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杂记我的上海生活 >

第14章

杂记我的上海生活-第14章

小说: 杂记我的上海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背匙拍肿诺匾延⒂锟胃某赡忱鲜Φ挠镂目危运芟爰摇�

  其实,英语老师拿她是一点也没辙,用英语老师的话说:“我得看她的脸色”。他实在是败在这个小姑娘的手里了,再也不想给她上课了。她数学老师也跟我反应这个问题,给她上课真费劲啊,让她做题她也不做,她要做她喜欢做的,她上课的时候老撅着嘴,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

  看来,她在那些老师眼里实在是“劣迹斑斑”了。不过,很奇怪,她好像很听我话。她问我题,态度也是毕恭毕敬的,很认真。

  她妈妈很重视她的英语,整整一节课都在她妈妈的监督下,硬是“逼”着她把今天的这节英语课给上下来,可她还是坚持下次不上,她说(英语老师)太内向了,再上下去,她会出问题的。其实,她妈妈对那个英语老师印象不错,还是希望她女儿能跟着这位老师继续学下去的。可是,她女儿也坚持自己的意见,再也不上了,让她上英语课实在是在忍受煎熬啊。其实,那位英语老师又何尝不是在忍受煎熬啊!

  虽然要下班了,还是给她安排了次语文课,上完课,到办公室,问她怎么样,她说上完语文课心情很舒畅。那样英语呢?她还是坚持不上那个英语老师的课。她妈妈也很无奈。

  她还送给我一块糖,她说是日本糖,她爸爸买的,很贵的。又给我展示一个玩具笔,她说是买饮料的时候,商家送的,很漂亮,问我喜欢吗,她说她在家里还有一个,可以送给我。呵呵,看来她真的把我当成她的小伙伴之类的了……

  后来,中心主任跟我说,晶晶跟威威一样,都是很喜欢我……我当时很沉默,在心里想:他们为什么会喜欢我呢?

  (2)威威

  威威过来上语文课的时候,没想让他跟着我上课,可他奶奶把他带到办公室里来的时候,他看到我,马上问:“这位老师是谁?教什么的?”当得知我教语文后,他马上说他想让我教他。

  他刚过来上课的时候,只要一会儿看不着我了,就不停地喊着“某老师”,到处找我,总会有别的老师告诉他我在上课,不知道这样子找过我多少次,他终于习惯了不再到处找我了。

  (3)一岁多的表弟

  过年的时候,小姑带着他的小儿子到爷爷家,这里有好几个他得喊姐姐的人,可是让他喊她们“姐姐”,他却怎么也不喊,后来,我过去了,小姑让他喊我“姐姐”,他抬起头看了看我,马上喊我“姐姐”,让我感到很意外,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我,根本就不认识我。

  他抬起头看我的时候,我看到这个小家伙一脸严肃,很有点霸气,根本没指望他能喊我“姐姐”。可他居然这么痛快、利索地喊我“姐姐”,让我实在是很意外。他那些别的姐姐们只能在旁边感叹了,她们可是又给他吃的又给玩的,怎么就没赚出声“姐姐”呢?

  怎么感谢他们的善意呢?拥有他们,拥有一片纯真的天空……

  2010…3…28

63、网络文学居然这么灿烂啊
文学居然有这么广阔的天地啊,这个是让我很意外的东西。总觉得文学的天地是很窄,到底有多窄,反正我伸伸手,触到的空气里绝对不会有文学的味道。

  虽然曾经上过文学课,但总觉得那个世界虚无缥缈的,很遥远。没想到居然还能有机会接触到这个文学的天地——实实在在的文学天地啊,感到不少的惊喜。

  纯是意外啊,有人看我这么热心的关注他的作品,就给我介绍了这个圈子,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把我拖进那个圈子的门槛里去了,嘿嘿,我也是费了二虎九牛之力才终于爬进去了。

  真是不进不知道,一进吓一跳。刚进去不久,就听到有两个人喜获写作大奖,后来又看到他们很多人都出过书,而且是出过好几本书,天哪,我孤陋寡闻,一直都觉得出本书像登天梯似的,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出本书就像喝口水似的。我看着有点目瞪口呆,感到自己有点卑微,战战兢兢地不敢开口,传说中的牛人大概也就这样子的吧。我把卑微埋到心底里去,表面上我一切正常,其实心底还是战战兢兢的,不知道在怎么敲鼓呢。

