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巫祠时代 >

第5章

巫祠时代-第5章

小说: 巫祠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山东“齐地”,今天的临淄,生存着一支始族人。始族人留下了遗址,遗址叫作“后李”。在后李这个地方有一条水,叫作姜水。始族人在姜水边,就叫作姜氏始族。姜氏始族的一支分支向西迁徙,来到了曲阜地区。在曲阜地区,已经生存着土著的始族,土著的始族叫作蚩尤。到了公元前4千年,两支始族在曲阜汇合。太昊人来到曲阜要比姜氏晚一些。太昊人是伏羲人的后代。伏羲人是芮城人的后代。太昊人向北的分支来到曲阜,向南的分支到达了烈山。在曲阜汇合的又1支始族叫作炎帝,到了曲阜时期,神农已经是几支始族:姜氏,蚩尤,太昊和炎帝的巫祠崇拜。由此,又可以说,神农是1个不短于2千年的神农时代。

  本文中使用了几个词语:农始族,农巫祠,神农崇拜,神农时代,神农首领。但是,在古书中只有一个词语:神农。古书1词多用,语言没有今天这么丰富,这么精细。神农1词包含了广泛的意义。

  神农是一位神,在大的范围受到拜祭。神字是个古字,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受崇拜的动物,动物神。受崇拜的动物叫作神,受崇拜的人(巫师)叫作帝。

  神农巫祠来到古河道。在古河道,干爽的土地日渐扩大,湖沼中有蚌,螺。土地上有树果和嫩叶,大的动物有猪,狗,小的动物有兔,鼠。始族人将精美的食物拿到巫祠来向禹拜祭。始族集合在神农巫祠的周围,巫祠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一个巫祠扩大到一片地区,形成了以农巫祠为中心的“神农氏族”。

  在黄河和淮河之间是一片冲积平地,叫作黄淮平原。黄淮平原被伏牛山,大别山和山东丘陵环绕着。在这一片平地上,曾经有黄河水流向淮河,黄淮平原这样冲积起来。所以,这道水流的地方又叫作“古河道”。古汉语起源在古河道地区。作为社会的中心和组织者,神农的宣讲也在这里流传。

  在氏族时代,没有文字,或者,文字还没有进入实用阶段。虽然古汉语已经形成,而且词汇日渐丰富,只是进入历史的语言不多。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词语是崇拜的名字,巫祠的名字,“帝”的名字,以及以崇拜名字命名的巫祠,等等。神农是一个巫祠的名字,神农的流传是巫祠的流传。这个时期,神农方言开始与古汉语汇合。神农起源于始族崇拜,从始族崇拜发展到巫祠,这就使得神农以巫祠的“身份”在古汉语的地区广为流传。神农的名字很响亮,但是神农的传说却没有传下来,在今天无法知道关于神农传说的细节。

  始族人一年又一年的采集,拜祭。几百年过去了,在河网密布的古河道,人口越来越多,食物越来越少,食物严重不足,始族人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采集回来不多的食物。争食物的纠纷开始发生。已经有始族向西,向南迁徙,去寻找食物不缺少的地方。巫祠的日子开始不好过,拜祭的供物越来越少。在食物严重缺少的日子里,祠的巫们也不得不去采集,渡过饥饿。

  神农的巫祠大多已经破烂不堪,却没有力量建设更新。祭祠一天一天的冷落下来。祭祠无法维持,神农衰微了下来。在神农祠日渐衰微的日子里,正是采集时代的末期,人工的生产尚未开始,始族人在生存的十字路口徘徊。

  神农巫祠在氏族的斗争中衰落下来。随着黄淮平原的继续形成,神农氏族向南迁徙,在黄淮平原的南部地区定居下来。这一部分氏族人便是楚的祖先。

  古老中华的面纱揭开了。语言竞有这么强的表达能力和流传能力。始族崇拜是再普通不过的社会思想。远古历史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保留和流传下来。这1章讨论过三皇史诗,认识了三皇的历史背景。有巢氏起源于黄淮平原,时间不晚于距今6千年。燧人氏起源于太行山(依据南庄头遗址出土了早期陶器),时间不晚于距今万年。神农氏起源于山东丘陵,时间不晚于距今8千年。三皇的起源地区包括了从太行山的桑干河向南,漳河,卫河,黄河,直到淮河边:不能再向南了,再向南是淮河海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古河道  大汶口人  少昊的误传
古河道

