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

第4章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第4章

小说: 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能不能稍微地展开讨论一下,曹雪芹的《红楼梦》的文本结构,真的存在9×12这样的内在规律吗?我们首先看一看前八十回。它很多地方显示出来,其文本结构是9×12这样一个方式。从第一回到第九回是一个单元,这还不太明显。但是从第一回到第十八回,二九一十八,作为一个大情节单元来看,就太明显了。十七回、十八回写的什么?写的是元妃省亲。根据我前面的讲座,我个人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决定贾氏宗族命运的有两个重要的女性,一个是秦可卿,一个是贾元春。在第一回到第十八回当中,正好显示了这两个女性,对贾氏宗族的重要性。秦可卿她在第十三回就死掉了,那么秦可卿的原型,我在前面讲座里面,跟大家汇报过个人心得,指出她应该是“义忠亲王老千岁”原型,也就是康熙朝废太子,他的一个没有到宗人府去登记注册的女儿,藏匿在了曹家——书里化为了宁国府。她的真实身份并不是什么养生堂的弃孤。讲过了的我不再重复。那么由于贾氏宗族藏匿了一个在皇权斗争当中失利者的骨血,所以最后招致惨重的打击,埋伏下大悲剧的总根源。但是贾氏宗族,两条腿走路,两个翅膀飞行,他们既藏匿了“义忠亲王老千岁”的骨血,他们又把自己的一个女性贾元春送到宫里面去,获得了皇帝的宠爱,第十六回我们就看到,秦可卿死了不久,贾元春的地位突然提升,她“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皇帝就恩准她回家省亲了!因此贾氏宗族就一度达到烈火烹油、鲜花着锦那样一个状态了。秦可卿之死和贾元春升腾,构成了第一回到第十八回这“二九”的情节中轴。
从第十九回起,进入了另外的情节单元。作者开始放手写闺友闺情,展现贾宝玉的情感生活,当然也辐射开去描写到贾氏宗族的各个方面。那么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第十九回到第三十六回,这两个情节单元虽然写得花团锦簇,脉络还是很清楚的。特别是写到宝玉和姐妹们,还有李纨和贾兰,都住进了大观园,写到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和宝钗之间的微妙关系,又来了个史湘云,天真烂漫,宝玉和她相处非常开心,却也发生了思想上的冲突。但是到第三十六回,他做了一个收束,叫做贾宝玉“识分定情悟梨香院”。贾宝玉原来觉得,所有的青春女性,从小姐到丫头,都爱他,府里养的演戏的小姑娘,想必也都爱自己。没想到,在梨香院,龄官,戏班子里戏唱得最好的小旦,却对他异常冷淡。他让龄官唱曲,他原以为龄官应该高兴死了。他是荣国府的公子,先不说地位,相貌风度没得挑,连赵姨娘都说,宝玉不管别的怎么样,长的是可人意。但是龄官对他爱搭不理,躲开他,说嗓子哑了,唱不了。他目睹了一个什么场面呢?龄官对所有人都无所谓,却对贾蔷情有独钟。于是宝玉醒悟:原来人能享受到的感情,是冥冥中自有天定的,属于你的你能享受到,不属于你的,你强求不得。全本《红楼梦》的第四个情节单元就结束在宝玉的这个人生感悟上。那么再往下写,虽然也还写宝玉的闺友闺情,但旋转到情节中心的,则是贾府的由盛而衰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红楼梦》结构之谜(2)
最明显的是到第五十四回,六九五十四,第六个情节单元结束,实际上也是全书的前半扇——如果把全书比喻成一把折扇,那么到五十四回展开了半扇,基本上是写“兴盛”,所谓“繁华到不堪的地步”。五十三回前半部写的是贾氏祭宗祠,下半部就写庆元宵,大摆宴席,在家里唱戏,贾母就高兴得不得了,到最后戏唱完怎么着?一声“赏”字怎么描写的?我不引原文,大家可以闭眼睛,先听声,什么声?仆妇拿大簸箩往台上泼钱,赏那些唱戏的人。第五十四回更把这番热闹推到极致。显示这个家族荣华富贵到了极点。但是乐极生悲。登高必跌重。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所以从第五十五回开始,全书的下半扇,就逐步去写“衰亡”,写贾氏宗族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内部和外部的困境。到第八十一回,应该是第九个情节单元的结束。在这个情节单元里,贾府的内乱先造成了晴雯的死亡,然后外患频仍,香菱和迎春也相继死去。
