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悠悠南北朝:纵横十六国 >

第12章

悠悠南北朝:纵横十六国-第12章

小说: 悠悠南北朝:纵横十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鸨静渴蚴勘嗬铮问葡嗟毖暇

慕容廆见状,便派人将自己的儿子慕容翰的军队从徒河招回,准备合兵一处,共商破敌良策。说慕容家族英才辈出,一点也不假,这个慕容翰就是个相当能干的人物。慕容廆要招他的军队回来,他独独按兵不动,并且派人向慕容廆解释道:“悉独官举国来犯,敌众我寡,只可用计,不可力胜。现在城中的守军用于防守已经足够了,我请求把手下这支军队留在外面充作奇兵,等候时机进攻敌军,然后内外夹攻,宇文部必败。如若合兵一处,则悉独官可以毫无顾忌地专心攻城,那样我们就无计可施了。更何况未战先怯,士气也会大受影响。”慕容翰的建议得到了慕容廆部下们的支持,慕容廆就听任慕容翰留在徒河。

悉独官得到这一消息,也感到慕容翰留在外面总是个祸患,决定先攻打慕容翰,分派数千骑兵突袭慕容翰。慕容翰得知,派人冒充段氏鲜卑的使者(慕容翰的军队在慕容部与段部的边境地带,故而两部往来频繁),在半路上迎接悉独官的骑兵,报告说:“慕容翰向来是我们的边患,我们早就想除掉他了。如今你们来讨伐,我们必将相助。你们最好快点进兵。”

宇文部的军队见了段氏的使者,自然大喜过望,哪还去转什么脑筋,一路不设防备地赶往徒河,很快就闯进了慕容翰事先设下的埋伏之中。可怜几千骑兵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已经被慕容翰的伏兵杀得片甲不留。慕容翰乘胜追击,同时把战况告知守在大棘城中的慕容廆。慕容廆的世子慕容皝以精锐部队突然出城直取悉独官的营寨,悉独官仓皇应战,两军才一交手,慕容翰的骑兵已经杀到,这一下给悉独官来了个火烧连营,宇文部的军队惶恐不知所为,整个战场陷入一片火海当中。悉独官真成了“独官”,独自一个逃回国内。悉独官旧仇未报,又添新仇,宇文部经过此战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首恶之人最心虚,崔毖害怕慕容廆与自己结仇,赶紧派侄子崔焘前去祝捷,没想到却与来求和的三国使者碰个正着。三家当面揭穿崔毖的真面目,把战争的责任全部推到这位刺史身上。慕容廆得意地带着崔焘去看战场,说道:“你叔父教唆三国来消灭我,现在还有胆装模作样地来向我祝贺么?”崔焘吓得要死,趴在地上不敢说话。慕容廆让他给崔毖传话,说:“上策是投降,下策是逃跑。”并派大军一路跟随。崔毖听了消息,赶紧带着数十骑人马,弃了家室,投奔高句丽。慕容廆受降了崔毖的原班人马,将生力军迁到大棘城,朝着称霸的目标继续挺进。


四、慕容家族的内乱

慕容廆在位四十九年,把慕容部从一个弱小的部族发展成为一支十分强大的力量。在打垮宇文部后的几年中,慕容鲜卑可以称得上是战无不胜。慕容廆的几个儿子也都是能征善战的人物。东北崛起的国家高句丽两次想要进犯辽东,全被慕容廆的儿子慕容翰和慕容仁击退,高句丽从此对慕容鲜卑敬而远之,不敢再犯。段氏鲜卑兄弟争位,不修军备,慕容廆乘机派世子慕容皝带兵攻打,又是大获全胜。

这时候慕容廆的威名已经传到了雄据关东的石勒耳中。石勒当时的主要目标当然是前赵刘曜的势力,但对于身后这个正在兴起的力量又不得不防,于是对慕容廆先来软的一套——遣使通和,慕容廆不干,自称已尊奉东晋为皇族正统,还把石勒的使者扣押下来送往建业。石勒大怒,心想软的一套居然不行,那就来硬的吧,然而辽东偏远,一时实在是鞭长莫及。石勒忽然想起了慕容鲜卑的世仇宇文鲜卑,马上派人与宇文鲜卑联络。这时宇文悉独官已死,在位的是他的儿子宇文乞得归,石勒就加封乞得归官爵,命他去攻打慕容廆。

遗憾的是宇文部经过上一次的惨败,已非慕容部的对手,尽管乞得归信誓旦旦地出兵,也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宇文部的军队一战即溃,且一溃千里,慕容部的军队追着乞得归的残兵败将,直接攻进了宇文鲜卑的国都,一阵搜刮之后,将城中的百姓全部迁回本部。

