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两张脸-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北京台的制片人成为哥们,纯属偶然。
那时在营销总公司当办公室主任,不知道北京台的制片从哪儿知道了我的电话,一天,制片人打电话给我说准备给老板做一期节目,我当时没管这摊子事,但是出于职业的惯性,我就问对方,要多少费用,他说给个制作费五万元吧,当时我说我向领导汇报汇报吧。后来就这个事情我还专门向广告部门咨询了一下,针对这个栏目出这个费用合不合算,广告部的同事告诉,可以做一做。后来事情多起来,况且当时这也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事情也就放下来了。
2002年底,公司成立总裁办,分管老板形象宣传策划这一方面的工作,我就又到我的通讯录中找到了这个制片人的电话。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感觉对方也许在今后还会发生工作联系时,我就会当即把对方的联系方式输入自己的电脑中。
我拨通了对方的电话,我问对方是否还记得我,制片人记性很好,不但记得当年的事情,而且还能叫出我的名字,我把自己的意图告诉对方,问他老板做一期节目的事情如何安排,对方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并说要见面聊聊这个事情。刚好那时我有事要到北京办理,我们就约定在北京见面。
到了北京,我按照他提供的地址,很快地找到了制片人,对方是一个性情中人,聊得很投机,没三句两句,对方差点要认我做弟弟了,后来问我的年纪,两人相殊太大,只好作罢,但我们的合作却没有作罢。
第二天下午,我还在北京的宾馆,他就安排人到宾馆来,通过我了解一下老板的情况,而后出了一个采访提纲。一个星期后,节目组一行四个人来到了沙州。我发现老板对这个栏目还是比较重视的,自己全程陪同了两天,老板原定第二天的几项工作都顺延了下来。
节目出来后,对方拷了一盘录像带给我们,老板看了录像以后说这个节目可以打八十分。我知道,能让老板说这句话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老板的眼光越来越高,要求也一天比一天高,在这个时候,他能给予这种评价,既是对我的工作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制片人工作的一种肯定。但我知道,追求无目境,奋斗无休止,我要做的还有很多。
很自然的,做完这个节目后,我们都成了好朋友,大家觉得在一起合作,能做一点事情,以至于现在,我每次到了北京,我总不忘给他们去个电话,如果有空的话,约出来一起听个饭。
其实朋友也象亲戚一样,要经常联系沟通,否则会变得很陌生的。
2、我的网络朋友
认识TOM的经理,是因为北京台的哥们。
那时,我还在北京时候,北京台的制作人跟我说,他跟北京那些网站的关系不错,而且还有好几个好朋友,我说,那好啊,有空的话约大家一起吃个饭,大家认识一下。
第二天,制片人果然把他们都约了出来,他们当中有SINA的,TOM的,和讯的,千龙的,还有一些报纸媒体的。这些搞网络的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在一起大家都很开朗,加上他们做网络的也非常前卫,没几句话大家就熟了。他们问我嘉迪在哪儿,我告诉他们在沙州,这时TOM网的经理就跟我说,他也是沙州人。我说是吗,这么巧啊。于是,地域观念就来了,哪晚我跟他就聊得特别多,自然我们对彼此也更加了解了,关系也就融洽起来了。
临走的时候, TOM网的经理特意跟我说了一句,大家是老乡,有什么事尽管打一个电话好了,他能做的他一定会做,我心里有数了。
北京回来,我就把在北京和相关媒体交往的情况给公司的编辑说了,希望他们今后能经常与这些门户网站的人员保持联系,有合适的稿件也请他们帮忙发一下,后来当公司的编辑把一些稿件传给他们的时候,他们大多都帮忙发表。
在2003年公司举行新形象发布会的时候,我还特意把TOM的经理请到沙州,做现场直播,他做得很好,也很努力,效果非常地棒。
做好直播后,公司安排车把他送到了他沙州的老家,他很感动。