曹雪芹在文本结构上非常讲究。为什么说每一段情节是以九回为一个单位,而他又以十二为一个常数呢?你细读第五回就明白了。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姑领着他,他到薄命司里面,偷看了橱柜里面的册页,这些册页记载着原籍是金陵的众女子的命运。那么这些册页是怎么分配的?书上写到贾宝玉翻看了《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副册和正册。他把正册里面的十一幅画,十一首判词全看了,第一幅画和第一首判词是黛、钗合一,那么正册里面就是十二钗。副册、又副册,也都是以十二位为一组。警幻仙姑招待贾宝玉,让仙女们唱曲,是《红楼梦》十二支曲,当然加上开头结尾一共是十四支,可是当中正式来咏叹这些青春女性命运的是十二支,作者分明以十二作为书中贯穿的常数。包括我刚才说的龄官,龄官属于在梨香院养的一个戏班子,这个戏班子是派贾蔷到姑苏地带采买来的一些小姑娘,一共多少个?十二个。这些小姑娘唱戏取艺名,两个字,最后一个字都是“官”。那么也是以十二个为一组,可以叫做“红楼十二官”。
前面五十四回写贾氏宗族的繁华富贵到了极盛状态,后五十四回就逐步写到衰落,到最后是陨灭的大悲剧结局。我们应该把握住曹雪芹全本《红楼梦》的这种文本结构,这是一把总钥匙。我们对曹雪芹的八十回后的探佚,有这把总钥匙就好办了。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他八十回后面不是四十回,而是二十八回。
有人就会提出问题了,说以九为单位,那么九九八十一,对不对?也就是说,八十回不应该是一个故事情节单元的结束,八十一回才应该是那个单元的结束。这个想法我非常赞同。是这样的。所以从这一点你来看高鹗的八十一回,就会觉得不对头。也可能你读着还觉得挺舒服。反正我觉得很别扭。为什么呢?因为高鹗从八十回后另起炉灶了,八十回往前的情节他全不管。从七十三回到八十一回应该是一个情节单元,那是一个很恐怖的情节单元。七十三回到八十一回是些什么内容?不细说了,你猛一想,有没有抄检大观园?有没有死晴雯逐芳官?有没有尤氏说要到上房去,底下说你别去,为什么?那儿正在帮助江南被抄家的甄家藏匿财物呢!这是冒犯皇上的大罪,一旦被皇帝追究,不得了啊!哎呀,很恐怖!可是高鹗的八十一回没按这样的情节走势往下写,他来个大转折,叫做“占旺相四美钓游鱼”,悠哉悠哉!平安无事呦,美女们在大观园里面钓鱼,哪有什么抄检之事,哪有什么死人之事?似乎一切悲剧性的事情都没有发生,前面一切灾难的征兆都不算数,而且写得很荒唐,他把宝玉写得很迷信,贾宝玉给小姐们出主意,说你们干脆通过钓鱼算命好了。贾宝玉是一个最反对封建迷信的人,多的例子不举,大家记不记得他和他母亲之间的一次对话,讨论一味药的名字,王夫人左想不起来,右想不起来,最后宝玉就说,太太是被金刚菩萨给支使糊涂了。他对母亲还是尊重的,但对迷信神佛很不以为然。在高鹗笔下,贾宝玉却和四个美人一起钓鱼算命。这个是说不通的。更荒唐的是,在前面情节发展可以说是暴风雨将至,闪电扯动得非常强烈,雷声滚滚的时候,他逆转从七十三回往下发展的情节,他写贾宝玉不仅迷信,而且忽然变成一个乖孩子,“奉严词两番入家塾”了。那是不是很奇怪?当然他也说,贾宝玉不愿意读书,但是经过私塾老师贾代儒的教导,经过贾政的指点,贾宝玉不但读圣贤书,还学会作八股文了。他以很多篇幅写这个八股文的作法,怎么破题,一股一股往下作。这还是前八十回里面的贾宝玉吗?贾宝玉他反对仕途经济,前八十回里那是明文写出来的。他甚至不惜在价值判断上、价值观念上去跟和他很友好的——人家喜爱他,他平常其实也不讨厌人家——那些青春女性发生激烈冲突。他唯独尊重林黛玉,为什么呀?因为林黛玉打小从来不鼓励他去热衷仕途经济、科举考试、立身扬名,因此他深敬林黛玉。可是在高鹗的笔下,贾宝玉完全变了一个样子,乖乖地去私塾,很认真地学作八股文,从不喜欢到比较喜欢。更古怪的是林黛玉也变味儿了。在高鹗笔下林黛玉怎么说?