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皇上开始控诉,做下属的也别闲着,杨素和无间道工作者姬威分别就自己掌握的证据开始控诉。
“太子经常抱怨皇上对他不好。”
“太子经常说谁规劝他,他就杀谁,杀一百来个这个世界就安静了。”
“太子还请人占卜算卦,据说推算出公元598年皇帝驾崩。”
总之这是一场控诉大会、审判大会,在场的大臣在这一场控诉中完全扭转了以前对太子的良好印象。其实一切很简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切的指证都是或许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这些已经都不重要了,只要杨坚相信就足够了。
在杨坚的主持下,太子杨勇迅速地从“省优、部优、国优”变成了“假冒伪劣”,崩塌速度之快,有如现代企业的崩塌,如同“康泰克”遇上“PPA”,“三鹿奶粉”遇上“三聚氰胺”。
当什么也别当废太子
如果说废品还有回收利用的价值,那么废太子还有什么价值呢?
杨勇做太子的时候他是国之重器,是奢侈品,是非卖品,而当杨坚给他打上“声明作废”的质检章之后,杨勇的结局还不如盖了黑章的注水肉。从此国之储君名至实归了,储着吧,压根就没有用你的那一天。
公元600年十月九日,杨坚召见杨勇。
杨勇见到传召的使节,第一反应是:“不会是要杀我吧?”
还好,杨坚现在注销的是他的太子之位,而不是他的命。杨坚全副武装地坐在武德殿上,全副武装下面掩盖不住的是他忐忑不安的心,对于他而言,废太子何尝不是一次冒险。
文武百官站在东边,皇室亲属站在右边,杨勇和他的家属站在中间,现在他们是这个帝国最孤立的人,他们最亲近的人正全副武装地坐在上面,他们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却又如此之远。
这是一个哀伤的场景,二十年的储君被声明作废,杨勇的儿子和女儿也被免除了“亲王”和“公主”的名号,在这场朝会前他们还是贵不可言的金枝玉叶,而在这场朝会之后,他们就变成了一群高级政治犯。在那个年代,废太子还不如废品,废太子就是高级政治犯的代名词,至于能够活多久不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生命力,而取决于外方的意愿。
此时的杨勇已经身心俱疲,自始至终他都知道这是一个阴谋,一个足以毁灭他的旋涡,然而他却无能为力。他徒劳地想反抗,他拼命想解释,最终的结果是他陷入了别人精心制造的流沙之中,越挣扎越沉陷,最后只能是欲罢不能。
虽然都是一母所生,杨勇和杨广完全是两路人。杨勇活得真实,他不会委屈自己去适应别人的标准,而杨广恰恰相反,他可以为了适应别人的标准委屈自己,这就是兄弟俩的差距。也可以说杨勇适合平淡的生活,而杨广更适合政治生活,他比他的哥哥更能读懂游戏规则。
对比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杨勇的表现太温顺了,最后他甚至放弃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李承乾则不然,在被废之后他使出一个狠招,耿耿于怀地对李世民说了一句话:“我并不想如此荒唐,都是老四李泰给逼的!”这句话尽管没有最终挽救李承乾,却直接把李泰拉下了水,结果李承乾和李泰斗了多年白斗了,生生让李治捡了个大便宜。这个做法可以媲美于毒丸计划,近几年一些上市公司曾经采用。毒丸计划说白了就是我死你别想好活,通常的做法是打压所在公司的股价,让所有人的股票缩水,这样恶意收购的人无利可图,自然退出,这就是所谓的毒丸计划。
毒丸计划说穿了,就是要死大家一起死!
历史从来不允许假设,我们不知道,如果杨勇使出如李承乾一样的毒丸计划,隋朝的历史是否会改写,杨广还有没有机会成为隋炀帝,这一切只能存在于假设之中了。
当狼爱上羊
杨勇被废了,杨广在这一场兄弟之争中终于笑到了最后,不过赢的也很辛苦。
公元600年十一月三日,杨坚立杨广为皇太子,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全国地震了。(其夜,烈风大雪,地震山崩,民舍多坏,压死者百余口。)
不过没有杨坚授意,谁也不敢把皇太子和地震联系到一起,所以说地震也是可以有政治意义的。如果处于废太子期间,这可以说是连大地都发怒了,可是如果处于立新太子期间,这也可以这样解释:大地都开心地笑了。
什么是政治,这就是政治。
杨广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太子之位,马上就用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主动要求从此太子宫车马用度再减一等,大臣晋见太子不能称“臣”等。这几条标准算是提到杨坚的心窝里去了:“看,还是老二懂事啊!”
