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微软--一个软件帝国的平凡镜像-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解释说我不想再做研发工作了,我想了解人们都用技术做些什么。我是一个人,我更喜欢和人一起工作。 他说:“微软正打算开展咨询业务,面向企业客户。为什么你不和组建那支团队的负责人谈谈呢?” 那时个人电脑变得重要起来,不再只是一台美其名曰的打字机或是计算器。微软为了成为信息技术基础结构的固有组成部分,决定必须投入一些人到那些公司并且告诉他们说,是的,我们是你们的后盾。我组建了一支欧洲团队和一支美国团队来做这项工作,自己回到了德国的公司开展这项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时候,微软在欧洲发展迅猛,我开始理解了彼得原理,根据这个原理人们总是被提拔到他不能胜任的位置。在一个像这样飞速发展的公司里,这是一定会发生的。微软太年轻了,以至于不能吸引高级人才而且它也不打算为高级人才付高额工资。这就注定了有热情的年轻人,会通过他们投入的努力和向公司灌输的热情来弥补能力的不足或是经验的缺乏。 有些人能够经营好一个项目,例如一个单一的产品。他们进军马达加斯加的市场并且很快控制了整个市场机构。当只有3个人的时候一切很顺利,但是当你有30个人为你工作时就完全不同了。事情总是这样,他们完全不能胜任此时的工作。此时产品还是很畅销,是因为它们确实很不错。 ◆ 欧洲的公司有一个巨大的缺陷:语言障碍。即使当地存在一个微软的竞争对手,它们也不可能盈利,因为它们的市场太小了。假如它们要想变得更大更规范一点,就必须进行投资做本地化,去建立后勤部门,就得在每一个国家设立当地的基础组织。还有一点,就是在欧洲是没有风险投资机构的。所以,惟一的途径就是向银行贷款。然而对银行来说,他们并不想雪中送炭。 所以其他公司根本就无法竞争,即使它们的公司很优秀。于是美国的公司就进来了,占领了欧洲通用软件的市场。但是如果是那些专业性或者适应性要求非常强的个性产品,比如像卫星自动控制系统(SAP),欧洲的产品还是说得过去的。 作为美国公司的先行者,微软是第一个觉察到产品本地化需求的,而且也确实做到了产品的本地化。那时比起莲花等公司来说,这可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即使是产品的市场营销失败了,这些产品依然可以卖掉。说得更大一点,那也是为什么现在美国的软件称霸全球的原因。 一些别的公司在进行豪赌时,犯了错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代,微软在每个领域都是第二个进入者。一次又一次,每个竞争者都是首先犯了错误,然后为微软的发展敞开了大门。 比如莲花公司,在OS/2操作系统上下了赌注。IBM使它相信,Windows操作系统只不过是一时的流行,是昙花一现,而OS/2将会成为主流。莲花公司占领了磁盘操作系统时代的电子制表软件市场,代表产品是Lotus1…2…3(1是电子表格,2是数据库,3是商业绘图—译者注)。IBM公司却说服它直接为OS/2操作系统开发应用软件,这样子就会避开竞争,不会为Windows操作系统编写软件而浪费时间。这样,它就是在为下一代技术编写软件,而不是为现在的技术。莲花公司放弃了在磁盘操作系统上的行动,集中了80%的力量为OS/2做软件开发。当然,OS/2没有进入市场,它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那些说微软只能通过获取技术壮大,并且它自身并没有创造任何东西的说明,简直就是胡扯。想一想就会知道,所有的技术都不是什么妙策,尽量完美地实现才是最重要的。有好的想法当然很好,但看看施乐公司(Xerox)把它的好想法带出了多远,你就会明白一些了。(施乐公司在硅谷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整合了一支研究队伍,他们发明了鼠标,开创了各种各样的图形用户界面以及其他创新。这些新观念被展现给包括苹果公司(Apple)、微软、太阳微系统公司和IBM等公司。苹果公司后来控告微软“抄袭”苹果的图形用户界面—其实这种想法施乐公司的研发团队早就尝试过了。苹果和微软公司都从图形用户界面这一想法中赚到了钱,然而施乐公司的产品却没有任何作为。) 关键在于技术的实现,和是否拥有突破性的技术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通过技术的实现使某些事情简化,而不在于是否拥有好的想法。 微软并没有创造电子制表软件。而“可视计算”(VisiCalc)*应该是最接近于获得盛名的,但是如今又会有几个人知道VisiCalc这个名字呢?差别就在于微软通过令人难以置信的坚持不懈和细化过程,最终做到了对这一思想的不断改进。 