林黛玉对宝玉学作八股文很支持,说八股文“内中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不可一概抹倒。况且你要取功名,这个也清贵些。”这会是林黛玉说的话吗?所以我实在不是对高鹗有先天的偏见,我是读了他的文字以后,万万不能接受。这不应该是曹雪芹的第八十一回的文字。八十一回以后,他写得更荒唐了。宝玉跟巧姐讲封建道德那一回,有印象没有?吓人不吓人?有人说,我草草翻过去了,我没有仔细看。你得仔细看,那里面的贾宝玉很吓人。巧姐,是宝玉的堂侄女。据高鹗的描写,这时候她已经长大了,读书识字了,读《列女传》。《列女传》从头到尾充满糟粕,宣扬封建道德,鼓吹妇女应该坚守封建“妇道”。宝玉不但不反对巧姐读这个书,作为长辈,还跟她温习书的内容,宝玉就列举了书里面一些所谓模范妇女的事迹,其中有一个叫做“曹氏割鼻”。宝玉就给巧姐讲,你要记住“曹氏割鼻”。这位曹氏是一个节妇。什么叫节妇?封建社会要求妇女必须从一而终,死了丈夫不许改嫁,必须守节。从很小的年纪终身守节,守到很老,你就可以得到表彰,可以立贞节牌坊。这是很不人道的。大家知道上个世纪“五四运动”,当时激昂地要求中国变革的文化人,比如像鲁迅先生,他们反对封建道德,首先就向封建节烈观开火,鲁迅先生写了著名的文章《我之节烈观》,你现在读都还是很激动人心的。可是这个《列女传》就宣扬一些“节烈”的事迹,其中最骇人听闻的就是“曹氏割鼻”。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女人,嫁给姓曹的了,所以叫曹氏。那么丈夫死了,她要守节。你守节就守吧!她却要“明志”,怎么明志呢?先把自己的头发剪了,把头发剪了之后,“我变得很难看,就可能没有男儿喜欢我,就说明我坚决不嫁人了”。剪了头发是不是也就够了?不介,这个女人很奇怪,她还拿刀把自己耳朵给割了,血淋淋的。她说这样能体现我忠于封建道德。她说我是个节妇,我是个烈女,我誓不再嫁。割了耳朵就够吓人了,你是不是到此为止了?她觉得不行,“我还得更坚定地表示我要守节”,她就拿刀把自己的鼻子给削掉了。这叫“曹氏割鼻”。我看下面听讲的有人闭上眼睛了,闭眼睛是对的。拿刀子把眼下隆起的鼻子给割掉了,剩俩大血窟窿,是没有男人喜欢你了,你是嫁不出去了。可你守节守到这种程度,吓人不吓人啊!可是古代就有这种书《列女传》,就把这位曹氏的事迹记载下来,当做一个楷模。那么高鹗笔下的贾宝玉,就很感动,就向她的侄女儿巧姐宣扬“曹氏割鼻”。我不知道您读高鹗这些文字都是什么感觉?我读到这以后,毛骨悚然,太可怕了。这还是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吗?这样的文字还是曹雪芹八十回里面体现的思想情绪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红楼梦》结构之谜(3)
高鹗的续书也不是说一无是处。在清代有人对高鹗的攻击还超过我。比如有一个叫裕瑞的人,他是最早的红学家,他对高鹗的续书彻底否定。当时还没有资料显示后四十回的书是高鹗续的,裕瑞还不知道续书的人是谁。但是他看到后四十回的续书深恶痛绝,说:“诚所谓一善俱无、诸恶俱备之物,”我还是平心论高续。高鹗的书为什么能依附着曹雪芹前八十回流传到今天?说明它还是有一些优点。它在表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表现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在这部分上,还是延续了前八十回里面的基调。虽然它的情节设计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但是应该说这部分文本,还是比较像样子的。有的篇章,有的段落还是可以的,人物心理刻画、一些氛围渲染还是不错的。但是高鹗仅仅把一个爱情悲剧维系下来,却歪曲了小说主人公贾宝玉的形象,他把八十回后应该有的一些政治性的内容、社会性的内容、哲理性的内容,冲淡了抹煞了,使得《红楼梦》变成一部单纯的爱情小说。这对于曹雪芹来说是冤枉的,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单纯的爱情小说。
所以根据我的探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