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甜心-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笑道:“是呀,有时候我也埋怨老公,说你为什么要听孩子的?买房子那会儿,我们家的老二一个劲地跟他爸爸吵,说要带游泳池的房子,爸爸心疼儿子,说自己这辈子辛苦够了,要让孩子有个好环境,为满足他的愿望,就定了这个带游泳池的房子,这二十万贷款够我们背一辈子的。”燕伸手指了指四周,“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搞这么大,孩子们很快大了,都是在美国出生的孩子,长得一副中国人的样子,心思全是美国化的,他们一到十八岁,还不各个往外跑,你指望他们围着你转呐?到那时候还不就剩下老两口?两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不是浪费吗?”
妈妈A说:“可是你现在住得宽敞呀?凭心而论,有时候我一个人在家待着,看着我的大房子,心里觉得挺自豪的,心里说就凭我们这样一副普通人的样子,也不特别聪明,也不特别能干,竟然也在美国买了这么一栋自己的房子,那时候,特有感触。”
“对呀!我有时也这么想呢!” 燕说,“要论房子,咱们这样的房子在国内怕是省长一极的水平吧?” 燕说着,转头望着我,等我回答。
我说:“凭心而论,在国内就是省级领导的房子也未必能比得上你的这栋房子,”听了我的话,燕立刻乐得合不拢嘴,“但是,”我接着说,“省级领导可以享受很多Free(免费) 的东西,比如房子,比如车子,也许他们就可以变相免费,他们可用不着象你一样辛苦地挣生活,所以,就不能跟他们比啦!然而跟国内同等阶层比,就中产阶级比中产阶级吧,你的房子是国内的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大家把话题扯到了房子保养方面,又有人谈论假期的旅行,一个妈妈建议去黄石公园,另一个妈妈建议去附近湖区钓虾,还有一个说要带全家去野营……
我静静地听他们说长道短,细细地品位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曾经有过的奋斗和挣扎,为他们今天所享有的富裕和安宁而欣慰,同时也感受到他们已经经历过的或者仍然还在经历的辛劳和辛酸,在看似琐碎的谈论中我看到了在美国的新移民的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这里绝对没有类似于<;北京人在纽约>;里描述的戏剧性和浪漫,也没有那曾经被国内人谈论不休的冒险和刺激,更没有一夜之间的大富大贵,有的都是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真实生活。
想当初<;北京人在纽约>;的公映,引起一片热潮,由于拍得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大家就以为那是在美国的留学生的真实生活,其实,观众永远是傻子,导演永远是骗子,演员永远是疯子,我们都被骗子和疯子给愚弄了……
在海外新移民们或者留学生们的眼里,<;北京人在纽约>;所展示的只是一个利用美国实景拍摄的、纯粹中国意义上的电视剧而已,那样的故事不大可能是发生在美国的,因为它存在太多的合乎中国人理念的情节和细节,这样的情节和细节和这里的大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在这里的中国新移民的生活相对要简单得多,简单得可以用按步就班、循规导矩、慢条斯理或者一成不变来形容,实现了个人奋斗,步入美国中产阶级的新移民们的生活,从外表看,可以用一个美国电视广告所表述的信息传达:一栋洋房,一辆汽车,两个孩子,一条狗,不过如此而已。
在这里只要你积极努力工作,保住自己的工作位子,不要高频率地被裁员,你就可以一直过这样的生活,每逢周末和假期带着老婆、孩子或逛逛公园,或到风景地度度假,生活中既没有大起,也没有大落,一切会象流水一样缓缓流过,一切就在这缓缓中进行,这种描述也许和国内人们想象中的海外轰轰烈烈的日子有出入,但是,这就是真实的美国生活:少一些浮夸和焦躁,多一些质朴和安宁。
当然这是在顺利的情况下所展示的一幅画面,不顺利呢?比如遇到了天灾人祸,比如遇到了经济萧条,比如任职的公司倒闭或者企业转产,在比如遇到了公司裁员而你恰巧是被裁的对象,情况就不那么美好了,你的房子和车子都是靠分期付款支付的,一旦经济窘迫,你的生活就会大打折扣。
