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现代中国-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跤行┙烊园巡慷邮油八饺瞬撇ㄒ猿耐校┢淙偷匚弧保虼擞窒铝钍倜偻宋椤5彼踊癖ǜ嫠邓氖迨κ勘袄蚯澜佟保砩铣钒旄檬Γ俦惩惩艘邰佟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February 9; 14; May 16; 30; 31; and June 9; 1950; box 48; folders 3; 6; 7。
中央情报局估计,人民解放军三野37万部队已部署在华中沿海,林彪的四野至少也有45万大军在附近,可供支援进犯台湾。解放军另外集结约5000艘渔船和可拖曳船只以备攻台之用①。虽然渔船并不让人望而生畏,可是它们有厚实的木造船体,以及一呎厚的硬木龙骨,国军的海、空军武器并不能轻易击沉这些渔船。毛泽东的部队也进行空中动员:无线电讯显示,解放军飞行员首次飞越中国城市上空②。根据中央情报局的报告,解放军已经拥有100至157架喷射军机——这对苏联和中共政府而言都是了不起的成就③。台湾没有这种飞机。
① U。S。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Prospects。〃
② Bruce Cumings;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p。528。
③ U。S。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Prospects。〃
5月,金日成开始向南北韩边界调动装甲及精锐步兵部队。5月13日,搭乘俄国飞机抵达北京后,金日成告诉毛泽东他已得到斯大林认可,可以“解放南韩”,他希望尽速发动攻势。毛向斯大林求证,莫斯科回答说若中方不同意,南侵就“必须延期”。毛告诉不耐的金日成,美国可能会介入韩战,他原本期待解放军先解放台湾,金再进攻南韩。即令如此,他仍同意金日成的计划,并承诺中国会伸出援手①。
① Goncharov; Lewis; and Xue Litai(薛理泰); Uncertain Partners; p。196; Chen Jian(陈兼); China'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The Making of the Sino…American Confront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120…125; Westad(文安立); Decisive Encounters; pp。319…320。
毛泽东大可坚持优先进攻台湾,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①。有一个解释是,去年9月解放军对金门的两栖进击铩羽而归,使毛泽东对于让50万大军穿越80至100英里开放水域进犯台湾的决定,格外谨慎。毛主席很可能希望能够以配有喷射战斗机的强大空军以及大型海上兵力,对付蒋委员长手上仅有的二战战斗机与护卫舰。同时,北朝鲜军队对措手不及且弱小的南韩发动攻击,其胜算显然高得多②。如果金日成成功征服南韩,将重挫台湾国民党人的士气,台湾或许会不攻自陷。
① 文安立在他的大作Decisive Encounters中,模糊地写道毛泽东“别无选择”,只能同意优先进攻南韩。依据文安立的说法,这只是因为若要求金日成暂缓一年,就违背毛的革命原则(p。320)。
② Gregory Henderson; Korea: The Politics of the Vortex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p。149。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毛泽东同意让金日成先发动攻击的决定,其影响极为深远。假设金日成没在1950年攻打南韩,反而是毛泽东在6月分对台湾发动渔船舰队的攻势,杜鲁门政府几乎肯定不会介入拯救蒋介石。此外,在大陆大胜蒋氏已激发了毛主席不羁的雄心,一旦侵台成功恐怕毛的气焰又会更盛。金日成在北京的时候,胡志明也秘密前往讨论越南未来的军事攻势。毛泽东把美国“既当做敌人,又看成是只‘纸老虎’”,他发现三个机会,可分别从韩国、台湾和越南“透过枪杆子”,改造东亚乃至世界的秩序①。
① Chen Jian(陈兼);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 p。102。
