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折服的长安-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畲螅詈晡白彻郏庵智拔薰湃说目凑咝鼗常渤晌和醭闹餍伞
长乐宫位于汉长安城的南隅,又称东宫,是由秦兴乐宫改建而成的。汉朝初年,刘邦从栎阳城徙居此宫,受理朝政。惠帝以后改为太后的居所,西汉末年毁于兵火。宫殿平面为不规则的方形,周围筑墙,周长1万余米,面积6平方公里左右。宫内主要有前殿、临华殿、长信宫、长秋殿、永寿殿、神仙殿、永昌殿和钟室等14座建筑。宫墙四面各有一门,东门和西门外有阙。
仅长乐、未央两宫就占去汉长安城内一半面积。建章宫在城外的上林苑,占地也十分广阔。上林苑是一组巨大的宫廷御苑群,位于长安城西,秦代时即已有,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大事扩充和改建后,有离宫别馆数十处,周长达100多公里。据《汉旧仪》和司马相如《上林赋》的记载,苑内豢养百兽,“长安八水”也尽在其中。此外还有训练水军的昆明池,种植蔬菜的温室,铸钱场所“上林三官”等各种机构。东汉时,上林苑被废弃。上林苑最主要的建筑是建章宫,与未央宫隔衢相望,有飞阁相连。因为不受城墙的限制,所以宫城规模特别庞大,豪华程度也更甚于未央宫。宫墙周长10余公里,南面开正门阊阖门,门内有别凤阙。北门和东门外也分别有阙,名北阙和凤阙,后者的遗迹至今尚存。宫城由36座殿宇组成,号称“千门万户”。主要建筑有前殿、骀荡宫、瘛豆嵰韫⑻炝汗⒊泄獾睢⑵婊睢⒐幕晒⒐阒械睢⒑碌睢⑸衩魈ê途陕サ取4送猓虮辈炕褂刑撼兀刂衅鸶咛ǎ⒂信罾场⒎秸珊湾奕骸N骱耗┠辏趺ㄔ熳诿恚鸹倭舜斯约案浇叶啻Α
汉长安城的城墙
汉高祖刘邦时,由于国力尚弱,只修建了长乐宫和未央宫,直到惠帝刘盈继位后,才开始修城墙。其进程大概是从城的西边起,先筑西墙,依次又筑南、东、北墙,直到公元前190年,长安城城墙才基本修完。
为什么一个新建的王朝要花如此巨大的代价,为自己的皇城修筑高达十几米的城墙呢?防卫的需要吗?不尽然,当一个王朝以全新的姿态君临天下时,它需要一个根基,一个号召五湖四海的向心力用一圈坚实的围墙为自己围起一块根基,圈出一个帝国的中心。汉王朝承袭了秦朝遗下的宽阔的基层,由于帝国跨地过广,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在技术上显然有一定难度。于是汉朝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除了有些秦朝所设郡县继续保持其存在外,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他们都有一个最后的归宿,那就是围在高耸的城墙之内的汉皇城。当然,围城之内并不是要挡住一个新王朝向外扩张,这个新王朝更急于宣泄年轻的身体里不断涌动的力量,于是,在四合的城墙上便开出一个个门道。汉王朝的梦想和朝气就从这些四开的门道淌流向四方。
汉长安城墙每面各开三门,西安门是汉长安城南城墙最西面的门道。从西安门进去就是未央宫前殿,当初砌门洞用做柱基的石块至今还整齐地排列着。走上去,用手摸一摸,有秋一般的凉意。史料记载,当时城门建筑全不用砖,而是在门道两旁砌上一排石料,然后在其上立起柱子,六柱上置横梁,再上筑城楼。两千年的岁月,让那些做立柱的木料已经不复存在,只有黄的土层和灰日的石头留了下来。
当年,那些为汉疆土征战四方的将士,正是在这里一次一次得到汉皇帝们隆重而又热烈的饯行。汉元狩四年,那是汉武帝策动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征伐,西安门外,雄心勃勃的大汉天子高举酒盅,为爱将卫青和霍去病,以及数十万将士壮行,然后浩浩荡荡的军马车队从这里出发,远涉千里,深人到漠北追杀匈奴。卫青深入千余里,击溃了匈奴主力,而霍去病则北进两千余里,俘杀匈奴几万人。战败的匈奴人在他们的歌里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蓄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而在战败的对手面前,得胜的汉皇帝们更是从不加掩饰地展示自己的强大和豪迈。汉武帝时,为了向少数民族使者夸耀,特制作了巨大的铁酒杯,令其以杯饮酒。由于铁杯太大太重,举不起来,使者们只得低首干杯中饮酒,这种形象就像牛饮水。而汉武帝和臣僚三千人坐在酒池台上观看取乐。
繁华的市场——东市西市
刘邦建立汉朝之初,由于连年战争,库府空虚,财政困难,据说当时刘邦的车辇也不能凑起4匹毛色一样的马匹,而朝中将相只好乘坐牛拉的车子。面对这种局面,汉初各朝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不但奖励农耕,宫廷还提倡节俭。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让汉朝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增长了人口。到汉惠帝时,长安城人口差不多有50万。
当时的汉长安城里不仅街道纵横,车马穿行,而且已经有了规模颇大的“商业区”。据史料记载,汉长安城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一专门设立的“九市”,其中六市在道西,为“西市”,“三市”在道东,为“东市”(据说,今人所说的“买东西”,即从“东市、西市”得名)。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聚集了天下的财物,云集了天南地北的客商。因为临近渭河水陆交通便利,南方产的象牙、翡翠、黄金等物品,通过江陵北运到长安销售;产于中原的丝绸、漆器、铁器等也运到这里买卖;而西域各国的土产、良马、毛织物、乐器,各种奇禽异兽,经过丝绸之路输送到这里进行交易。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漫步在荒草掩映的田间小路上,“九市”的盛况只有追问于那些文人的作品,而心中的神往却因为眼前的漠漠秋田而有些迷离。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汉长安城里的市场已经堪称“国际市场”。繁荣的贸易、开放的政策吸引来西方各国的使者和商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市和西市的遗址被发现,考占还发现,东市以商业活动为主,而西市则集中了各种手工业作坊,这些作坊有制作陶俑和砖瓦的,有铸币的,还有冶铁、做铜车马的,多达十几座。一个以手工业为中心、一个以商业贸易为中心,这边生产,那边销售,所谓前市后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一条龙的市场。而这种市场设置,也证明了两千年前工商业一体化已经出现。