微软不断地走访用户,并且说:“使用这个产品而不是那个产品,将给你带来什么?”你如何通过进一步改进这个产品,从而使多数人都能使用它?这并不是什么灵机一动。这需要大量地听取意见和建议,并且坚持不懈地改进。 即使微软不是最早在某一领域开展工作的,但是由于微软在财务上有很大的自由度,所以就能自己决定是否把钱投向那些被认为值得做的事情。比尔的贡献就是有先见之明,并且通过强有力的决定使它最终得以完成。虽然有时事实上承认有些事不能行得通,并且放弃努力会显得较好,或者认为这样的事不可能立刻行得通,但是如果我们去做这样或那样一些工作,我们就能使它行得通。  '返回目录'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好好吸收一种新的文化,好好享受它的乐趣'格哈特(Gerhardt)'(3)
比尔有几次曾说:“是的,当我没有认同Novell公司,以及我忽略了Internet的时候,我的确是犯了一个错误。”其实他和那无关。 只要将微软和类似于IBM、DEC、施乐公司(Xerox)中任何一个公司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些公司没有能力将自己彻底地改造。然而微软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它可以将自己彻底改造。这真是让人很吃惊。这主要是由于微软不断地重组公司和重新分配职责。 微软近乎妄想狂,这是极好的。微软在不断思考什么是用户需要的,什么能够让用户高兴,能够带给用户什么?因此微软在市场竞争中会长盛不衰。 Windows这个操作平台在这一产业中已经领先到如此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是的,这一操作平台为一家公司独有实在令人惊恐。但是如果微软只在操作平台方面鼓足干劲,那么它将很快就成为历史。有很多公司在不断地向我们挑战……互联网是那么地变幻莫测,如果微软没有不断的变革,Linux(一种可免费使用的UNIX操作系统—一种多用户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运行于一般的PC机上,现在中日韩三国政府正在联合开发这种操作系统以对抗微软的Windows对于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译者注)将在一夜之间将其取而代之。如果微软将价格提高到某一高度的话,这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Linux无疑会取代它。 你能分享一个标准的操作平台吗?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更有效的合作方式。你看看例如XML(可扩展标识语言—译者注)活动那样的事情,就能了解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在那样的空间已经发生了什么样的革新,这十分令人吃惊。 ◆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在微软要获得提升比较困难。我想晋升到更高的级别,但面试过我的经理看重的只是我过去的工作,而不是我在不同工作角色中获得的广泛的工作经验。所以当一个已经离开微软的老朋友叫我加入一个新公司,启动并主管工程部的时候,我毫不迟疑就去了。 现在我能够把所有的经验融入一个角色中。很快我就成了技术总裁,主管所有的工程、文件和质量保障工作。而且在这家公司我还能深入了解其他部门,比如客户服务、市场营销、商务拓展和信息技术应用。该企业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又能进一步拓展视野,我自然心情舒畅。  '返回目录'   txt小说上传分享
重新发现自我'吉娜(Gina)'(1)
这样一个工作环境中,每个人都奋发图强,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这让我有了机会重新发现自我。 在微软,假如你刻意掩盖自己的错误,那么过不了多久事情就会被揭穿,人们将会对你的诚实品格产生怀疑,你的职业道路也会受到影响。 在微软,个人有决定自己工作方式的自由,这确实令人振奋。说得夸张点,微软甚至为你提供了足够的绞绳,不过你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上吊。 在微软,整个公司就像一个大学校园,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很好地释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在微软,还会得到另外一点经验:勇敢地去尝试新事物。