直到现在,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现在我称呼他,已经是叫名字了,不带姓了,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友谊已经到了这一步。
第三章 渐行渐远(9)
3、忘年交
与很多的媒体的交往,都是出于偶然;与这些媒体界的人士能一直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也是因为这些媒体人的一种直率与豪爽。与博览总编的交往也不例外。
那时,博览的总编与公司还不是很熟,第一次来到公司,也许是总编的性格比较急躁,也许是公司的管理比较严格,在公司大门口的时候,总编让保安的拦了下来,两人还争执着,后来保安打电话给我,我就下楼去把他迎接了上来。本来他是想过来见老板的,但老板不在,于是我对他说,有什么事还是让我来给做一个信使吧。
我没有想到,我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把他带进到公司,充当了一次他与老板信使,他就一直记得这件事情,还心存感激。这样的人,我没有理由不认真结交。
后来随着他与老板及我交往的次数多了,在他的口中了解到,他在北京的媒体圈中朋友很多,于是公司就把一些需要发布的信息交给他来处理,每次他都处理得很好,有的时候还能给我惊喜。
让我最感动的是2003年11月份,为了杰出创新人物的评选的工作,那天冒着风雪天气,我们两个一家新闻单位一家新闻单位磅资料,希望评委对公司多一份了解,对老板多一点认识。那天我们一边走就一边开玩笑:“为了老板的事业,为了嘉迪的事业,我们勇往直前,义无返顾”。听起来真够革命豪气的,呵呵。现在想来,当时虽然没有成功,但一直感动于我们的执着精神。
很多的时候,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我知道,不努力就肯定不会成功。
天下不会掉下馅饼,我也不会站着那里傻等。
(六)、一次有嫌疑的活动
我没有想到,在我订婚不久后,我就有幸在公司接待我的岳父母,但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在我岳父母在我公司参观考察的三天中,我竟然没有陪他们一时半会,最让我想不到的是岳父母三天在公司当中,竟然成了公司、媒体及员工关注的焦点,因为他们的表现太棒了。后来很多的同事开玩笑说:光荣家属游嘉迪的这次活动是我专门为自己策划的。
2002年底,在公司成立总裁办的时候,老板找我谈话,说总裁办准备让我在当主任,当时,我向老板表决心,这个位置由我来做,我说文字这一块绝对没有问题,在沙州的企业界应该说可以达到前列的水平,因为我对沙州排列在前几位的企业的文字工作者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当时我夸下了海口。但是老板的要求还不仅仅限于些,他说,这只是很小的一块,他希望我在集团公司重大的策划活动这一块同样有出色的表现,我欣然领命,我觉得这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所以,在2003年的头几个月中,当广东、北京等地的非典还只是一种苗头的时候,我和老板的脑中一直在盘算策划一些东西出来,让企业更加富有活力,我们的备选方案有两个,一个是“民企也是金饭碗”、一个是“光荣家属游嘉迪”。前一个出台的背景是,在2003年的2月份的沙州的一份报纸中报道,沙州的银行给沙州的政府机关、事业机关如电信、移动、医院的在职人员授信二十万元,而且这种授信只需这些在职人员签一个字即可得到授信。为此,我们的民营企业想策划一下,与沙州的银行也达成一个协议,即让嘉迪的中高层员工只签一个字也可以得到一笔授信,而且要略高于政府及事业机关人员的授信额,以显示“民营名企更是金饭碗”的理念,以鼓舞全体员工的士气。后一个方案也是基于鼓舞公司员工士气而做的一个方案,即让连续两年评为“嘉迪优秀员工”的家属到嘉迪来旅游一次,我把这次活动称为“游嘉迪、看雁荡”。家属可以坐飞机来,也可以坐火车来,不管怎么来,所有的费用都由公司来负责。我认为这样不仅可以鼓舞表现优秀的员工,让他们切实地体会到嘉迪对他们多年来工作的一种肯定,也让他们的家长一起分享他们在嘉迪工作的一种荣耀;更为重要的是,我想通过这次活动,通过五十个连续两年评为优秀的员工的活动,带动几千名员工,让他们认识到努力终究会有回报,而且这种回报不仅体现在自己身上,而且还会体现在自己的亲人身上,从而营造一种让大家争做嘉迪优秀员工的局面。
