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21天掌握当众讲话诀窍 >

第3章

21天掌握当众讲话诀窍-第3章

小说: 21天掌握当众讲话诀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如,有的人讲话多了出现声带小结,声音嘶哑,这都是由于错误的讲话习惯造成的,而错误的讲话习惯一定是一种错误的肌肉记忆。就是他在讲话的时候,青筋暴起,喉头的肌肉紧张。而本书通过耳语练声法的反复练习,“占领两头,解放中间”,就是让小腹的肌肉紧张,两颊和双唇的肌肉紧张,而将喉部的肌肉放松。方法掌握了,就要反复练习,最后变成:只要一开口讲话,不用想用气发声的要领,自动做到上下两头的肌肉紧张,喉部的肌肉放松。这就是形成了正确的肌肉记忆,就算是养成正确的习惯了。
再比如眼定的训练,要让讲话者的眼睛始终和观众进行交流,这也是一种肌肉记忆。因为不敢看观众的讲话者,他的眼皮是耷拉的,眼部肌肉是松弛的。而讲话时眼睛炯炯有神,始终和观众交流的人,他的眼部肌肉一定是紧张用力的,已经形成了一种眼部肌肉的正确记忆。反复进行眼定的训练,就可以让讲话者的眼部肌肉形成一种紧张有力的肌肉记忆,讲话时眼睛充满神采。
讲话生动形象的人善于手舞足蹈。手舞足蹈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肌肉记忆。只要一讲话,他的两手和身体就会自动地开始协调运动。我们通过对手势的训练,就可以让讲话者形成手舞足蹈的肌肉记忆,变成讲话的一种习惯。
四、定耳舞诀法的练习原则
1。练习原则之一:苦练
当本书把定耳舞诀的方法告诉给了你,具体怎样去“练”呢?
第一要苦练;第二要恒练;第三要全练;第四要巧练。
身高只有米的邓亚萍却成为了乒乓球历史上伟大的女子选手。她的不可思议的成功,就来源于她的刻苦训练。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身为体育教练的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打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沙袋,而且把木质球拍换成了铁质球拍。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理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她从不叫苦,不喊累!
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
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著,十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正是这种“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超常付出,邓亚萍才有了常人所不及的辉煌。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像种庄稼,春种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你想拥有比别人更出色的讲话能力,就要比别人更刻苦。
这个世界上成功者与平凡者的比例,永远都是二八规则:20%的成功者,80%的平凡者。而成功者的惟一秘诀,就是比平常人刻苦,比平常人付出得多。学习讲话所要付出的辛苦,与邓亚萍获得世界冠军付出的刻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我们也应该学习邓亚萍这种刻苦的精神!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在几所大学教过的上千名学生当中,可以说每名学生的讲话能力都进步了,提高了。但是,每个人的进步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略有进步,有的人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位同学是朝鲜族,原来连普通话都讲不好,第一次上台讲话,脸憋得通红,眼睛看地板,声音像蚊子一般小。但是,他知耻而后勇,刻苦练习老师布置的基本功内容,早晨练,晚上练,连洗澡时也还在练。结果一学期课程结束,再上台时已是判若两人:面带微笑,两眼放光,讲话有条有理。
训练——21天掌握当众讲话的诀窍(5)
