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热红楼历史十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证明,杨影怜的选择是正确的。钱谦益真心实意地爱上了影怜,以一个丈夫和父亲的双重角色,呵护着可怜的影怜。迎娶之前,钱谦益建议杨影怜改姓柳,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因为钱谦益自号东涧老人,柳姓是河东郡望,所以如此取名号。又因为二人都有出尘思想,按佛家“如是我闻”的说法,为河东君取字,同时,又在常熟自己家中,新筑一我闻室,供柳如是居住,可谓周虑万全。
钱谦益不愧为一代宗师,在他的精心教导下,柳如是不论是历史还是文学知识都突飞猛进,更令世人刮目相看。夫妻二人在我闻室频繁酬唱,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柳如是也不愧一代才女,要不了多久,她的诗才就与丈夫相伯仲,令钱谦益在酬答时颇费脑筋。时人评论,钱柳之诗,要论厚重深沉,当推丈夫;如讲轻灵飘逸,还让妻子,可谓各有所长。
为了方便夫妻二人的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钱谦益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在家中半野堂后,另筑一座美奂美伦的三层楼房。新楼取名“绛云楼”,这个名字是柳如是自己取的,并亲自手书镌匾的。为什么如此取名?当然有传说中“绛云仙姥”的意思,但大家不要忘记,柳如是的原名是杨云娟,与陈子龙同居地是小红楼,从自己名字中取一个“云”字,从小红楼化出一个“绛”字,合起来正是“绛云”,以示不忘自己在小红楼中的美好爱情。柳如是的字写得很好,“绛云楼”匾额,便是她的手书。
绛云楼二三层楼做藏书楼,藏储了一万多卷极为珍贵的孤本秘籍;一楼做夫妻的起居室。钱谦益此时正致力修明史,柳如是成了丈夫最好的助手。她不仅与丈夫切磋,为丈夫抄写,更多的是为丈夫查阅资料文献。由于她博闻强记,即使绛云楼中卷帙如山,她也能随口说出某个典故在某书某卷,某书某卷在某架某层,“牙签”随手拈来,从不出错。钱谦益佩服之至,戏称妻子是“柳儒士”。世人对钱柳的旖旎生活羡慕不已,称为“金玉良缘”。钱姓金旁,美人如玉,一语双关,可谓恰当。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吊死,延续276年的大明王朝灰飞烟灭了!但此时以南京为留都的半壁河山还在,国家还不能算彻底灭亡。钱谦益此时迅速从家乡常熟赶往南京,加入了南明小朝廷的队伍,被封为礼部尚书。柳如是随后也随同丈夫来到南京,成了偌大尚书府里惟一的女主人。陈子龙此时也来到南京,被任命为兵科给事中。
“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南明小朝廷极其昏庸腐朽,皇帝昏聩无能,朝廷党争激烈。忠义之士纷纷被罢斥或诛杀。陈子龙看到朝政无望,当年八月便辞职回到家乡;而钱谦益却在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五月十四日,在清军兵临城下,皇帝和将军纷纷逃跑,城中已无将士防守的情况下,与一群南明大臣,冒着瓢泼大雨,向清军统帅跪献了降书顺表!
城破之前,柳如是十分镇定,她亲手做了一席好酒菜,恭敬地举起酒杯,劝丈夫投水自杀殉国,留下一个青史好名声。但钱谦益贪生怕死,以自小怕水为由,不肯投湖。柳如是激愤之下,撩起衣裙,自己向湖中投去,但又被仆人湿淋淋打捞上来,欲死不能。一个风尘女子,能在国破家亡时自杀殉国,比起西方的《羊脂球》来,不知要高尚多少!