前一种方案,本来一切都已经就绪,但后来因为个别高管的不赞成,取消了。老板选择了第二方案,即“光荣家属游嘉迪”。
我开始进行了“光荣家属游嘉迪”的实质性操作层面。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渐行渐远(10)
1、生怕员工家属不会乘机
其实当时能不能把这个活动做好,我实在没有底。没有底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这些优秀员工的家属的身体状况、三天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等。其实在活动还没有开展前,我就有了一个担心,那就是乘机的问题,我担心一些员工的家属都一辈了从没有坐过飞机,不知道怎么坐。
为了这个问题,我还专门把这五十优秀员工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会,跟大家讲,把如何坐飞机的一些程序跟大家讲清楚,免得本来是一件好事的,变成了坏。其实事实证明我的这个会议并不是多余的,后来,我在会议中发现,参会的优秀员工中,大多来自生产一线,自己也从来没有坐过飞机,更别说一辈子呆在农村的父母了。
于是我就专门把坐飞机的注意事项从头到尾跟他们讲了一篇,如一定要提前半个小时把登机牌给换了,不要带一些航空管制的东西上飞机,在飞机上不要乱动安全出口的门等等。
当我在跟他们讲这些的时候,我不知道我的心情是难过还是开心,这样的问题,我在两年前自己也是一片空白。其实我家也住在农村,我的父母也跟他们的父母一样,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不要说坐飞机了,火车也没有坐过。
那时候,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父母也坐一回飞机,因为,我的父亲已经近七十了。
2、愧对岳父母
在五十个优秀员工当中,其中一个是我的爱人。她在公司工作很尽努力,连年优秀。这次她把她的父母一起叫来参加这次的“光荣家属游嘉迪”的活动。
那是我在与我爱人刚订婚不久的时候,按说这个未来的女婿要好好表现一下,本来我也准备要好好表现一下,怎奈事与愿违,在这三天的光荣家属游嘉迪的活动中,我竟然没有一天时间陪伴他们两位老人家,倒是让他们一直在关心着我,记得我只是在他们刚到沙州来的那一天晚上,我与爱人在他们住宿的宾馆当中,聊了大概一个多小时,而后在三天的旅游活动中,我竟然没有一天和他们在一起,直到他们离开公司回家。因为那三天,刚好是老板申报评选全国杰出创新人物,我正忙着写申报材料,一直熬了48小时写稿。
但两位老人家的胸怀却是很大度的,虽然他们感到很遗憾,却一直很理解,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只对我提了一个要求:注意身体。直到现在,每次与他们通话,他们都问我身体好不好,很让我感动。
一个异乡人在沙州,也许不会缺少钱,不会缺少朋友,但一定会缺少一种亲情,缺少一种精神的支柱,恰恰这一点,我的爱人及岳父岳母给了我,让我在沙州感到了家的安宁与关怀。
也正是如此,那次的“失陪”,一直让我耿耿于怀,总觉得有点亏欠。
3、出彩
岳父以前是教师,当过校长,由于写得一手好字,后来借调到司法局。
在岳父还是校长的时候,经常要给全校的学生讲话,而且一讲就是几个小时,不用稿的。据爱人的嫂子说,岳父的演讲特别好,很有煽动力,我没有亲见,也不以为然,直到“光荣家属游嘉迪”颁奖的那天晚上,让我亲眼目睹了一回岳父的风采。
那天晚上,团委书记建议找一个家属代表发五分钟的言,我说可以,后来他们找来找去,就发现岳父的学历高,于是和我商量说准备请岳父发五分钟的言,我说这件事情和我的爱人商量吧,我就不出面了,后来岳父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颁奖典礼那天晚上,全厂的员工都参加了,当主持人邀请岳父上主席台发言的时候,只见岳父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