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 >

第91章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第91章

小说: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不上真假,它就是一种民间情绪宣泄。

在现代语境中,“谣言”也不一定是谎言。它是未经证实,但公众深感兴趣的事件在传播渠道中的流行。它就是一种真假难辨的信息。

西方有人专门研究“谣言”,认为“谣言”是社会失序的结果之一。它是社会态度和动机的投射。人们的仇视性和分裂性冲动,由于很难通过其他方式发泄,故选择了“谣言”。

决定谣言的公式是: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

事件越是重要而且越是模糊,谣言所能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现在可以看到:与陈桥兵变相关的三个谣言,符合这个定义:它们都太重要了!也都太模糊了!在口口相传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千年之前,这三个谣言所能生成的能量,可能是今天互联网时代的人们难于想象的。

陈桥兵变之历史讲述,我看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阴谋推戴”。

这里的“阴谋”,与“谣言”一样,在较早的汉语语境中,并无贬义,其基本语义不过是说“暗中聚谋”而已。

“阴谋”被赋予贬义,是汉语流变的结果。

近代以来,“阴谋论”史学见解中,往往乐于将帝王践祚视为诡计上位,似乎“阴谋论”者人人皆知帝王一伙儿耍尽心机,愚弄下民;只有当时的士庶不知。我看多了这类见解,不免生疑。我不认为现代人会比古代人更聪明。古代人看不明白帝王诡计上位,现代人就看明白了?

近世以来,书写历史,揣度古人“肮脏心理”成风,似乎古来君臣将相个个都是“阴谋家”,个个都有“黑色智慧”,个个都是“权谋”中人,诸如此类。我看不得这类无中生有的毁谤。除非有证据,除非有可靠的逻辑,否则不要“编故事”,那是“诬古”、是“谤贤”!窃以为,那种动不动就讲“阴谋论”的手法没啥思想含金量,也没有啥趣味,说来说去,就是那么一点翻来覆去嚼蜡一般讲述“人性恶”“帝王专制”的套路话语,都是老掉牙的玩意儿。这类玩意儿,不仅不益于世道人心,也未必就是“历史真实”,不过是自家晦暗,悬想古人也晦暗的一种“投射”。

我实不屑于揣摩测度这类俗不可耐的“故事”(不是“故实”)。我有更重要的活儿要干。

我现在的意见是:所谓“阴谋推戴”,上位的帝王往往并不知情,多是军人哗变、自发演绎的风景。其中,可能有“主谋”,但更多时刻,是将士“聚谋”,一趁而起。从大历史视角看,此类兵变自有脉络可寻,但就历史现场,当时当下而言,实在是一个偶然事件。

本书前面讲述的大大小小十几场“阴谋拥戴”可以为证。

熟悉近代史黎元洪被士兵“强迫”拥戴为湖北总督的故实,就会理解中唐以来诸帝王被拥戴的偶然力量。

被严复评价为:道德“天下可信”的新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相当于今天的上校旅团级)黎元洪,是不赞同武昌起义的,兵火中,他藏身友人家中。据朱树烈《回忆辛亥首义》记载,革命党人蔡济民等人武昌起事后,要找一个头头来率领他们。一伙人想到了黎元洪。但此时黎元洪怕事,早已藏起来了。他们费尽力气找到黎元洪藏身处,但老黎仍拒绝出见。

蔡于是向黎所在房间严肃说道:“黎老师在此,我等侦察确实,毋庸讳言,我等皆公之学生,今日举动,实我公平日教育之所致,对我公绝无残害之理,请公速出,主持大计,不要畏惧,不必怀疑。”

黎元洪不得已出来后,革命党人拽过一匹棕色马,不等黎元洪答话,“即拥黎上马”。一路上黎元洪看到乱象,连说“汝辈事太闹大了!”但大众根本不听他说,一直“拥黎至阅马场咨议局”。

回忆录中还留下了黎元洪当时的妆束肖像:“黎身穿灰色长夹袍,黄皮马靴,赤面黑须,神色庄严。”但直到他被推举为“都督”后,仍在犹豫,甚至主张“都督”一职应由刚刚出狱的革命党人某某某来担任,直到一次会议上,有革命党人朱树烈举起刀来告诉黎元洪,如果你再不答应做都督,我宁肯自杀!有此相逼,黎元洪不得已,才算郑重答应下来。

黎元洪事迹自有各类文章介绍,寻常可见,我无须啰唆;但简单叙述此事,是想做一类比。革命党人多为黎元洪的“学生”(部下),却多次“拥逼”黎元洪就位,正是“权反在下”的近代写照。





一个“偶然”力量


“拥逼”黎元洪,与千年之前,皇甫晖“拥逼”赵在礼,何其相似乃尔!

