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话说杨家将 >

第116章

话说杨家将-第116章

小说: 话说杨家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后,杨文贵接到杨文广的密信,约好当晚行动。杨文贵到山上打了几只山鸡、野兔、捉了两条毒蛇,亲自下厨房做了几样菜,晚上邀达达寒梅、卫队长‘艾买特’及四名亲信女兵喝酒。约三更时分,将他们迷倒,息了灯火与杨金玲展开行动。杨文贵以代‘爱买特’查哨的名义,轻易解决了门卫岗哨,杨金玲迷倒了值夜巡哨;在栅楼上挂起信号灯。杨文广亲带数千宋军将士进入葫芦谷,分头冲入各个帐篷,迅速将睡梦中的夏军守库人员俘虏。接着把粮草装满五百两大车,把达达寒梅及四名女兵也带上,令黄继超、杨文贤、杨凯、杨金玲护送回老营。
杨文广把‘爱买特’喷醒,对其晓以利害,令他向环城的驻军发出呼救信号:报说葫芦谷遭到上万宋军突袭,十万火急待救!而后放火点燃带不走的大批粮草,令军士每人背上一袋粮食,快速运动到离环城五里的宋家洼地埋伏。
达达梅林于五更初闻报粮草库告急,大吃一惊,迅速集接部队,留少数人马守城,带主力军火速出城救援。出城没多远就看到葫芦谷火光冲天,心中更急,下令部队漫野跑步前进。刚到宋家洼地,听得一声炮响伏兵从四面杀出,火光中,宋军统帅杨文广横刀立马,截住达达梅林,道:“葫芦谷粮草已焚烧殆尽!达将军失机之罪已成事实,莫如投我宋军为将,将来不失封侯之位!”达达梅林道:“胜了我手中画戟再言其它!”道罢,挺起画戟刺向杨文广。夏军战将黄浩、拜天龙、郎豹、等也纷纷与宋将王青梅、杨文仁、焦挺、孟环交上手。宋将小将杨文仁乃王青梅所生,今年刚十五岁,一身武艺乃王青梅亲传,手中赤铜刀练得精熟,是杨家后辈中的马上勇将。接战夏将黄浩后,七上八下挥刀猛砍,把黄浩杀的手忙脚乱,只用五合就把其砍死马下。转身看到母亲王青梅与拜天龙打的难解难分,拍马赶上,大喝一声:“去死吧!”一刀砍中拜天龙后背,王青梅纵观战场,见夏军战将只剩达达梅林一人还在与杨文广缠战,就对杨文仁道:“娘带诸将杀溃兵,你去助你大哥成功!”。道罢挥刀杀入战阵,刀起处,夏军领队的下级将领纷纷落马。
杨文广与达达梅林已经斗了一百多回合,一方面是二人武功相差不多,另一方面是,杨文广欲收达达梅林投诚,不忍心用绝招伤他性命,达达梅林也知道对方是手下留情,这时,他看到西夏军战将已伤亡殆尽,不远处一位小将正扬刀过来夹击自己,知道大势已去,长叹一口气道:“后会有期!”带头撤向环城。到了城下,守城的将士不仅不开门,反而射下一阵箭雨,伤了不少军士,心中明白,环城已失,扬天一声长叹:“天亡我也!”亦不管乱哄哄的残兵,拨马单骑去海城,投自己的二弟达达青山处存身。
原来杨文广,早已令黄继强、黄继霸、率一万人马埋伏在环城外,当达达梅林率主力出城后,令杨文贵带领穿着夏军服装的宋军,赚开城门偷袭了环城。
却说杨文广见达达梅林败逃,也不追杀,只是下令全军尽快结束战斗。留下五千人打扫战场,留焦挺、孟环、杨文仁率一万人马守环城,令刚投诚的夏将丁铜川去庆阳城找达达木报信:说是宋军约三万人马,正在‘葫芦谷’外与达达梅林将军激战,欲夺取粮草库,诱使达达木派军救援。而后,带黄继强、黄继霸、王青梅、杨文贵、杨文贤、杨凯率二万得胜之兵,向庆阳城急进。
西夏主帅达达木,接到宋军攻打‘葫芦谷’粮草库的消息,担心粮草有失,急令大将军‘扎嘎垛垛’带领兰士魁、孟士雄、扎喜、郭天山四位猛将,率四万人马火速增援。援军离开庆阳城不到三十里,与杨文广的人马遭遇,双方还没列阵,忽听数声炮响,又有两股人马从两翼杀来。原来是呼延忠义埋伏的打援人马,一股由苏良、呼延尚、呼延镜、率领,一股由佘江、杨家生、杨家育率领,两股人马已经埋伏了一日夜了。
却说扎嘎垛垛发现三面受敌,忙令四猛将分兵迎击两翼来敌,自己迎战正面的宋军。骤然遇到敌军埋伏人马,不明敌情的将士一般都会出现畏敌心里,斗志不强!西夏军亦是如此。结果是,除‘扎嘎垛垛’武艺高强带伤逃回庆阳城外,三万援军全部被击溃,四猛将全部战死沙场。杨文广指挥打扫过战场,与苏、佘合兵到庆阳城外逼城下寨,将庆阳城包围起来。
