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妇-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床坏眉棠付运茫吮鹑说幕熬屠创竽郑轮艘材训冒材!
说着李三老爷掩面大哭,朱氏用手帕遮一遮脸,当做陪了他几滴泪,李三老爷收泪又道:“姐姐方走,又梦见爹爹来了,说当初对我万分疼惜,全不想换来的是我今日猪狗不如的行径,他在泉下实在难以安枕。”说着李三老爷仰面又流了几滴泪:“我想着这是姐姐的婆家,梦见姐姐也是常事,爹爹的坟墓在千里之外,竟也能梦见他,想必我的行径确是天理不容,这才接连被数落。醒来之后,思前想后,想起那些事情只觉万箭穿心,恨不得立时回了家乡,去爹爹坟上大哭一场,在大哥面前跪着忏悔,哪还有脸在这里做婉姐儿的舅舅。”
说完李三老爷捶胸顿足,哭个不停,这哭可就比不得昨日在灵前的那假哭,朱氏低头思量一下,看来这李三老爷还算天良没泯,他既是婉潞的亲舅舅,话又说到这里,对他可不能像对族里那些人,等他哭了一阵这才开口劝:“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舅舅既有悔意,那我也不好强留,只是本是至亲,日后也要常来常往,才是做亲戚的本心。”
李三老爷含泪答应,朱氏又说几句,就吩咐人进去里面请婉潞,婉潞出来听说舅舅要走,昨日虽然那样决绝,但这时看见他眼哭的通红,心里还是不忍心,朱氏起身让他们两说些话,去外面打点去了。
李三老爷和婉潞还在说话,就见杨妈妈提着个包袱,身后的小厮也碰着个拜匣过来,杨妈妈先行了礼,然后就把包袱捧到李三老爷跟前,小厮也把拜匣放到桌上。杨妈妈拍着包袱道:“这是我们老爷的两套衣衫,留给舅老爷做个念想,除了衣衫,里面还有两匹绢,四个小荷包,留着给舅太太和表姑娘们的礼吧。
李三老爷刚想推辞,杨妈妈又把拜匣往他那里推一推:“这里面是两百两银子,太太说权当舅老爷回程的盘缠,请舅老爷千万别推辞。”
李三老爷见了如此丰厚的馈赠,那脸已经烧的像块红布:“这使不得,我来这一趟,都没带礼物,连奠仪都没备,哪敢再收这些。”婉潞是个聪明人,这两日的言行下来,已经看出李家的家计只怕早已艰难,不说别的,李三老爷身上的这件白绸道袍,袖子处就有磨损的痕迹,哪家世家公子,会穿这样一件衣衫?
还有自己的奶妈陈妈妈,身上虽干净,但头上的银簪还是娘当初在日赏的,也难怪舅舅想要拿了娘当日的嫁妆走,没饭吃的时候,放着这么一大笔钱财在别人家,有几个心里会高兴的?
婉潞今早起来,已经把陈妈妈找来,给了她十两银子,两匹布,还有四样首饰,说就当是自己给妈妈的孝敬,除此已经打点了另一份礼物要给李三老爷的,想不到朱氏已经预备下了,忙站起来道:“舅舅快别推辞,我们是骨肉至亲,甥女锦衣玉食,难道忍看舅舅们淡薄吗?”
这说的李三老爷的脸更是火烧一样,看着婉潞脸上那酷似亡姐的笑容,她出嫁前,曾把自己叫来跟前,用梳子给自己梳发,叮嘱自己日后不要再像原先一样顽劣。想起往事,还有昨日做的那梦,李三老爷的泪又掉落:“婉姐,我这做舅舅,实在对你不起。”
杨妈妈早开口了:“舅老爷何出此言,你和大姑娘是骨肉至亲,那些事不过是受了奸人蒙蔽,才当我们太太是个不好的,现时您既已知道了内情,又和大姑娘说开了,自然还是舅舅外甥亲亲热热在一起,这些东西,外甥女孝敬舅舅是本当的,再不可推辞了。”
李三老爷来这几日,也知道杨妈妈是朱氏身边得用的管家娘子,对她不敢再当平常下人视之,忙起身谢道:“妈妈这番话,确是说的有理。”杨妈妈见婉潞也要站起,慌的两只手摇成风车:“舅老爷这样是折了我的福,要这样说,倒是我不该多嘴。”
李三老爷这才重新坐下,吩咐自己的小厮把这些东西收进去,又重新端上茶,舅甥两人又说些家常话。事到如今,婉潞心里倒有些想要去舅舅家里瞧瞧,去去外祖坟前,认认表姐妹们,但听李三老爷话里,今日吃过午饭就要赶紧上路,一路马不停蹄地回去,又把话咽了下去。
