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陆军作战全过程:血战太平洋-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瓜岛上的亨德森机场进行轰炸。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战斗刚刚打响(7)
由同一基地起飞的另一架飞机发现日军这个牵制群,立即发回电报。
弗莱彻将军闻报后将信将疑。昨天3批美机都未发现日军舰队,难道这一支是从海底冒出来的吗?
弗莱彻不大相信,没采取攻击行动。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立即命令“企业”号派出飞机进行侦察。
美军闻风而动,至12时29分,共有23架侦察机和轰炸机轰隆隆地飞翔在瓜岛周围宽阔的海面上。
下午1时前后,美军的雷达警戒规忽然发现很多空中目标,雷达荧光屏上的闪光表明,距离100海里处,有日机朝瓜达卡纳尔飞来。不久,传来了令弗莱彻震惊的消息:大批日本战斗机和轰炸机从云中钻出,正在猛烈袭击瓜岛上的亨德森机场。
直到此时,弗莱彻才感到形势有些不妙,日本舰队就在附近,而不是像原先估计的那样,远离瓜岛。弗莱彻迅速采取行动。不到15分钟,“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的30架轰炸机和8架鱼雷机腾空而起,呼啸着前去攻击“龙骧”号。
刚把攻击机群派出去,一连串更加不祥的情报纷纷灌进弗莱彻的耳朵,搅得这位指挥官晕头转向。
14时,1架水上飞机员报告说,在日军牵制群东北60海里处发现了日军的航空母舰。
接着,由航空母舰“企业”号起飞的侦察机发回来几个惊人的报告:发现日军一艘航空母舰,方位317度,距离不到200海里。
14时30分,又发现日军主力群的2艘航空母舰,方位340度,距离198海里。
10分钟后,报告又来了,说同时发现日军4艘巡洋舰和几艘驱逐舰。
弗莱彻顿感恐惶,局势显然对他不利。美军已有51架轰炸机、15架鱼雷机在空中执行侦察、攻击和防潜任务,在两艘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只剩下14架轰炸机和12架鱼雷机。更令他恼火的是,航空母舰与升空飞机之间的通讯联络极不通畅,他想命令那批攻击“龙骧”号的美机中途转向,去攻击日本的那两艘大型航空母舰,但没有联系上。
14时,“企业”号上的所有飞机都做好了战斗准备,但是没有下达起飞的命令,因为目标太远,返航时须在夜间降落。弗莱彻认为,日军侦察机已经发回报告,敌人已经知道美军航空母舰的位置,他必须准备日军前来空袭,于是加派了战斗机进行空中巡逻,并增加在甲板上待命的战斗机。
15时15分,由美军航空母舰“企业”号上起飞的两架侦察机发现日军航空母舰“翔鹤”号,并进行了攻击。14时40分,另外两架侦察机攻击了日军的前卫群。同时,从“萨拉托加”号上起飞的38架美机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龙骧”号上空。这时,“龙骧”号正转向逆风行驶。美机抓住有利的攻击时刻,立即展开围剿。轰炸机从1;200米高空排山倒海般扑来,有4颗炸弹在“龙骧”号甲板上爆炸。一枚鱼雷命中目标,有10颗左右的炸弹在甲板上爆炸。全舰被大火和浓烟笼罩,舰体很快向右舷倾斜,转眼之间就动弹不了。当晚8时,这只“替死鬼”终于凄惨地沉没了。
当“龙骧”号作为山本计划的牺牲品受到美机如狼似虎的攻击时,南云反而喜形于色。他以为美国人已经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15时7分,南云派出80余架日机对美航空母舰进行首次打击。
美军第16特混编队在第61特混编队西北10海里处,弗莱彻命令航空母舰“企业”号负责引导战斗机。16时20分,舰上的雷达发现了许多空中目标,这是前来进攻美舰的日军机群。。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战斗刚刚打响(8)
弗莱彻急令甲板上待命的飞机起飞,前往截击。很快,53架“海猫”式战斗机腾空而起,在空中紧急待命。同时,“企业”号上仅有的11架轰炸机和7架鱼雷机也起飞去攻击日舰,“萨拉托加”号上的5架鱼雷机和2架轰炸机也起飞,与其合兵一路。