(这是石勒和慕容廆之间唯一的一次间接交锋,慕容廆的直接对手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宇文氏,因此就这场间接交锋而言,慕容廆胜亦不足喜。我很想看一看两位大英雄(他们两人都称得上是各自民族的英雄)之间的真正较量,可惜历史没有给他们任何机会。从数十年后的角度来看,石氏全盛在前,慕容氏全盛在后,真要让他俩比出个高低,恐怕也就是“关公战秦琼”的感觉。有时候想想,历史真的很有意思。)

晋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慕容廆病逝,世子慕容皝继位。按照长幼排秩,慕容皝是慕容廆的第三个儿子,因其母段氏是正室,故而得立。慕容翰虽为长子,且战功显赫,颇得人心,只因是庶出而没有被立为世子。

慕容翰和慕容皝同母的两个弟弟慕容仁、慕容昭一直很受慕容廆的喜爱,慕容皝忌恨已久。才智过人的慕容翰当然明白慕容皝的继位意味着什么,他慨叹:“从前有赖先父王的威名,战场之上所向披靡,如今却有人认为我身怀雄才,难以制服,我怎能坐等祸起。”他就带上自己的儿子投奔段氏鲜卑去了。段氏鲜卑的首领段辽早闻慕容翰大名,对他的才干向来很钦佩,这次居然得到慕容翰的辅佐,当然喜出望外,对慕容翰委以重任。

不出慕容翰所料,慕容鲜卑很快出了一场内乱,原来慕容廆的另两个儿子可就不像慕容翰只一味避让了。守备东部边境的慕容仁从边城平郭赶回来奔丧,暗自与弟弟慕容昭商量说:“我们从前与慕容皝的矛盾不小,现在他即位以后执法严厉,无罪的时候尚需担惊受怕,何况有罪呢?”两人定计里应外合,慕容仁举兵,慕容昭为内应,共同废掉慕容皝。

慕容仁回到平郭就整兵西进,前往慕容皝所在的平州,还没到达,就有人向慕容皝告密慕容仁、慕容昭谋反,于是慕容皝派使者前往慕容仁军中探听虚实。慕容仁的军队正在半路上,情知事情败露,就杀了慕容皝的使者,退回平郭。慕容皝得到消息,当即赐死慕容昭,派弟弟慕容幼、慕容稚等人讨伐慕容仁。平州的军队不是慕容仁的对手,慕容幼、慕容稚兄弟都在战场上被慕容仁擒获,辽东一带(这个辽东是指辽东郡,在平州的东部,非前面广义上的辽东)慕容皝的守将或降或走,慕容仁占据了整个辽东郡,与西面的慕容皝抗衡。

慕容部一分为二,以段氏鲜卑为首的其他鲜卑部族当然求之不得,各鲜卑部族纷纷支持援助慕容仁,辽东一带的几大势力暂时重归均衡态势,而这时南面的后赵却出了几件大事。在下一章中,我们将话题转回到统一北方不久的后赵国,紧接着第一部的最后一章,来看一看统一后的北中国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五、后赵的危机

石勒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与三国时期竟是惊人的相似,即:后赵居北,其疆域相当于曹魏;东晋在东南,领土与东吴相仿;西南是李氏的成国,在取得了汉中和宁州(即三国南中地)后,也已经把国土扩大到三国蜀汉的管辖范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周边小国,主要有并州北部拓跋氏的代国,凉州的张氏政权,以及辽东一带慕容氏、段氏等内部还搞不太清的鲜卑部族。石勒的后赵国看似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但其内部潜藏的危机却是最为严重的,究其问题所在,还是石勒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

石勒以羯人的身份起家,建立后赵国,而羯人在晋朝时是五胡中地位最低的,一旦取得统治地位,对汉人的报复心理也是十分强烈,因此后赵国总体上对汉人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石勒认为后赵是羯人的国家,以羯人为国人,严禁人们使用“胡”、“羯”一类的字,并且在统治阶层中任用羯人。羯人可以仗势横行,抢掠汉人,即使抢掠了汉族世族也可赦为无罪。

一次,一个喝醉了酒的胡人骑着马闯进了宫门,石勒大怒,责问宫门执法(也就是看门官):“君主的命令,其威严播及天下,何况在宫阙之中呢!刚才骑马闯入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放他走?”

