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钱钟书讲文学 >

第16章

钱钟书讲文学-第16章

小说: 钱钟书讲文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 司马相如:西汉人,汉武帝时被任命为郎,善于写作辞赋,主要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文辞铺张华丽,在文章的结尾进行讽谏,是汉大赋的代表作。

'2' 斯多葛学派:古希腊哲学学派,主张禁欲主义,认为人生是痛苦的。

'3' 严羽:南宋人,著有《沧浪诗话》,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诗话著作。它用禅道来讲解诗歌的艺术规律,强调诗歌有“别才别趣”,以“妙悟”和“兴趣”为中心,作诗要学习盛唐,还谈到了诗歌美学中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曾对元明清三代的文学理论,甚至绘画理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4' 《乐记》:《礼记·乐记》。《礼记》是西汉儒生对先秦礼乐制度的论述,《乐记》是其中论述音乐的一篇,讲了音乐的本源、作用等问题,因为古代的诗和乐是不分家的,所以《乐记》也是一篇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

'5' 《儿女英雄传》: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作者文康。其中刻画了侠女十三妹的形象,描绘了19世纪中国的世态人情,全部用纯正流利的北京口语写成,是京味小说的先驱。

'6' 象征派: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后流传到欧洲的其他国家,称为前期象征主义。20世纪20年代以后继续发展,称为后期象征主义,代表人物有爱尔兰诗人叶芝、法国诗人瓦莱里、德国诗人里尔克、英国诗人艾略特等,他们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复杂微妙的情绪和感受。

'7' 宋祁:宋代人,官至工部尚书,以诗文著名,因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世称“红杏尚书”。

'8' 龚自珍:清代人,只做过地位卑微的小京官。他是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散文和诗歌都很有开创性。





思考题


1.为什么只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不能做出好文章?

2.炼字应遵守哪些基本准则?





六、文学评论


章节提示:


“圆”在中西文化中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形状。在哲学和宗教里,它是最高真理和“道”的象征,在文学里,它用来形容诗文的最高境界。好诗有笔圆、意圆、神圆三个层次。笔圆是语气通顺,清脆悦耳的声律美;意圆是词意周妥,底气充足;神圆是浑然天成,没有雕琢痕迹的审美境界,诗歌像一个完美的自然一样独立自足,充满生机。

神圆其实就是一种“镜花水月”'1'般的审美境界。镜花水月本来是佛家的世界观,指世界既真实又虚幻,因此修行者既不能完全摆脱它,也不能沉迷其中。在文学里指艺术形象既要求真实感,但这种真实又不同于现实,而是想像和感觉的真实,具有比现实更丰富的韵味。“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指文学创作要善于利用空白,做到虚实结合。但“不着一字”的前提是“已着诸字”,作者必须有巧妙的构思,用“有”来衬托“无”。

诗歌创作需要一种特殊的才能,和读书穷理无关,这就是严羽所说的“诗有别才别趣”'2'。钱钟书认为这种才能主要来自天分,表现为诗人的灵思和悟性。但是必须通过读书穷理才能使这种能力充分发挥,使灵思具有深厚的底蕴,避免浮躁和空洞,这就是严羽说的“非读书穷理不能及其至”。

诗歌只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在不同历史时代,总有不同的文学形式争芳斗艳。文学的演变不像自然界的新陈代谢,后者一定胜过前者,而是不同文体之间互相转化、互相借鉴。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高潮后,也未必会走向衰亡,因为一种新境界通常建立在此前衰落的基础上。诗文革新的方法就是把以前人们认为不适合做诗文的内容写成文章,体裁会随着境界的拓宽而发展。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才力气质选择适合的体裁,诗文作为性情流露留下的痕迹,其优劣与体裁时代无关。





论圆


“圆”在中西文化中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形状。哲学里把圆当做“大道”的表现,文学里把圆作为诗文的最高境界。