这里的新移民赚的薪水动不动就是五万到十万美金,在国内人的计算结构模式里,它们立刻被兑换成人民币,那就有五十万到一百万人民币之多,看似很富裕,其实,当被扣除了税收、养老保险、房屋贷款、车子贷款、车辆保险、人生保险、房屋保险以及七七八八必要的开销以后,这些钱也就是应付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了,那还要看地区,如果生活在加州硅谷或者某些大城市,赚年薪五万块的几乎就是穷人,还要养一家老小,这样的薪水要供下一套三房两厅的公寓都有困难。
也许跟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在美国的中国人无论年纪大小,似乎各个都知道居安思危的含义,因此,各个都活得很有负担、很谨慎、很小心,美国的媒体曾经评论说华裔移民是模范亚裔,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高、尊纪守法、循规导矩,他们有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外族难以进入,他们也不乐意主动融入主流文化…… 美国人说不出什么华裔的错处和缺点,但是对于华裔的独特的、为他们不理解的某些理念和生活状态,他们表现出诸多的猜疑和不满,因为所以的迹象都表明:华裔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在经历了美国文化百十年的同化、变异以后,仍然顽强地保持原有的风格。
和别的民族相比,华人总是忧患多于快乐,他们爱存钱、少享受,到美国人家作客的时候,我经常发现他们真的会生活,并且会享受,家庭布置各有风格,用于享受的物品彼比皆是,应有尽有;而到同样阶层的中国人家去,你会发现华裔身上那摆脱不掉的受苦的痕迹:房子都很大,但是里面的内容极为简约,有些人家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因为在许多中国人的概念中,房子是要买的,这是产业,而家俱等东西就越简单越好,这是享受,产业一定要有,享受就有些奢侈了。
因此我所认识的华人,尤其是从大陆出来的华人,大多数都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买任何东西,不是用“库磅”( 一种由商店发放的折扣券) ,就是趁着On Sale(打折)的时候去买;外出旅行度假,如果在住旅馆和住帐篷之间选择的话,他们一定选择后者,因为那样更便宜,或者干脆住在车上,什么钱都不花,还很浪漫。有些人干脆就不旅行,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奢侈,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呢?
穿衣服也是要拣便宜的时候买,季节性大销假的时候,在服装店里转悠,会遇到很多熟人。好在美国人衣着随便,中国人也不热衷听音乐会或者参加洋人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就无需具备像样的服装,一年到头大汗衫也能对付了;至于业余生活,除了散步、打牌、到公共球场打球、跑步、到免费游泳池游泳等活动,一切需要额外开支的都取消。其实,在美国的业余生活可以说是丰富多采,看橄榄球比赛、打高尔夫球、开游艇、玩划水、冬天到山上滑雪、夏天到音乐厅听歌剧等等应有尽有,这是近的,远的还可以到欧洲旅行、去阿拉斯加看海豹或者去非洲看野生动物等,所有这些活动都不受华人的青睐,与其说是没有兴趣,不如说是舍不得钱。
挣同样的薪水,美国年青人可能把钱都花在享受上了,他们不太介意是否有多少存款,而介意是否享受了生活。我认识一个搞电脑软件的老美,三十岁单身,年薪挣十五万,但是他竟然经常兜里没多少钱!一问他:钱都干什么去了?他说:玩掉啦!冬天去了瑞士、比利时,夏天去巴黎,春天荷兰有个花展也去看了看,秋天去了夏威夷,所以都花光了。说这话的时候他笑得真灿烂,一点也没有可惜的样子。问他为什么不存一些钱,他说:我还年轻,现在存钱太早了,现在就是要玩,等到玩不动了,再存钱也来得及。
华人可来不得如此潇洒!人家美国人大学毕业就可以去工作了,他们是公民,没有身份问题,无需为解决身份问题犯愁,但华人新移民就不同了,通过留学的道路出来,读了研究生再读博士,这是每个在美国的华人留学生几乎都要走的必由之路,为什么呢?为解决身份,美国移民局给外国人所发放的H1工作签证是提供给那些需要特殊专长的,美国人干不了的工作岗位的,那么如何才具有特殊专长呢,除了高学历、高技术还有什么?体育专长的是有,但是那是属于凤毛麟角之类,不属于为数众多的留学生们可以考虑的范畴,留学生们可以考虑的只有读书,别无选择。
