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克辽东城后,李世民挥军进抵白岩城(辽宁省灯塔市西),在这里他与契苾何力一起将“以德服人”发挥到极致,既攻城,又收心,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右卫大将军李思摩很荣幸,他成为李世民的第一个“模特”。
李思摩原本是突厥的将军,后来归顺唐朝成了唐朝的将军并被赐姓李,这样阿史那思摩摇身一变就变成了李思摩。后来李世民交给李思摩数万突厥部属,同时委任他为东突厥的新任可汗,希望他能建立一个效忠于唐朝的新东突厥汗国。然而李思摩是将才却不是帅才,数年后数万部属不服他的管理纷纷离去,他的新东突厥汗国就此终结,已成光杆可汗的李思摩无处可去又回到了长安,当上了李世民的右卫大将军,这一次远征高句丽他伴驾出征。
贞观十九年五月二十九日,李思摩将军中箭了,而且一中就是两箭:一箭是高句丽守城士兵射的,一箭则是李世民射的,高句丽士兵射的在身上,李世民射的在心里。
李世民射的是什么箭呢?笼络人心的收心之箭。这支收心之箭很准,很强,让所有士兵无法抵御。
他竟然亲自用嘴帮李思摩吸出了中箭之后产生的淤血。这就是李世民的收心之箭。
此箭一出,全军上下无不感动,皇帝爱护至此,焉能不三军用命?至于李思摩,更是把这一收心之箭牢牢地记在了心里,生死不忘。
对李世民同样生死不忘的还有白岩城的老百姓,在这次战争中,他们虽然经历了战火,但同样记住了大唐皇帝的恩德,如果不是李世民,战后的白岩城本来会是一座空城,一座死城。
这一切还得从白岩城的反复无常说起。
贞观十九年五月十七日,唐军攻克辽东城,兔死狐悲的白岩城守军预感到挡不住唐军的兵锋,就向唐军表达了投降的意愿,唐军欣然接受。然而几天之后,白岩城的守军又变卦了,不投降了,接着打。
十一天后,唐军挥军包围了白岩城,不是不投降吗?狠狠打,往死里打!此时唐军士兵已经不希望白岩城投降,坚固的辽东城都攻下了,还怕小小的白岩城吗?更何况攻城之后还可以劫掠,苦哈哈的出国作战不就图个战后劫掠吗?
然而李世民想的注定与普通士兵不同,他要的是天下人心,要的是战后完整的城市,而绝不是劫掠一空的空城,死城。如果能够和平接收,又何必动干戈呢?
此时白岩城城主孙代音派来了秘密使节,给李世民带来了愿意投降的消息,只不过担心城内还有人不服。
还有人不服?好办!李世民专治各种不服,随即命人拿出唐军旗帜交给使节,说道:“回去告诉你们城主,愿意投降的话,就把旗帜插上白岩城的城头。”
转眼间,白岩城上插上了唐军旗帜,城内守军以为唐军已经登城,抵抗无望,糊里糊涂的就跟随城主孙代音向李世民投降,不费一兵一卒,白岩城已落入唐军手中。
这样的结果让李世民很高兴,却让李世勣以及手下的诸多将领非常不爽,士兵们浴血奋战就为了战后捞一把,这下全没了,到哪说理呢?
李世勣说道:“兵士们之所以奋不顾身拼命杀敌,就是为了掠夺城中的东西。现在眼看城破了,皇上为什么要接受他们的投降?这样不是让战士们失望吗?”
李世民闻言,下马对李世勣说道:“你说的对,但是任由兵士们去杀人虏财,我余心不忍。这样吧,你手下有功劳的,我用国库的东西去赏赐,来替代这座城池。”
用自己国库赎敌方一城,古往今来不知有几个皇帝可以做到。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三国时马谡就说过这样一句价值连城的话语,而李世民就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随后,李世民在河边搭起帐篷,接受白岩城一万余百姓的投降,所有投降百姓都提供饮食,八十岁以上者按等级赏赐绸缎,白岩城以外城市前来协防的士兵同样加以抚慰,愿意留下的欢迎,愿意离开的发给粮草,一切随意。
在投降的人群中,李世民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人物,这个人不是白岩城本地人,他是从辽东城来的,准确的说,他是护送上司的灵柩以及上司的妻儿来的。
原来此人是辽东城长史的侍从,他的上司被人谋害,身后妻儿孤苦无依,无法在辽东城安身,这名侍从就护送着长史的灵柩带着长史的妻儿逃到了白岩城,现在白岩城也破了,哪里是他们的下一站呢?
