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恭亲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一连串开创了美利坚帝国万世基业的行动后,中美关系在西华德的战略中就摆上了议事日程。1869年,当他协助朋友格兰特将军赢得总统大选后,便引退下来,开始了为期14个月的环球旅行(1869年7月~1871年的9月)。尽管这次旅行号称是私人访问,但实际上,关国政府将此当做了奉行扩张主义之后的一次国际巡回演出,尤其是西华德的中国之行,几乎成为一次准官方访问,美国军队不仅为其提供了政府首脑规格的保护,美国驻华外交机构实际上也成为他的助手。
也正是因此,恭亲王即使抱病在身,也坚持面访西华德。
鼓励中国走向世界
在恭亲王与西华德的会谈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就是中国应当派遣外交官常驻西方各国。恭亲王明确地表示,他将全力推动派出常任使节,并坚信这将有利于增进中外了解和沟通。而在此前西华德与总理衙门的会谈中,总理衙门的其他大臣对此不敢明确表态。在西华德与文祥的私下会谈中,作为激进改革派的文祥,也无奈地表示:中国的事情不能着急,改革必须稳步推进,否则会适得其反。
对于大清帝国的腐朽,西华德在这次访问中有了切身的体会。10月18日他在上海登陆时,就有幸看到了中国官员的招摇过市,鸣锣开道,随从如云,还奇怪地“举着各种颜色的伞”。西华德当场就对助手们评论道:“这就是帝国腐败的证据……一个国家,就如同一个人,(不可)总是惦记着过去的荣耀,尤其是在已经无能去发扬光大时。”
总理衙门欢迎宴会上,尽管《纽约时报》不厌其烦地报道了鱼翅、燕窝等菜谱,来证明西华德在中国受到的崇高礼遇,但那150道精美菜肴、长达4个多小时的吃喝以及中国官员们使劲干杯拼酒却回避公事的热情,令他头疼不已。
在西华德与恭亲王见面前,他曾经花了数天时间游览长城,在长城脚下,他和美军将领们大发感慨:为什么这么伟大的建筑,最终无法阻止这个天朝帝国的衰亡与堕落?
第二十章 谁可托福
【 美国总统格兰特告诉李鸿章:“我甚盼中国自强。”他的助手杨格将军也说:“中国若不自强,外人必易生心欺侮。……中国之大害,在弱之一字,我心甚敬爱中国,实盼望中国用好法,除弊兴利,勉力自强,成为天下第一大国,谁能侮之?”】
纽约河滨路周围都戒严了,8万多人拥挤在道路的两侧。
清晨6点左右,12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在警察和军队的护卫下,进入了尚未完工的格兰特陵园。大清国特使李鸿章坐在第二辆马车上,向欢迎的人群频频招手致意。在曙光的映照下,李鸿章身上的黄马褂格外灿烂。
这是1896年8月30日,星期天。
随着凄婉的军号声响起,8位来自美国陆军第十三师的仪仗队员,向李鸿章和中国贵宾们行持枪礼。李鸿章缓缓地走向巨大的格兰特铁制灵枢,随从们放上了月桂树枝扎成的花圈,李鸿章肃立默哀。然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沉痛地对着棺木说道:“别了,我的兄弟!”
