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巫祠时代 >

第17章

巫祠时代-第17章

小说: 巫祠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巫祠从政权分离出去大约开始于周,周以后的政权记载不再有巫祠的内容。周人拜祭祖先,那些死去的氏族首领。拜祭的场所叫做京,后人称宗庙。在商时,拜祭祖先的场所叫做亳。这京和亳在早期,又是政权的象征,标志。政权的巫祠转变成了文化机关,停止了对神的宣讲。从事宗庙的管理,主持祭祀,还有对贵族子弟的文化教育。 。 想看书来

夏史考  史记*夏本纪
夏史考

  夏,据古书,曾建立过一个夏政权。时间是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600年。对夏政权古书的记载十分完整。有尧舜禹到夏启的传代,有十七世,十四代,四百七十一年的谱牒,有汤伐夏桀的历史,等等。很可以相信。近年来出土了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遗址。这样,又有了考古的证实,似乎可以定论。但是,探索了巫祠时代,巫祠时代表达氏族关系,对夏政权的失误判断便显露出来。

  首先,所谓夏政权的时间。这个时间在唐氏族国范围。唐氏族公元前2500年进入伊洛,公元前1500年衰落。但是,唐氏族的分支后代1直存在到春秋时,并且有唐国风诗流传。这些都是确凿的事实,在伊洛不可能有两个并立数百年的中心政权。既然夏不在这个时间,那么就在这个时间以前,(以后不可能,以后是周时期)。以前的时间是巫祠时代。周春秋时,认为历史从尧开始,战国以后认为从黄帝开始。但是,古人没有对政权明确定义,说夏政权是后人的误解。

  对夏传代的误解。古中华的社会中心的传代,在商以前是(始族)分支传代,在周以后出现家族,家族以姓氏传代。夏的时间早到巫祠时代,与伏羲同时代,与周祖先同时代。夏的传代显然是分支的记录。夏氏族保留下来17世分支的名字,可知夏氏族远比周祖先辉煌,被周时代尊为先代就不奇怪了。

  凡是氏族政权(氏族国)都有一个发育的过程。这是氏族政权的鲜明的特征。商的政权如果从公元前2500年建设山东古城算起,契氏族从太行山走向平地的时间不少于一千五百年。既使初始的契氏族分支只有一,二百人,经过了一,二千年的繁育,也已经是超过了万人的大群。

  周的起源人口和地区有渭河稷泽,豫西山地和沁水。周祖先有稷人,夏人和戎狄。山西的土著可以上溯到百万年前。单就周人的直系,戎,狄历经坎坷,时间上不少于二千年,稷不晚于公元前四千年。

  秦的直系是商人的一支。这一支迁徙到陕西,发育到政权的规模。秦的发育从商分支到秦兴起不少于千年的时间。想像一下,在向陕西的迁徙中一定不是秦的祖先一支商人。别的分支没有发育出来,消失了,只有秦人一支在“犬戎”之间生存了下来。这是说秦的政权人口,如果将秦的土著人口也计算在内,(秦的祖先起源于渭河的源头,)能够追溯到社会早期。

  古中华的商,周,秦,以及春秋时代的大小诸侯无不具有这样的特征。从这个角度来看夏,就不难看出,夏不具有这些特征。夏政权找不到记载,夏人口的起源也不见记载。但是,将夏的资料综合起来,1支辉煌的夏氏族的轮廓清晰起来:夏人是伊洛土著,与来自东方的禹氏族汇合,显赫于巫祠时代,在唐氏族进入伊洛以后衰落。夏的面貌扑朔迷离,成为1道千古谜团,原因在哪里?原因在语言上。下面是夏的语言:

  禹,启

  太康,中康,相,少康,

  予,槐,芝,泄,不降,扃,廑,

  孔甲,皋,发,履祭。

  禹,启为一组,禹是崇拜,启是禹崇拜氏族。就是启这1支氏族被后人尊为夏朝。禹的时间跨度太大。那么启的时间呢?启的时间从禹崇拜进入伊洛算起。启后面有4个名字:太康,中康,相,少康。这4个名字是典型的古汉语,商语。可知,启的分支后代接受古汉语,作了唐氏族的依附。可是,下面的名字:予,槐,芝,泄,不降,扃,廑,显然是夏方言。几千年来,寻找夏语言,找得好苦。夏语言原来在这里。原来不甘心依附的夏人退出伊洛,迁徙向古汉语影响不到的地方,迁徙以后的启氏族叫作后启。这时候已经是公元前2千年。公元前2千年,古汉语已经普及到渭河。可知,夏人更向西迁徙到了渭河以西。以后呢?古书说,在“巴”的地方,有夏后启。夏后启在巫祠时期,而同时代的唐已经是氏族国,可知已经很落后了。

  有意思的是最后几个名字:孔甲,皋,发,履祭。这4个名字似曾面熟,这是混合了古汉语的夏方言。履祭是最后1个名字。履祭以后进入部落时代,改变为姓氏传代,分支传代就结束了。对于夏谱,本书作者作了这样的探索。事实是怎样的呢?

