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青梅煮酒话西汉 >

第5章

青梅煮酒话西汉-第5章

小说: 青梅煮酒话西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史的一番话让刘肥霎时醍醐灌顶,对啊,命比钱重要,还犹豫什么。于是他连夜向吕后上书,眼泪汪汪地表达了个人的忠诚,然后诚恳地表示,希望能荣幸地把齐国的城阳郡献给鲁国公主作为汤沐邑,并把公主尊为齐国太后。 
这种做法在后世看来十分稀奇。因为刘肥还是鲁国公主的哥哥,哥哥尊妹妹为太后,那就等于尊称妹妹为自己的老妈了。但既然命悬人手,还顾得上什么长幼辈分?何况刘、吕两家反正也都是泥腿子出身,哪里懂得什么礼法,乱来也不稀奇。而且在这之后,也就是惠帝四年,吕后还让鲁国公主的女儿张氏嫁给了惠帝当老婆,这等于是外甥女嫁舅舅,吕后的解释是为了亲上加亲,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但是功臣集团们觉得这是皇室家族内部的私事,再说为此惹恼吕后也没有必要,所以没有任何大臣为此劝谏。 
齐王如此懂事,吕后果然乐开了怀,再也不想杀他了,还命令在齐国驻京师招待所大排酒宴,庆祝自己女儿在物质和名分上双丰收。 


小章:第六集

惠帝即位之初,就大赦天下,赐天下老百姓每个人一级爵位。 
在秦汉时代,不但功臣有爵位,老百姓也有。朝廷颁发的爵位一共分为二十级: 
1. 公士 
2. 上造 
3. 簪袅 
4. 不更 
5. 大夫 
6. 官大夫 
7. 公大夫 
8. 公乘 
9. 五大夫 
10. 左庶长 
11. 右庶长 
12. 左更 
13. 中更 
14. 右更 
15. 少上造 
16. 大上造 
17. 驷车庶长 
18. 大庶长 
19. 关内侯 
20. 列侯 
其中公乘(包括公乘)以下称为民爵,是赏赐给老百姓的;五大夫以上是官爵,普通老百姓不能拥有。朝廷有喜事的时候,经常会给老百姓赐爵,如果一个老百姓的爵级积累超过了公乘,则可以把超过的转让给子孙,或者卖给他人。总之,官吏和百姓之间,爵位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 
有了爵级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有,那时分配土地都按照爵位的级别来,爵位高的,分配的土地就多;犯了小罪可以免受处罚;退休年龄可以提前;免费领养老粮食的年龄比低爵的年龄可以提前;甚至连他们的儿子也可以推迟服徭役、兵役的年龄。 
刘邦曾经在一道诏书中说过,秦朝的时候,普通老百姓爵位到了公大夫以上,县令都必须以平等的礼节对待他。秦朝把爵位看得比官职更重要,比如丞相李斯,按照官职那是天子底下的第一人了,但是每次秦始皇刻碑记功,他却只能排到其他列侯后面,因为他的爵位不高。 
当然,秦汉之交,因为经过连年战争,各地军阀为了鼓励自己的士卒为自己当炮灰,都疯狂给他们赐爵,刘邦也不例外,所以在他的军队中一些小队长,竟也有许多爵位至大庶长。这样一来,爵位就渐渐变得不如官位重要。但是国家一稳定下来,爵位的重要性也就逐渐凸显。惠帝和吕后给天下百姓赐爵,自然有着笼络民心的作用。 
除了赐爵之外,惠帝和吕后还颁布了下列政策: 
减省百姓的田租,规定十五税一,也就是百姓的生产成果按照十五之一的比例缴税,相比先秦时代盛行的十分之一的收税标准,显然是大大进了一步,虽然因为迫于生计的原因,不管是十五税一还是十税一,百姓生产的粮食总量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十五税一,至少能有效地激发老百姓生产的积极性,让他们干活时心里能够畅快一些,能够寓作于乐。 
对官吏和功臣集团,惠帝和吕后也有所抚慰。惠帝下诏,凡是有上造以上爵位的人及其子孙如果犯了罪可以减刑,官吏秩级在六百石以上以及很早就侍奉惠帝的,如果犯了罪规定要戴刑具,都可以恩准不戴。 
政治上的特权给了,配套的还有经济上的利益。诏书命令给官吏加禄,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家里除了军赋之外,其他一切赋税全部免除。 
总之,政策上全面采取黄老政策,清净无为,不干涉百姓,让他们安心生产,以恢复长久战争所带来的破坏。所谓“黄老政策”的“黄老”,指“黄帝”和“老子”,我们知道,先秦诸子中的《老子》就是阐发让统治者清净无为的思想,而老子的思想相传和远古的黄帝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黄帝和老子合起来的思想称为“黄老之术”,这个词几乎成了历史上清净无为政策的代称。 
可以说,惠帝和吕后的政策是非常成功,他们管宫里的事,外面的政事,只要不触及他们的权力和利益,都交给丞相等主管官员,萧何当丞相,继而是曹参,继而是王陵,都是刘邦生前安排好的。中国的老百姓一般来说比较刻苦耐劳,一旦没有战乱,没有政府过多的管束,经济就能很快回复。所以在惠帝在位的七年之间,大汉朝的物质产品逐渐积累,人口逐渐增长,国势蒸蒸日上,显示出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后世很多皇帝都喜欢自我吹嘘,说自己很“勤政”,殊不知国家的繁盛与否,和皇帝是否勤政丝毫不成正比。说不定正是因为有的皇帝过于勤政,事事都管,反而让老百姓束手束脚,发展不了经济呢。 


