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热红楼历史十讲-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素手分三席,拟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邸夷。
诗中的“日月双悬”明显指明朝,“乾坤半壁”指南宋。诗人的意思是要学习明朝的于谦和南宋的岳飞,为国家慷慨赴死。张煌言的就义地点就在杭州,康熙三年洪昇已二十岁,正在家乡学习。张煌言就义如此大事,洪昇应该熟悉其中故事。
可能有的朋友还不信:陈子龙所说的“双飞日月”与《红楼梦》的“日月双悬”虽然意思相同,但文字不同;张煌言的“日月双悬”虽然与《红楼梦》文字相同,但明显是指明朝的“明”字,似乎没有两个皇帝的意思。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个文字与意义完全相同的例证:陈子龙的学生、少年抗清英雄夏完淳,在《土室余论》中明确说:“江东岭表,日月双悬”,并在《大哀赋》中进一步说:所谓日月双悬,就是“天南鼎定,浙右龙骞”,分别指福建的隆武政权和浙东的鲁王政权。由此可见,《红楼梦》中的“日月双悬照乾坤”,完全是套用的陈子龙、夏完淳和张煌言的诗,与什么所谓“弘皙政变”完全没有关系,更谈不到“乾坤”二字代表什么乾隆和弘皙。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红楼梦》创作初期,应该是一部与《桃花扇》、《长生殿》一样的,抒发江南知识分子兴亡感叹的作品。后来,洪昇由于人生遭遇重大打击,他所钟爱的“蕉园姐妹”们也命运悲惨,转而把《红楼梦》改写成感叹自己与姐妹们人生悲剧的作品。但原著中有关兴亡感叹的基调和部分内容还是保留了下来。由于改写的缘故,造成了《红楼梦》中诸多难以理解的谜语。只要你熟悉清初的改朝换代史,知道洪昇及其姐妹们的人生悲剧,这些《红楼梦》之谜,都会迎刃而解。这些同什么“弘皙”与乾隆“日月双悬”根本没有关系。
其实,周汝昌先生在《红海微澜录》一文中,已经清楚地感觉到了《红楼梦》与《长生殿》之间的特殊关系,并断言决不是简单的文字上的关系。周先生也觉察出来洪昇与《红楼梦》作者的契合之处,断言曹寅赠洪昇的那首七律,形容《红楼梦》作者正合适。但周先生虽然看见了红学新途径的曙光,可是仍旧徘徊在旧日的充满荆棘的崎岖道路上,没有做出应得的结论。
第四节 虎兕相逢
陈子龙的学生,少年英雄夏完淳,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古风《青楼篇》,诗中尖刻地讽刺了南明小朝廷在大敌当前的危难时刻,征歌逐舞、醉生梦死的腐败场景,也为惊醒江南文人如复社中人,纷纷热中同风尘女子卿卿我我的萎靡不振状态而大声疾呼。学界把这首诗视为“风流蕴籍的警世之作”,可以说是一篇“风月宝鉴”!这首诗很长,恕不全文照录,仅举其中四句,供红界同人研究:
txt小说上传分享
《红楼梦》历史掌故(7)
二十年来事已非,不开画阁锁芳菲。
那堪两院无人到,独对三春有燕飞。
不知朋友们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红楼梦》中元妃的“判词”是:“二十年来是与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即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这两首诗从内容和形式上如此契合,似乎用偶然是难以解释的。夏完淳的诗,是讽刺复社诸君子,从崇祯初年到弘光败亡,“二十年来”迷恋“芳菲”,不顾大业,造成国破家亡的悲惨后果。那么,《红楼梦》创作初期,书中的元妃也应该是以南明朝廷的“童妃案”为原型,表达的也应是与夏完淳诗中的同一思想,否则不会套用夏完淳的诗句。
《红楼梦》中的“虎兕相逢大梦归”一句,有争议,有的版本作“虎兔相逢”,好多红学家认为是“虎”年与“兔”年之间的时间概念,意思是隐含元妃死亡的时间。笔者原来也这么研究过,但无论如何也难以自圆其说。现在看,“虎兕相逢”比较有道理。这句很特殊的话,来自吴梅村写给吴兆骞的诗。清初发生“江南科场案”后,吴兆骞蒙冤发配关外的宁古塔,就是今天黑龙江省宁安县。吴梅村在诗中形容当地的荒凉和壮阔,曾使用了一句“前有猛虎后苍兕”的诗句,猛虎当指东北虎,“苍兕”应指一种名“海东青”的凶猛的鹰。
“虎兕相逢”的真实含义,应该是与凶猛的老虎苍鹰相逢了。江南人碰到宁古塔的老虎和苍鹰暗示着什么呢?就是清兵下江南!宁古塔是满人的故乡,那里的虎和鹰,不正暗示着如狼似虎的清兵么?为什么在“虎兕相逢”后就要“大梦归”呢?江南半壁河山遭遇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残暴兵祸之后,南明小朝廷已经灰飞烟灭,江南士大夫们国破家亡,昔日的繁华都成了过眼云烟,不正是一场南柯梦醒来后的“大梦归”么!