中晚唐以来一直迄于陈桥兵变,此类事屡见不鲜。

我想说的是,就像黎元洪“被”拥戴一样,赵匡胤也是“被”拥戴的。

老赵没有事先的谋划,更没有诡计权谋,犹如黎元洪没有事先的谋划,更没有诡计权谋一样。

黎元洪有多么无辜,赵匡胤就有多么无辜。

中晚唐以来“被”拥戴的首领同样无辜。

由兵变而拥戴,史不绝书。积蓄了多少“因”,此刻有了一个“偶然的力量”,于是,历史开始——拐弯。

一般来说,被拥戴者也很难事先谋划。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推着走。当然,我知道:在那个偶然力量积聚的时刻,他们,由于天时地利人和,是最合适的被拥戴人选;也有可能存在隐隐的践祚期待,或某种暗示。但如此泼天大事一桩桩,史料中很难找到事先谋划的记录。“阴谋论”认为是被拥戴者“阴谋”策划的结果,大不可信。

我愿意把话说得“武断”一点:“偶然力量”是“阴谋推戴”的主要力量。

说到“偶然力量”,我愿意说说我的历史观。

我相信“耦合”(coupling)力量决定文明之展开。

所谓“耦合”,是借用物理学中的一个名词,简言之,耦合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譬如,一个电路部分到另一个电路部分的能量传递,就是一种耦合。有多种耦合方式,各有不同。但大致是说一种“合力”导致某种结果。开灯,灯亮了,看上去是按下开关的结果,但事实上经由了无数“合力”才导致灯亮,如果线路没有参与“按下开关”的动作,灯就不会亮;如果发电机没有工作,开关按下,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变压器没有转换电压,灯也不会亮起来;等等。循此思路,可以找到一万种以上的“耦合”事件在参与“灯亮”的结果。

学界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制度决定论”。我对这个说法持有不确定的怀疑。在我的阅读史和我的理性结构中,我知道:“耦合”的力量是一种整全性质的力量。进入历史哲学演绎、进入历史经验归纳,就可以得出一个虽然粗糙但足以自洽的结论性意见:“决定文明展开”的是各种力量的耦合。

耦合的种种变量难于预测。“制度”实在不过是各种变量力量之一,它远远不能“决定”文明之展开,也远远不能决定历史之方向。

我愿意重复说:历史之展开,不存在单一推动力。“制度”不能“独自决定”历史之展开,“文化”也不能,“经济”也不能,“圣贤”也不能……推动历史展开的恒是它们“耦合”的“合力”。历史哲学之讲述,心下宜先存此念,方有望免予胶柱鼓瑟。理性有限,不宜于夸大某类单一力量。

各种单一的力量(制度、文化、经济、圣贤、偶然力量等)不过是耦合中无数“电路组件”之一,或种种“输入”“输出”的作用力之一。取消其他“电路组件”,或其他作用力,单一的“电路组件”无能达致能量量度,灯不会亮。

文明的展开,亦然。

但在诸合力之耦合中,如果一定要肯定某一种力的比较优势力量,则“偶然力量”为最。埃及艳后的鼻子如果“偶然”短一点,整个世界史都会改写;费迪南德大公不在萨拉热窝事件中遇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就会改写;罗马尼亚共和国广场上如果没有人发出“梯米苏拉”和“呸呸”“嘘嘘”声,东欧的历史也会不同。耦合力量难于设计,偶然力量也同样难于设计。埃及艳后的鼻子不是罗马帝国设计的结果;费迪南德大公遇刺不是大战策划者设计的结果;罗马尼亚广场的嘘声甚至不是齐奥塞斯库政敌设计的结果。

这些偶然力量,成为“耦合”力量中最重要的力量。

思想者可以也应该就己所长的方向独立讲述,譬如,可独立讲述制度的重要或经济、文化、军事、圣贤、偶然力量之重要,等等;但是应该明了:你不能逾越理性有限性,将你的独立方向讲述为“唯一”的“决定力量”。“唯一力量”“决定”历史进程或文明展开的说法,是问题重重的。