如果读者坚持按书中所要求的方法,天天早晚练上半小时,经过3—5个星期的时间,就能够初步掌握正确的用气发声方法,养成讲话时手舞足蹈、生动形象的习惯,具备上台沉着大胆讲话的心理状态。
2。练习原则之二:恒练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行动,而是习惯。”
在每次给学生讲授“讲话能力训练”课程的绪论时,我都会给他们讲一个敲铁球的故事。一位世界著名的保险推销大师即将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他的告别大会吸引了保险业界两千名精英前来参加。
当许多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大师微笑着表示不必多说。这时全场的灯光暗了下来,从会场的一边闪出了四名彪形大汉,他们抬着一个下面垂着一只大铁球的铁架子走上台来。现场的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位保险推销大师走上前去,用小锤子把大铁球敲了一下,铁球没有动。隔了五秒钟,他又敲了一下,铁球还是没有动。于是,他每隔五秒钟就敲一下,持续不断,但是铁球还是不动。
这时台下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些人开始离场而去。大师仍然持续地敲着大铁球,台下的人越走越多,留下的只有几百人。终于,大铁球开始慢慢晃动了。五十分钟以后,大幅摇动的铁球,任何人的努力都不能使它停下来。
最后,大师面对剩下的几百名观众,同他们分享了一生的成功经验:“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以这种持久的毅力,每天进步一点点,当成功来临的时候,挡都挡不住。”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位口才超群的演说家都是靠持之以恒成功的。持之以恒的标志就是早晚练,天天练,不断地重复练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由量变到质变,才能把声情并茂,有胆有识,深入浅出的讲话能力变为你的习惯。
如果说讲话胆量的训练可以在短期突破的话,那么用气发声的练习就是一个长期恒练的过程。即使你马上掌握了本书教给你的耳语练声法,也必须天天练习不间断。戏曲界有句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只有天天练习,你的小腹才能结实有力,肺活量才大,气息才通畅。
我自己就有切身的感受。40岁时,我担任了一定的行政职务,练气发声的训练少了,自己都觉得声音发干,音色发暗。我在刚开始讲授“讲话能力训练”课程时,为了教好学生,自己天天早晚各练半小时的耳语法。坚持练了一段时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声音比年轻的时候反而更明亮、更干净了。这就是方法得当,坚持练习的结果。
其实,当你把持之以恒的训练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你收获的已不仅仅是讲话的能力了。
3。练习原则之三:全练
什么是全练?就是讲话能力的训练包括五练:练口、练手、练胆、练脑、练脸。一定要多管齐下,综合练习,而绝不是单纯地练口、练嘴皮。
一是练口。
练口就是用耳语的方法天天练习,达到气息通畅、声音圆润、吐字清晰的目的。练耳语的原理,将在第三章进行详细介绍。
二是练手。
练手包括两层意思:动手写和练手势。
动手写一定要先扎扎实实地写好文字,列出提纲,然后再按文字或提纲讲。千万不要上来就追求出口成章。初学者追求出口成章,是一个误区。
训练——21天掌握当众讲话的诀窍(6)
大凡出口成章的人一定都受过三种训练:①先写后说的训练。先由出手出章,再到出口成章,先学会写,然后再讲,经过反复多次这种训练,熟能生巧,才可能做到出口成章;②背诵经典诗文的训练。从小背诵诗词古文,等长大后这些经典篇章已经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③反复讲的训练。职业讲话者一般都是一个内容讲了很多遍,烂熟于心,若第一次听,就会给人留下出口成章的印象。所以,没有天生的出口成章者,只有经过训练的出口成章者。想出口成章,一定要循序渐进,先从出手成章开始训练。
这里的练手势是指反复进行手势的训练。手一动,讲话的语言自然生动,手势一比画,语言自然就很形象。要按照第四章的要求,反复练习讲话的双人舞小段,把讲话加手势变成讲话的一种习惯。比如说:“芝麻这么小,西瓜这么大”这句话,不加手势说,语言就平板枯燥,而一加上手势,说芝麻时,用两个手指一捏;说西瓜时,两只手一比西瓜的形状,语言马上就生动传神了。通过对动作的反复练习,可以让双手形成肌肉记忆,一讲话自然地加上手势。