达达木闻报扎嘎垛垛的援军遇埋伏,全军覆没,又见宋军兵临城下,料到粮草已失,环城已不保,与扎嘎垛垛商议,道:“本帅受华池呼延忠义迷惑,给杨文广造成冒险突袭葫芦谷的战机,目前,宋国境内仅剩下庆阳这一座孤城,人马不足四万,粮草仅够半月。现在宋军两大主力会师城外,将军以为如何?”扎嘎垛垛道:“宋军虽然奸计得逞,烧了我军粮草,但人马合起来,也不过五六万人众,庆阳还有四万精兵,有无敌先锋俞鹤、饶将肖光达兄弟、参将刘仁基等十多名战将在,如果奋力一战,鹿死谁手还不一定!末将意思是明天出城战一场,看看宋军虚实再定进退!”达达木同意。
第二天,两军对阵,宋军呼延忠义提开山大斧,出阵对达达木道:“本帅是接替狄元帅的呼某,知道尔是西夏国兵马大元帅达达木,近二十年来,夏军屡屡犯我边境,使我狄、杨、二帅席不安枕,这且不讲!最近又深入我大宋国土二百余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本帅奉圣旨将你们赶出国境之外。前两天已经烧了你的过冬粮草、收复了环城,现在,我们十五万大军已把庆阳城团团围困,你若识时务,就带残兵退出国境,本帅可以容你们安然退走。否则,将把你们困死在庆阳城内!”达达木道:“久闻呼、杨、二家是大宋国的卫国柱石,此次我军兵败在你二位手里,亦不算丢人!不过,某想领教一下呼、杨两家战将的武艺,本帅派五位战将领教,敢出战否?”呼延忠义道:“有何不敢!派将吧!”。
西夏派出的五将是:扎嘎垛垛、俞鹤、刘仁基、肖光达、肖光远。宋军出战的是:苏良、王青梅、佘江、呼延灼、呼延镜五将。怎样交战?苏良战‘扎嘎垛垛’、佘江战俞鹤、王青梅战刘仁基、呼延灼战肖光达、呼延镜战肖光远。交斗仅三回合,夏军的无敌先锋将俞鹤即被佘江用重锤震的吐血而回;接着取胜的是呼延灼,他是呼延忠义的小儿子,年仅十六岁,上阵用的两根竹节钢鞭,比祖爷呼延赞的钢鞭还重二斤,他是第一次对敌实战,初生牛犊不怕虎,仅用五合就打碎了夏军猛将‘肖光达’的头颅;呼延镜是呼家老家将呼延平的孙子,年方十六岁,上阵用‘开山斧’做兵刃,看到‘呼延灼’取胜,心中一着急,斧招就慢了一点,被夏将肖达远枪刺小腿负伤败阵;苏良与‘扎嘎垛垛’,刘仁基与王青梅这四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已经斗到一百回合以上,仍然分不出高下。达达木料到再斗下去,也最多是平局,说不定就是败局。是故首先鸣金罢战,向呼、杨、二元帅表示:愿意率夏军退出大宋边境,到西夏国境内驻防。
杨文广待达达木率军退走后,与呼延忠义商议,把宋军的大营也前移到边境线上,并连名向朝廷报捷,奏请朝廷增兵添将,欲一鼓作气把西夏人马赶回沙漠,永远消除后患。
回头再说达达寒梅,在宋营醒来后,不知身在何处,杨金玲笑着告诉她实情,末了道:“我们欲混进葫芦谷侦查是实情,我们杀蛇救你之命亦是实情!我哥为了国事,兵行诡道,欺骗你乃不得已之举,望郡主体谅!现在你家堂哥达达梅林、大元帅达达木,已经率军退回国内。你麾下的一千名将士、四名女卫,都安然无恙,郡主若想回国呢!我大哥杨文广元帅答应,你可带他们安然离去!如果郡主想跟我们杨家回中原、、、那、、那是我文贵哥求之不得的事!嘻!嘻!小妹也舍不得姐姐走呢!”王青梅又跟达达寒梅详细讲了老杨家的历史,诚意邀请她到中原一游。达达寒梅暗想:“我父母早亡,一直跟着堂叔在军中混,也不是个了局。同时,也真有点舍不得离不开杨文贵、、、、、、”于是就答应去中原看一看。王青梅大喜,让‘艾买特’去俘虏营挑了二十名可靠的西夏兵,仍由‘艾买特’带领做达达寒梅的亲兵护卫。后来,达达寒梅随杨文贵去三元做了少门主夫人,这是后话不提。
