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彭氏军史评论 >

第46章

彭氏军史评论-第46章

小说: 彭氏军史评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集团军会合,企图阻挡美军的穿插,关上通向雷马根的大门。
莫德尔元帅知道后并没有责怪粲根将军,还答应派出第5装甲军的一支分队来接应第67军。但是第67军并没有能够堵住美军第9装甲师的推进。
负责雷马根防御的德国将领是新换上的冯·伯特莫尔将军,他跟莫德尔一样地麻痹,认为美军攻击的重点是贝多芬的家乡重镇波恩市,因为那里才是希特勒反复强调必须死守的城市。这样,雷马根的德国守军实际上只有一支由威里·布拉特格上尉指挥的不到千人的杂牌军。当美军距雷马根桥只有十八公里时,德军开始在桥上安放炸药,美第9装甲师下辖由威廉·霍格准将指挥的独立团在白磷弹的掩护下发起了猛攻,大桥上德军的引爆器因为线路被炮火切断而失灵,备用的炸药包则威力不够,只起到了损坏桥面的作用'德军真的是衰到家了!'这样美军很幸运地飞夺下雷马根鲁登道夫大铁桥,然后摧垮了桥头脆弱的德军防线,抵达到莱茵河东岸的安德尔纳赫。
莫德尔的司令部正在向莱茵河东岸转移途中,所以元帅没有及时获悉到大桥失守的消息。但是莫德尔手下的作战副官京特·赖希海尔姆上校从龙德施泰特麾下的一名军官那里得知鲁登道夫桥已经失守,责任心超强的赖希海尔姆上校立即作出了积极反应。因为联络不到莫德尔,他就自作主张地到处调动人马企图夺回雷马根大桥。这可能是雷马根桥事件闹大之后,莫德尔没有被处罚而龙德施泰特被免职的重要因素吧。用相术的说法是莫德尔遇上贵人了,赖希海尔姆上校挽救了莫德尔的仕途。
不过后来,莫德尔遵照希特勒保卫波恩的命令没有对盟军这一战略性的行动作出恰当的反应。尤其,莫德尔把很愿意去执行复夺雷马根任务的第106装甲旅的一个装甲营调往了波恩,终于铸成了大错。雷马根大桥的失守标志着德军在西线拥有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莱茵河的失去。
盟国原本对雷马根桥根本没有作计划,现在是意外的惊喜。西方新闻传媒对美军横渡莱茵河(实际上是美军先头部队从两个点在莱茵河上建立了桥头堡)的胜利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这时才意识到雷马根大桥重要意义的希特勒勃然大怒,他愤怒地认为自己被出卖了,仿佛遭遇了第二次“七·二零”事件。希特勒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要求惩办对雷马根大桥失守负有责任的当事人,他已经忘记了一直以来是他自己在说波恩比雷马根更重要,也是他下达的不到最后一刻不准炸桥的命令。如果早一点接受龙德施泰特和莫德尔的建议,将军队撤退到莱茵河右岸,炸毁掉大桥,根本就不会有现在的状况。
希特勒随即解除了与雷马根桥失守关系不大的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的职务并让他永久地退休。莫德尔元帅对雷马根大桥的失守实际上负有直接的责任,没有被追究已经算是运气不错了。
接替龙德施泰特的是同样久负盛名的阿尔伯特·凯塞林空军元帅。凯塞林元帅因为在意大利战场主张建立罗马防线,并守住了亚平宁一隅而得到希特勒的青睐。凯塞林空军元帅的绰号叫做“笑眯眯的艾伯特”,他是抱着他那种始终如一的乐观情绪到西线来就任总司令的。
三月十一日,凯塞林视察了雷马根前线,看到西线德军的惨状时他冒出了一句,“如果我早来三个月就好了。”弄得站在旁边的参谋长维斯特法尔非常地尴尬,因为凯塞林这么说等于否定了前任龙德施泰特的工作,也得罪了莫德尔。来到B集团军群司令部见到莫德尔元帅,凯塞林开着玩笑说,“先生们,我,就是秘密武器V3!”
凯塞林空军元帅给莫德尔陆军元帅传达了希特勒指定某几个师去夺回雷马根的大桥的命令,“请您把敌人赶到莱茵河的那边去。”
这是纯粹意义上的外行指挥内行,希特勒真的已经昏了头,元首看重的不再是谁会指挥打仗,而是谁能鼓舞士气,不折不扣地执行他的命令。盟国方面艾森豪威尔已经命令布雷德利至少投入五个师来巩固雷马根的桥头堡。而莫德尔B集团军群的部队已经丧失了所有的重武器,有的师只剩下不到一个连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去执行这种命令。
“我试试看吧。不过,我不相信我们会有足够的力量。。。。。。”莫德尔元帅委婉地拒绝执行命令。
与凯塞林同来的还有希特勒特别委派党卫队的鲁道夫·休波纳旅队长的“飞行军事法庭”,负责追究丢失雷马根大桥的责任,一批涉嫌的中下级军官被很冤枉地执行了死刑。
美军在稳步地扩大雷马根的桥头堡,面对莫德尔的进攻,美军第7军、第3军寸步不让,德军从地面根本无法靠拢雷马根桥。于是德军出动空军进行空袭,以及动用远程大炮进行轰击,但是都不能命中大桥。最后无奈地拉来了八百毫米的“多拉臼炮”,但是多拉大炮只射出了三发炮弹就被美军发现了,遭到美国空军的袭击,然后这辆庞然大物就出现了故障而无法使用'※注解二十六'。到四月份时,德国工程师被迫拆毁了这门超级大炮,以免它落入盟军之手。
德军甚至从荷兰V2火箭基地向雷马根桥射来的十二枚导弹,但全部失的,仅有一枚飞弹命中了离大桥三百米远的一栋房子,炸死了几个美国人。
最后德军派出了一支蛙人别动部队,携着炸药包企图从水上发起袭击,据美国方面的资料宣称,这支德军蛙人别动部队根本没有靠近大桥就被美军全部消灭了。
不过,雷马根大桥最终还是断裂、崩塌了,美军不得不转而依靠架设的浮桥。根据美军的资料显示是因为双方在大桥周边地区不停顿地交战,近距离的爆炸,大量地使用重炮、高炮等轰击产生震动等因素,终于造成原本已经严重受损,不太结实的大桥发生了断裂。

