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少有人走的路:与心灵对话2 >

第6章

少有人走的路:与心灵对话2-第6章

小说: 少有人走的路:与心灵对话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想过这问题。〃
 
  〃过去八年里你呼吸那么困难,都不能去购物。你不盼望又能去采购吗?〃
 
  〃噢,天哪,不。这么些年以,我会害怕得不敢开车了。〃
 
  如果我没记错得话,通过这项试验后发现,高风险组里40%的病人死去了,低风险组里2%的病人死去了。同样的心脏病,同样的心脏外科医生,同样的心脏手术,然而死亡率差别这么大,而这些,在术前心理医生是能够预料到的。
 
  另一项令人吃惊的研究结果,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医生戴维 ·西格尔指导进行的。他研究了两组患有转移性癌症的妇女。第一组给予标准的药物治疗;第二组也接受标准的药物治疗,但是额外地增加了心理疗法。不出意料,第二组病人焦虑、抑郁和痛苦的抱怨明显少一些。虽然有三个病人最终死去了,但通过这项研究,西格尔意识到,配合以心理疗法的那些病人的存活期,要比其他组的人长两倍。
 
  〃奇迹〃治疗
 
  长期以来,医生们都知道,癌症自然消失的病例是罕见的。你一定听说过这样的例子,医生给一个人动手术,他们打开病人的身体,发现体内布满了癌细胞,医生什么也做不了。这种癌症已无法做手术。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再把他缝上,并断定病人顶多能够活六个月。但是五年、十年过去了,那人依然活着,没有癌症的迹象。
 
  你或许会想,医生们肯定会对这样稀有的病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很仔细地进行研究和调查,但他们没有。长期以来,医生们都坚持认为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仅仅是在最近十五年里,才有人对此着手进行研究。现在要想得出结论仍然太早,在统计学上没有什么意义。不过,这是从科学的标准来要求,但是有一些迹象还是应引起关注,即在所有这些罕见的病例中存在的某种相似性,其中之一就是,这些病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要改变自己生活的倾向。一旦他们被告知还剩下一年时间,他们就会对自己说:〃如果我想在来日无多的日子里仍然为IBM公司工作,那真是该死。我想做的只是整修家具,那是我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事情。〃或者是:〃如果我仅仅有一年可活了,而我还想同我那个自命不凡的老丈夫度过这一段时光,那才是岂有此理?!〃所以,在他们做出决定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之后,他们的癌症消失了。
 
  这一现象激起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些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他们决定做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心理治疗是否真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首先,他们需要找到自愿接受试验的病人。典型的做法是,心理医生走到一个被诊断患晚期癌症、不能再施行手术治疗的病人面前对他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你愿意参与心理治疗,正视你的生命,做出一些重要的改变,你就可能延长你的生命。〃
 


           

第22节:第三章  不知死焉知生(5)

  

  一开始,病人可能会大喜过望:〃噢,医生,医生,你是第一个带给我希望的人!〃
 
  于是心理医生说:〃有一组跟你一样的病人明早10点将和我们在四号房间会面,你愿意一起来谈谈吗?〃
 
  〃是的,医生,我会去的。〃
 
  但是第二天早上10点,那病人没有出现。于是心理医生问那病人是怎么回事,病人说:〃对不起,我有点儿搞忘了。〃
 
  〃那你还有兴趣吗?〃
 
  〃噢,是的,医生。〃
 
  〃明天下午3点,在四号房间我们还有另一次会面,你那时有空吗?〃
 
  〃噢,是的,我会去的。〃
 
  可那病人再一次爽约了。于是心理医生又试了一次,最后只能说:〃或许你不那么真的喜欢心理疗法这样一个建议。〃
 
  病人最终承认:〃你知道,医生,我一直在想这事,我像一条太老的狗儿不能再学新花样了。〃
 
  责备是没有必要的。我们是变成了老狗,有时太疲倦以致不能学习新花样了。对此,医生也是有责任的。我遇到过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他们也相信疾病只有一个原因……不是心理的就是生理的。他们无法想象疾病就像一棵大树的树干,能够同时有两个甚至更多的树根。
 