至此,弗莱彻已把全部“家底”推了出去。
只一刻功夫,在距离“企业”号航空母舰42海里的地方,一场空中战斗就打响了。截击日军机群的美战斗机深知责任重大,毫不相让,拼死朝日军飞机猛扑过去。一架美军飞机高速接近一架飞来的飞机,正欲把它打下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一架返航的侦察机。
情况紧急,为了避免误伤,“企业”号的战斗机引导官立即发出指令,要求所有侦察机都要让开。
16时25分,在西北上空的一个战斗机小队报告:“发现36架敌轰炸机。高度万米,在它们的上方还有许多飞机。”
美军的战斗机引导官竭力想在日军飞机展开和到达航空母舰上空之前,把日军飞机击落,但通信网络仍旧阻塞,引导截击的指令发不出去,急得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16时29分,日军飞机距美航空母舰“企业”号不到250海里,展开成几个小群。由36架日军俯冲轰炸机和12架鱼雷机组成的第一攻击波,在24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渐渐逼近美舰队。
早已升空待命的美军飞机一发现日机,立即迎了上去。双方机群在浓密的云层中摆开阵势,一场残酷的殊死空战开始了。天空中充满了空战那种特有的尖利刺耳的喧嚣声。攻击“龙骧”号后返航的美“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复仇者”式鱼雷机,也不失时机地赶来参加这场空中恶战。美机勇敢地冲击,打乱了日机队形,但仍有几十架日本俯冲轰炸机突破拦截网,直取航空母舰“企业”号。
情况万分危急,“企业”号奋力反击。舰面发射的炮弹在空中纷纷开花,将雪白的云朵染上一团团黑色的墨迹。
日军飞机不顾伤亡,仍然冒死前冲,最终仍有20多架俯冲轰炸机接连突破了美军火力防护网。16时41分,第一批进入目标的日机进行俯冲,在不到1;500米的高度上投弹。
“企业”号大祸临头了。舰上的一名军官感到大事不好,一时心急地用手枪朝着直冲下来的日军轰炸机射击,直到把子弹打光为止。“企业”号舰长戴维斯海军上校拼命用大舵角急转,规避炸弹。
至16时43分,“企业”号共中弹3颗。第一颗炸弹发出刺耳的尖叫,斜着落向甲板。这大概是一颗定时穿甲弹,当其穿过第一、二层甲板时并未爆炸,当到达第三层甲板水手长舱旁时,轰然一声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舱里的人当场死亡。一分钟后,第二颗装有瞬发雷管的炸弹,命中“企业”号舰尾升降机的右侧。橙色的火花四溅,紧靠炸点的人顿时血肉横飞。第三颗炸弹将起飞信号台炸掉,舰面烈焰冲天。紧接着,一颗炸弹落到舰舷旁,掀起了巨大的水柱,溅落的海水几乎一下子扑灭了前一颗炸弹引起的熊熊大火。
很快,“企业”号舰体就倾斜了,舰面大火也相当猛烈,幸而舰上的消防人员干得相当出色,不到一小时,“企业”号火势被扑灭,航速开始恢复。虽然身负重伤,但仍能撑转船头,迎风顶浪,接应返航的飞机。弗莱彻立即命令1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为“企业”号护航,驶返珍珠港进行修理。
16时55分,美舰队再次面临危险。日军的18架轰炸机,9架鱼雷机和3架战斗机组成的第二攻击波,逐渐向弗莱彻逼近。岂料;当这些飞机飞抵美舰附近正欲投弹时,燃油却不足了,于是被迫返航。美舰队幸运地避免了一次致命打击。
由于从“企业”号上起飞的美机没有找到目标,日军两艘航空母舰安然无事。从“萨拉托加”号上起飞的鱼雷机和轰炸机于战斗开始后发现了近藤率领的前卫群,但由于缺少攻击力量,没有给日军舰队造成大的损伤,只击伤了日本水上飞机母舰“千岁”号。
弗莱彻接收了出击的飞机后,天色已黑,为避免夜战,立刻率领舰队向南撤退。
当晚24时,山本下令撤出战斗。
这次战役,日军和美军各有损伤,不分胜负。但从战略上讲,这次海上大战粉碎了山本妄图孤注一掷、击溃太平洋舰队,迅速拿下瓜岛机场的战略企图。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血染高地(1)