※注解二十六:多拉臼炮,又称为“巴黎大炮”,列车轨道炮。设计目的是为了对付德法边境马奇诺防线的法军要塞据点。
1942年春,由克虏伯兵工厂完工第一辆多拉臼炮交付德军,该炮总共生产了2辆。另外的一辆只完成80%,作为1号车的备件供应,全长42。97米,宽7米,高11。6米,重1350吨。射程接近40公里,射速2发/小时,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弹药需动用60节车皮。由于炮身过宽,标准宽度的铁路无法运输,需要专门铺设特制的轨道。到达发射阵地后,还需要借助巨大的吊车将各部件安装在炮架上。仅安装好这门巨炮,就需要大约1500人整整忙活3个星期。
实际使用:
①1942年在乌克兰克里木半岛的赛瓦斯托波尔战役中,发射了39发炮弹,摧毁苏军多个350MM要塞炮阵地和一处地下弹药库。
②19431944年在意大利中部的山地,少量发射,后因为遭盟军空军威胁,3个月后撤出意大利。
③1944年8月在华沙起义期间,发射了27发炮弹,摧毁起义军临时指挥部——华沙大剧院,为平息叛乱立下功劳。
④1945年3月,在雷马根战役中发射了3发炮弹,随后多拉臼炮的零部件被美军缴获。


