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之至者谓之元-闲话元朝往事 >

第37章

大之至者谓之元-闲话元朝往事-第37章

小说: 大之至者谓之元-闲话元朝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肯普郡的步兵,那庞松比和索墨塞的骑兵,那冒着枪林弹雨吹风笛的苏格兰士兵,那赖兰特营的士兵,那刚刚入伍几乎不会使枪却敢于同老兵抗衡的新兵,这些人才算得上伟大。威灵顿表现得很顽强,这是他的优点,我们决不否认,但是,他的步兵和骑兵中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和他一样顽强。至于我们,我们只歌颂英国士兵,英国军队和英国人民。”
 
滑铁卢之战,不利于拿破仑的因素甚多。首先,法国南部的叛乱使法军有两万兵力无法参加滑铁卢之战;再者,戴尔隆的两万人和四十六门火炮由于法军情报部门的失误无法参加击败普军的里尼战役。如果他参加了里尼战役,法军有可能在16日就全歼普军,那么也许就不会有滑铁卢之战了;第三,由于格鲁希的固执和愚蠢,他的三万三千人和近百门火炮,未能出现在滑铁卢,事实上,他有足够的时间和实力阻止普鲁士的两个军,完全可以挽狂澜于既倒;第四,拿破仑将整个进攻的指挥权交给了内伊,而没有亲自指挥。在以前的帝国里,拿破仑手下有着足够多的优秀将领可用,所以拿破仑在指挥中习惯了只指明大方向.而在他被流放到厄巴尔岛期间,原来的帝国分崩离析,原来的将领非死即伤,更多的是卸甲归田,不愿意再谈战事.这导致拿破仑在百日王朝时期根本无可用之人,无奈之下用了内伊和格鲁希两个庸才,这两个人,执行命令从不含糊,绝对忠诚,作战勇敢,身先士卒,但是,绝非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材。尤其是格鲁希,此人是—位勇敢果断的骑兵指挥员。但是,完全没有独立指挥作战及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事后,拿破仑对格鲁希在滑铁卢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格鲁希的弱点。同时,拿破仑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格鲁希以明确详细的指示,不过,尽管拿破仑没有过分责怪格鲁希,但是,格鲁希缺乏主动精神确实犯下了致命的错误;第五,天公也不作美。在决战的紧要关头,由于暴雨使总攻时间推迟,给了联军充裕的时间,使普军援兵能及时赶到战场;第六,拿破仑遇到的是一位极少犯错误的常胜将军,铁公爵威灵顿。

瑞典国王,昔日曾在拿破仑麾下作战,后来又领兵与之对抗的前法国元帅贝尔纳多特发表了如下评论:

“拿破仑并不是被世人征服的。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伟大。但上帝之所以惩罚他是因为他只相信自己的才智,把他那部庞大的战争机器用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凡事物极必反,古今概莫例外。”

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因滑铁卢之战,在名篇《战争论》中提出“进攻顶点”的原则,他认为,任何进攻,在进行到力量能确保成果的时候就必须停止,否则形势会发生剧变,进攻者就背上了难还的债务,这和中国的老话“适可而止”是同样的含意。拿破仑的战绩远超此前的名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凯撒和斐特烈大王等,却不知停顿,攻俄前甚至说,再过五年就会是世界的主人,气魄很大,但是,他激起了整个欧洲的反抗,联起手来对他作战。拿破仑先陷于西班牙游击泥潭,再败于莫斯科,终结于滑铁卢。虽然拿破仑连续对欧洲各国作战的原因很多,但是,他并不觉察他已经超过“进攻顶点”,进而走向深渊,毕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例子,在后来的世界历史上一再重现。正如拿破仑在征俄惨败时自己说过的一句名言:“从伟大崇高到荒谬可笑,其间只相差一步”。如果拿破仑帝国在与俄国瓜分欧洲之后,能用一段时间消化胜利果实,而不是发动攻俄战争,就可能避免后来的失败。