执法惶惧忘讳,答道:“刚才是个喝醉了酒的胡人闯了进来,我根本挡不住他,和胡人真是难说话啊。”

石勒听了笑道:“胡人正是难和他说话啊。”石勒对宫门执法到底还是恕而不罪。

不过,石勒对汉人的文化很感兴趣,他的身边也有大量的汉人,特别是汉人中的低级士族,他的禁令对于这些士族而言倒也没有非常严格地执行。

石勒的参军樊坦是个汉人,生活十分清贫。石勒升他的官,招他进宫面见,结果却看到他穿着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

石勒吃惊地问道:“樊参军何以穷到这地步!”

樊坦生性诚实,于是就十分直率地答道:“刚遇上一伙羯贼,我的家产都给抢得差不多了。”

石勒笑着安慰他说:“羯贼居然如此乱抢东西啊!我来替他们赔偿你的损失吧。”

樊坦忽然想起了禁令,吓得赶紧向石勒叩头请罪。石勒免他的罪,说道:“我这禁令是对付普通百姓的,不关你们这些老书生的事啊!”终于还是赐给他车马衣物,以及许多钱财。

石勒对付汉人的两手政策,总算得到了汉族士人的拥护。隐患尽管存在,北方毕竟进入了战乱后一个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时期,后赵初期的景象一派兴盛。

石勒做了几年皇帝,开始考虑起接班人的问题来。石勒的太子是他的次子石弘。

这个石弘与其父大不相似,好文不好武。石勒很担心,说:“当今天下并不太平,不能偏文轻武。”于是专门安排当时的名士传授太子兵法和剑术,然而还是改不了石弘的本性。

石勒常对中书令徐光慨叹说:“大雅(石弘的字)暗弱,一点儿也不像将门之子。”

徐光安慰他说:“汉高祖马上取天下,而孝文帝沉静少言,却能守成天下。圣人的后代,应该是不好残杀的,这是天道啊。”石勒听了才高兴起来。

徐光劝石勒说:“皇太子仁孝恭顺,而中山王石虎凶残狡诈,恐怕将来帝位非太子所有。我看不如慢慢削弱石虎的权力,让太子早点参预朝政。”石勒心里虽然也同意这种看法,却没有实际的行动。

右长史程遐是石弘的舅舅,又进谏石勒:“中山王勇武果敢,颇通权谋,满朝文武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据我观察,他眼中除陛下之外,对于别人都是视如无物。此人统兵打仗已久,威望内外皆知,而性情却不仁厚,残忍好杀。现在他的儿子们也已长大,开始掌握兵权。陛下在时,自然是不会出事,只怕将来他不愿甘于人下,辅佐少主。陛下应早作决断,以免后患无穷。”

石勒很不耐烦身边的人这么评价自己的得力干将,只说:“如今天下未平,战事不已,大雅年幼,应该让有能力的人来辅佐他。中山王功勋卓著,又是亲族,我正要委以重任,何至于像你等说的这么不堪?我看你是不是害怕将来辅佐幼主时,不能独揽大权啊?你也不用过于担心,我也会让你当顾命大臣的。”

程遐见石勒曲解其意,眼泪都急出来了,他又说:“我所说的乃是为社稷着想,而陛下却认为我是为一己私利,真是冤枉!中山王虽然是当年皇太后养大的,但并非陛下的亲骨肉,毕竟不能过分相信。他也是仰仗陛下神威,微尽犬马之劳,陛下赐他父子荣华富贵就足矣。想当年曹魏任用司马懿父子,终于亡于其手,当年情景与今日何其相像,如此以往,中山王岂不就是将来最大的受益者么?陛下若不除掉中山王,社稷早晚不再血食了。”石勒面对这段危言,依然不听。

程遐私底下见到徐光,忧心忡忡地说:“皇上不听我们的话,太子危险了,怎么办呢?”

徐光说:“中山王对我们两个恨之入骨,将来掌了权,不但国家有难,我们自身也难保了。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皇上把这个石虎给搞掉。”(文士的典型思维,无力用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只能寄希望于当权者的一纸圣令了。)毕竟保命要紧,两人继续从石勒那里寻找机会。

有一天,石勒在见徐光的时候面色忧郁,神情不快,徐光乘机便问:“陛下扫平八州之地,为什么还那么不高兴呢?”

石勒叹了口气,道:“吴、蜀两地还未平定,司马政权还没消灭,我真担心后人会把我评价为一个没能统一天下的君主。一想到这些,我就不免感到不爽啊。”

徐光赶忙道:“我还以为陛下是担心心腹之患,却不料却还有心思担心手足之患。为何这么说呢?陛下请想,曹魏承接汉朝运祚,为天下正统;刘备虽然割据巴蜀,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