(二十)鲁尔口袋
更新时间2007121 23:18:00  字数:3294

 莫德尔预计美军将向北推进直扑鲁尔区所以投入了大量的军队从北部实施截击。出乎了他的意料,随后,美军向东沿着锡林河谷推进,又进至科布伦茨北域。因为完全没有空中侦察,消息闭塞,德军的情报工作已经严重滞后了,莫德尔才会孤陋寡闻地作出如此的误判。现在美军第1、第9集团军不再是要平推战线直接攻占鲁尔,而是形成合围圈,将德国的B集团军群与H集团军群的第1伞兵集团军包围在鲁尔工业区。
如梦初醒的莫德尔元帅请求及时大踏步地撤出部队,遭到了希特勒的断然拒绝。莫德尔元帅只好服从命令固守鲁尔工业区。莫德尔意识到德军败局已定,心情极度地悲观痛苦,从前那种勇猛机智顽强的指挥作风已经荡然无存了。过去,莫德尔从不消极防御,曾屡次拒绝执行希特勒下达的死守硬拼的命令,但现在他也开始消极地防御了。
莫德尔元帅及整个西线德军遵照希特勒的命令防守无法防守地区的蠢行使二十五万人以上的德军沦为俘虏和丧失三分之一的兵力,战果是毙伤英军与加拿大军一万五千人,美军七千人左右。
三月二十三日二十一时,英第2集团军几个先头营在雷斯地域渡过了莱茵河,一小时后又在韦瑟尔地域渡河。在炮火准备期间,美英空军就出动了一万六千架次。二十四日凌晨三点,美军第9集团军在莱茵贝格地域强渡莱茵河。德军这时才发现盟军的渡河地点,莫德尔元帅投入了预备队,开始了激烈地抵抗。
三月二十四日,蒙哥马利派出了第18空降军(两个空降师)在德军的后方韦瑟尔以北和东北地域实施空降,这就是美国人称之的“大学生行动”。再加上英国的空降军,场面非常地壮观,天空完全被飞机所遮盖。隐藏的德军高射炮猛烈地开火,击落了五十三架盟国运输机,并重创了四百四十架飞机。
但是莫德尔元帅并没有足够的预备队来消除登陆场,降落后的盟军从容地迅速集中,两个小时内,空投了一万七千多人,二百八十六门火炮,六百一十四辆装甲汽车以及其他物资。第21集团军群占领了莱茵河右岸几个纵深十至十二公里的登陆场,套在莫德尔B集团军群脖子上的绞索正在勒紧。
在整个西线的德军防线已濒临土崩瓦解,南面的G集团军群被布雷德利部切断;北面的H集团军群被蒙哥马利元帅的英军肢解;中路的B集团军群将被巴顿、霍奇斯、辛普森三个集团军碾碎。可是德国西线总司令凯塞林元帅无视鲁尔地区的B集团军群大约只有三个星期左右的粮食和弹药,根本无法真正地把鲁尔作为一个要塞来固守的事实。沉浸于希特勒给他灌输的“乐观主义”哲学中,他肯定地说,“只要守住莱茵河,就意味着“加强了西线”。莫德尔则认为拖延撤退只能意味着部队与补充物资的不可避免的损失,他不断地向这位西线总司令申述他的请求,凯塞林元帅顽固地拒绝着。
美军的装甲部队在毫无阻拦地前进着,他们快速前进了九十公里,抵达了德军装甲部队的摇篮帕德伯恩装甲学校。军校的操场变成了战场,教官指挥着学员进行顽强的抵抗,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四月一日。
三月二十九日夜,莫德尔元帅麾下的第15集团军司令冯·粲根将军和他参谋部一起跟自己的部队失去了联系,原来有一支美军(第3装甲师)插在了他们中间,经过几个小时的周旋才成功地脱险。粲根将军立即将这一情报报告了莫德尔元帅。莫德尔用电传打字机给凯塞林元帅陈述了必须要突围的理由,阻止敌人向莱茵河挺进的任务已经失败,因此“继续这种防御战是荒唐的,因为这种战法并不能拖住敌军,必须采取新的行动。现在一支美军装甲部队突然在帕德伯恩出现,如果它不是孤军深入的话,B集团军群有可能会被迂回包抄,因此请总司令阁下允许我用第53军从帕德伯恩以西六十五公里的地方向东进攻,以切断美先头部队的退路。”凯塞林元帅知道莫德尔这是种“变相的突围”,希特勒是不会同意的,但他已别无选择,勉强答应了。
三月三十日夜,莫德尔指挥的突围部队第53军在北面经哈姆,在南面经锡根分别实施突击,德军在帕德伯恩地区同美国第1集团军第3装甲师的先遣部队展开激战,这个美军师一天之内就前进了四十五英里。虎式重型坦克虽然笨拙,但由有经验的坦克手来操控,在交火中明显强于美国的m—4“谢尔曼”坦克,“德国人打得象静止射击那样地准确”,美军的坦克被一辆辆地击爆(共有四十辆军车或坦克被毁)。而且很不幸的是美军第3装甲师师长莫里斯·罗斯少将正在这支先遣分队之中,他乘坐的吉普车与一辆虎式坦克相遇,罗斯少将可能是选择投降,但他把手伸向腰间解武装带的动作被德国坦克手误会了,于是用冲锋枪把这位美军少将给击毙了。
三月三十一日,莫德尔的部队从美军第3装甲师的战线上打开了长十三公里的缺口。美国后续部队源源而至,第2装甲师极力地封闭着缺口,P47飞机对德军进行了猛烈轰炸,德军被炸得四散奔逃。
四月一日是星期天,正好是西方的复活节,莫德尔组织的最后一次的突围尝试却在美军坚固的合围之下宣告流产,B集团军群(辖第5装甲集团军、第15集团军大部,总计十八个师)再也没有可能突破重围。中午的时候,美军第1集团军第7军第3装甲师在普施塔特地域与美第9集团军第19军的第2装甲师会师,至此完成了对鲁尔口袋的合围。此外德军还有H集团军的第1伞兵集团军和大约十万人的防空部队同时被合围。
“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