《纽约时报》在次日的报道中说,李鸿章的这句特殊悼词,“非常令人感动”,“他的思绪回到17年前与将军亲切会晤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
《纽约时报》没有注意到的是,17年前,李鸿章与到访的格兰特总统多次密谈,请求格兰特充当特使,调解中日因琉球群岛主权发生的争执。自那次事件后,格兰特就被大清国政府和人民当做了仗义的朋友。
而这一切,都是恭亲王的运筹帷幄。
总统访大清
格兰特访问中国,是在1879年的初夏。当时,他刚结束了第二任总统任期,开始了为期两年的世界大环游,从暹罗(泰国)进入了中国境内,先后访问了广东、上海、天津,而后在6月3日到达北京。
这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西方国家元首,也是继9年前美国前国务卿西华德访问中国后,到访中国的第二位美国国家领导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大清“总理”、48岁的恭亲王奕訢十分重视,在格兰特抵达北京后不到两小时,恭亲王就派人前往其下榻的美国公使馆问候。
次日(6月4日)下午2点半,格兰特总统一行离开了东交民巷的美国公使馆,在中国军队的护卫下,前往总理衙门。这天非常炎热,气温足有101华氏度(38。3摄氏度),中国首都的道路上尘土漫天、垃圾遍地,十分肮脏。
恭亲王早已率领官员们。迎候在衙门口。在欢迎的礼炮声中,恭亲王走向前来,与格兰特寒暄见礼,美国驻华代理公使何天爵担任翻译。宾主相携着走进一间宽敞但十分简朴的会议室,桌上已经布满了精美的冷盘佳肴。
恭亲王请格兰特坐在他左侧的贵宾位置上,两国随从们一一按级别入座。恭亲王便开始向美国客人一一分发他的红色大名片,何天爵陪同在旁,向他逐个介绍美国代表团成员,恭亲王与每人都亲切握手。当介绍到身穿军服的格兰特总统之子格兰特上校时,恭亲王停了下来,亲切地询问他的军衔及军装上各种饰品的含义,还问了他的年龄、婚否、有无孩子,当他得知格兰特上校只有一个女儿时,很同情地说:“你好可怜啊。”这令美国人诧异不止,事后补课才知道中国人对男孩的偏爱。
这次会见的主要“议程”,还是中国大餐。仆人们开始端上各种美味佳肴,燕窝、鱼翅、熊掌、烤鸭等,美国人因刚在使馆内用过午餐,谁也不饿,但依然饶有兴趣地欣赏着这一“奢华的娱乐”。他们注意到,与广东、上海和天津的官方接待不同,这次“国宴”还是相对简单的,尤其是没有过多的仆人川流不息。而恭亲王很少动筷子,只略喝几口燕窝,对鱼翅之类的则是碰都没碰。双方都没怎么吃,宴会很快成了“烟会”,美国人吸起了雪茄,而恭亲王则掏出了旱烟枪。
借助着翻译,宾主之间开始交谈,话题很快就转到了中国的教育改革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当时,作为中国新式最高学府,同文馆的教学已经在美国籍的校长丁韪良的带领下,步入正轨。而在煤矿和铁矿开发上,格兰特表示出明显的兴趣,强烈建议中国应效仿英国,多多开发自然资源,向大国迈进。但对这个话题,恭亲王似乎并不想多谈,或者他似乎有难言之隐,倒是中国财政部长(“户部尚书”)很感兴趣,与美国客人热烈讨论起来。恭亲王在旁听着,一袋袋地抽着他的烟枪,并不时给格兰特的盘子里添菜,那菜“堆得都足以装饰一颗圣诞树了”。
美国人事后总结说,作为中国的权力核心,恭亲王对于西方和世界大势,十分了解。远远超过他的同胞们。但是,与李鸿章不同,他首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作为政权基础的满清贵族,而这个团体十分保守排外,这就注定了恭亲王“不可能如李鸿章那样走得那么远”。在此次会谈中,但凡涉及中国的改革和进步的话题,他都很少说话,而格兰特则侃侃而谈。因此,美国人认为,真正能推动恭亲王、触动中国政府的改革建议,“必须来自于中国内部,来自于中国的人民”。
宴会之后,格兰特总统一行前往同文馆参观。学生们用娴熟的英文致了欢迎词,格兰特则发表了简短的讲话,称赞说:在如此古老的国家里,看到了现代文明的进步以英语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他的世界环游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琉球、琉球
国宴次日(6月5日),恭亲王轻车简从,前往美国公使馆回访。这一次,恭亲王令美国人看到了他“绵里藏针”的另一面:机敏,睿智,不达目的不罢休。美国人感慨道,恭亲王代表着中国政坛的“勇气”和“能力”。
话题围绕着日本与琉球展开。