  事实上,差不多所有的疾病都是心理的-心灵-社会-生理的综合因素的结果。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先天性疾病或大脑瘫痪。但是即使在这样的病例里,活下去的〃意愿〃也能够有效地延长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
 
  事实却总是相反,也很不幸。当我在日本冲绳的时候,被叫去治疗一个19岁的女孩,一个剧烈呕吐的孕妇……孕期过度呕吐。我了解到她在东海岸长大,对母亲有一种病态的依恋。17岁时被送到西海岸同叔叔生活在一起,从那时起她就开始呕吐了,而那时她并没有怀孕。她呕吐得如此厉害,以致不得不把她送回到东海岸,回去后她生活得快乐而健康,直到她同一个士兵怀了孩子,那士兵娶了她并把她带到了冲绳岛。几乎是一下飞机她就吐起来,没几天就进医院了。
 
  如果病人实在病重,我有权利叫直升机把他们送回家去。我知道如果我把这个病人送回家去,她的呕吐会立刻停止下来。我也知道,要想确定每次她与母亲分开就会呕吐的病因,大概也是没希望了。
 
  再三考虑以后,我决定不送她回家。我对她说:〃你已经长大了,知道如何与妈妈分开后生活了。〃她有所好转,被允许离开了医院。但是过后不久,病情 又严重发作并回到了医院。她又呕吐起来,我再次告诉她,我不会送她回家。她又再次好转可以出院了。然而两天后,她在公寓里突然坠楼身亡。她只有19岁,怀孕4个月。尸检结果,根本找不到死因。当然,我对自己的决定深深地懊悔。但不管怎样,它是我的信念,即在她的生活里,她做出的是一个拒绝长大的决定,我不能让她停留在儿童阶段而不承担责任。所以,她死了。
 


           

第23节:第三章  不知死焉知生(6)

  

  身体的病症与身心的病症
 
  在医学院读书时,我们把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和酗酒等,都称为〃官能〃疾病。这是一种避重就轻的说法,表明我们承认,或许某一天研究人员会发现,这些病都是神经解剖学的某些缺陷或生理上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真的相信,这些病症都是心理引起的。作为心理医生,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心理特点全部勾画出来。
 
  最近30年来,人们更多强调的是,所有这些心理疾病都有其深刻的生理根源,甚至主要跟生物学有关。实际上,我们今天正在面对的问题之一,就是心理医生对生物化学变得如此迷恋,以至于忘记了所有传统心理学的智慧……其中一些智慧被证明是非常正确的。比如精神分裂症,就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病症,它也是心理-心灵-社会-心理病症的综合体现。癌症也是如此。它们都有多方面的原因……生理的以及身心相关的。
 
  早在几个世纪前,人类就认识到,我们的病痛同时具有生理和心理双重因素。心理医生所说的〃器官语言〃,就反映了这种将生理和心理综合考虑的智慧。例如:〃他叫我头痛(意思是心理的因素传达到了生理上)〃,或〃我紧张得肚子痛,真有点柔肠寸断的感觉〃,或〃我的心碎了(我的心遭到打击)〃。许多半夜到急诊室的人都声称〃胸痛〃,不管有没有心脏病,这恰恰是在他们经受了某种〃心碎〃的事情之后。
 
  脊椎问题其实与勇气有关。这再一次在我们的语言里反映出来。我们说:〃他是一个软骨头〃,或〃他没有骨气(他没有脊椎)〃,或者,〃伙计,她真的有骨气(她真的得到脊柱了)〃,或〃她太有勇气了(她得到许多脊椎)。〃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我都得忍受背痛之苦,特别是一种叫做〃脊椎增生〃的病症,颈椎部分尤其严重。从我的颈椎X光片看,你会认为我都有200岁了。当我第一次被诊断患有这种病症时,我曾问神经外科医生和骨科医生:〃是什么搞得我的颈椎看上去这么老?〃他们会说:〃嗯,可能是你小时候脖子受过伤。〃
 
  我的脖子从未受过伤。但是当我告诉他们这一点时,他们只能回答:〃既然这样,我们真的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你的脊椎增生。〃对这样的回答,我已很满意,因为很少有医生肯说这么多,而只是泛泛回答:〃不知道。〃
 