过了一个多月,朝廷才由驿站转来一纸小皇帝的旨意,内容是:“奉天承运,皇帝昭曰:西夏乃荒漠边垂小国,征之无益!为社稷长治久安,每年赐其三十万两安抚银,与之议和,各守边界,互不侵犯。自此西疆再无战事,允杨文广回京休假三个月,离任期间暂由呼延忠义代职,钦此!”圣旨到时,杨文广正在教场与诸小将练习武艺,呼延忠义读后,杨文广满肚怒气无处发泄,把金宝刀抡得呼呼作响、发疯般舞弄了半个时辰,大喝一声,一刀砍向拴马的石头桩,大碗口粗的青石桩固然断裂,杨家用了四代人的金宝刀亦从刀杆护锷处断为二截,杨文广则口吐鲜血昏倒在地。急喊军医救醒,连连咯血不止,不到一个时辰,撒手西去,享年四十三岁。杨文广正值英年,又未受伤,何以突然吐血而亡?这是有原因的!杨文广当年率兵到西垂边境后,执行的是保证边境安定的边防军任务。按当时宋制规定,除朝廷派出的执行特定任务的军队外,各地驻军的给养由当地节度使供应,杨文广虽然兼任陕、甘两地节度使,其实是只管辖甘、凉、一带数百十里的边境无人区,及陕西延州以西的部分贫困地区,这些地方地广人稀,大宋与夏国长年拉锯战,更使民不聊生,甭说征兵不易,就连几万人马的粮草供应也无保障!杨文广与将士们常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还得生食马肉养命。大部分将士都有肠胃病,杨文广本来就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在激怒中疯狂舞刀,发力砍石,使病情激变,杨文广的死,实际上是得了急性胃穿孔而已!
三军如何为元帅治丧无需细表。却说呼延忠义见杨文广英年早逝,急将恶耗报与朝廷,二十天后即得旨:任呼延忠义为西疆边防大帅,代替狄青、杨文广守边疆;追任杨文广为靖边公,赐给杨家白银万两助葬,允家属运遗体归原籍安葬。王青梅与杨亜男商议后,对呼延忠义道:“杨家此次出兵是私人助阵,既然朝廷已与夏国议和,边境无战事,杨家将留在此地已无必要!准备近日就护文广灵车回河东。”呼延忠义道:“夫人言之有理,本帅即派五千亲兵护送杨夫人及杨公子去延州,在那里上官船送诸位到风陵渡。”杨家的人马走后,苏良、黄氏兄弟也向呼元帅递了辞官表,带领家小回长沙府安度晚年。
却说王青梅带领杨亜男母子、杨家诸将、达达寒梅、等人乘两艘官船到风陵渡靠岸。派杨孝祖、杨孝宗快马去火塘寨报信并带车来接。两个时辰后,火塘寨来了二十辆马车,带车的竟是身穿便衣的杨宗勉,王青梅大吃一惊,不知家中又出了什么大事!
欲知原因,请看下回:“一树分四枝”
 
第七十七回一树分四支
杨家又出了什么大事呢?原来,杨文广的奏章到京后,庞太后与内阁大臣‘廷议’此事。当时西夏国也派了个使团来汴京探消息,暗地给庞太师为首的朝中议和派送了大量珠宝古玩。于是,主和派就联奏,要求朝廷与西夏使团先谈谈,再定战和方略。庞太后自然是令庞吉为首席谈判代表。经过十多天的所谓‘谈判’,达成:‘大宋每年赐与夏国三十万两白银,做安抚费,西夏保证永不犯边’的和议。身为内阁行走大臣的杨宗勉,得知和议内容后,认为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此例如果一开,大宋国周边的诸小国家必然会纷纷仿效,后果十分可虑!彻夜未眠,写下一本万言奏章,详论与夏国和议的弊端,由于心情激动,用词欠推敲,有指责朝廷判事不明之意。第二天,奏章呈上后,庞太后心中不悦,庞吉趁机奏道:“杨行走不过是内阁末臣,竟敢妄参国政,狂言忤君,按律当斩!”六合王赵怡忙奏道:“本宫以为,杨行走乃是前朝老臣,奏章中虽有微词忤君,亦是忠君直谏之意,罪不致死!望太后三思!”庞太后为了拉拢人心,降‘杨宗勉’为延州知府。杨宗勉以年老不堪远任为由,愿辞官回乡为民,太后准奏。杨文广死于任上的消息传来后,年过七十的穆桂英,受不了接踵而来的沉重打击,也离世而去。杨宗勉给杨文远报了丧,就先护母亲的遗体回火塘寨。
数日后,杨文远亦回到火塘寨,杨宗兰、杨宗勉、杨文远商议:认为眼前杨家的状况,不适宜大办丧事,于是就不给外人发丧贴,仅通知火塘寨族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