看着杨广如此懂事,杨坚也投桃报李,把看押废太子杨勇的任务就交给了杨广,这其实就是交心的姿态:“你就踏踏实实做太子吧,这天下迟早是你的!”杨坚此举其实就是让狼去看羊,让黄鼠狼去给养鸡场当管理员,在杨广的手上,杨勇再也没有翻身机会了,想要翻身,除非狼爱上了羊,可能吗?这种可能只存在于网络歌曲《狼爱上了羊》之中,在杨广的字典里,他和杨勇不是兄弟,而是天敌。
被拘押起来的杨勇反思了自己的前半生,展望了自己的后半生,反思了半天也没有发现自己足以被废黜的理由,最终的结论是自己不应该被废,只可惜没有人再听他的解释。
杨勇不断上书给杨坚,然而杨坚连半个字也没有看到,有杨广这样的碎纸机挡在前面,是不可能让那么扎眼的东西呈现到父亲面前的。
上书不行,杨勇采用了最原始的方法,上树。
上树不是为了逃跑,而是为了呼喊。从此杨勇经常在树上呼喊,期待着用这种原始的方法让杨坚听到,而一旁看守的人像看疯子一样看着他,谁都知道杨勇又不会千里传音,想用这样的方法传递消息?太土了吧!
或许是父子之间有特殊的心灵感应,不久之后杨坚果真过问了杨勇的现状,颇有接见的意愿。然而此时杨坚的面前,多数人已经成了杨广的死党,吃了杨广无数黑钱的杨素更是彻底铁了心了。他知道一旦杨勇活过来了,他就得死,所以为了自己能活,就不能让杨勇见到皇上,回头皇帝心一软复立太子,那自己的身家性命就算是报销了。
杨素很平静地回复杨坚:“杨勇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
“什么意思?那他是几个人?”
“他已经神经错乱了,可能是灵魂附体了,太医说没希望了。”
杨坚听了默然,心想,可能是这个儿子亏心事做多了吧。
其实这个帝国中,做亏心事最多的肯定不是杨勇,那会是谁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顺便说一下,杨坚先生认可的皇族祖谱中,他认的先祖正是东汉名臣杨震,就是这个杨震缔造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典故。历史就是这样开玩笑,杨震的后人们确实在不断地做着“天知,地知”的事,比如杨坚,比如杨广。
第四章
迷案,永远没有答案!
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
有一个经典的笑话叫做“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说的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去参加一个新生儿的满月酒席,别人都恭维年轻的父母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将军”,“这个孩子将来会成为音乐家”,恭维的话就是圣诞老人手里的气球,不值钱但让人很受用。这个不会说话的人憋得两脸通红,端着酒杯就说了一句:“我这人不会说什么好听的,就一句话,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话是实话,可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从寿命而言,杨坚先生建立的隋朝也是个孩子,然而现在也有人看出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当然这话不能说给杨坚先生听。
早在隋朝平陈的时候,隋朝的监察御史房彦谦就曾经对自己的亲信说:“人人都说将要天下太平,我看未必。皇上嫉妒刻薄,太子地位卑微,亲王手握兵权,天下恐怕大乱。”他的儿子也随声附和,“皇上靠诈术获得皇位,几个儿子骄奢淫逸,表面看着一团和气,实际他家的灭亡踮脚可待。”
在大隋蒸蒸日上的时候,就敢断言这个孩子将来会死,房氏父子可以当预言家了,放在现代估计可以研究一下彩票号码。顺便说一下,尽管房氏父子中父亲的名号大家可能很陌生,但儿子的名头说出来大家都知道,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唐朝名相房玄龄。
当时房玄龄和另一个年轻人一起参加工作,等待组织分配。负责分配的是吏部侍郎高孝基,此人久病成医,吏部侍郎当久了也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到这两个年轻人当时就大吃一惊。
他指着房玄龄对自己的同事裴矩说:“仆阅人多矣,未见如此郎者。必成伟器,但恨不睹其耸壑凌霄耳。”(此人必成大器,只可惜我有生之年不能看到!)