南明小朝廷覆亡后,几社领袖陈子龙,在嘉兴的水月庵托身为僧人,暗中开始了反清复明活动,被隆武政权封为兵部尚书,节制七省漕运,总督江南义军。顺治四年五月十三日,陈子龙不幸被俘,经历严刑拷打始终威武不屈,在押解南京的途中,乘守军不备,跃起投水,自尽殉国,成为一名著名的民族英雄。
柳如是病倒了。她过去就有咳嗽发烧的病根,那年在杭州无地容身的困窘中,她曾经病得九死一生,几次吐血,在汪然明的精心照料下,方才脱离险境。这次,她吞咽下了自己亲手酿下的苦酒,如何能不病。昔日的“木石前盟”,虽然没有为她带来名誉和地位,但她为情人陈子龙的大义凛然、杀身成仁而骄傲自豪;而在国破家亡时,“金玉良缘”带给她的却是屈辱、是良心的折磨、是人生大节的丧失!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红楼梦》历史事件(15)
钱谦益降清后,被带往北京。顺治三年(1646)正月,被清廷封为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作为降臣,他的日子很不好过,外部的屈辱和内心的自责时时折磨着他,当年六月,他便名为请假,实为辞职,回到了家乡常熟。柳如是看到丈夫的民族正义感尚未完全泯灭,就用冷嘲热讽来规劝丈夫,希望他重新做人,投入反清复明大业。钱谦益也幡然悔悟,以花甲之年,暗中开始了与各地义军的联络和筹划。
顺治四年(1647)三月,由于一次起义失败,钱谦益被叛徒供了出来,被官府缉拿下狱,解往南京。正在病榻上的柳如是,蹶然而起,陪着披枷戴锁的丈夫,迈着两只三寸金莲,徒步前往南京。她立誓要把丈夫营救出来,如果不成,她可以代丈夫赴死,最起码,也要和丈夫一起去死。她巧妙地周旋于当时江南总督洪承畴和兵部尚书梁清标的母亲吴太夫人面前,终于取得他们的帮助,将钱谦益无罪开释。
钱柳夫妻终于又回到了家乡的绛云楼,重新开始了编撰《列朝诗集》的旧日生活。有柳如是的帮助,诗集的编撰顺利快捷。诗集中有一卷名为“香奁”,收集的是有明一代女才子的文学作品。柳如是对这一卷情有独钟,亲自担负起了采集和评论工作,她不仅收录了很多大家闺秀、淑女贤媛的诗作,也收集了大批风尘女子的酬唱诗篇。
在《香奁集》中,柳如是以客观、公允、精到的眼光,来采集、批评这些女性文人的作品。她的评语有理有据,入情入理,直言不讳,侃侃道来,充分显示了她不仅具有女诗人的卓越才华,还具有女文学批评家的独到才能。
顺治七年(1650)年十月初二日,一场突发灾难降临了。与钱柳夫妻相依为命的文学乐园——绛云楼,不慎被一场大火完全烧毁了!那雕梁画栋的精美楼寓,连同里面存储的万卷珍贵古籍,以及钱谦益倾半生精力写出的二百五十卷《明史稿》,一起化成了灰烬!
钱谦益极度悲痛之下,写出了一首题名《蕉园》的诗。诗中说,“蕉园焚稿总凋零,况复中州野史亭!”“东观西清何处所,不知汗简为谁青?”其后,在《金陵杂题绝句》中又写道:“人阳秋家汗青,天戈鬼斧付沉冥。赤龙重焰蕉园火,烧却元家野史亭”。
钱谦益一生醉心于修明史,当年在明朝为官时,曾编撰成了卷帙浩繁的《历朝实录》,贮存在北京太液池畔的“蕉园”内,后被李自成军队退出北京时纵火烧毁。今天自己在“半野堂”(绛云楼)中苦心孤诣写下的这写史稿,即使不算正史吧,也是很有价值的野史。诗中所说的“蕉园”、“半野”(绛云),都是明史的代称。诗人向苍天发问:为什么大火如此无情,烧毁了“蕉园”正史之后,又烧毁了我重建的“绛云楼”(野史亭)呢?!
由于绛云楼一把大火,不仅烧毁了钱柳夫妇的藏书和手稿,钱家历代积攒的许多名贵字画、玉器、古玩,也一起葬身火海,钱家当时就穷了下来,主要靠钱谦益卖文为生,生活日见困窘。
顺治十一年(1654)钱谦益意外继承了外祖父的一处庄园遗产——常熟城东三十里的“芙蓉庄”。芙蓉庄不仅名字风雅,周围风景也十分秀美。庄内还有一棵百年红豆树,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碧梧红豆庄”。对芙蓉庄略加修葺之后,夫妻二人携带他们的小女儿,搬来这里居住。
钱柳夫妻搬进芙蓉庄后,一件奇迹发生了,庄中那株已经二十多年不开花的老红豆树,忽然之间竟花发满枝,香飘数里!这年九月,在钱谦益华诞前,居然结下了一粒红豆,而且仅仅一粒!柳如是虽然对陈子龙终生怀念,但对苍老的丈夫能够真心悔过,并且在垂暮之年为反清复明大业辛勤奔走,也充满了一腔柔情。在钱谦益的寿礼上,妻子献给他的礼物,就是这颗代表着相思的红豆,令钱谦益老人激动不已,在席上口占十首绝句,歌咏红豆,歌咏爱情!