大家都见过太极阴阳鱼的图案,一个大大的圆圈被分成黑白两半,每一种颜色的形状都像两条摇头摆尾的鱼,它们首尾相接,互相包含,好像在圆圈里融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太极图是道家的标志,有趣的是,佛家似乎也偏爱这个圆字,很多和尚的法号中都有一个“圆”,比如圆通、圆慧、圆觉等等,连和尚的死亡也称做圆寂。钱钟书巧妙地把中外关于圆的思想放在一起。古罗马的诗人贺拉斯'3'认为圣人可以不受任何外物的控制,像一个完整的圆。英国有个诗人说,宇宙中的最高真理好像一个发光的圆,光明覆盖万物。再联想一下图画中的如来佛、观音菩萨身后的光圈,和西方人又不谋而合了。从思维中的圆到外在形式中的圆,钱先生抓住了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首尾连接,广阔无限。

在千万种图形里,为什么圆的地位会这么高?钱钟书认为,大概因为人们都认为控制了世界的“大道”是神通广大的,既然它能支配世界,那么就不应该有什么东西比它更强大,它可以不依赖任何别的事物独立存在。道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看不见,但可以感觉到它无边无际,找不到开头,也找不到结尾,它可以化育万物,生生不息,好像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它的身体里不停流转。于是,人们想到了圆。圆没有起点和终点,它好像永远在流动变化,不像三角形、矩形那样由一些起止分明的线段组成。圆完整独立,你很难找到它的突破口,但它又不像矩形和三角形那样缺少变化。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点,圆的魅力从宗教哲学延伸到文学。我们看钱先生是怎样把它从宗教、哲学、艺术延伸到文学中的,这是他“打通”的一个重要方面。“打通”不仅是打通中外、打通古今,还包括打通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他的“打通”往往用一种形式来联结,这种形式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实物的,也可以是意会的。我们在读钱先生的作品时往往能够体会到这一点。

古人说“好诗流美圆转如弹丸”、“诗之妙如轮之圆也”,此外还有“笔圆”、“意圆”、“神圆”'4'之说。诗歌的圆又有什么含义呢?首先,诗歌要做到语气通顺,清脆悦耳,玉润珠圆。一篇诗文读起来好像口吃的人在说话,当然不能称为圆。钱钟书引古人的话,把好诗比做菜,这种菜吃起来滑腻爽口,正如读诗的感觉。用字读音的流畅可以称为“笔圆”。钱钟书说,词意周妥,完善无缺,叫做“意圆”。他引用前人的话说,作诗不论是长篇还是短句,都要做到词理俱足,不欠不赊,好像荷叶上的露珠,滚动时散成无数小水珠,大的像豆粒,小的像米粒,再小的像微尘,但无论大小,都是浑圆完整的。诗歌意思的完整和篇幅无关,短小的绝句和鸿篇巨制的汉赋都能精彩表达自己的意思。又有人对诗文的“圆”做了具体的解说,圆一方面表现在“理”上,一方面表现在“气”上。如果一篇文章写得与情理相悖,或者思路不通畅,好像崎岖不平的山路,走起来磕磕绊绊,那么它的理就算不上圆。气的圆就是要文气贯通,不管文章写得是大起大落也好,千回百折也好,还是戛然而止也好,只要始终有作者的底气、气势贯穿在里面,就可以被称为气圆。好像唱京剧的人,无论他的声音如何高低曲折,都要做到底气充沛。气喘吁吁的人唱不好京戏,把话讲得断断续续的人也写不好文章。

除了理圆气顺,钱钟书还认为,“圆”必须和中国传统的诗歌审美要求联系起来。他还是用古人的话为例证。前人曾说,写文章总不过是“规矩”这两个字。规是圆形,矩是方形。文章中的考据事理这些实实在在可以证明的东西,是矩形。像镜花水月一样浑融周密又不露痕迹的,是圆形。镜花水月这个概念我们在文中多次提到,后面还要专门讲解。作为传统诗歌审美理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让人觉得回味无穷却又一时说不出文章好在哪里,感觉诗里充满了生动美丽的景象,却一时又看不清作者运用了什么技巧的一种境界。有镜花水月之美的诗歌好像一朵花、一滴水,是自然让它们长成这样的,看不出一点人为的痕迹。诗歌就像一个小宇宙,就像孕育世界的“道”一样充满生气,这是“圆”的最高境界,即神圆。