李世民给他们安排好了下一站,平壤!那里是辽东城长史的家乡!
李世民赏赐给有情有义的侍从五匹绸缎,同时为他制造了运送灵柩的车辆:有情有义的人啊,送你的主人回家吧!
有情有义,你的朋友佩服你,你的敌人同样也会佩服你。
就这样,在辽东城李世民展示了自己的“以德服人”,而与此同时,他的属下,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也展示了自己的英雄本色。
同辽东城大战一样,在白岩城之外同样发生过一次围城打援的激战,唐军出战的是契苾何力率领的八百精锐骑兵,对方则是从乌骨城(辽宁省凤城市)赶来的一万高句丽援军。
契苾何力率领八百骑兵杀进了重围,不幸被高句丽士兵的长矛刺中,腰部受伤落马。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薛万彻的弟弟薛万备单枪匹马杀了进来,在重重包围之中愣是把契苾何力救了出来,算是替两位哥哥报了契苾何力当年在吐谷浑之战的救命之恩。
被救之后的契苾何力重伤却不下火线,竟然将伤口简单一包扎,翻身上马又杀了回去。几番冲锋杀死对方一千余人,直至天黑各自收兵。
随后,白岩城投降,李世民居然让人找到了刺了契苾何力一长矛的高句丽士兵。李世民将这名士兵交给了契苾何力,是剁是刮,随意。
契苾何力却摇摇头,坚定地说道:“他为他的主子冒生死危险来刺我,是忠勇的人。我跟他又不曾相识,并没有怒恨。”随后契苾何力亲手放走了那位差点置自己于死地的高句丽士兵。
契苾何力,爷们,纯的。
错过
世界上有一种遗憾让人刻骨铭心,这种遗憾就叫做错过。无论是错过爱情,还是错过成功,错过给人带来的遗憾无药可医。
贞观十九年六月二十日,李世民挥军攻向了安市城(辽宁省海城市),在这里李世民先后三次错过了出奇制胜的机会,这三次错过让他一生痛心不已。
在李世民挥军攻向安市城的第二天,高句丽北部总督高延寿、高惠真率军向安市城增援。他们的背后是高句丽士兵以及靺鞨部落士兵的混合部队,总计十五万人。鼎盛时高句丽全国军队数量在三十万左右,这一次高延寿和高惠真带来了一半家当,就是要与李世民进行一场决战。
对于这场死磕,李世民充满期待,同样也充满担忧。因为此时他手中的牌并不多,能用于与高延寿死磕的机动部队只有三万人:李世勣步骑混编一万五千人,长孙无忌精锐士兵一万一千人,李世民亲自率领的步骑四千人,这就是李世民此战的全部家当。或许很多人会问,剩下的唐军做什么去了?剩下的唐军也没闲着,一部分从事后勤运送粮草,一部分包围安市城,不肯多动员部队的李世民这一次面临着捉襟见肘的窘境。
以三万对十五万,李世民的压力可想而知,不过他并不着急,他已经在内心中替高句丽军队虚拟了三套作战方案,然后他自己再见招拆招,一一拆解。
方案一:十五万大军一直向前,与安市城结成营垒,同时扼守高山险要坚守不战,放纵靺鞨骑兵出来骚扰唐军,届时唐军进不能立即攻克,退又有沼泽河流阻隔,势必坐困山中,进退两难;
方案二:救援安市城,救出全城军民后火速撤退,虽不能取胜唐军,但至少可以保存实力;
方案三:毕其功于一役,与唐军决战!
方案一上策,方案二中策,方案三下策,高句丽军会采用哪个方案呢?李世民认定会是方案三,因为十五万打三万优势太明显了,更何况这三万唐军还是孤军!