兴旺繁盛的市场交易催生了一大批富豪巨贾,个人财富少则百万,多则敌国,而这些富贾更不失时机地彰显着这种富有。据说,长安当时有个富豪叫韩嫣,为了炫耀他的财富,用黄金做成丸,每天弹出去的金丸有十余颗,引得一群穷苦家孩子跟在身后拣拾。
“汉”的文化传承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有一幅农民扶着犁桦在田野里耕种的图画,而这样的情景直到现在在关中的农村还时常能看到:牛仿佛两千年前的牛,犁也仿佛两千年前的犁,黄色的土地也仿佛两千年前的土地,那个“汉”也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汉朝因为汉水得名。在秦末战争中,当项羽和秦军的主力苦战时,刘邦抢先入关,秦王朝宣告灭亡。项羽入关,以强大的军势压迫刘邦,经过鸿门宴事件,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到汉中就职,后来刘邦暗度陈仓,平定三春,又出关和项羽决战,楚汉之争最终以项羽自刎垓下结束,刘邦统一了天下,这个新的统一王朝被定名为“汉”。
汉王朝灭亡了,那个曾经可以和古罗马媲美的汉长安城,如今也只剩下几截残垣断壁兀自挺立,但是作为那个朝代的精神气质,汉”的文化遗存却保持着长久的影响。今天,我们书写的文字叫做“汉字”,我们使用的语言叫做“汉语”,我们的民族叫“汉民族”。“汉”作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在世界上依然名声响亮。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呢?《宋史》里这样写道:“论史者独取汉、唐混一之事,三国、六朝、五代为非盛大世而耻谈之”。这种“盛世”的观念,“大统一”,的观念正是年轻的汉王朝最先形成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西安古城墙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落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是这个城市最大的建筑物,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鲸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西安有千年历史的十三朝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隋代。
古城墙的历史变迁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米,南墙长米,墙长3241米,总周长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有专家认为,古城墙是这座十三朝古都地面之上最辉煌的建筑遗存;其价值可以说无以伦比。据精确测量,西安古城墙全长公里,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其中南城墙4256米,西城墙长2706米,覆盖于隋唐时期的皇城之上,并分别向东、向北延长约1/4;东城墙2886米,北城墙长4262米,为明洪武年间修建。整座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中世纪古城堡。
可以说,古城墙上的每一块城砖,犹如古书函,是解读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典籍呢。
隋文帝开皇二年(公无582年),以著名建筑家宇文恺为都城建设总设计师,开始修建宫城和皇城。第二年完工。继之营筑郭城。唐王朝建立后,仍以大兴城为首都,改大兴城为长安城。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高宗委派工部尚书闫玄德负责,在春、秋两季,先后修建唐城外部城墙和东、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门及城楼。外部城墙周长公里,其宽9~12米,高5米多。其时,全城面积84平方公里,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南北向大街11条,东西向大街14条,全城划分109个坊和东、西两市。正如白居易所描述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五风来仪,俨然世界文明中心。
唐末,黄巢起义,于公元881年攻占长安。后唐政府军很快收复长安。史载“黄巢力战不胜,焚宫室遁去”,几乎同时“官军暴掠,无异于‘贼’,“长安室屋及民,所存无几”。然而使长安城受到毁灭的,则是朱温迫使唐昭宗迁都。不仅皇帝百官和士民百姓迁徒,朱温还拆毁长安的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拆下的材木都由渭河和黄河顺水而下,运到洛阳,
唐末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因原来城大不易防守,于是对长安城进行了一次改筑。改筑时放弃了长安的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封闭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门,北开玄武门,以便防守,但对城垣并未扩大或改修。至此,巨星渐渐失去光彩。
以后历经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元两代,城的名称和建制虽屡有变换,但城垣规模却无改变。元代时西安称为奉元城,是西北的一个重镇。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率军从山西渡河入陕,元守将遁逃,徐达占领奉元城。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长安,并改名为“西安”。洪武三年(1370年),宋国公冯胜主持修复西安城,对皇城加以修葺,历时8年之久。明城墙,其南城墙和西城墙在隋唐皇城墙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并分别向东、向北延长四分之一;东城墙和北城墙,则拆除另建。明隆庆年间(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