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之安居乐业(原名:云和山之彼端) >

第109章

大宋之安居乐业(原名:云和山之彼端)-第109章

小说: 大宋之安居乐业(原名:云和山之彼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火器,火药还好说,虽然因为没有大型硝矿和硫磺矿,火药的产量一直不大,但现在有了抛石机,对火药的需求大大降低,火药目前还能支持。但火器的库存严重不足,而且火器生产一直都是十分缓慢。爆裂弹消耗太大,目前库存不足千枚;燃烧弹也不多,因为缺少猛火油。所以燃烧弹的制造更慢,目前只有不到七百枚;还有火霹雳,之前爆裂弹和燃烧弹地制造一直占了大头,火霹雳的生产基本陷于停顿,现在几乎没有库存。不过现在人口多了,军械场正在扩大规模,预计再有三个月左右便能补回攻打安东之后地消耗,再有半年军械库存便能恢复到攻伐高丽前的水平,主公要再起战端还得等上至少三个月才好。”

对着王散地苦瓜脸,林靖文也没说什么。只是拿来辽东的地图,指着辽阳西北方向的鸭府,问道:“鸭府驻有多少辽军?”

王散愕然,知道自家主公地目光是盯上鸭府了,他更想反对了,不过还是先得回答主公的问题。“鸭府的辽军不多,虽然是方圆几百里的大府,但驻军尚不到两千之数。只因为鸭府虽然土地肥沃矿产丰富而且地域广袤,但那里女直人横行,回跋部女直占据了鸭府北部。回跋部可是女直大部。有将近五万人的规模,可战之士过万。而且是女直各部之中少有地善骑战的部族,其骑射之术让契丹人也十分头疼。不过回跋部女直和建立金国的完颜部女直还有五国部关系很不好,互相之间多有攻伐,上次金国攻打辽阳府都是绕过辽河从沈州那边过来的,兜了个大。”

“骑射?”林靖文听得眼睛一亮,连连追问:“女直人还有会骑射的吗?这回跋人怎的跟其它女直部族不同?”

“这个属下倒是知道的不详细。”王散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其实回跋部和曷苏馆女直一样都属于系女直,也就是熟女直,不过回跋部就是因为善战才被辽国允许留在他们原本的地方,而不是象曷苏馆女直那样被迁到辽阳南面。而回跋女直对辽国还是有些忠心的,连鸭府东面的长白山部女直都投靠了金国。偏偏回跋女直硬是跟金国大战连年,听说金国还没占到什么便宜,不过根据细作司地探子回报,辽国皇帝耶律延禧因为回跋部抗击金国。封了回跋部首领耶律山奇儿一个都统制的官职,但被耶律山奇儿拒绝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真地很奇怪。既不投靠金国,又跟辽国闹翻,这耶律山奇儿到底是怎么想的?

孙泽却觉得奇怪,问道:“女直人还有姓耶律的?王大人,你没弄错吧?”



“是祖上被辽国赐的姓。”王散撇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女直人哪有耶律姓的,想想就知道肯定是赐的。”

孙泽尴尬地干笑两声,摸着脑袋不再说什么。

“那回跋部应该有很多马吧?”林靖文却是想起了自己的目的,他前段时间看细作司呈上来的情报,里面就有说鸭府牛羊充塞山谷的,不然他也不会把主意打到鸭府上去。

王散这才知道自家主公打地什么主意,感情是看上人家的马了,可回跋部可不是个好惹的主啊。他连忙劝说自家主公:“回跋部是有马,探子回报说至少有超过六万匹,加上其地契丹人、渤海人和汉人养的马,至少有十万匹。但是主公,回跋部有一万战士,而且是主公推崇地弓骑,一万弓骑可不好惹啊,主公三思!”