在台湾,首波土地改革和农复会其他方面的努力(如透过贷款供应肥料给农民),让1950年的春季有了大丰收。稻米的市价跟着降了40%。此外,尽管即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蒋氏还是令人意外的坚持军事预算维持不动,而且实际上也这么执行了。政府因而能够在地发行新台币,防止物价进一步上升。这些发展全都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台湾社会①。
① FEER 9; no。11 (September 14; 1950): 307; FEER 8; no。26 (June 29; 1950): 852。
5月,蒋氏夫妇迁至士林新官邸。原先日本总督把这块土地和建筑物盖做“园艺实验所”。这个漂亮、幽静的地方位于阳明山脚。从官邸往西、往北看去尽是稻田,附近田间的基隆河蜿蜒汇入东海。原来的房舍很小,但是有许多大窗户可尽览热带花园美景。
蒋氏夫妇在官邸隔壁盖了一座小教堂,延用他们在南京的教堂旧名,取名“凯歌堂”。每个星期天做礼拜时,他们都坐在前排的两张软垫椅上。陈诚、张群、何应钦等基督徒偕同妻子坐在直背椅,蒋经国、蒋方良夫妇亦带着孝文(15岁)、孝武(14岁)、孝章(11岁)和孝勇(2岁)出席礼拜。抗战胜利后在南京的牧师陈维屏主持礼拜仪式①。蒋介石本人在复活节前的星期五亲自讲道,但没留下书面文字。士兵们奉令来听可能有3小时那么长的讲道。蒋夫人也召集一批基督徒妇女,每星期三在凯歌堂举行祷告会——就连台风天也照样举行。当时的台湾,似乎有祈祷的需要。中央情报局再度向白宫报告,人民解放军应该会在1950年结束之前占领台湾②。香港商人传出消息说,中共代理人收购5至10马力的马达,要装在专为登陆台湾所制的木船上③。美国国务院也敦促所有美侨离开台湾。
① 2003年10月12日,周联华在台北受访。
② CIA memorandum; May 11; 1950; file AOI; 878。OA12; obtained by FOI request。
③ FEER 8; no。24 (June 15; 2006): 783。
白宫继续把台湾视如敝履,但是国务院方面仍有一些外交官还在设法拯救台湾。鲁斯克(Dean Rusk)延揽知名的共和党人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为特使,就台湾事务提供建言。杜勒斯认为美国不应让台湾本省人受共产党或国民党的统治;鲁斯克也认为美国对台政策的全面重新评估时机已到。鲁斯克相信“福尔摩莎”是,“划开共产党扩张的一条线”。然而,艾奇逊和其他人继续奉行其最初的理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将步上狄托路线,而且持续相信此一可能性最符合美国的长期战略利益。出于这个观点,美国万不可支持台湾的独立性,以免让北京借题发挥,号召中国人民(包 括在台湾的外省人)反美。他们担心类似的剧本有一天甚至会触发一场中美大战,至少也会导致中国继续紧靠苏联①。
① Finkelstein(冯徳威); Washington's Taiwan Dilemma; pp。307…311。
时间拉回3月,中央情报局台北站密报华府,孙立人将军正在计划政变。次月,美国驻台武官报告,某位高阶官员(想必是孙立人)告诉他在蒋的主政下,局势“无望”,必须要有“激烈措施来解救局势”①。甚且,孙立人某次和委员长会谈,仍持续反对政工干部的工作,还有一次更大胆向蒋氏进言,其聘用日本教官无助于建国目标。5月6日,陈诚亲自请蒋接受他的辞呈,表示他的健康、性格和能力都已不堪负任②。
① Cumings;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p。535。
② 薛月顺编,《陈诚回忆录:建设台湾》(台北:国史馆,2005);1996年5月29日,陈立夫在北投受访。
蒋氏意识到有一股暗流威胁到他的权力,据说有人听到他不时在办公室里摔东西、或在电话中高声怒骂①。根据一份日期为1950年5月3日的国务院绝密备忘录,孙立人5月初向美国人“坦承”,他“预备让福尔摩沙一举重生,接掌所有的军队,并得到中国海、空部队的支持”。国务院这份文件讨论到若是孙兵变成功,美国要有哪些对策。但是,在讨论对策之前,它先提出警告表示孙立人“在政治上很天真”,而且训令:“(美国)政府绝不应该涉入孙立人的政变。”②
① FRUS (1950); vol。7: Korea; pp。359…361;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九,1950年5月12日,p。4249。