这就是我的基本历史观。

基于这个历史观,陈桥兵变中的“阴谋推戴”,在我看来,就是整个“耦合”“合力”中“偶然力量”发挥巨大作用的一个历史事件。





“权反在下,下凌上替”


“偶然力量”,与“权反在下”有关。

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有言:唐代后期至大宋建立约二百年间,华夏政局局面是:

王政不纲,权反在下,下凌上替,祸乱相寻。藩镇既蔑视朝廷,军士亦胁制主帅,古来僭乱之极,未有如五代者。

王室政权失去责任大纲,造成权力反而在下不在上的局面,于是,以下犯上,上位变迁,国家祸乱接踵而至。五代以来,不仅藩镇大员看不起朝廷,就是普通军士也往往凭武力胁迫主帅。从古以来,僭伪祸乱最疯狂的,没有超过五代的。

我极赞赏这一史见。“权反在下,下凌上替”乃是唐五代间种种“阴谋推戴”的真实写照。从公元756年开始,到公元960年为止,两百年间,中原地区上演了N多次这类“阴谋推戴”的故事。

我来择要陈列一下这类故实——

公元756年,著名的“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叛军破潼关,唐玄宗西逃至马嵬驿。李亨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总理平叛大计。李亨为将士百姓所留,不与玄宗西逃,而是取道北上。就在这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被拥戴”即位,史称肃宗。唐玄宗则被遥尊为“太上皇”。

公元783年,泾原(今甘肃泾川北)节度使奉命带领将士五千人,赴关东与反抗朝廷的节度使作战。士兵冒雨路过京城长安,希望得到皇上赏赐。但那时朝廷正在过“苦日子”,长安城里米珠薪桂,斗米钱五百。唐德宗未给将士星点赏赐。京兆尹在城外犒军,也不过是一顿素菜糙饭,不见荤腥。泾原士兵光火。认为拼死作战受这待遇,一口腌臜气不吐不快,于是抢了长安城,吓跑了唐德宗。叛军索性迎同平章事、太尉朱泚为主,史称“泾卒之变”。朱泚在胆战心惊中“被拥戴”,做了短命的大秦皇帝,改元应天。次年又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

本书中记录的“权反在下”事件,已经看到的就有:

公元926年,后唐无赖军士皇甫晖劫持军将、小校不成,最后又劫持赵在礼。赵在礼“被拥戴”中,成为后唐叛帅。

公元926年,后唐李嗣源“被拥戴”为帝。

公元934年,后唐李从珂“被拥戴”为帝。

公元951年,后周郭威“被拥戴”为帝。

公元960年,赵匡胤“被拥戴”为帝。

我不厌其烦列出这些“阴谋拥戴”的故实,就是想考出“藩镇既蔑视朝廷,军士亦胁制主帅”之僭乱现象,正是“权反在下”的结果。事发偶然,事实上不存在首领的“预谋”。我知道熟练操习“辩证法”的朋友会来说:“偶然”的背后存在着“必然”!我认为这类说法没有思想含金量——“被拥戴”的历史现场由“偶然”的力量忽然介入而起,是最直截的逻辑起点,继续往前推,连“必然”都不足以说明问题,连“必然”都一定有一个起因,那样,就要最后推到创世纪或宇宙大爆炸。这类文字游戏,对我,没有吸引力。原因的原因的原因……对我,是一种忌讳。

此话表过,再看军士们为何乐于“阴谋拥戴”。

还是赵翼说得好:

……乃其所以好为拥立者,亦自有故。拥立藩镇,则主帅德之、畏之,旬犒月宴,若奉骄子,虽有犯法,亦不敢问。……拥立天子,则将校皆得超迁,军士又得赏赐剽掠……此将校之所以利于拥立也。

将士们为何愿意冒着风险玩阴谋拥戴这个活儿呢?自有它的缘故。因为拥立藩镇大将,则被拥立者心存感激,但又心存畏惧。只好隔三差五十天半个月的不断地大兴犒赏。被拥戴者视这些将士如“骄子”,即使“骄子”触犯法规,也不敢过问。如果拥立新的天子,那就获利更大,将校能得到升迁,军士也能得到赏赐,还能恣意剽掠抢劫。

所以拥立新主成为最合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