小章:第七集

除了这些方面,还有些小插曲可以略微说说。 
惠帝三年的春天,在农闲季节,朝廷征发了长安附近六百里内的百姓十四万人修筑长安外城,一个月之后再解散。六月份,老百姓要干农活了,又征发了诸侯王、列侯的徒属一万人筑长安外城。这说明新的汉王朝在体恤民力上的确做得比较好了。 
修筑长安城墙也透露了这么一个信息,大汉已经度过了四处征伐的战争时期,开始进入到落实巩固自身政权的阶段。按照古人的解释,先秦乃至更早以前,是不讲究修筑城墙的。都城也一般只有宫墙,没有城墙,这样在抵御外敌的时候,就缺乏必要的屏障。有城郭外城的城邑是从春秋才发展起来的。公元前519年,楚国的令尹(相当于丞相)囊瓦为了防备吴国的进攻,开始修筑国都郢的外城墙,遭到了贵族沈尹戍的批评,理由是如果不把整个国家治理好,光给都城修筑城墙是没有用的。这个看法非常有道理,假使一个国家境内到处民不聊生,外敌来时一触即溃,光把都城修得像铁桶一样,的确也没有什么用。战国时齐国的靖郭君田婴(有名的孟尝君的老爸)原先在齐国当丞相,后来齐王不喜欢他了,免了他的官职,他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他担心自己的安全,想在薛邑修建高大的城墙,有人就劝他说:“老田啊,你当初之所以闻名天下,都在于你是齐国的丞相,没有齐国,你就什么都不是。你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把自己在齐国的地位重新夺回来,否则,你就是把薛邑的城墙筑到天那么高,又有什么用?”东汉末年割据幽州的公孙瓒也曾经给自己筑了一座坞堡,里面藏了三十年的粮食,他自以为有金城汤池之固,可是不久就被袁绍击破,身死国亡。可见光是修建城墙用处是不大的,以攻为守,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年轻的大汉王朝却有不得已的苦衷,它现在危机重重,潜在的敌人就有两个:山东的诸侯王和匈奴。 
诸侯王的威胁我们在后面会详细谈谈,而且那些诸侯王现在大部分还正忙着身体发育,暂时没有时间和汉王朝进行对抗,而匈奴的压力则迫在眉睫。 
这一年,吕后曾经找了一个宗室的女子冒充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希望匈奴能高抬贵手,不要对汉朝逼得太紧。 
可是这点小利益显然无法打发匈奴的胃口。这就好比一个强盗,如果能轻易地抢到更多的财物,一点小小的贿赂是不可能让他洗心革面的。 
匈奴是汉王朝的一个梦魇般的劲敌,即便在后来的一百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开疆万里,仍无法让这个在草原上飞马驰骋引弓射雕的民族臣服。正如他们自称,匈奴是天之骄子,“南有大汉,北有强胡”,他们生来就要让全世界的农耕民族们头疼的。 
作为身经百战的汉高祖刘邦,曾经自以为可以一举击灭匈奴,在汉七年(前200),带着自己三十二万攻城野战势同破竹的精锐部队,浩浩荡荡地北伐,却不料在平城的白登山(今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三十万骑兵分割包围得水泄不通,最后用了陈平的计策,用金银贿赂匈奴阏氏(皇后),七天之后,单于才放了刘邦一条生路。倘若不是匈奴阏氏的贪财和担心单于爱上汉地美女,刘邦可能要把白登山当成自己的埋骨之地,再也不可能躺在长陵的地下宫殿舒舒服服地安享万世的宁静了。 
对这么一个劲敌,吕后和惠帝能不怕吗? 
他们只能加紧修筑长安城墙,以期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惠帝五年的春天正月,又征发长安周围六百里内百姓十四万人筑长安外城,一个月才结束。之后又征发列侯徒属继续劳作,终于在九月,长安外城修筑成功。 
第二年也就是惠帝六年的春天,吕后接到了匈奴冒顿单于的书信,读完那封书信,吕后气得七窍生烟,那封信是这么写的: 