  后来,有个作者开导我,说等我接触时间长了点就会觉得这一切都很简单了。哦,原来如此。后来,看了几天他们说话,感觉都是很友好的人吗,也就不必卑微了。

  哦,还有,刚进去没多久,居然看到**编辑居然也在,啊,这个名字我可是在网上看到N多遍了,偶像级别啊,居然能在这里看到真人啊,嘿嘿,让我惊喜了很长时间。他发给我一本书看,说是让我看完后提提意见,天哪,我怎么可能会提出意见呢,我还什么都不会呢。所以,就算看完了一遍,也不敢说有意见,还得想想自己到底看懂了多少,到底需要看几遍才能完全消化掉。

  哦,不管怎么样,看他们说话也是学习了,嘿嘿,整天看着这样一群人说话,说不定自己哪天也能沾上点书气,写出本书来呢!嘿嘿,可能吗?谁知道呢。

  2010…4…22

64、为什么要读博
01、 为什么要读博

  小王,我同事,还在大西北的一个城市里读研,现在正面临着毕业论文答辩。她去年十月一的时候,从大西北的那个城市来到这里——她老公读博的这个城市,就没回去,后来辗转了几个月,找到了我呆的这家公司,成了我的同事。

  这段时间,她要准备论文的事,就没来上班。那天,她在网上说她这段时间只忙着修改论文,没别的事,让我有时间去找她。还说了几句话: 这两天感觉很不好,前途渺茫,路在何方?

  她这是怎么了?这不属于她的风格的。她留着一头利落的像男孩子一样的短头发,说起话像是机关枪,嘟嘟嘟,一股劲地往外发射,绝没有别人还口的余地,那架势明摆着就是在宣告:我才是正确的,你们辩解也是白辩解。不过,不久之后她就会发现事实的真相:错的就是她自己。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她一高兴起来就没心没肺的。

  坐车对我是件苦差事,尤其是去一个不常去的地方,感觉路途特别遥远,在地铁里呆了二十多分钟,感觉像是过了一个多小时。

  她想带着我在那个校园周围转转,就让他老公借辆自行车给我骑,于是她带我去了那个研究所。坐电梯上了七楼,走廊阴森森的,很长,很窄,很矮,很暗,在走廊的尽头有扇窗户,透进不多的光来。难以想象:研究所会在这样一个鬼地方。快走到走廊尽头了,一扇小门打开了,露出一个人来,瘦瘦的,矮矮的,跟小王说了两句话,就满脸笑容地跟我打招呼,我一脸茫然,还没反应过来这个人是谁,小王马上给我介绍这是她老公。哦,我是被这个阴森森的环境给吓呆了吧,一向都反应灵敏的脑袋在这里不再灵光,一下子短路了好几秒钟。。

  我很疑惑:“你们的研究所怎么在这样一个地方呢?阴森森的,怪压抑的。”她老公见怪不怪地说:“我还没让你见识更吓人的,我没让你进我们那个办公室看看,一个巴掌大的地方硬是塞进了八个人,今天人太多了,进去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要不还会让你进去喝杯水的。”

  后来知道一些更残酷的事实:她老公的师哥师姐们有的都读了四年多了还没毕业。她老公现在每天除了睡觉之外,几乎都是呆在研究所里的。哦,看来,这读书比工作要辛苦多了。从来都以为读书是很轻松的事,没想到读书现在居然会是这么残酷的事了。

  读博这么辛苦,干嘛要读呢?而且读完博后,又会怎样呢?实在是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读博。

  从小王的话里,我明白了一些东西——环境。读博,可以换一个环境,原来的环境不适合。比方,某个专业,本科出来后基本就是到工地那样的环境工作;研究生出来后,可以进设计院之类的;博士后,可以进研究所之类的。

  有些人,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性格等各方面的原因,融入不进那个工作环境,知道自己不适合那个环境,也明白了自己适合的是什么,就又回到了学校。

  其实,从种种的报道里了解的,所谓的考研之类的,很多都是在逃避,这样就不用找工作之类的,这样看来,其实,里面也有很多头脑清醒的人,他们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走什么样的路的。

  其实,我们都做出过不少的选择,放弃一份不适合,选择一份合适。我们从一个地方出走,到了另一个地方,不是也是想找个让自己觉得适应的环境吗?