《红楼梦》元妃判词中出现的“二十年来”、“初春三春”、“虎兕相逢”等提法,都出自夏完淳的诗,从夏诗的本义看《红楼梦》如此使用这些词句的目的,就一目了然了。
首先看“三春”的含义。贾府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合称贾府“四艳”,应该是“四春”,作者为什么偏偏要说成“三春”?“初春”是元春,是皇妃,探春预示可能做王妃,说她“争即初春景”还可以理解,可是迎春、惜春决没有“争即初春景”啊,作者为什么把“三春”一网打尽啊?
读过《春秋》的学者都知道,孔夫子是用“春王正月”来表示王族的正统身份的,《红楼梦》作者让元春取名用“春”字,并且说她生在“正月初一”,“命大”,目的不外乎暗示她代表着正统王朝。
南明时期的江南,先后出现了福王政权、唐王政权、桂王政权,这三个政权都先后称帝,可以影射为“三春”。除掉“三春”外,当时还有一个鲁王监国政权。所谓“监国”,就是以太子的身份管理国家大事,并未当皇帝,所以名字虽然也有春字,但不入“三春”之列,所以只能用“四艳”表达。
《红楼梦》中的元春,影射的是福王政权,前面已经分析,不再重复。书中迎春影射的是桂王政权,“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暗示的是桂王政权的猖狂权臣孙可望;“子系”二字合起来便是孙字。孙可望原来是张献忠的部将,后来拥立桂王,但极其骄横跋扈,桂王在孙可望营中的身份地位,还不如一个受气的小媳妇。
《红楼梦》中的老三探春,影射的应是福建的唐王政权。当时福建的交通极其不便,进入福建的最便捷通道,就是在海上航行奔福州厦门,所以《红楼梦》作者让探春“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唐王是个立志有一番作为的皇帝,在富国强兵上很想有一番作为。但受制于郑芝龙,“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根本不可能挽回南明政权覆亡的命运。加之他在帝王谱系中,血缘关系较远,受封建正统观念影响,威望有限,所以《红楼梦》中让她的身份是“庶出”,自己必须时时为改变庶出地位而痛苦挣扎。
《红楼梦》中的老四惜春影射的是鲁王监国政权。鲁王在浙东的抗清事业失败后,不得不南下投奔郑成功,又受到郑氏军事集团的排挤,最后孤家寡人流落到金门岛上,整天以吃斋念佛消磨时光,直至病死在金门岛,至今坟墓仍然在这里。《红楼梦》中让惜春“堪破”三春命运,最后“独卧青灯古佛旁”,正是鲁王命运的真实写照。
关于“三春”“四艳”的命运解读至此,《红楼梦》中所说的“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了。南明三帝一监国政权先后灭亡之后,江南抗清势力基本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南明四个政权先后延续了二十年,《红楼梦》所说的“虎兕相逢大梦归”,就是南明三帝一监国复兴大明王朝的梦想,在清军铁蹄下彻底破灭了;“二十年来辩是非”,所辩的就是这段历史是非!