陪着李三老爷吃完午饭,李三老爷也就告辞而去,婉潞只能送他到二门口,见他带着人转身而去,从人中的陈妈妈不时还回头望着自己。婉潞心中不由涌上丝酸楚,本想让陈妈妈留下的,但婉潞心中也知道,陈妈妈为人很不好,当日朱氏逐她出门也是在理的,他们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婉潞转身想回房,看见身后站着的朱氏,婉潞把将要夺眶的泪水咽回去,脸上露出笑容:“太太好。”
朱氏不等她行礼已上前把她搂在怀里,轻声叹息:“你这孩子,实在太懂事了。”婉潞方才的一滴泪终于落了下来,什么话都没说,默默靠在朱氏怀里。天空蓝的连最好的染匠也染不出这样平缓的蓝,柔顺的像一匹最好的锦缎,偶尔有一两只飞鸟的影子掠过,婉潞心里知道,只有眼前的人才是自己亲人,平赵两家方是自己一生的根本。
居丧的日子过的很快,朱氏已陆续把家里的下人打发掉了,只留下三房家人,一家男人领了项事情,杨大叔专门管去店铺收那些礼钱,杜大专门跑衙门,什么交粮纳税这些。剩下的楚二除了看门,每天再出去买些日用的百货。
三家的女人倒和平时一样,杨妈妈照样是朱氏的臂膀,杜大嫂和楚二娘一个管了衣物浆洗,另一个专管厨下。小厮留了四个,两个聪明些的随续宗上学,另两个就在家里跑个腿,做做杂事。
婉潞的丫鬟一个没动,朱氏自己房里的丫鬟只留了三个,婉潞心中有不安,和朱氏商量,要把身边的丫鬟也裁两个,被朱氏嗔怪了。婉潞虽知道朱氏对自己不能说是为了贤名,心里的感激更多了。
下人少了,家里的事情也少了,居丧之家,别人家有什么事情,只需备分礼去就好,亲戚间走动的也不多。续宗上学去后,家里就几个女人相对而坐,偶尔婉潞瞧着朱氏的样子,想起朱太太曾说过的话,想问又不敢问出来。
心声
》
往往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也不能终日枯坐,经常都是做做针线,听吴妈妈说些以前的事情。吴妈妈在大户人家的后院过了几乎一辈子,后院的事情十分清楚明白。
朱氏听着,不过是打发时间消遣,婉潞却往往听的入迷。平家人口简单,当日平老太太还活着的时候不过就是一家五口,四太太她们初时还当朱氏和李氏一样温柔的,谁知经过几次,晓得朱氏是个厉害人,也不敢多来,不过逢着年节时来走个过场。
就算想在婉潞跟前搬嘴弄舌,自从陈妈妈被赶走,也就夹了尾巴各人自己乖乖回家,不敢再多言。这后院里面的事情,婉潞还真的知道的不多,以后要嫁的是大雍第一等的世家,这些事情,自然就要清楚明白,才不会被人欺负。
这日朱太太过来瞧朱氏,婉潞和吴妈妈两人坐在院子里竹子下面做针线。婉潞绣的是嫁衫,凤凰的眼睛要用黑线,在绣线里细细挑了,慢慢绣了一会,刚抬起头,春燕就用手巾给婉潞擦着额头上的汗,夏妍已端来清水让她洗手,风摇动着竹叶,婉潞重新坐了下来,不觉春日已过,夏天来到。
吴妈妈瞧那两个丫头各忙各的,笑着道:“大姑娘,这两个丫头不错,日后大姑娘带了去,也好做个臂膀。”这让婉潞一怔,接着就低下眼帘,轻声叹息。
吴妈妈晓得她的心事,平家从第一代侯爷起就没纳过妾,怕只怕婉潞也当别人家是这样,妻子不许,丈夫就不敢纳妾了。
吴妈妈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安慰地道:“姑娘,我也晓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只是女子要贤,第一就要不妒,有孕时,不便时,家务辛苦时,自然要给丈夫纳上一房两房,一来要别人赞你个贤字,二来拢住他的心,他也不会生外心。”
况且,那两个丫头都是从小一直跟着的,更好拿捏,想起吴妈妈曾说过的话,婉潞心里又开始翻滚。见婉潞低头不说话,吴妈妈的脸微微绷一绷,刚要再劝,婉潞已经抬头问道:“妈妈,我想问一问,房管二夫人?可不可谓贤?”
吴妈妈没想到婉潞别的不举,就举这史上最有名的两个不许丈夫纳妾的醋娘子,但这两位也不可说她们不贤,见吴妈妈不回答,婉潞又道:“妈妈,你方才也说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男子是我的丈夫,是我一生一世所系的人,大宋尚要灭南唐,为何我要把丈夫拱手让出?”