不出李世民所料,高延寿和高惠真确实采用了第三方案,在他们看来,以十五万大军救援安市城用方案一和方案二都太保守了,要救就救个彻底,要救就要把唐军打的满地找牙,一败涂地。
事实证明,高延寿和高惠真想的很好,也想的很对,只可惜,这一切悄悄地换了一个主语。被打的满地找牙一败涂地的不是唐军,而是他们自己。
此时李世民其实得到了一个釜底抽薪出奇制胜的建议,提出建议的正是江夏王李道宗。
李道宗说道:“高句丽倾全国之兵前来抵抗,平壤的兵力肯定很弱。我想亲率五千精兵,直接攻打平壤,那面前的十万高句丽兵不战而降。”
精兵五千,直扑平壤,这就是李道宗出奇制胜的奇袭建议。倘若李世民能够采纳,远征高句丽的结果就会被改写,然而这个奇思妙想被李世民错过了,他居然没有批准。
一生善于出奇制胜的李世民为什么会错过这个大计谋呢?根源就在于这一次他想求稳。五千精兵奇袭平壤听起来不错,然而执行起来必定风险重重,而这一次李世民是惨败不起的,他手中的王牌原本就不多。
由于兵力的捉襟见肘,奇袭平壤计划胎死腹中,李道宗也不敢坚持,只能将遗憾埋在心中,集中精力应对眼前之敌。
现在十五万高句丽大军已经在唐军的诱导下进抵安市城东南八里安营扎寨,高句丽与靺鞨兵连营达四十里,阵势咄咄逼人。
然而最多的兵在李世民看来也只不过是饺子,只是用来包的而已。李世民火速的将手下三万机动部队进行了调配,李世勣率领一万五千步骑兵在西岭构筑阵地,正面迎击高句丽兵;长孙无忌率精锐士兵一万一千人从山北狭谷迂回出击,冲击高句丽兵后卫部队;李世民自己率步骑兵四千携带战鼓旗帜,登上北山,全体以战鼓号角旗帜为号,一起发动攻击!
调配停当后,李世民又做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忽悠高延寿,一件事是安排明日受降。
李世民派使节对高延寿说道:“因为你们国家大臣作乱,我特地前来问罪。本不想打仗。可是进你的边境后,你们一粒粮食都没供奉,所以才拿下几个城池教训你们一下。”大国天子说话就是霸道,同时又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给你一种既可和又可战的烟雾弹。而高延寿也在不经意中被这个烟雾弹给迷惑了,他居然有一点相信了,表现是戒备竟有所松弛,这一松弛可要了亲命。
忽悠完高延寿,李世民还不忘交代有关官员,赶紧在行宫宝殿旁边搭建受降帐篷,后天中午就要用了,急活。
贞观十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决战开始。
最后高延寿发现自己上当了,大唐皇帝居然说话不算话,不是说不打吗,不打怎么还让李世勣构筑阵地了,这分明是打的架势啊,太不讲究了。
就在高延寿准备下令发起攻击时,李世民的战鼓先敲响了。长孙无忌大军从山北进军扬起的灰尘告诉李世民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而西岭的李世勣早就严阵以待。李世民一声令下,战鼓齐鸣,号角连天,三万唐军发起了对十五万高句丽军的冲锋。
人顺的时候连老天都帮忙,这一战又证明了这一点。
在唐军发动进攻的同时,天际电闪雷鸣,夏雷阵阵,闪电交加,而此时有一白盔白甲的怪物仿佛从天而降,挥舞着兵器向高句丽士兵的阵营杀了过去。
我的天啊?这是神,是人,还是鬼呢?
高句丽士兵不由自主的向后败退,三万唐军趁势向高句丽军大营扑去,前后夹击。此时高延寿才想起分兵抵抗,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阵营已经大乱,混乱中的十五万大军分崩离析,各自为战,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这一战高句丽兵阵亡两万余人,伤者无数,高延寿集合残兵靠山扎营想要顽抗到底,然而这个想法也成了奢望。
李世民指挥手下各路兵马将高延寿的残兵团团围住,根据事后统计,此时高延寿的残兵还有三万六千八百人,其余的十多万士兵要么阵亡,要么逃亡,总之指望不上了,而雪上加霜的是,长孙无忌率领一部分士兵切断了附近的所有桥梁,想要撤退?插两翅膀吧!
暂且不管高句丽人的翅膀,先来说说那个白盔白甲的怪物。这个怪物不是神,不是鬼,而是人,一个青史留名至今不衰的大唐名将,他的名字叫薛礼,薛礼这个名字还有点陌生,那就再说他另外一个名字,薛仁贵,三箭定江山的薛仁贵。
没错,这个怪物正是薛仁贵,远征高句丽正是薛仁贵军事生涯的起点,也是这位名将起飞的地方。实际上薛名将在战前的身份就是普通老百姓,他是自愿来到远征军中效力,为的就是博取日后的富贵。临行前,他对自己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