就在3个月前(1879年3月),日本利用中俄在新疆军事对峙,中国无暇东顾的机会,下令将其已经实际占领的中国藩属国琉球“撤蕃置县”,正式吞并。此举激起大清国朝野的愤怒,中国驻日本公使何如璋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派遣军舰,盛陈兵威,表面上是前往琉球质问,实质上要“示日本以必争”;中策是据理言明,约琉球令其夹攻,“示日本以必救”;下策是与日本反复辩论,或援外国公法(国际法)以相究责,或约各国使臣与之评理。恭亲王等经过反复权衡,决定采用何如璋提出的下策。在朝廷而言,此时百废待举,在琉球问题上采用敷衍拖延,实在也是有难言之隐。邀请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威望的美国前总统格兰特,为中国进行斡旋,就是此次恭亲王回访的目的。
恭亲王向格兰特介绍了琉球情况。美国人记载道:“他的声音是低沉和柔软的,他的手势(丰富得)更像一个意大利人,而不是中国人。在何天爵翻译的时候,恭亲王就靠在椅背上,拿起烟枪抽几口。偶尔,他又想到了什么,就会打断翻译,又急又快地解释。特别在谈到中国将为保卫主权而奋战时,他会显得十分激动,然后他会为插话而抱歉,让翻译继续。有时,他会突然停住长句,说不能太长了,否则何天爵翻译时记不住,大家就哄堂大笑。”
格兰特表示,他目前并没有官方身份,但他很愿意以私人身份向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转达中国的关切。他同时表示,美国的对外政策就是公平正义,不会容忍日本对华的侵略。
恭亲王说:美国对中国的深情厚谊,中国不会遗忘。他告诉格兰特,在返程途中经过天津时,直隶总督李鸿章将就琉球事件的细节与他进一步交换意见。
格兰特接受重托后,恭亲王如释重负,端起香槟,再次向格兰特及美国贵宾们表示感谢,并为格兰特的健康干杯。格兰特则回礼,为恭亲王和中国皇帝陛下的健康干杯。随后,恭亲王告辞,格兰特总统亲自将其送上使馆门口的大轿。
在琉球问题上,中国人令人惊讶地显露出了极高的效率。6月12日清晨,格兰特刚刚到达天津,还在美国总领事馆吃早餐时,就接到通知,李鸿章已前来拜访。格兰特总统立即要求美军士兵列队,并鸣放礼炮迎接这位著名的中国总督。
李鸿章详细地向格兰特介绍了琉球事件的前因后果。比恭亲王更为咄咄逼人的是,李鸿章搬出了此前的中美条约,条约中明确约定:如果第三国对中美任何一国“有不公或轻藐的事,一经知照,必须相助”。格兰特的助手杨格将军告诉总统,根据琉球事件的情况,日本的确“轻藐”了中国。因此,协助中国进行调解,不仅是道义责任,也是条约责任。这一来,格兰特的调停,不仅是私人外交行为,更上升为美国的国家外交义务了。
在第一次见面后,李鸿章就和格兰特成了惺惺相惜的朋友。次日,格兰特回访了总督府,李鸿章的欢迎仪式排场远超过恭亲王的,甚至动用了“黄缎衬里的轿子––在中国只有皇帝才能使用这样的轿子”,可以相信,这样的超规格接待,一定得到了恭亲王的同意。几天之后,根据李鸿章的命令,由天津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出面,邀请各国驻天津领事和夫人,为美国代表团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李鸿章破天荒地出席了这个有女士们在场的宴会,令外交官们大为惊喜。
“中国要自强”
离开中国后,格兰特总统乘坐美国军舰“里士满”号前往日本。日本之行,格兰特已不单单是游览,而且肩负着恭亲王、李鸿章和大清国的重托,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条约义务。
日本人对格兰特的到访给予了最高规格的接待。对于琉球事件,在美国人的压力下,日本再度显露了外交方面的灵活手段,提出“分岛改约案”,将琉球由中日两国分割占领,琉球南部靠近台湾的宫古、八重山两岛划给中国。
在格兰特建议下,恭亲王和李鸿章一度曾考虑接受,让琉球国王在此二岛上复国,但琉球国派驻北京的使节再三哭诉,此二岛上地贫瘠,无法生存。中国于是提出了反建议,要求三分琉球,北部归日本,南部归中国,中部各岛则归琉球王国,由中日两国确保其独立自主。日本对中国的建议坚决反对,并且搬出了中日两国1874年签订的《北京条约》。当时,因台湾土著杀害了漂流到台湾的琉球船民,日本兴兵问罪,中国在签订条约时为了推卸责任,写下了“台湾生蕃曾将日本属民等妄加残害”,间接认可了琉球人是日本属民,这是恭亲王和李鸿章外交生涯中的最大败笔之一。
美国人一看这条约,也感无奈。而此时,沙俄在新疆加强了军事威胁,种种迹象表明日俄两国可能联手对付中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中国不得不调整策略,同意以日本的提议为基础,进行琉球问题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