钱钟书举了一首杜甫的诗做例子:“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抓到长安,对月怀念妻子,写下了这首诗。诗歌的音韵流美婉转,结构回环曲折,还贯穿着作者凄凉的心境和思念的深情。诗人先是想像妻子在家里怀念自己,独自看月;再写儿女年龄小,还不懂得思念父亲,反衬出自己对儿女的爱怜;然后想像妻子因怀念自己夜深了还没有睡去,被露水沾湿了头发,玉臂也在深夜里开始发冷了;最后又盼望着团聚时两人同时看月,不必再流相思之泪了。全诗在思念之情的贯穿下,环环紧扣,虽然曲折,却十分连贯,全诗的布局安排和抒情线索是圆的。同时让读者看到了一幅清幽的月夜图,看到了月光下相隔天涯却一起深情望月的人,诗歌的意境也是圆的。

钱钟书指出西方人谈论艺术也有许多和圆有关的精彩比喻。歌德曾说,诗人描写事物时,好像把水掬在手里,形成了一个个水珠。就是说独具匠心的诗人把万物裁写得像熔炼的珠子一般流转晶莹。法国诗人缪塞说作诗是“凝泪成珠”,心中的悲欢写成文字好像珠子滚动一样情感绵长。还有人说诗好比星圆,或者像樱桃一样完整,像露珠一样璀璨,和中国诗人的比喻意思是一样的。





论镜花水月


镜花水月借用的是佛经里的术语,指文学形象和现实生活要做到若即若离,既不能脱离现实世界,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它的真实是一种情理的真实,幻想中的真实。作为一种诗歌的审美境界,它也是一种既虚幻又真实,让人难以琢磨的神韵之美。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古典诗歌的差别。西方的诗歌像油画,诗人不惜堆砌起最华美的辞藻来赞美自然,不惜用最热烈的词语来歌颂爱情,一切景物和情感在西方诗歌里都清晰得一览无余,像在油画里我们可以看清每一片树叶的纹路。中国古典诗歌更像水墨山水画,疏疏淡淡的几笔,总是烟雨朦胧的样子,你看不清山石的棱角,却能感受到山磅礴的气势,明明是一片空白,却能看出水的浩荡来。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中国古诗都有这种含蓄不尽的特点。西方理想的美人热烈奔放,中国理想的美人像戴了面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但在人们的想像里,面纱后的人却可以比真人美丽百倍。这种既虚幻又真实的美就是镜花水月的效果。

钱钟书指出水月镜花的用法也是从佛经里借来的。《圆觉经》里说,世界犹如空花乱起乱灭,按照佛家的观点,世界里的一切都是幻象,生生灭灭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所以如空花。因此佛经教导人们要修成正果,就得既不要离世界太近,也不要离它太远,太近了会被它束缚住,沉迷在人世的爱恨情愁里,太远则彻底脱离了它,修行也没什么意义了。《华严经》里也说,日月、林泉等事物在水里能显出影子,但影子和水既不是同一件事物,也不是完全不同的,它们非离非合,影子虽然在水里出现,还是能保持事物原来的样子,没有因为水破坏了自己的完整。

看来,镜花水月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它不等同于真实的事物,看得见却摸不到,它们都属于虚幻的世界。其次它们和真实世界又不能截然分开,好像镜子里的自己,你能否认它是你吗?明确了这两层意思,让我们再来看看诗歌文学。钱钟书给我们指出两处古人用镜花水月论诗的例子。一个是南宋的刘辰翁,他说诗欲离欲近,像水中月,镜中花。另一个是北宋的严羽,他说诗歌的神韵好像水中的月亮,镜中的影子,“透彻玲珑,不可凑泊”。钱钟书解释说,“不可凑泊”也就是不即不离的意思。我们对于文学中的形象境界就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这些道理还可以用更通俗的话解释。文学世界本来就是由作家虚构的世界,好像佛经里所说的幻象一样,但是作家能把里面的人和事写得像现实里一样,有时甚至还能留给我们比现实本身更真切的感受。“八月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