我的一名学生在期末总结中写道:“过去讲话不懂得加手势的妙用,现在天天练习讲话时的手舞足蹈,已经变成了习惯。上课发言,与同学交谈,都不自觉地手舞足蹈,生动形象了很多,越来越喜欢这样讲话的感觉了。”
三是练胆。
练胆就是通过主动上台,反复上台,进行笑定、眼定、站定的三定训练。练出胆量,治好上台恐惧症:手抖、脚颤、脸红、心跳。
四是练脸。
练脸包括练习微笑,练习眼睛和观众的交流,练习讲话时眉飞色舞。通过反复练习,使面部肌肉养成微笑的习惯,养成眼睛大胆和观众交流的习惯,养成讲话时眉飞色舞的习惯。
五是练脑。
首先可以通过左脑练习来训练逻辑思维。比如进行言而有序的训练,让学生加手势来练习这段话:“勤于思,敏于行,要学会三道:第一,闻道;第二,悟道;第三,行道。”说“第一”时,要伸出一个手指;说“第二”时,伸出两个手指;说“第三”时,伸出三个手指。反复做这种口到、手到的练习,就可以进行讲话有条有理的训练。当练成习惯后,说话就能做到言而有序。
还要通过写“一字悟”的方式来训练逻辑思维。“一字悟”就是指每练习一个单元,写一篇学习感受的作业,要求用一个字来总结观点,用50个字来加以解释说明,通过反复动笔动脑来进行一简二活的训练,学会讲话观点简洁好记,举例生动好听。
其次可以右脑练习来训练形象思维。例如,通过加手势练诗歌的方法来训练学生语言的形象性。加上手势背诵“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诗句,双手自下而上缓慢托起,想象眼前出现紫烟的形象,双手从上往下做往墙上挂东西的动作,脑海中浮现出瀑布的镜头。这种“双人舞”的反复练习,就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4。练习原则之四:巧练
巧练有三个意思:一是“先号脉”;二是“找药方”;三是“吃药”。
“先号脉”就是抓重点。
学讲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先理清自己在当众讲话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是没有胆量,是声音容易嘶哑,是讲话没有感情,还是讲话没有头绪条理?抓住难点,重点突破。解决了主要矛盾,就容易树立信心,再接再厉,持之以恒地练习。如果你觉得自己拿不准难点在哪?也可以给我发送邮件让我来帮你进行诊断。我的邮箱是:yym5482@。
再说“找药方”,就是将看书和看视频相结合。
根据自己学习当众讲话的难点,从本书中寻找相对应的章节做药方。但是光看书,你还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受,所以紧接着就要按照这个网址(blog。sina。。cn/yinyamincn)找视频,上面是我用定耳舞诀法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实况录像。看书等于预习,看视频等于上课,两者一结合,效果就会好很多。
第三是“吃药”。
在每一章的最后一节,都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法和步骤。按照这些方法开始练习,头七天最难坚持,要咬紧牙关,不急不躁,天天练习,等你坚持了21天,蓦然一回首,胆、声、情、识的能力都具备了。

胆量是讲话的“电源开关”(1)
1。扫除讲话的“拦路虎”:胆怯
胆量是讲话的“电源开关”。无胆是讲话的拦路虎,有胆是讲话的虎之翼。
一个无胆的人,不管讲话的内容准备得多精彩,他也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两个同样有识之人上台讲话,一个有胆,一个无胆,讲话效果会天壤之别。我们来看一名女大学生应聘华为公司成功的故事。大四的时候,华为到我们学校开招聘专场,同学们都很兴奋。对于我来说,惟一感兴趣的是华为的销售部门,因为我喜欢做销售人员。
第二章笑定、眼定、站定——快速克服讲话者无胆之妙法面试是在一个大礼堂里进行的,几十名学生被分成4人一组,每组有一名面试官。面试过程很“残酷”,只要不入面试官的“法眼”,或是答不上面试官的提问,面试官就会说:你可以走了,也就是当场被淘汰。那天和我分在一组的是三名男生,我刚走到面试官面前还没来得及坐下,面试官只瞄了我一眼就冷冷地对我说:“你可以走了,我觉得你不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