川口心里没底,一而再、再而三地为自己的部下打气,想靠“武士道”精神创造奇迹。一木二梯队的士兵们,悲壮地进行“人海战术”,大踏步地冲进阵地前沿的开阔地。美国人在岛上连战连胜,在海上却屡遭败绩。……至此,南太平洋舰队只剩下“大黄蜂”号1艘航空母舰了。
用“武士道”精神打气
日军只顾寻找美军航母决战,却忘了保护增援群。增援群23日被美军发现后,指挥官田中果断地向西北退避,这才避免遭到攻击。直到萨沃岛海战结束后,24日12时,日军的增援群才再次掉头南下,准备将增援部队送上瓜岛。
8月24日9时35分,增援群到达马莱塔岛以北海域,又被美机发现,瓜岛的“仙人掌航空队”立即起飞8架“无畏”俯冲轰炸机进行攻击。日军增援群中主要的运输船“金龙丸”号被击沉,旗舰“神通”号巡洋舰和另1艘驱逐舰被炸伤。不久,从圣埃斯皮里图岛起飞的B-17轰炸机也赶来助战,将“睦月”号驱逐舰击沉。
受所罗门群岛海战的影响,日军最终改变了用运输舰输送登陆部队上岛的既定计划,而是改用驱逐舰和快艇运兵。日军将这种输送登陆兵的方式称为“东京快车”,美军则戏称为“老鼠运输”。
8月30日,第一批增援瓜岛的日军开始出发。当天午夜,川口支队全体人员都改乘驱逐舰或汽艇,向瓜岛进发。8艘驱逐舰成并列队形,以26海里的时速朝东南方驶去。入夜,船队渐渐抵近瓜岛。在半海里外幽然出现了陆地的黑影,这就是瓜岛的塔伊乌角。
汽艇和划艇被放下水面,士兵们悄无声息地下到小艇上,踉踉跄跄地走上沙滩。
拂晓时分,川口率领部队终于来到预定集结地点塔伊乌角西面的一个荒无人烟的村庄。
9月4日夜间,日军不顾美军阻截,以同样的运输方式将部分日军送上瓜岛。此后,9月5日、9月7日夜,冈明大佐的部队也到达瓜岛。至9月7日,登陆瓜岛的日军已达8;400人。
其他部队陆续登陆瓜岛,川口也开始行动起来。9月8日,川口到达科利角附近,开始作进攻前的最后准备。按照作战部署,这次作战将兵分三路向瓜岛机场发起进攻。一路由川口亲自率领,沿海滩前进到伊鲁河,再溯河而上3公里,从正面进攻瓜岛机场。第二路由炮兵及一木支队的第二梯队绕到机场后方进攻。第三路由冈明大佐的1;100人,从机场西面发动进攻。
总攻时间订在9月12日晚9时。
9月10日,川口率部终于来到伊鲁河畔。开始用大炮轰击亨德森机场,一木支队的大部分人直奔机场,川口和主力部队则继续南进,从后面包抄机场。川口命令部队就地休整,军医忙着给患病的士兵打针服药,军官则开始检查装备,做夜晚总攻的战前准备。
川口心里没底,一而再、再而三地为自己的部下打气,想靠“武士道”精神创造奇迹。但他还不知道,冈明大佐只有450余人,他手里有2;000人,加上炮兵和一木支队二梯队的1;100余人,总共才有3;650人左右。而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足足万人。如此悬殊的力量对比,日本人的进攻必定招致悲惨的结局。
人海战术与“血岭”
在同一时间里,瓜岛美军也加强了警戒和防伪措施。范德格里夫特和参谋人员仔细研究了亨德森飞机场附近的地形,认为如对整个防线都按照要求配备兵力,兵力是不够用的。最后,范德格里夫特决定只对遭受攻击可能性最大的地区重点加强配置。在机场东翼,伊鲁河被确定为重点防御地区,范德格里夫特派陆战队1团3营到那里去加强阵地。在机场西翼,范德格里夫特部署了两个营的兵力。从隆加河到东翼的防线之间,也有一个空隙,由炮兵和工兵驻守。在飞机场南面,有一道向南延伸的山岭,从这个山岭上展开火力可以控制飞机场。山岭两侧的平地是进攻飞机场的便利通道。平地上布满丛林,部队可以在那里隐蔽。范德格里夫特派梅里特·爱迪生上校去那里占领阵地。右后方由第1营支援,左后方由第1工兵营支授。在开火后,炮兵团将用105毫米榴弹炮营和自动武器营进行直接支援。
血染高地(2)
越来越多的情报显示,相当数量的日军已在机场两侧登陆,正准备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整个防线上的海军陆战队都得到命令,要坚守阵地,加固铁丝网,并好好睡上一觉。
9月12日早晨,范德格里夫特视察了亨德森机场。虽然手下有万人,范德格里夫特仍然感到没有必胜的把握。
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