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史并不如烟 >

第127章

唐史并不如烟-第127章

小说: 唐史并不如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又是姐姐,同时还有部分母亲的角色,不管李治承不承认,终其一生,他对武则天都很依赖。

正是因为这种依赖,让李治与武则天的夫妻店从最初的李治做主,逐渐演变为武则天做主,而一旦形成习惯之后,李治对这种情形便习以为常。

如同一个长期“妻管严”的人,当别人为他的处境忿忿不平时,他自己却已经泰然处之,每天下班急匆匆地往家跑,美其名曰:回家晚了,怕道上有女流氓劫我。别人问他憋屈吗?他说,我很幸福!

李治,与所有“妻管严”的男人共勉!

时间走到公元683年,李治接近了生命的终点。

这一年他的病情又加重了,头部一直昏眩疼痛,眼睛也已经看不见了,心中的痛苦不言自明。

这时御医秦鸣鹤想到了一个方法:针灸。

秦鸣鹤仔细分析了李治的病情,他发现,如果用银针在李治的头上扎出血来,或许病情就能大为减轻,不过这个方法还是有些冒险,武则天不太同意,《资治通鉴》上的说法是,武则天压根就不想让李治痊愈。

其实不至于,一个患病的李治对于武则天而言,与那两个软弱的儿子一样,都是可以掌控在鼓掌之间的,之所以不让用银针扎头,是担心其中的风险。

可能是被病痛折磨太久了,也可能是病急乱投医,李治同意了秦鸣鹤的治疗方案,他觉得不妨试试看。

秦鸣鹤小心翼翼地用银针扎了李治头上的“百会”穴和“脑户”穴,然后紧张地看着李治的反应。

李治眨了眨眼睛,说道:“我好像又能看见了!”

李治以为这是针灸的力量,其实这只是回光返照的力量罢了。

回光返照的李治此时最大的心愿就是从东都洛阳回到长安,他想在长安走完自己的人生路,他从长安登上了天子之位,从此开始了自己作为天子的旅途,现在旅途快要结束了,他想回到长安这个起点。

如果李治顺利回到起点,或许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圆,然而,他的愿望没能实现,人生的圆没有画完,而与人生的圆满更是相去甚远。

其实,在针刺出血之后,李治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于是便下诏令太子李哲(李显)监国,裴炎、刘景先、郭正一三人共同辅佐。

公元683年十二月四日,李治下诏更改年号,之前为永淳二年,之后为弘道元年,年号的更改表明,李治多想再活一年,哪怕只有一年。

然而,天不假年,别说多活一年,连一天都没有。

当晚,李治就在东都洛阳去世,终究没能回到人生的起点,从此之后他的名字不再伴随着他的身体出现,而是出现在皇家祖庙之中,他的庙号:高宗。

在李治去世之前,裴炎被召进宫中接受遗诏,辅佐下一任皇帝李哲,他也就成为李治唯一的一位托孤重臣。

后来的结果表明,跟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托孤重臣相比,裴炎忠诚有余,能力不足,而这一切都是李治一手造成的。

倘若当初不是一味地压制宰相权力,过度依赖武则天,何至于在他身后,连一个管用的托孤重臣都找不出来呢?

天道有常,自作自受。

在裴炎接受遗诏的同时,太子李显和武则天也接受了遗诏,诏令李显于灵柩前继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定时,一并听任武则天裁定处理。

如果我们将遗诏进行一下梳理,会发现其实李治真正托孤的并不是裴炎,而是武则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可能会想到太后干政,想到吕后的一幕在唐朝上演,想到武氏外戚群魔乱舞,但他已经无能为力了,一切的一切都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只能听天由命。

或许,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亲生母亲毕竟不会坑害亲生骨肉。





第五十章 宰相告密,皇帝下岗


公元683年十二月十一日,李哲(李显)在洛阳登基,成为唐朝历史上的第四任皇帝,同时也是第七任皇帝,而他的弟弟李旦则在后来成为唐朝的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这一切都是皇太后武则天惹的祸。

在李哲登基之后,军国大事均由武则天裁决,这在先皇遗诏中已经有明确指示,武则天自然当仁不让,李哲也没有表示反对,因为长期以来,他已经习惯了母亲当家。

不久之后,受先皇李治信任的裴炎出任中书令,刘景先出任侍中,无论李哲是否真正当家,至少宰相班子已经就此建立。

然而,谁会想到,李哲这位唐朝第四任皇帝的任期居然只有五十几天。

为什么被李治寄予厚望的李哲只干了五十几天呢?