在世界战争史上,滑铁卢之战以战线短、时间短、影响大、结局意外而著称。法国大文豪雨果评论说,滑铁卢是一场一流的战争,而得胜的却是二流的将军。至于其中的原因,雨果也在《悲惨世界》滑铁卢一卷中作了这样的描述:大战的前一天突降大雨,整个滑铁卢田野变成一片泥沼,拿破仑的作战主力火炮队在泥沼中挣扎,迟迟进不了阵地,所以进攻的炮击打晚了,失败由此成为定局。如果没有那场大雨,进攻炮提早打响,大战在普鲁士人围上来之前就结束,历史可能就将改写。 

这一战,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一大片堆满了六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古战场,“滑铁卢”这三个字也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而流传下来,并在全世界广泛使用。 

威灵顿公爵当年的总参谋部就设在滑铁卢村,那是一座两层的小楼,现在是威灵顿纪念馆。这个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比利时国王关于威灵顿的“授封书”:授予威灵顿滑铁卢亲王一世称号,并将滑铁卢周围1083公顷的森林和土地同时封授,此称号和封地永远有效并可世袭。

在今天的滑铁卢,威灵顿公爵住过的这幢楼房作为联军统帅部的纪念馆,此外,铁狮峰下的滑铁卢战争纪念馆,那里有许多图片、实物以及音像制品,向游客再现了这场大战的经过。另外,滑铁卢村有许多出售纪念品的小商店,大量的是纪念拿破仑的纪念品。

对于此战,雨果还有句名言:“失败反而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拿破仑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更为高大。”在铁狮峰下,还建立了拿破仑纪念馆,而在进入滑铁卢村的村口,则树立着拿破仑的铜像。

贬低威灵顿的不只是法国人,拿破仑的形象实在太过深入人心了,对于威灵顿,德国诗人海涅在1827年用这样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评论:“此人有这样一种厄运:在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遭逢不幸的地方,他却交上了好运,这一点使我们愤怒,使他惹人憎厌。我们从他身上只看到愚蠢战胜天才──阿瑟&;#8226;威灵顿,在拿破仑&;#8226;波拿巴覆灭的地方取得胜利!……如果没有这种不幸中的大幸,威灵顿也许够得上被称为伟大的人,人们也许不会恨他,不会仔细衡量他, 至少不会用衡量一个拿破仑的标准来衡量他,……他是一个不光彩的威灵顿。……最让我气不过的是想到:阿瑟&;#8226;威灵顿竟会像拿破仑&;#8226;波拿巴一样永垂不朽。”

而后世的温斯顿&;#8226;邱吉尔,当然是推崇他的前辈威灵顿的,不过,他对拿破仑有更高的评价:“由于拿破仑的天才,法国革命的影响传遍欧洲各地。在巴黎诞生的民族主义和自由的理想传给了欧洲各个民族。在十九世纪的其余时间里,这些理想将同维也纳会议确定的世界秩序发生严重冲突。虽然法国战败,她的皇帝下台,但是,鼓舞她的那些原则并未消失,它们将发挥重要作用,改变欧洲各国的统治制度,英国当然也不能例外。” 

公平地说,威灵顿虽然不讨人喜欢,不过,不可否认,他是位杰出的军事家,而且富于理性。他能击败拿破仑,并不是偶然的,在最后与拿破仑决战之前,他击败过六位拿破仑的元帅,最后击败了拿破仑本人,要知道,他一直是用一把烂牌——英国和汉诺威及比利时的杂牌军在和拿破仑的忠实军队作战,在半岛作战中如此,在滑铁卢之战仍是如此。而且,在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威灵顿力排众议,主张继续维持法国的大国地位,而在滑铁卢之战后,他又阻止了冲动的普军老帅布吕歇尔企图枪毙拿破仑和破坏巴黎的主张。或许,较之拿破仑那充满浪漫色彩的功业与人生,威灵顿的成就是不讨人喜欢的,但是,威灵顿的经历证明:有时候,努力与勤奋,同样能战胜天才。 