接着对另一个年轻人说:“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今欲俯就卑职,为须少禄俸耳。”(你有应变的才能,将来必为栋梁之才!)随即安排这个年轻人出任滏阳尉,没想到没过多久,这个年轻人弃官而去。
这个年轻人就是杜如晦!
多年之后,这两个人成为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宰相组合:“房谋杜断”,由此可见吏部侍郎高孝基眼光确实独到,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看出杨广这个孩子将来是会死的。
此时的杨广已然顾不上这些民间的评论,他在乎的只有两个人的评语,一个是父亲杨坚的,一个是母亲独孤皇后的,只要这两个人的评语是“优秀”,那么天下就是自己的,区别只是等待时间的长短。
当上皇太子的杨广度过了初期的兴奋,冷静下来之后才发现,其实当皇太子远远没有当扬州总管自在。
在大兴城,他只是皇太子,尽管是未来的皇帝,但这个未来究竟有多远呢?大臣对他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尊重,因为他们的重心还在皇帝那里,而他杨广只是给皇帝搭戏的配角,或者是龙套,而尴尬的是,还有另外三个龙套在一边等着呢,那就是他的三个兄弟。
回想当扬州总管的日子,那日子才叫舒坦,关起门来自己就是绝对的主角,只要控制好舆论导向,他就能维持在父母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不像现在,还得同时应付那么多监视的眼睛,累,太累。
不过既然已经开始了这场游戏,杨广就没有退出的权力了,要么成为皇帝,要么成为与杨勇作伴的废太子,所以说“人在朝堂,身不由己”。
大兴向左,杨广向右
身在大兴,心在扬州,在大兴不自在的杨广其实不喜欢大兴这个城市。这似乎很难解释,实际又很好解释,如同我们中的很多人,在背井离乡、独自创业以后,故乡留给我们的印象未必是绝对美好的。一个人对一个地域的感觉实际跟你当时的处境有极大的关系,如果你在一个城市获得了成功,得到了认可,那么你就会深深地喜欢上这个城市,这个时候这个城市可能就会超越你的故乡,成为你最为认可的城市,相信很多在异乡奋斗成功的人都会有这个感觉,而杨广同样有这个感觉。
杨广出生在长安,他的少年时代在这里度过,他对长安的感情主要来自少年时代的感觉。然而那个时候,他的父亲还在险恶的官场苦苦挣扎,一度还有可能被那个大头女婿宇文赟杀掉,这样的动荡经历同样也会影响杨广。
十三岁的时候,父亲夺权成功,随后杨广被任命为晋王,后来又出任并州总管,再后来随大军平陈,再后来作为扬州总管镇守扬州。在他成长的关键时期,他都没有在大兴,因此他对于这个城市逐渐没有了认同感。
扬州取代大兴成为他心目中的第一城市,则是在他镇守扬州期间,对他影响最深的关键人物就是他的正妃——萧妃。
萧妃是南梁皇帝萧岿的女儿,当时在晋王妃海选比赛中脱颖而出。杨坚先生让手下根据生辰八字等指标占卜了半天,最后萧妃各项指标都获得了第一名。在杨广十三岁的时候,萧妃成了杨广的王妃,那个时候萧妃刚刚十二岁。
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杨广是当亲王还是当皇帝,萧皇后一直都是杨广的最爱。尽管后世的人都说杨广荒淫无度,但一直很难解释的是,他为什么始终对萧皇后不离不弃,恩爱如初,或许只有一种解释,别的女人吸引杨广的是色,而萧皇后所给予的是爱。
在萧皇后的影响下,杨广学会了南方方言,可以熟练使用南方方言与当地人交流,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之前他的父亲跟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之间很可能根本就无法交流,陈叔宝不会说普通话(当时的北方话),杨坚也不会说江南方言,两个人就是鸡同鸭讲,而杨广却能流利地使用这两种语言,而学会南方方言的杨广对稳定南方局势其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