  读者,请想一想,1支曾经辉煌的氏族从依附到反叛,是何等的大事,古书竞没有记载?在唐氏族国时期,1支氏族,自己称作启,周方言称作夏,那么从唐方面,从古汉语方面称作夏还是称作启?古汉语有个羌,对于羌的记载很多,原来,夏的名字在古汉语叫作羌。

  夏是被商灭亡的,商又是被周灭亡的,在今天看来,这些都是中华人内部的事情。但是,周人不这样看,周人认为周灭商是国与国的斗争。夏是周隔代的盟军(或祖先)。周人的思想很影响后人的历史观。在周灭商的背景下,周人认为自己是当然的主人,夏也是当然的主人,商不是。由此可知,这尧舜禹传代是周人加到夏的头上,是周人的“抄作”。周人的抄作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周人的爱国主义还表现在作历史不使用古汉语而是使用周方言。在今天,周人的爱国主义受到了他的第一百代子孙的批判,脸上一定感到了不光彩。

  史记&;#8226;夏本纪

  夏是一个巫祠的名字。已经作了讨论。关于夏的历史,记载在夏本纪里。这一篇将史记的记载介绍给读者,文中的原注是唐,宋的史家所做。司马迁说:“至禹本纪……”,可知司马迁作过禹本纪,今本的史记,夏本纪不是司马迁史记的原名。

  (注:在史记书中,本纪相当今天的首领和政权,如:五帝本纪,禹本纪,殷本纪。说夏本纪不一定是司马迁的意思。夏史始创于尚书。本书认为,司马迁不一定采用尚书的夏史。史记的历史顺序是:神农——五帝——尧舜禹——殷……。夏史是禹的延续。本书探索的历史顺序是:在公元前4千年进入巫祠时代,形成伊洛和古河道两个中心。公元前2500年唐氏族进入伊洛。伊洛的巫祠时代结束。在伊洛的巫祠时代,并不是统一的巫祠中心,而是多个巫祠并立的局面。豫西山地有薄,济,沩汭有夏,启,洛河有萯,喾。伊洛的人口成分有土著的伏羲人,来自山西的夏人,来自东方的禹崇拜氏族,来自洛河的周祖先。公元前2500年以后,伏羲退向黄淮,叫作太昊。夏人退向山西,留下夏墟遗址。禹氏族向西迁徙,叫作夏后启。依附于唐氏族国的人口称作羌。)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原注,禹本文山郡广袤县人,生于石纽。茂州文川县石纽山,在县西。今夷人共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至今犹不敢放六畜。广袤,隋改文川。)

  禹生于石纽,据说,石纽这个地方今天有一个大禹研究会。直到今天对禹的起源,出处都不知道。禹字没有别的解。成了大禹的专用语。禹崇拜象女娲那样,广泛流传,超出了起源氏族,这样禹的出生地就丢失了。禹的起源地区在东山经,大汶口,唐宋人却认为在渭河西。唐宋人的认识应当重视。古都西安从秦时的临潼,咸阳,秦的发育算起,到唐时的长安,不少于三千年。秦人看天下,以渭河为中心。禹起源于渭河西的认识流传到唐宋时。

  在今天,了解一位名人,名气固然重要,名人的出身(成长环境)也很重要。古人了解“古名人”的办法也类似。古人的办法叫做谱牒。史记将禹的出身挂到黄帝的谱上。

  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禳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

  在这次会议上,出现了放齐,丹朱,欢头,共工几个名字。

  四岳,指四山,也就是巫祠的代表,尧召开的不是氏族首领(政权)的会议,是巫祠代表会议。

  负命,毁族,这是尧对他的下属(或祠主持者)的批评。负命是说违背四岳决议。毁族,不能(负责任)为氏族办事。是很严厉的批评。

  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帝举鲧之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禹治水出于氏族神话,长时间里被不同的方面加以吸收流传,变得丰富和复杂。但是不管怎么变化,都与夏史无关。在流传中将禹治水的神话与尧的巫祠结合起来,又将尧的巫祠加到夏史的起源,就形成了夏的起源。舜又是一个崇拜系统,并合起来了尧舜禹。

  四百七十一年的夏史除了禹治水,也就没有什么了。下面是禹治水的情况。

  尧崩,帝舜向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皆然。命禹,汝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

  禹为人敏谨克勤。其惠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一一穆穆,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百姓兴人徒以传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心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域,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左准绳,右规矩,戴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择,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证帝禹之子启,而辟居萁山之阳,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是为夏后帝启,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女也,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

  帝履祭立,是为桀,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而召汤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

  太史公曰,禹为………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至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令诸侯,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太史公认为禹时代已经有了贡赋,会稽是会计的古写。

神话
神话

  从社会以来流传的古文化分做了三个部分:史诗,巫祠崇拜和神话。关于史诗,巫祠崇拜两个部分已经讨论过。本文讨论神话。神话这一部分,用今天的话说,叫做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社会历史的1面镜子。

  今天是科技时代,今天时代的新闻,趣闻,笑话,散见在媒体或书籍中。到了下一个时代,百年以后,几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将这些趣闻和笑话整理出来,就是今天时代的民间故事,折射出来今天的潮流思想。在今天,说民间故事就想到了地主与长工,员外家的三女婿,牛郎织女,孟姜女千里寻夫,等等。这些是皇帝时代的文化,在今天,讲述皇帝时代的民间故事,我们看到了反皇帝,反上天,反地主的3大主题。春秋战国时代的民间故事流传到今天是一批寓言,成语。那是一个哲理思维的时代,明显不同于皇帝时代。民间故事,这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民族文化。而民族文化,作为历史的记录,是任何人也无法编造。

  再向上,在巫祠时代,大量的流传在民间的趣闻,传说被吸收进巫祠中,当做巫祠故事保留下来。这些始族时代的民间故事穿上了神话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