大建筑群壮观得很,延绵几里,起伏不定,令人心胸大是开阔起来!
“果然是个好去处!”沈欢的上司韩绛感叹不已,他家族殷实,物质无缺,锦衣玉食,奢华之物倒也是见多识广,一进此间,除了没有那些昂贵的古董之物来衬托外,其他装饰与布置,也别出新意,令他惊羡。。小说网电脑站。
请来地诸人严格来说,分了三代人,沈欢十几岁,是最末地一代,其他欧阳发等人又是一代,至于欧阳修虽然大了十岁于司马光等人,也可以说是一代吧。不过诸人同座,具体说来又只是两代人而已,欧阳修、司马光、韩绛资格最老,其他年轻一辈又是一个群体了。也许是长辈在场,年轻一辈比较谨慎,进来之后连话也不多说,也只有苏轼这个大嘴巴才毫无顾忌地一大通话。
上房里不像第一层那样对子多得另人发指,只有区区一副而已,还是长联,不过这些流传到后世的千古名对,在这个对子还未发达地时代,算得上千古罕见了。而“著者”沈欢在他们地眼中,又多了一项常人难以企及地才华!
“子贤,早就听说你对子无双,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苏轼再一次服气地感慨,指着正中的两根长柱子,又是佩服又是惭愧,喃喃念叨,“楼外是数百年锦绣,非道子一笔画不出;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这副经沈欢改编过地对子再一次得到众人的赞叹,就是欧阳修,也再一次倾倒,拍着沈欢的肩膀夸赞几句。听得欧阳修这位老人的称赞,沈欢还没什么,倒是一旁的司马光笑了,既是欣慰,又有得意,本来也想赞那么几句,后来想想,说出口的还是告诫之意,让沈欢不要沉迷诗词对子小道,一心放到学问上来。当然,也只能稍微提点一句而已,今日喜庆,不是说教的日子。
几番折腾,众人终于入座了。座位安排也分开秩序,一帮长辈聚在一起,欧阳修正中,司马光、韩绛列分左右,接着才是一帮年轻人,苏轼侧坐韩绛一边,中间是欧阳发等人,沈欢坐在司马光的下首。桌子方型,因为不是饮宴,桌子并不是很大,因此几人围坐,倒也不显得拥挤。
“子贤,你朋友这家茶楼开张,使得你邀请我等过来,是不是这里的茶与众不同呢?”才一坐定,苏轼就迫不及待地追问了,他这张嘴,除了话多,还有就是爱好吃喝。
“确实不同常茶,等一下上来诸位就知道了!”沈欢笑着说道,“这种吃茶之法,还比较新奇,也许大家会不适应,不过区区敢说,今后一定会成为主流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