吴妈妈虽知道婉潞是个有主意的,只是常当她还小,没经过事不晓得天下事艰难的多,脸上的笑容没变:“姑娘,你现时还小,不晓得做了人的妻子,所受的束缚极多,就算是丈夫不想纳妾,也多的是亲友们送些美婢过来,况且你总有怀孕不方便的时候,难道那时要容男子在外面胡乱吗?”
吴妈妈虽说的义正词严,那眼却没离开过婉潞的脸,婉潞一双眼亮晶晶的,秀亭鼻子下面,唇色鲜艳欲滴,撑着旁边因激动而出现的淡淡粉色,又是一个玫瑰花样的女子,这样的少女,吴妈妈见的不少,那些少女大都在后院的妻妾争锋,婆媳不合,妯娌暗斗之中眼变的黯然,迅速枯萎下去,最后见到时候,都像一个人教出来的一样,同样的笑容,同样的话语,只是那眼里再没了活力,而只有别的。
吴妈妈垂下眼,叹息声又加重了,婉潞从自己的遐想里醒过来,握住她放在膝上的手:“妈妈,男女本是一体,若妻子不会生育,为子嗣计,纳妾生子也是正事,只是为了博贤名,讨公婆丈夫的欢喜就要给丈夫纳妾,纳了回来之后有心有不甘,百般算计于她,务必要把妾室紧紧握在手心,这又何苦来呢?”
吴妈妈抽回被婉潞握住的手,重新坐的端正,这样的话很多少女都问过,但一直没答案,吴妈妈眼里闪过一丝迷惑,随即很快消失,本来已经将要吐出的这天生万物都是不平的没说出来,变成这样一句:“我也想知道,这又是为了何苦呢?”
婉潞吐一口气:“妈妈,它日我嫁出了,定要让丈夫喜欢心疼我,断不会纳妾讨他的喜欢,况且君子本该如此。”听到这样的回答,吴妈妈脸上冒出丝古怪笑意,这样的话并不是头一次听到,虽不忍心,依然回答道:“姑娘,你还小,日后就明白世上的君子太少。”
是吗?婉潞歪着头笑一笑,只是不说话,这样的笑容仿佛刺了吴妈妈的眼,她微把眼闭一闭,不晓得这个少女,十年之后会不会像自己所见的其他少女一样,同样从鲜艳玫瑰变成枯萎花朵?
或者,这个少女是不一样的,吴妈妈睁开眼,看着婉潞脸上那丝微微的倔强,凝视了一会才伸手握住她的手:“姑娘,这条路很难。”
婉潞微微一愣,几乎立刻就回答:“我知道。”要达到目的,还要读很多书,经很多事,吴妈妈再次笑了,这样的笑容不同于以往,带有些温暖,而不是以往那种温和又疏离的笑容。
“姐姐。”随着孩童的声音,续宗扑进婉潞怀里,身后跟着个丫鬟:“小大爷,您慢点跑,别摔了。”见到婉潞忙行了个礼,婉潞先把续宗跑歪了的帽子理一理,这才笑着对丫鬟说:“续宗就在我这,你回去吧,和太太说,等会我们姐弟一起过去吃饭。”
丫鬟福一福这才走了,续宗抓着夏妍端上来的点心,大口大口往嘴里送,春燕倒了杯茶,婉潞接过来小口小口地喂着弟弟:“乖,慢慢吃,等会就吃晚饭了,再吃一个就好,不然等会又吃不下饭。”续宗吃完一个梅花糕,又喝了两杯茶才舒了口气:“方才好饿好渴,舅母在娘房里,又不敢要吃的。”
婉潞点一下他的额头:“所以就来找姐姐了?”见续宗满手的糕饼屑,拿出手绢替他擦着手上和嘴上的糕饼屑。垫了垫的续宗安静很多,看着婉潞的动作,突然问道:“姐姐,为什么四伯说你不孝顺?”
什么?续宗这短短一句让所有人都愣住,夏妍险些打翻了茶杯,春燕手里的点心也掉在桌上,婉潞的眉一皱,这些日子还当他们已经受了教训,况且大门紧锁,每有人出入不过开旁边的角门,除此之外,连角门都关的紧紧,杨大叔还买了两条猛犬回来,一到夜里就放到门口,防备的就是这些人。
谁知进不了大门,竟打起续宗的主意,见婉潞的唇紧紧抿住,续宗知道自己说了不该说的,低头不说话,婉潞看着他低头一副委屈的样子,伸手把他拉到怀里:“你告诉姐姐,四伯是怎么说的?”
续宗的小小眉头紧紧皱紧:“今儿早上上学时候,恰遇到四伯出门,上前行礼时候四伯说我还算知礼,也还孝顺,以后平家就要靠我了,说千万不要学姐姐你,一点也不孝顺,还不知礼,把自己舅舅都赶走了。”说着续宗的声音小了下来,腮帮子鼓起来:“我也晓得四伯说的不对,只是我是小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