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威灵顿元帅,政治上是保守的,但是,回到国内,在日常生活中,他则是以谦恭待人,并且视荣誉为生命。长久以来,威灵顿一直想买下他家旁边的一块空地,于是他让部下去跟那家农民商议买地的事。正好那家人家缺钱,又加上知道买主是赫赫有名的威灵顿公爵,于是,买卖很快成交。部下兴冲冲地向公爵回报,威灵顿问他:“你用多少钱买的?”部下很高兴地说:“那块地本来值一千五百英镑,但我用一千英镑就买下了。我报上公爵的名号,对方吓得直发抖……”威灵顿视自己的名誉为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他立即打断了部下的话,斥责他说:“你把我的名誉以五百英镑的价钱贱卖了!”第二天,威灵顿立即派人给那位农民送去了五百英镑。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威灵顿长期担任英国陆军总司令,1828年,他担任英王乔治四世的首相,1830年辞职,1834年1835年,任英国外交大臣。威灵顿在政治上反对改革,曾反对“改革法案”,镇压1848年宪章运动。威灵顿在军队建设上,对于建设具有较高战斗力的英国陆军贡献颇大,发扬了英国陆军擅长防卫作战的传统,培养了部队的勇敢坚定精神,同时,他在军事上也坚持旧的观点和制度,要求按门第选拔军官,并主张棍棒纪律。1852年9月14号,威灵顿死于瓦尔麦尔(WALMER)城堡,在圣保罗大教堂国葬,年八十余岁。

随着滑铁卢之战英国的获胜,拿破仑再次退位,历经二十二年的反法战争终于结束了,英国百折不挠,组织了七次反法同盟,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英国得到了不少战略要地,为日后建立更为庞大的第二大英帝国取得了优势。

1783年北美各殖民地的独立,使得第一大英帝国瓦解,而英国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使得法国再也不是英国的对手,英国取得了建立第二帝国的优势,另外,北美独立后,英国还保有加拿大,而几乎与北美独立的同时,英国又发现了澳大利亚,更为重要的是,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取得的重要战略据点,都可以保证其进一步征服印度,第二大英帝国开始逐步形成,而印度就是以后的第二大英帝国最重要的基石,拿破仑战争的胜利,确保了印度以后必将为英国所占有。

回过头来再说乔治三世,前面说过,在北美独立后,乔治三世权势不再。不过,后来他还是有重掌大权的机会,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英国举国上下都支持对法国作战,此时,乔治三世又成了英国全国支持的国王,但是,北美独立对乔治三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没有利用这个机会重整旗鼓,而是宁愿过淡薄平静的生活,听由首相和内阁去进行对法国的战事。

在此期间,乔治三世只是在不列颠群岛的内部事务上起过一点影响,这就是前面说的,合并爱尔兰的问题,英国首相小皮特想解放爱尔兰的天主教徒们,遭到坚定的新教徒乔治三世的坚决反对,小皮特因而于1801年辞职,乔治三世说服阿丁顿组阁,后来,1804年小皮特再度上台执政时,没有再坚持解放爱尔兰的天主教徒。

在辉格党短暂执政时期,乔治三世赞同对法议和,同意停止奴隶贸易,但是,他仍然坚决反对解放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其影响甚至一直波及到今天的爱尔兰局势。

乔治三世还与中国有一段联系,1793年,55岁的乔治三世派特使马噶尔尼勋爵出访中国,整个英国都为这次出访作准备,光是准备礼品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他们把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精心准备,打算带到中国。英国人兴高采烈地说:“把我们最新的发明: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介绍给中国人,准会让这个好奇而又灵巧的民族高兴的。”,“许多曾去过东方的使团写的纪行让我们深信每个使团均应配备卫队。在皇帝面前迅速变换队形,表演炮兵的装备一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支持我们的外交活动。”

英国使团费尽心思拟就的礼品单介绍了如下礼品:

1,天体运行仪,该仪器演示了太阳系的构成。它能精确地模仿地球的绕日运动,以及月球绕地球运动;从仪器上还可看到太阳的轨道,带4颗卫星的木星,带光圈及卫星的火星等。“这个仪器是欧洲最精密的,它所设计的天体运行情况可适用一千多年。”

2,地球仪,它标有世界各国的位置、首都、山脉和河流。

3,“欧洲各国都承认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国家,因此英王陛下想在给皇帝陛下派遣使团的同时派遣几艘最大的船只,以示敬意。但鉴于黄海中有暗礁,而欧洲的航海家又根本不熟悉这段海路,英王陛下不得已派遣一些较小的船只。另外,英王陛下赠送给皇帝陛下英国最大的装备有一百一十门最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列舰的模型。”

英国人在装船时设想中国人在见到见到这些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之后,会很快同意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互派使节、扩大贸易。

乔治三世在给乾隆帝的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