  大洪水以后,黄河海沟消失,到了史诗时代,大片的土地连成了一片。这一片土地的中心在黄河两岸。这个中心地区就称作古河道。古河道地区在形成陆地以前曾经是很大的一片水域。对古河道,始族人从渭河看叫作东海之外大壑,从山东丘陵看叫作西海。这一片水域有多么大呢?北通卫河,南接淮河,这一片土地在今天叫作黄淮平原。古河道在黄淮平原的北半部分,包括了黄河北岸的卫河和山东丘陵的北坡,(黄淮的南半部分淤积较晚,集合起来楚祖先人口)。

  站在古河道向周围看,在东方有山东土著,考古叫作大汶口人。在西方河南的腹地生存着伏羲人,考古叫作裴李岗人。在北方生存着高度巫文化的漳河人,考古叫作磁山人。公元前4千年的古河道正当河网地貌,三方面的古人口在这里汇合,古汉语从这里发育,史诗在这里流传,大商在这里创造辉煌,春秋文化在这里发祥。在史诗时代,流传在古河道的史诗本书就称作太行史诗。

  伏羲人以河南嵩山为中心遍布河南境。在河南东部的部分进入古河道。这一部分伏羲人古汉语称作太昊。漳河人向南迁徙,在公元前4千年到达黄河边,以濮阳为中心,聚集起来著名的高阳巫祠和高辛巫祠。漳河人的一个分支渡河向南,进入古河道,这一支始族崇拜炎帝,就叫作炎人。大汶口人的1支叫作蚩尤。蚩尤人沿着山东丘陵的北坡向西迁徙,进入古河道。在昊人,炎人,蚩尤进入古河道时,神农已经是古河道土著。这4支人口构成了古河道人口的主要成分。当真是巧合吗?有巢氏是流传于伏羲昊人的始族史诗,燧人氏是流传于漳河人的始族史诗,神农氏是流传于大汶口人的始族史诗。

  交待一下古汉语。在古河道的4方人口中,北方人口占有语言优势和高度发展的巫文化。炎帝将太行方言带进古河道,著名的巫祠高辛和高原也先后进入古河道。炎帝,高辛和高阳在古河道地区传播和普及了古汉语。古河道成为古汉语的中心地区。4方人口汇合起来古汉语氏族。

  大汶口人

  考古的大汶口人包括山东丘陵的北坡,南坡和苏北3个部分。南坡和苏北两个部分后来汇合进楚人中。本书讨论大汶口人指北坡部分。

  大汶口人从山东丘陵起源:今天的临淄出土了叫做后李的遗址群,时间是公元前6300年。继后李人之后,接续出现遗址。北辛遗址群在公元前5300年到公元前4100年。在北辛遗址,打制石器占相当比重。表明了还处在新石器的早期阶段。后李人和北辛人是大汶口人的祖先。   

  大汶口遗址在公元前4100年出现到公元前2600年消失,正好在史诗年代。从遗址显示,大汶口人是山东土著迁徙向古河道的移民。因为大汶口人的迁徙,山东丘陵与古河道连成了一片。大汶口人有自己的语言,不说古汉语,从古汉语的角度看,称作东夷。大汶口人与古汉语氏族是近邻。氏族斗争在古河道发生。正因为这样,古汉语就留传下了大汶口人的资料,综合起来可以知道大汶口人建立起来几个始族中心。具体说来,见于古书记载有东夷和蚩尤。东夷人和蚩尤人是大汶口人的主要成分。山东丘陵的大汶口人因为语言的原因没有留传下来自己始族的史诗。从古汉语角度称作东夷,东海之外,蚩尤,三苗,九黎……总之,是一块蛮荒土地。当我们探索了神农和炎帝以后,就发现,大汶口人是古河道3个人口来源之一。当着古河道还是一片水域的时候,大汶口人的祖先就是山东丘陵的土著。

  东夷人:

  大洪水过后,有来自北方桑干河的始族向南迁徙,一路水行来到山东丘陵。在山东丘陵原有土著人。土著人是来自山西南部芮城人后代向东迁徙的人口。在以后的几千年里,东夷人与土著人怎样融合,不得而知。夷是一支大汶口人的自称,古汉语就称这一支大汶口人东夷。东夷人有自己的语言,并且创制了文字。单讲夷字,在甲骨文中,夷字是人的侧面跪姿,就是人字的古写。由此就不能不联想到:今天的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曾借用过汉字。历史上,东夷人也是借用了甲骨文创造了自己氏族的文字,(或者,东夷文字吸收进了甲骨文?)有信息,在山东出土了东夷文字(古彝文)尚能辨识。在今天,有一支少数民族,彝族,可能是东夷人的后代。历史上有一个“夏”。对于夏,本书将讨论到。夏人的领地在伊洛,向北包括山西南部。在山西南部出土了夏墟遗址。夏的时间也在史诗时代。有学者证实:传说的夏历与彝族的历法吻合。信息还有,“夏寅宗伏羲”。夏的后代,夏后启向西方迁徙。东夷流传下来西南少数民族的彝人……