② Top Secret State Department Memorandum; 〃Hypothe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Formosan Situation; May 3; 1950。〃 来函单位与收函者不明,不过很可能是出自中国事务组或情报研究局之手。这份备忘录收在情报研究局的档案中,National Archives; INR files; box 4195; doc。793。00/5…350。
5月30日,鲁斯克等国务院官员开会起草一份呈送艾奇逊的新计划:美国将照会蒋介石,避免共产党血腥攻占台湾的唯一办法,是由蒋氏要求把台湾交付联合国托管,下野出国,并把军队指挥权交给孙立人①。这份计划并未涉及鼓励孙立人政变。即令如此,据传国务院问季里诺总统,如果蒋要逃离台湾,菲律宾是否肯给委员长政治庇护。季里诺的答复是:“不愿意。”②
① Cumings;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 p。537。
② Finkelstein(冯徳威); Washington's Taiwan Dilemma; p。328。
1950年6月初,在缅甸战役期间和孙立人结为好友的鲁斯克,收到孙的一封密函,由一位孙的友人亲手面交。信中,孙立人提议领导反蒋政变,希望得到美方的支持或默许。鲁斯克想到消息若传回台北,孙立人恐有杀身之祸,便赶紧把密函烧了,直接向国务卿艾奇逊报告经过。艾奇逊答应立刻向杜鲁门总统面报此事①。有一个可能性鲁斯克没想到,那就是这封密函可能是假的,旨在替提前逮捕密谋政变的孙立人留下伏笔。
① 杜念中,《时报周刊》,9月1日到7日,1990,pp。8…11。1990年(未叙明月日)杜在美国乔治亚州的雅典市采访鲁斯克。接收访问后,鲁斯克获悉孙立人仍然在世,深表惊慌,怕因揭露此事对孙造成困扰。孙密函鲁斯克,首见于Thomas J。Shoenbaum; Waging Peace and Wa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8); p。209。 2003年10月的访问中,专门研究孙立人的朱浤源教授说,孙被软禁33年获释后,他曾于1988年及1989年访问孙立人。孙否认曾经写过密函给鲁斯克,也绝未密谋推翻蒋介石。
6月23日,鲁斯克拜访寓居纽约的胡适,显然提到以胡替蒋的可能性。胡适当下拒绝。鲁斯克显然是希望,蒋若看到胡适的公开表态会愿意下台。此时,艾奇逊显然已和杜鲁门总统私下讨论过此事了。6月23日,亦即鲁斯克拜访胡适的同一天,艾奇逊召开记者会,宣称杜鲁门总统1月5日有关中国和台湾的声明,仍然是美国的政策:美国不会介入中国的内战①。
① Leonard A。Kusnitz;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America's China Policy; 1949…1979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1984); p。34。
麦克阿瑟不晓得这些发展,又向国内报告:台湾若是沦陷,将摧毁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地位。他在报告里首次形容台湾是“不沉的航空母舰和潜艇补给站”。他也让国军从他控制的军事物资中,购买燃烧弹以供空军之用①。
① Finkelstein(冯徳威); Washington's Taiwan Dilemma; pp。315; 316。
三
6月25日清晨,委员长的秘书沈昌焕叫醒他,报告说经国带来重要消息。蒋氏匆匆着衣,进入书房。经国报告说,经过一番长久炮击之后,北朝鲜步兵和装甲部队已越过38度线。蒋氏在日记中说:“如预料也。”①事实上,他并没有预料到南韩会受攻击,只是一直都预测美、苏之间终究会发生冲突。现在他觉得,两大超级强国可能会在朝鲜半岛开战,而这可能会救了台湾。他必须等着看杜鲁门总统怎么反应。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June 25; 1950; box 48; folder 7。
那个星期天,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派送军事补给给南韩,并使用美国战斗机攻击北朝鲜的装甲车。他也迅速向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申告,得到一个决议:要求朝鲜半岛立刻停止交火,北朝鲜部队退回38度线。他强调,在北朝鲜拒绝联合国决议案之前,美国不会贸然行动。同时,艾奇逊建议杜鲁门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防止两岸发生冲突。艾奇逊也强调美国“不应和委员长绑在一起”,建议或许台湾地位“可由联合国来决定”。杜鲁门另加一句,“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