弓骑不好惹?林靖文对此嗤之以鼻,那也得看弓骑是在谁的手上,如果是在铁木真手上的话林靖文还顾忌三分,但女直人嘛,他们知道避实就虚吗?知道分进合击吗?知道大包抄战术吗?知道逐突吗?弓骑地威力不在于它是远程兵种,更在于它那恐怖的移动力。回跋人的一万弓骑是有些让人头疼,但这些弓骑的家人可是都在鸭府的,他们能移动,难道他们的家人还能移动不成?到时候大军将回跋人驻地一围,还看他们怎么移动。

“发骑兵一五千万、步兵两万、武刚车两千进攻鸭府。”林靖文稍微一想就下了命令,“这次我亲自出征,孙泽、那朵、鲁元戎、赵栻、折可保五人随同出征,其余人等守卫辽阳。”“喏!”众将慨然应喏,王散也无可奈何地妥协了。

第五卷 三百年故唐旧地 第三章 秦风·无衣

家军沿着太子河乘船东下直入鸭府,岸上一万五千刚车马蹄隆隆车轮滚滚,将近四万大军连绵几里之长,端的气势惊人。

鸭府就是以后世的本溪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不过这个时候的鸭府远比后世的本溪市要大得多了,南至朝鲜的咸镜两道,北到吉林的栗沫江,如此广大的地区都属于鸭府。

不过,这么大的一块地盘人口却是十分的少,非常少,土地方圆几万平方公里,但户口却不到十万,人口不过几十万。根据缴获的辽国东京道的官方资料显示,鸭府的户口不过六万之数,人口满打满算也才三十余万人,其中多是女直人,除了回跋女直之外还有不少北女直,也就是靺鞨人,这些靺鞨人都服从回跋女直人的统治,被辽国通通称作回跋女直,也就是北女直。

真是够地广人稀的了,辽阳府本就是人烟稀少了,但跟鸭府一比却显得格外的人烟稠密。

要放在后世,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说也有几百万的人口,密集点的都能过千万,可是现在……三十万人,对比也太大了。更北方生女直的地盘还惨点,整个吉林大部加上黑龙江和山南地区,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过是十万户口,用地广人稀都不足以形容。

几万大军,船连着船车挨着车,刀枪林立马嘶长鸣,整个河面两岸弥漫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气息,就象是……怎么说呢,气氛太过凝重。士兵们渴望出征,渴望胜利,尤其是看着飘舞唐旗和迎风飞舞张扬的黑龙旗。将士们前所未有的感到一股深深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几百年了,真地是很长的时间,以二十年成人算,足足十五代人的时间,汉人没能象今天这样昂首挺胸过,汉人,不但已经收复了失去的故土,赶跑了契丹鞑虏,今天,汉人的军队更是几百年来第一次以汉家之名讨伐异族。

看着那高举的“唐”旗。看着迎风张牙舞爪的黑龙,林靖文感慨万千,甚至眼睛不由得湿润起来。

他从后世而来,后世的中国虽然国力远比现在强盛,但却是个受人欺凌的角色,汉人,不但出了中国要受尽欺辱,即便是在中国之内也被人处处压一头,外国人在中国有特权,就是那些少数民族也……(不说了。再说就被河蟹了)。那可是中国本土啊,居然在本土之内让外夷处处压国民一头。那到底还是不是自己的国家?到底国民们是在自己地土地上还是跑到了异族肆虐的地方?

这样的时刻,林靖文忽然想起后世的一部电视剧,其中有一个场景曾经让他深深地震撼,那是一支威武剽悍的汉家军队在唱一支歌。在这个时刻,林靖文不由得也唱了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无衣》!一千年前,百万秦军唱着这首歌出关东。灭三晋,讨燕齐,掠楚国。终于统一了中国,从那个时候起中国才叫中国,与其说那个残暴不亚于始皇帝的汉武帝给了一个民族以尊严。还不如说始皇帝创建了一个民族。秦以前中原人称秦人、赵人、楚人、齐人……就是没有称中原人,风俗各异,文化天差地远,始皇帝统一中原,不仅仅是完成了千秋霸业,也不仅仅是统一了一块诺大的疆土,更是将一盘散沙的中原人统一起来,统一制度,统一思想,统一文化,乃至统一了文明。自秦以后,中原才成为中原,所有的秦人、赵人、楚人、齐人才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呼:中原人,中原才只有一个中原文明,始皇帝将所有人团结到了一起,将中原团结成一个整体。

再有,五百年前,三十万唐军唱着这首歌前仆后继地攻入万里大漠,逐辽东,出北僵,伐西域,横尸大漠,埋骨黄沙,乃至至死不得还乡。然,无数汉家男儿不惜生死不惧苦难,给中原挣下地却是不朽的赫赫声威,唐,盛唐,汉家地威严从未有大唐之盛,乃至直到一千多年后的那些白人仍然称呼中原人为唐人而不闻汉名。盛唐,它传下的不仅仅是一段鼎盛的历史,也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加是一股豪迈与尊严,盛唐,给予中原人一种渗透到骨子里的自豪与骄傲,这股自豪与骄傲使得汉人无论怎么被屠杀被奴化也从不曾低下高傲的头颅。