这样从时间上算,一个美国人二十二岁大学毕业,就可以工作赚钱了,而一个中国留学生呢?读了博士出来,最少也要快三十岁了,再工作等于比人家少赚七、八年的钱,那么是否工资就比别人要高呢?从表面上看,博士毕业的薪水是比大学毕业的要高出两到三万,但是不要忘记了,人家大学毕业的在这七、八年间所赚的钱,早就把这个差额给填补了,也许人家因工作经验多得到提拔,薪水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也许人家在这七、八年间又用业余时间也攻了个硕士学位呢,人家的薪水就更低不了,算来算去,留学生们在经济上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人家公民,因此人家年青的美国人才可以理直气壮地消耗他的财富和时间,因此,留学生们才不敢向老美们学习,也理直气壮地潇洒,因为,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潇洒。
因此,在这些中国新移民头脑中的经济帐上,除了买房子、买车子、教育子女肯花钱,其余的事情几乎都不肯花钱,他们省吃俭用节约每一分钱,存到银行或者买信托基金,为的是将来有一个安定的生活。
另外,和生性乐观的美国人不同,华人生性总有些无法摆脱的忧患,对于贫困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安全感使得这里的华人都非常重视积蓄,年青的华人在积蓄,年纪大的也在积蓄,存钱对于华人来说似乎已经不是一种需要,而是一种习惯。
我和很多这里的新移民聊过这个问题,他们说:不存钱不行啊,在美国生活必须要有钱,很多人从年青的时候起就要积蓄,因为美国的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如果不积蓄,到了年纪大了,有了病就要受罪了,开个刀动不动就几万,十几万的,保险公司只支付其中的一部份,其余的费用都要自己掏,如果生的是慢性病呢,需要人看护,还要有看护费用,政府给的医疗福利是有的,免费医疗也是有的,但是必须要等你个人的钱花得一分不省,你变成一个彻底的穷人以后,才有资格享受免费医疗,你想谁愿意在辛苦了半辈子以后,在经历过做留学生的所谓“洋插队”的艰苦生活三十年或者四十年以后,又回到一贫如洗的模样呢?
就象国内人开玩笑似的说法:“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样的结局谁不害怕,谁不在意呢?
所以,大家必须存钱。
在国内的很多人也许不理解在美国生活的人,为什么都那么节省,有些人节省到近乎“扣门” 的地步,如果大家考虑到美国的昂贵的医疗费用问题,他们的疑惑或许
会减少。
凤凰城因为气候干燥,没有冬季的寒冷,生活费用低而吸引很多美国老年人,他们纷纷把退休后的家安在这里,常常可以看见七老八十的美国老年夫妇,开着豪华林肯、奔驰、别克、卡迪拉克出现在各种场合,看着这些老年人悠闲的退休生活,不由得会感叹和羡慕美国人的富有,曾经和燕夫妇谈论过这个话题,说看人家美国老人活得多好,都说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地狱,但是我们看到的很多老人生活得也很美好呀!
燕的丈夫建是个很沉稳的人,他说:“你们只看到一部份,这些生活富足、悠闲自得的老年人都属于年青时很会积蓄的人,他们从二十几岁一毕业就开始有计划地积蓄了,美国经济这些年一直上涨,他们的钱就跟着涨,存够了钱,现在才开始享受它们,当然舒服了,没有钱呢?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看看那些靠养老金过日子,享受Medicare(美国医疗照顾制度) 的老年人,日子就不那么悠闲了。”
更多图片请看博客
//blog。sina。/linmeiphoenix
美国丈夫
居住在经济、文化、教育都较为发达的亚利桑那地区,多元化的环境使得身边的异国姻缘层出不穷。女朋友中嫁美国丈夫的不算少,每个人的婚姻背后都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写成文字还真有些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