  这是可能的,文化可能消失,历史可能遗忘,但是人口不能消失,是金子总要闪光。东夷人是1支伟大的氏族。在史诗时代,高辛巫祠和高阳巫祠相继兴起,古河道成为古汉语的中心地区。大汶口的东夷人说东夷方言,没有汇合进古汉语。东夷人能够与古汉语氏族并立千年,本书对东夷祖先致以敬意。1500年以后,东夷人从山东丘陵消失。夷人的分支后代退出古河道。因为语言的原因不能知道得更多。本书对东夷祖先深深的怀念。

  蚩尤人:

  大汶口人的又1支人口是蚩尤。蚩尤人是山东的土著,来到古河道以后曾经建立起来自己的始族中心。同样是语言的原因,在今天,无法知道蚩尤人从古河道消失的细节。蚩尤人的后代在山西,河北,安徽留下踪迹。直到周秦时代蚩尤仍然受到拜祭,称作兵主。秦始皇,汉高主都曾拜祭过蚩尤。在今天,苗族和瑶族拜祭蚩尤,可能是蚩尤人的后代。

  关于蚩尤,是从巫祠的故事中知道的。故事说,蚩尤被黄帝杀死了。这个故事本身没有多少价值。可注意的是另外的一些资料里。在这些资料里,蚩尤受到了广泛的拜祭。这就不能不深思一下为什么。

  关于蚩尤的资料:

  据皇览&;#8226;冢墓记,蚩尤的墓在山东东平,墓高七丈。每年的十月,人们便去祭祀。这个时候,常常有红色的象是布帛排向天空。人们说这是蚩尤的旗帜。又说蚩尤的遗体是分开葬的。身体葬在山阴巨野县(巨野县距东平不太远)。

  据梦溪笔谈,解州盐泽的水是红色的。那是蚩尤的血(解州在山西南部)。

  据龙鱼河图,蚩尤被杀以后天下还是不太平。没有办法,黄帝就画了蚩尤的像。人们看到蚩尤的像才安定下来。

  据史记&;#8226;封禅书,齐国祭神,第三位神就是蚩尤,叫做兵主(齐国在山东)。当年刘邦起兵反秦祭神,祭蚩尤。(刘邦在安徽北部)

  据汉书,武帝时,太原有蚩尤神,白天现形是龟足蛇首。(太原在山西)

  据述异记,太原村祭祀蚩尤神不用牛头。传说蚩尤是牛首人身。苗族祭蚩尤为祖先神,湘西,黔东北的苗族在祭祀时杀猪,不杀牛。湖南城步的苗族祭祀蚩尤为枫神。

  据甘肃&;#8226;永登县志,县城东南十里许,村落居民都是苗族。俗称蛮婆子。相传舜帝串三苗于三危,他们就是留下的后代。其中,薛家湾人供奉的秘密神就是蚩尤。这种说法在当地以学者为最多。

  瑶族习俗,旧历五月二十七,二十八是还愿节,以舞蹈祭祀蚩尤神。

  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么广泛的影响需要多少时间才能产生出来?这么广泛的祭祀有多么大的社会基础(后代)?蚩尤是早期的氏族崇拜。真实的首领绝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就是今天的民族英雄也没有这么大的影响。蚩尤是个牛的形象,马与牛是草原动物。蚩尤人崇拜牛。蚩尤崇拜是古老的崇拜,早到动物崇拜时期……当我们这样探索的时候,一个古老的始族,蚩尤始族的轮廓就浮现了出来。

  蚩尤人塑造出来祖先的形象。蚩尤人的祖先牛首人身,龟足蛇首,总之是动物神。始族人带着自己的蚩尤崇拜向西迁徙来到古河道的东平地区。“蚩尤于宇少昊”

  始族人在古河道定居下来。蚩尤人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崇拜,生存在古汉语氏族之间却是独立的异族群。蚩尤人建立起来自己的巫祠祭坛,东平和巨野的两座大墓即是蚩尤人的祭坛。这时候是人工生产的早期,土地一下子宝贵起来。因为这两个原因,蚩尤人与古汉语氏族发生了激烈的斗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