  实际上,我对造成自己脊椎增生的原因还是比较清楚的。大约13年前,疼痛和臂膀麻木几乎使我处于崩溃的边缘,我没完没了地接受了长时间的神经外科治疗。那时我对自己说:〃斯科特,你知道,如果你不想经受隔几年就会有一次的、非常昂贵的、可能危及生命的手术……以及最终你要去面对的、手术所引起的一系列后续问题,或许你该搞清自己是否在这里面扮演了什么角色,甚至可能在推波助澜呢?〃
 


           

第24节:第三章  不知死焉知生(7)

  

  一旦我愿意问自己这些问题,我就立刻意识到自己是有责任的。我意识到多数情况下,自己在执业时总是战战惊惊,唯恐树立不必要的敌人。偶尔我也遇到过一些敌意,尽管决不像我预料的那么多,但我的担心显然不是杞人忧天。于是我总是缩着肩膀,就像一个橄榄球队员准备低头冲过匹兹堡铁人队的后卫线。试想一下,让你的头和脖子保持那种姿态30年,你绝对就知道是什么造成脊椎增生了。
 
  当然,事情并不都那么简单,大多数疾病都由多重原因造成。比如,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增生,只是不像我这么严重,尽管他们决不是典型的逆来顺受的人。所以我的病症显然有其生物学成因……基因的或遗传的因素。请记住我的观点,即几乎所有的病症都不仅仅是生理和心理的,而是心理-心灵-社会-生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不是在这方面开先河的人。关于身体与意识之间的关系已经多有论述。人们现在越来越多地发现了疾病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关系,以至有些人在获悉自己患病后,竟然会有一种负罪感。当然,你不必每次都因为着凉或感冒而责怪自己,认为是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但是如果患上了某种严重疾病或慢性疾病,认真审视自己则是必要的。问问自己,是否在这场疾病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不过即使你自我检讨,也不要对自己太苛责了。在某种意义上,生活就意味着压力和紧张,它使我们筋疲力尽。要清醒地认识到,或早或晚,我们都会死于这种或那种该死的身体及精神的综合病症。
 


           

第25节:第四章  感受神秘(1)

  

  第四章  感受神秘
 
  多年来,我有一位从未谋面的良师,我是从一则小故事里知道他的。他是一位犹太法师,生活在十九世纪初的一个俄罗斯小镇上。在对生活中最深奥的信仰和心灵问题进行二十年的深入思考之后,他最后得出结论:当他触及到问题核心的时候,他恰恰什么都不知道。
 
  得出这个结论不久,有一天,他正步行穿过村里的小广场到犹太会堂祈祷。一个巡警,或者说这小镇上的专横警察出现了。那天早上,这个警察的情绪很不好,于是觉得该找法师出出气。他厉声喊到:〃嗨,法师,你究竟是要去哪儿啊?〃
 
  拉比回答:〃我不知道。〃
 
  这一下更惹恼了警察。〃什么意思,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他气愤地大叫。〃每天早上11点你都穿过这广场到犹太会堂去祈祷,而现在是早上11点了,而你又正在去往犹太会堂的方向,而你却告诉我,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你是想要存心愚弄我,我非要教训你一下不可。〃
 
  警察抓住法师把他带到当地监狱里。就在他要把法师丢进单间牢房时,法师转向他说:〃你瞧,我就是不知道。〃
 
  所以,我就是不知道,没有人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度神秘的宇宙里。托马斯·爱迪生说:〃我们对百分之九十九事物的了解远不到百分之一。〃
 
  不幸的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知道得很多。我们知道自己的地址、电话号码和社会保险号。我们开车去上班时,知道该怎么走,知道回家的路。我们知道汽车是靠内燃机工作,当我们在点火装置里转动钥匙时,引擎将如期启动。我们知道早晨太阳升起,晚上将要落下,明天它又会再次升起。所以有什么可神秘的呢?
 
  这也是我过去对世界的认识。我在医学院读书时,常常哀叹,现在已没有什么医学新领域无人涉足了。所有大的疾病都被认识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