这是因为在这五十几天中他办错了两件事,说错了一句话。

李哲办错的两件事都与升官有关:第一件事是给岳父韦玄贞升官,第二件事是给乳母的儿子升官。

这两件事都办的很离谱。

韦玄贞便是后来臭名昭著的韦皇后之父,李哲正是因为他丢掉了自己的皇帝宝座。

李哲登基之后,便忙着给韦皇后的父亲升官,这一升就是扶摇直上九万里。

韦玄贞原本只是普州参军,品级正九品,相当于现在的正股级,经李哲提拔,韦玄贞升任豫州刺史,品级从三品,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

从正股级到副部级,其中的跨度有多大?

一般人如果经历这样的飞越,估计要在家里偷着笑好几天,然而就是这样的飞越,韦皇后一家还不满足,他们还想飞得更高。

李哲想了一下,那就弄个侍中干干吧,反正也只是正三品,正部级。

从正股级到正部级,别人奋斗数十年都未必如愿,而韦玄贞几乎马上要实现了。

与此同时,李哲还想回报自己的乳母,打算委任为五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正司局级。

两项火箭般的任命交给宰相班子讨论,李哲以为,宰相班子马上就会同意,没想到中书令裴炎却坚决反对,反对的理由很简单:韦玄贞刚从参军提升为刺史,现在又提升为侍中,太快了!另外陛下乳母的儿子于国家没有功劳,一下子委任为五品官员,不合适!

李哲压根没有想到会遭到裴炎的拒绝,他感到面上无光,于是便脱口而出了一句令他后悔终生的话:“我就算把整个帝国送给韦玄贞又怎么样?何况只是一个小小的侍中。”

有些话可以随便说,有些话一辈子也不能随便说,即使是说梦话。

说话随便的李哲还没有意识到一场灭顶之灾已经向自己袭来,他以为自己已经贵为九五之尊,难道连委任谁做官都说了不算吗?或许不久裴炎就会想清楚,颠颠地来向自己汇报任命发布的情况。

公元684年二月六日,裴炎真的来了,不过他不是一个人,与他一起来的还有武则天以及羽林军将士,另外还有文武百官。

原来裴炎将李哲的胡话报告给了武则天,这让武则天一下子抓到了把柄,她要动用自己的权力。

就在李哲还端坐在皇帝宝座之时,武则天已经示意裴炎宣读罢黜李哲的诏书,李哲一听,当即惊呆了。

母后这是要干什么?

罢黜的诏书一会儿就读完了,李哲的皇帝之位即日起作废,本人废为庐陵王。

李哲不知所措,而武则天已经命人上来将李哲拉下皇帝宝座,李哲拼命地挣扎,为自己做最后的辩解:“我有什么罪?”

武则天高声说道:“你都要把帝国送给韦玄贞了,难道还没有罪?”

哎,谁叫你大嘴巴。

其实,从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来看,裴炎这个托孤大臣干的实在不怎么样,先帝命你辅佐皇帝,可不是让你来拆皇帝的台的。如此荒唐的一句话怎么能报告给太后呢?难道你不知道太后早已虎视眈眈?

扬善于公廷,归过于私室,这一点,裴炎没有做到。

不过,说到底还是李哲太荒唐,不仅让岳父火箭式提拔,而且说话还不经过大脑,综合评定,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低能皇帝,比他的父亲李治都相去甚远,比爷爷李世民呢?