我是一个可怜的君主,没有老婆,自幼生长在湿润的草野藻泽之中,和平原上的牛马共舞。所以屡次徘徊于汉朝的边境,很想到中原内地参观参观。听说您的丈夫也不幸早逝,您自己孤苦伶仃,无人疼爱,和我的情况真是有得一比。既然我们两人都是单身,孤苦伶仃,很不快乐,不如干脆结成一对,互通有无,男欢女爱,岂不美哉! 
吕后不想惊动大臣,因为这封信涉及到不健康的男女关系,实在让人害羞,她只是召来了自己的心腹丞相陈平、舞阳侯樊哙和中郎将季布三个人共同商议。 
樊哙是杀狗的出身,一向心直口快,看见自己的妻姐受辱,马上咚咚咚拍着长满胸毛但是衰老的胸脯,大声道:“陛下,这件事交给我老樊好了,我老樊愿意率领十万兵马,横行匈奴之中,斩下冒顿单于的脑袋给您老人家献上。” 
身边的季布“嗤”的从鼻孔里喷出一声冷笑:“陛下,可以把樊哙这家伙拖出去斩了,他竟敢在您面前吹牛皮。当年陈豨在代地造反,高皇帝带着三十二万兵马进击匈奴,樊哙就是上将军。可是高皇帝被匈奴骑兵围个水泄不通,樊哙一筹莫展。天下人都唱歌道:‘平城之下确实苦,七天吃不上饭,饿得拉不动弓弩。’现在这凄苦的歌声还回荡在耳边,樊哙就忘得一干二净,想率十万人打下匈奴,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樊哙是个直性子,知道错了,倒也不文过饰非,只是脸红得像苹果一样,在一旁嗫嚅不言。 
吕后瞟了樊哙一眼,恨铁不成钢地叹了口气:“小樊啊,你怎么还像小伙子那么鲁莽。”转头又问季布:“那我们该怎么办?” 
季布道:“匈奴人像禽兽一样,陛下您何必跟他们一般计较,不如装傻得了。想剿灭他们,咱们的实力可还不够!” 
吕后点点头:“说得好。”于是给单于回信:“尊敬的单于先生:您百忙之中,还不肯忘记我们这个小国,还赐给我们书信,我们都非常恐惧。对您的建议,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并认真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年老色衰,头发不剩几根,牙齿屈指可数,走路都要人扶,哪里还配当您单于的妻子,那不简直是侮辱您吗?我自己思量,也没有什么罪,希望单于能宽宏大量 ,对我予以赦免。特意献上御车两辆,马八匹,给您没事坐着解闷。” 
冒顿见吕后这么谦卑装孙子,大感过瘾。他也知道汉朝地域广大,真要打起来也挺费劲,还是见好就收罢。于是回了一封信表示道谢,重新要求和亲。 
这边匈奴的压迫在吕后的忍让处理下,算是暂时应付过去了,日子又像往常一样慢慢地流淌。 
但是这种祥和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一个更大的难题很快摆在了吕后的面前。 
这就是惠帝的驾崩,它使长安的天空顿时又笼罩着一层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第3章 吕后称制功臣忍

小章:第一集

惠帝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他是一个可怜而仁厚的皇帝,要谈到他的性格,在这里必须先提提他的师傅,有名的滑头儒生叔孙通。 
叔孙通也是山东人,在秦朝时就被征召为博士。这家伙很会见风使舵,当年陈胜、吴广造反的时候,人头畜鸣的秦二世召集诸儒生讨论,很多儒生都以为生活在自己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义愤填膺地表示,这是犯上作乱,要二世发兵击灭。哪知道二世并不领他们的情,因为他觉得儒生们的说法很离谱,怎么可能?自己的统治这么英明,怎么会有人愿意造反?一定是儒生们危言耸听,意图破坏全国上下的大好形势,恶毒攻击中央。因此,儒生们一边在口沫横飞,慷慨激昂;二世的脸却乌云密布,山雨欲来。 
叔孙通在一旁冷眼旁观,发现二世这个人渣已经无可救药,就跑上前谄媚地说:“陛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