不要担心你做了会怎样,也不要过多地考虑你是否能够成功,只要放开手去干就可以了。 对一位金发碧眼、身材娇小的柔弱女子来说,假如她不玩足球、骑马和摄影的话,那她完全可以一边听着身旁的宠物猫喵喵叫,一边在花园里优雅地漫步。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只要愿意她可以低头不语,也可以滔滔不绝地妙语连珠,欢笑阵阵。然而吉娜却选择了在微软工作并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尽管其中夹杂着挫折。她袒露了当一个心仪的工作与自己擦肩而过时的那种心碎的感觉—她曾被迫离开微软,转到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后来又回到了微软。 ◆ 我是从1989年1月起开始在微软工作的,起初是作为合同工,不到1年之后即转为正式的全职员工。我打心眼里看不起我原来工作的那家公司,所以我很高兴地通知他们我即将辞职的消息。虽然公司不想放我走,但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好说的。我的上司还不傻,我将要去的是微软啊,又有谁愿意错过这个机会呢?所以他知道留不住我。 离开那个公司,我来到了这样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每个人都奋发图强,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这让我有了机会重新发现自我。我本来有一个柜子专门用来放工作服,里边无非是些式样保守的裙子、纤维衬衣、高跟鞋和尼龙丝袜之类的,现在这些都很快地被压到箱子底下去了。在新的公司,我完全可以充分地表现和释放自我,不用整天把自己包裹在千篇一律的职业装之中,这种感觉真是棒极了。 以前,别人要了解我都是首先看我的职位。大家当然都可以从秘书或是行政助理这样的职位看出一个人是做什么的。而现在,人们仅仅注意到我是在微软工作的,至于我在微软的职位是什么、我到底在微软干什么他们倒并不在乎。我的工作是致力于微软海外软件的本土化。很少有人知道本土化是什么东西,就连我的父母都认为我是一名翻译。多年以后,直到最近,我拜访父母的朋友时,他们还问我:“你还在搞翻译吗?”我只好告诉他们我已经不在国际部工作了。 ◆ 第一天上班我便发现,想在微软如鱼得水,我必须随时做好准备,遇事不能优柔寡断,搞清楚自己哪些方面需要学习,不懂的地方要勇于发问。总之,我得彻底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在这里我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我已经习惯了过去的那种工作环境:总会有人来核查我的工作,人们习惯于刻意隐瞒自己的过失并推卸责任,大家都这样,因此也没人计较什么。但是在微软,一切正好相反:假如你刻意掩盖自己的错误,那么过不了多久事情就会被揭穿,人们将会对你的诚实品格产生怀疑,你的职业道路也会受到影响。 这种氛围对我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我很高兴自己能够应付得过来,因为我确实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在微软,个人有决定自己工作方式的自由,这确实令人振奋。说得夸张点,微软甚至为你提供了足够的绞绳,不过你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上吊。 在微软工作的另一个有趣的特点是,整个公司实在太像一个大学校园了,人们到微软参观时都要这么说。其实这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这样可以为你提供认识不同人物的氛围,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在其他公司就未必有这种氛围了。这样能够很好地释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微软内部紧密联系的社交网络由此产生,这对于微软这样的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即使某个团队在技术上胜人一筹,但如果队员之间缺乏沟通的话,那它是不可能做出什么协调一致的产品的。 我知道那里的人们是值得信赖的,尤其是国际部里的那些伙伴。我现在仍然能够联系到原来团队里的朋友,虽然团队解散了,但是关系还在。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不用大费周章地花一年半载去和别人建立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