《红楼梦》历史掌故(8)
第五节 风月宝鉴
“风月宝鉴”有原型么?乍一听这个问题,似乎不可议,所谓“风月宝鉴”,不就是一面正反两面皆可照人的镜子么,何需什么原型?但结论也不可下得太早。《红楼梦》中贾瑞照的那面“风月宝鉴”,确实有点古怪,还真的有详细探讨的必要。
古怪之一,是这面镜子正反两面皆可照人,正面照是美人王熙凤在招手,反面照则是一具令人震撼战栗的骷髅。中国古代没有玻璃镜子,《红楼梦》中还把玻璃当宝贝,与玛瑙、珍珠一样,用于给女孩子取名。这面“风月宝鉴”,显然是一面铜镜,贾瑞死后,宝鉴被摔被烧,也没有破损,显然不是玻璃,而是铜质。问题是,古代的铜镜,却很少有两面照人的。作者偏要让它两面照人,显然另有寓意。
古怪之二,既然只是一面镜子,为它取个什么名字不好,偏偏要叫它“风月宝鉴”?“宝”就“宝”了,它确实是个宝物,为什么偏偏要和“风月”沾边呢?就说这面镜子的功能吧,红粉骷髅的两面寓意,明显是警示人们不要与“风月”靠得太近太紧的意思,为什么偏偏要用“风月”命名呢?为什么不叫“反风月宝鉴”呢?这不是把意思完全弄反了么?
古怪之三,贾瑞因为正照“风月鉴”,居然一命呜呼了。他的爷爷奶奶大骂“妖镜”,“若不早毁此物,贻害于世不小”,遂架火来烧。镜子里面居然哭了起来,“你们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跛足道人及时赶来,“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抢到手里,飘然而去。可见,确实有人把这面镜子当作祸害,必欲毁之而后快,但也有人把它当作宝物,精心加以保护。
从表面上看,《红楼梦》中的这面“风月宝鉴”,似乎就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红颜祸水”的象征。但这么理解,则与《红楼梦》的主旨大相径庭。《红楼梦》并不是一部反风月的小说,作者显然不是一个封建卫道士。《红楼梦》写“风月鉴”,显然不是警示人们小心“风月场”的意思,而是告诫人们不要“以假为真”。假是什么?真又是什么呢?
要想解开这个谜底,还真的需要认真探询一下“风月鉴”是否有原型,它所代表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笔者考证,洪昇创作《红楼梦》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明末名妓柳如是与陈子龙的“木石前盟”以及与钱谦益的“金玉良缘”故事为原型创作的,确实是描写“风月场”中的故事;第二阶段则把书中柳钱陈等主人公换成了自己和“蕉园诗社”的姐妹,转而抒发自己与姐妹们命运悲剧的感慨和悲伤。
“风月鉴”显然是《红楼梦》创作第一阶段的产物,那么,它应该与一代“花王”柳如是有必然联系。河东君柳如是生前,确实有一面珍贵的妆镜,死后流落民间,很多著名文人都曾为这面妆镜作过题咏。这面镜子,有清一代,名声显赫,因为它是“风月场”中“花王”的梳妆镜,确实是个不同凡响的“风月宝鉴”!
最早记载这面“风月宝鉴”的,是康熙朝著名诗人查慎行。他的《敬业堂诗集》中“金陵杂咏二十首”其八为:“宗伯奁清世不知,菱花初照月临池。点妆巾帽俱新样,不用喧传镜背诗。”“宗伯”指钱谦益,他曾任礼部尚书,故称。“菱花”就是妇女用点妆镜子的代称。“镜背诗”容后再议。
邓之诚在《骨董琐记》中,具体记载了柳如是这面镜子的形制:这是一面唐镜,镜背的铭文是,“官看巾帽整,妾迎点妆成。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其旁刻“蘼芜”二篆文,极遒劲。中为夔缡,刻画飞动。小折叠架上刻“绛云楼印”四字。“蘼芜”是柳如是的字,“绛云楼”是柳如是与钱谦益居住酬唱的地方。
这面镜子除了珍贵的古董价值外,本身倒没什么,关键是当时文人怎么看待这面镜子,怎么看镜子中隐含的柳如是与钱谦益的事迹和为人。有清一代,文人均根据该镜背面的铭文,从“官看”、“妾迎”的角度,把镜子的正面和背面加以区别,分析男女在镜中形象之不同。
清戴文节所赋《柳蘼芜妆镜词》就很有代表性。他说:“击碎金瓯翠黛颦,勤王有志总成尘。妾心镜面郎心背,文字蟠胸不照人。”前两句是惋惜柳如是反清复明活动未获成果,但值得歌颂。第三、四句则是诛心之论,讽刺钱谦益屈节事清,像镜子背面一样“不照人”,而柳如是的美丽形象则是“镜面”形象,光可照人。
从康熙年间一直到清末,题咏这面镜子的文人络绎不绝。几乎所有题咏的意思,都差不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