唱着,想着,林靖文泪流满面,再也按捺不住澎湃的热血,仰天长呼:“唐!盛唐!我们唐人又回来了。三百年了,天神在上,终不弃我唐人,我们终于回来了!”狂呼之后,却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在林靖文高唱《无衣》的时候,众将兵士都静静地听着,无不热血澎湃感慨万千,一时间只闻高唱之声,和那微微的清风静静的流水之声,任由孤高深沉地唱声在大地上流荡,几万大军再无一丝声音。

四方静寂人畜无声,只闻林靖文的仰天悲泣,临近的将士听闻林靖文之言无不潸然泪下,心中的激荡再也无法压抑,高呼:“天不弃唐!”

“天不弃唐!”

呼声越传越远,最后几万大军无不高喊,众将士或悲或泣,这次出征地士兵中不乏从辽东安东征到的,更是放声大哭,悲伤之声声闻几里。

悲泣之中,有人唱起了《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先是几人边哭边唱。慢慢传遍整个大军,众将士无不以声相和,高亢雄

无衣》由几万人齐声唱来却是更见气势,群鸟飞舞,连那静静地流水似乎都感染到了众人的心绪流动更见苍劲磅礴,就连那飘散的流云似乎也在为众人欢欣鼓舞聚合更加轻灵。

《无衣》,汉人地战歌。

出了辽阳府不过二十里,陆上的探马来报,发现几个游骑。疑是回跋人派出的侦骑。

不需要探子来报,林靖文甚至已经从望远镜里看到了,离大军前哨不过四五里左右就有几个穿着兽皮甲挎着弯弓的骑兵对着这边使劲张望。这些骑兵的马术很好,甚至都能站到马背上手搭凉棚来观察,且马匹与林家军前进的方向保持一致,竟然是边观察边纵马前行,失踪与大军保持一定的距离。林靖文甚至看到了那些骑兵脸上惊讶的神色。

那边王散也看到了,他手上的望远镜虽然不如林靖文从后世带来的这个好,但四五里地距离还是能观察仔细的。按下望远镜,王散颇有些气愤地道:“这些回跋侦骑也太嚣张了。竟然凑这么近来观察我大军。主公,不如派些轻骑去将他们抓来。”

“不必了。”林靖文摇摇头。边继续观察那些骑兵,一边说道:“那些回跋侦骑的骑术很好,当是自幼生长在马背上,这一点我军骑兵却是不如他们,加上他们是弓骑,只怕我军的轻骑追他们不上,反而会有所损伤,就让他们观察去吧。”

“可是,这样一来岂不是让回跋人将我军的虚实看个一清二楚?”

那些回跋骑兵不错呀,只怕比蒙古人也差不了多少。当真是女直各族中的异类。林靖文看得连连点头,骑术好是一个方面,又善骑射,还知道利用弓骑的优势与敌军始终保持距离。尤其是那些骑兵一看就有一种剽悍的气质,而且进退有度,应该是精兵。

听了王散的话。林靖文却不回答,只是问道:“使者派出去没有?”

“在我军出发之前就已经派出去了,属下特意选的舌辩之士。”王散这会儿也不去想刚才那个问题,又问:“主公,此事属下殊为不解,一般都是先行派遣使者,等对方无有答复或者拒绝之后才派遣大军征伐,为何主公却是使者与大军前后脚相继而出?如此,只怕回跋人会认为我们有威胁之嫌,只怕会触怒他们。”



“触怒倒是不一定。异族思考问题地方式与我们不一样。他们信奉的就是以实力为尊,没有威胁不威胁一说,如果我们单单派出使者只怕他们不会予以理会,但有大军压境就不一样了,这样他们才会考虑我们说出来地话。”

看了一会儿,林靖文放下望远镜,却突然问道:“假年,你是不是认为我此次为了区区十万匹马就大动干戈有所不妥?”

王散愕然,他的确是这么想的,但可不能这么说啊,只是恭敬地道:“不敢,属下不敢诽议主公,主公此举必有深意,只是属下愚钝未曾想到而已。”

林靖文似笑非笑地看了看他,呀……不过有一点你说对了,我这次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