钱柳夫妻之所以搬来这里,除掉风光怡人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同江南义军联络方便。这一时期,钱谦益同他的学生郑成功来往频繁,正策划着郑氏水师由长江口溯江而上,力争夺取南京,占领江南半壁,再图恢复全国。
顺治十一年(1654)正月,郑成功的水师,在张名振、张煌言的统帅下,攻入长江口,停泊在金山江面。柳如是随丈夫亲自来到水师大营箪食壶浆犒劳义军。在这支威武的军队里,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竟有一支身着戎装、腰佩刀剑、英姿飒爽的娘子军!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红楼梦》历史事件(16)
柳如是一生侠肝义胆,年轻时经常扮作男装,或儒生,或武生,自比宋朝擂鼓战金山的梁红玉。为了装备起义的五百“罗汉军”,她在自己生活窘困的情况下,把一生积攒的价值万金的首饰,连同“百宝箱”,慷慨地捐给了义军,为世人交口称奇,赞叹不已。
这次也是在与梁红玉战斗地点同名的金山,见到真正的女兵,柳如是内心之激动,可想而知。她同娘子军的首领阮姑娘立刻成了好朋友。张名振看到此情景,笑着说,将来战事结束,让阮姑娘在你个女将军左右侍奉,让你终日和“危画(女旁)将军”在一起。可惜的是,郑成功水师战败后,阮姑娘在舟山战死,永远没有侍奉左右的机缘了!这支娘子军的残部,在“邓小脚”的率领下,后来转战闽南山区,给清兵以惨重打击。最后,终因力量悬殊、粮草断绝,全军覆没,所有女兵全部壮烈牺牲!
康熙三年(1664)五月二十四日,八十三岁老翁钱谦益,带着几多荣誉、几多愧悔、几多留恋、几多牵挂、几多悲哀、几多愤怒、几多遗憾、几多满足,静静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与他后半生须臾不离、相濡以沫的夫人柳如是!
客观地说,此翁生前确有临难屈膝、“两朝领袖”的历史污点,但他晚年痛悔昔非,为反清复明辛劳奔波,瑕不掩瑜。更何况五十年雄居文坛领袖地位,清初的大家名流几乎都出自他的门下,当时的社会声望还是颇高的,就连黄宗羲、顾炎武这样的反清志士、当代大儒,对钱谦益也是尊敬有加。只是到了乾隆中期,才把他打入“二臣”行列,查禁了他的全部著作,才使他声名狼藉的。
钱谦益的尸骨还没有寒,钱家就发生了“家难”!钱家的一些家族无赖,在族长钱朝鼎的唆使支持下,强夺钱家的土地,变卖钱家的庄园,私分钱家的钱财,砸毁钱家的灵堂。钱谦益的儿子钱孙爱懦弱无能,女儿女婿还不便出面,维护“宗伯”后裔是重任就落在了柳如是一个弱女子身上。
面对那些如狼似虎的凶徒,一个弱女子又能怎么样呢?柳如是刚毅的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她写下了痛快淋漓的遗嘱,代女儿、女婿写好官府诉状,又给钱翁生前好友写下几封求助信,然后平静地走进钱家正室荣木堂,用三尺白绫,把自己吊在正堂中央!她要用自己的死来震惊官府、震惊社会、震惊一切有良知的人们!一代才女、侠女、烈女、豪女、奇女柳如是就这样去了,年仅四十七岁!
柳如是的死,有“家难”的原因,其实“家难”也只是导火索而已。陈之龙自杀殉国时,她就产生过殉死的念头,由于钱翁对自己一往情深,又到了暮年,要人照顾。现在,钱翁也化碧西归了,自己的余生还有什么意趣?也赶到天国去,同自己一生两个知己去会面,了结“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感情纠葛吧。
本节的材料均取自于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陈先生的确不愧为国学大师,一部百万字的作品,洋洋洒洒,精细严密,实为治学之典范。陈大师在《别传》中,似乎也看出了柳如是事迹与《红楼梦》故事的连带关系,但一是囿于胡适先生的成见,二是《红楼梦》研究并非大师的专长,故大师不肯下结论,只是在《别传》的关键地方,不时插上几句《红楼梦》如何如何,以启迪读者。这种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治学品德,的确值得今天红学家们好好学习。
在《别传》第五章中,“寅恪按”:一热一冷之情景大有脂砚斋主(脂砚斋之别号疑用徐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