千万别说你是他的孙子。

在李哲被废黜一天后,李治最小的儿子李旦登上了皇位,不过他这个皇帝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傀儡,他被勒令不准过问国家事务,所有国家大事均由武则天一人说了算。

公元684年二月十五日,意味深长的一幕在大唐王朝上演。

这一天,武则天为皇帝李旦举行了册封仪式,而实际上,李旦在八天前已经是皇帝了。

耐人寻味的是,武则天派去册封李旦的正是礼部尚书武承嗣,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武则天的娘家侄子。

让自己娘家的侄子为当朝皇帝册封,武则天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第五十一章 七座祭庙


当武则天将现任皇帝李哲拉下皇帝宝座转而册立李旦时,很多大臣已经看出了武则天的用心,曾经在征战百济时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仁轨便是其中的一个,此时他的身份是尚书左仆射。

对于刘仁轨,武则天非常看重,甚至将留守长安的重任交给了他,而她自己因为与王皇后与萧淑妃的陈年恩怨,她已经不愿意再回长安,因此在李治驾崩之后,武则天就将自己的活动中心锁定在了东都洛阳,而长安则交给刘仁轨镇守。

为此,武则天专门给刘仁轨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从前,刘邦将关中托付给萧何,现在我把长安托付给你,两者性质是一样的。”

武则天以为自己如此一说,刘仁轨就会忙不迭地谢恩,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刘仁轨居然回信说:“我老了,担当不了大任了。”

看了信的开头,武则天就有些失望,接着往下看之后,心里又凉了半截,原来刘仁轨在暗示她,想想当年吕后当权以及最后的惨败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刘仁轨的眼睛更雪亮。

心思已经被刘仁轨看透,但武则天并不承认,她又派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携带诏书亲自跑了一趟长安。在诏书中,武则天自我辩解到,日前皇帝李旦处于为父居丧时期,所以我代他理政,日后还是要还给他的,你就不要说自己老了,还是负起责任来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再说破就没有意思了,于是刘仁轨也不再坚持,接过了长安留守的重任,但他内心知道,太后的心思远远不只这些。

果不出刘仁轨所料,不久之后,武则天的心思昭然若揭。

事情由武承嗣而起,他上疏武则天:恳请追赠武家祖先王爵,同时建立武姓七座祭庙。

事情大了。

七座祭庙在儒家传统中,只有皇帝才能拥有,这是皇权的象征,现在武承嗣上疏为武家争取七座祭庙,意欲何为?

中书令裴炎已经看出了武则天的居心,但他不能说破,七座祭庙其实就是皇帝的新装,谁都看的明白,但谁都不能说破。

裴炎只能从外围旁敲侧击:“太后作为全天下母亲的表率,不能有过多的私心,只偏重自己的家人,难道您没看到吕后的结局?”

被裴炎戳破了心思,但武则天还在狡辩:“这不一样,吕后是把大权给同姓的活人,我是把荣誉追赠给已经去世的人,没什么大不了的。”

五十步笑百步,谁也不承认自己是逃兵。

裴炎心中一丝苦笑,接着劝诫道:“凡事都需要从小处防范,才能防止不再扩大。”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武则天已经下定决心的事情,没有人能拉得回,不过为了避免过于强烈的反对,武则天将武承嗣的提议打了一个折,追赠祖先准奏,七座祭庙暂缓。

公元684年九月二十一日,李旦下诏,追赠武家五代祖先,其中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追赠为太师,封魏定王。如果李渊和武士彟地下有知,两个多年老友,不知道将如何以对。

不久,武则天在老家文水(山西省文水县)兴建武家五世祠堂,既然七座祭庙暂缓,那么就先用五世祠堂替代吧。

五世祠堂来了,七座祭庙还会远吗?





第五十二章 徐敬业扬州兵变


在武则天还在纠缠于五世祠堂和七座祭庙时,一场针对她的起兵已经在悄悄酝酿,领头的人是一个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徐敬业。

此时徐敬业准确地说应该叫李敬业,因为他的爷爷徐世勣被赐姓李,因此这时他还姓李。

如果说姓李在以前还很荣耀,现在则是江河日下,不少李姓官员都遭到了打压,李敬业这个赐姓李同样未能幸免。

经过打压,他的官职遭遇了自由落体,一下子从眉州刺史被贬为柳州司马:眉州刺史为从三品(副部级),柳州司马为从六品(副处级),巨大的落差让愤怒占据了李敬业的胸膛。

由于武则天的打击面很宽,在李敬业的周围聚集了一批同样仕途失意的人,这些人包括他的弟弟李敬猷、殿前监察官唐之奇、太子宫总管府纠察官杜求仁以及曾经当过御史的魏思温。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遭到了贬黜,心中对武则天都充满了怨恨。

等等,还有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初唐四杰骆宾王。

原本骆宾王也想在仕途上有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