  2010…4…30
  作者题外话:想重新开个帖子,得等到写五篇后,重新开贴的题目:《巴掌大的心情》。现在发的是第一篇。 。。

65、春,网一篮愁绪
没有燕子,这里是上海,人还在梦中,听见了鸟叫,叽叽喳喳的,该是麻雀吧,只是不见鸟影。

  又见菠萝,北方的城市里,常见切成条条的菠萝,插在一根筷子一样的小木棒上,一边走着,一边嚼着,满满的一心全是悠闲。这里的菠萝都是大个头,水果店里的架子上堆成堆,捡一个,称好了,付完钱,服务员玩着一把水果刀,几下子就整理出个干干净净黄灿灿的菠萝来。

  念起树荫来了。走路的时候,总希望会遇着片树荫,该撑把伞了吧,可总闲它累赘。偶遇一位曾经的同事,刚寒暄两句,她就问:“咦?你怎么变黑了?”啊?!这个……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天气暖和了吧。

  这个星期注定是忙碌的,很多事要做,很多事都还没做,总想把事情做好,可最后只能勉强应付掉。时间,总是那么吝啬,不肯多停留一会儿,等不到我做好的时候,它就溜走了。这又该怪谁呢?时间说,它给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你为什么不早做准备呢?是啊,这又能怪谁呢,当我手里握着一大把的时间的时候,我在做什么呢?为什么那时候我不去做好充足的准备呢?

  忽然想到鱼,如果我是一条鱼,就可以无忧无虑,在那些江里湖里可以自由自在……忽然很感叹一条鱼的幸福与快乐!

  那一天,走出办公室,看到走廊尽头的椅子上坐着两个学生,女生把头放到男生的肩膀上,那边人来人往,他们熟视无睹,就那么惬意地紧挨着。我的出现,让他们做出了老鼠见到猫一样的基本反应,迅速的分开了。其实,我不认识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在这里学习的学生,对那个男生多少还知道点,听别的老师说,他学习不错,中考前出国了,在国外呆了一年,又回来了,现在又加入了中考的大军。一出一回,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个年龄的人,大概总要做些自以为是的事吧,不做错点事、不自以为是几次,大概也枉少年了吧。自己也从那个年龄走来,想到那些曾经自以为是犯的错,总希望他们可以在以后少后悔些。

  春,暖了,在这样的日子翻点旧账,跟时间忏悔;不经意看到几个懵懂的人,勇敢的追求,感叹那些曾经年少的时光……

  2010…5…12

66、一个人的“战斗”
至今,给我震撼最大的一次自杀式去年浙大的一位老师。里面有一些我熟悉的东西。一是,他背景里的“浙大”“清华”,这两所学校我多少算是熟悉些的;二是,抑郁症,我很熟悉。

  当时,看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怎么也不至于自杀吧,而且抑郁不过三个月吧。

  后来,又想了想,好像多少理解些的。抑郁确实很痛苦,严重的时候,整个人好像都被魔鬼控制着,“悲”“怒”无常。心情低落的就像陷到泥潭里,拔不出来,不管怎么挣扎,都拔不出来,甚至越陷越深。

  我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用了大概十三年的时间。想想很悲哀,十三年能做多少事呢,可我却只能用来跟抑郁斗争。十三年,围着阎王殿转了好几圈。只是没人知道我有抑郁症,他们只是难以理解我为什么那么捣蛋,只有我自己知道心底的痛苦。

  我开口说一句话就能吧人气得火冒三丈,我很内疚,晚上一个人蒙在被子里落泪,我没想惹人生气的啊,可是下一次开口还是会把人气得火冒三丈。这不能怪我的,我被魔鬼控制了,抑郁就是蚕食人心的魔鬼。

  抑郁是因为心里的阴影,那个阴影就是魔鬼。只要把那些阴影化解掉,就能战胜魔鬼了,这需要个过程。

  抑郁的时候,总是感到无助。怎么去除阴影?让我失忆吧,我这样祈祷。后来,我真的失忆了,我发现更大的痛苦来了,我总想找回那些失忆的东西。其实,阴影还在那里,只是暂时被记忆封闭掉了,但它还在哪里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