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 >

第35章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第35章

小说: 大清日落:老佛爷与光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情相悦,依依相伴,只有那些一往情深的恋人才能理解他们之间的爱恋之情。并且,兰儿的父亲也赞同女儿所作的选择。兰儿内心一直感到十分幸福,荣禄内心也感到非常甜蜜。他们都以为有一天两人将会喜结连理。要是他们果真做了鸳鸯,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就会与今不同了,也就绝不会出现那位可悲的末代皇帝——溥仪。
  但是,也许兰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心灵深处暗藏着一种野心。这种极度的野心使她最后登上了中国权力的顶峰,使她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物。不过,这野心也给她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她和荣禄不得不劳燕分飞。虽然她深深地眷恋着荣禄,荣禄也由衷地爱恋着她,但是他们之间一堵分开皇室和臣民的可见而不可逾越的厚墙把他们隔离开来。这种野心,使她临终前孤独凄凉地躺在床榻上。尽管那时她还没有断气,但是那些往日一贯受她宠信的人却背离了她,恨不得尽快把她送进坟墓。由于缺乏爱情和对爱情的忠诚,慈禧的人生注定是失败悲凉的一生。
  皇太后慈禧,这个争强好胜的女人,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她破例任命荣禄为军机大臣,以便在自己的一生中他都能和她形影相随,对她尊崇敬畏、忠心耿耿。但是,他仅仅只能作为一个深深爱恋她的男人而为她鞠躬尽瘁。然而,所有这些相伴的岁月里,虽然他们各自知道两人之间眷恋如初,但是他们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荣禄不能与她执手相望,甚至不能触摸她皇袍的折边。慈禧不断地赐予荣禄及其家族荣华富贵。但是,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所有这些东西都毫无价值。生活中唯有一件东西是他们都渴望获得的,然而他们却再也没有机会没有可能获得。
  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荣禄这样赤胆忠心,从来没有一个人在爱恋中对自己的爱人企求如此之少——对此慈禧内心十分清楚,她以唯一可能的方式回报他对她无私无求的爱。当然,她不可能知道,在她一生中欠下的数不胜数的情债中,她最后一次补偿是最不仁慈的补偿。那就是,她指定荣禄的外孙来继承光绪的皇位,从而制造了又一位可悲可怜的帝王。这位帝王将在悲愤和痛苦之中统治着他的末代王朝,他的一生将因此不再得到幸福和安宁。
  皇太后慈禧曾钟情于荣禄,现在他的女儿喜得贵子。太后对荣禄的深情,只有她本人心知肚明。当荣禄去世的噩耗传来时,她久久地紧闭双眼,双手搭在膝上,紧握的拳头因过度用力以至于指关节发白,脸上掩饰不住悲痛的神情。但是,当她凭着高傲的、独有的毅力控制住自己以后,她所面对的世界一下子阴暗下来,过去那充满友谊和美妙阳光的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她如同木雕泥塑一般没有了喜乐!
  慈禧特地发懿旨为荣禄隆重治丧。荣禄的葬礼因而在北京令人久久难以忘记。这场令人大开眼界的葬礼,让众多的平民百姓见识了大人物葬礼的隆重。
  他对她一直是忠心耿耿,他的女儿喜得贵子。按照中国人的习惯,要把这一喜讯通过赠送鸡蛋告知本家族所有的亲朋好友——蛋,染红的蛋,这表明一个男孩子诞生了。
  这位娇弱的新生儿在一个月之内不能离开他的房间,但是他诞生的喜讯早就禀报给了皇太后。皇太后亲自为他命名,他的名字现在全中国家喻户晓,她所赐的名字是溥仪。在所有得知他诞生的人中,任何人都没有预见到,甚至连为他赐名的慈禧也没有预见到:他命中注定地成为了大清王朝的末代君主。他的人生道路因此而荆棘丛生。假若命运之神稍稍关照他的话,他本该拥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人们不禁要扼腕叹息,要是出于好心的慈禧能够先知先觉就好了!
  皇宫里任何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孩子诞生了,他已由疼爱他的慈禧太后赐名为溥仪。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四十一、慈禧的思虑(1)
在整个老佛爷时代,慈禧的宫廷富丽堂皇、威名远扬。朝臣百官云集,礼服长袍、端庄得体;宾客满堂,云衣霓裳、仙乐飘飘。而且还有为数众多的太监,长袍服饰艳丽多彩,使太后的宫廷熠熠生辉。老佛爷有众人不及的爱美之心,她一向仪表端庄、服饰华美、举止优雅。她眼光犀利挑剔,对衣着举止方面的缺陷十分敏感。她的随从对此都十分了解,因而总是避免在这方面触犯喜欢吹毛求疵的她。老佛爷自己的许多行为举止都非常谨慎,总是遵循着严格的礼节和各种清规戒律,因为她要“母仪天下”——以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全国的子民作出表率。
  参加任何宫廷仪式,都是置身于一种美妙而令人敬畏的场景之中。即使是宁静的宫廷仪式也像一条连绵不绝、变化莫测的彩带,不断变换着的图形构成一幅幅永远更迭不止的美景!
  小溥仪,那位可怜兮兮的小皇帝,由他母亲带着前来觐见慈禧的时候,他可能才有两个多月。小家伙被裹在一个笨重的大红襁褓中。他安静地躺在母亲的怀抱中,既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也不关心这次觐见对自己的意义。他乌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望着可能吸引小孩子们眼球的任何东西。他的小脸显得有些干瘪,简直是一幅描绘无能相貌的杰作。
  这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儿子前来觐见慈禧,她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按照宫廷礼节,所有的觐见者都必须向太后叩头,但是这位母亲由于双手抱着婴儿而不能磕头。她让一位身边的小太监替她抱着婴儿,她怀着忠实臣民的谦恭之心向太后施行了这种必不可少的礼节。小太监接过婴儿后,低头俯视着厚实的襁褓包裹中的小脸,不禁伸出手指轻轻触摸那干瘪的脸蛋。小太监面带笑容注望着那双对周围茫然无知的眼睛。
  由于某种难以言说的但是并非不可理解的原因,所有的太监都喜欢这个新生的婴孩,而慈禧宫廷里的太监向来人数众多。此时,他们围在这个婴孩的周围,一边看着摸着,一边低声细语地品头论足。对此我一直深感疑惑不解,难道这些谙熟宫廷是非的太监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位身份重要的小贵人?难道他们从这个婴孩的谦卑之中预见意识到了清王朝的结局?难道他们看到了将属于他的悲痛和伤心?有可能是这样吧。太监对许多事情的理解向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也许因为他们自己常常需要被别人理解,但是却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真正理解。
  那婴孩的母亲在向太后叩头施礼。我对那一幕场景至今记忆犹新,现在我仿佛仍然能看见这位未来皇帝的母亲,正跪在那里向那个被称作老佛爷的女人叩头。那女人将来有一天,不久将来的某一天,将把一顶倒霉透顶的皇冠戴在一个不能自立的婴孩的头上,而他们的王朝将在一片混乱中覆灭。回顾这段历史,我认为溥仪的母亲也是一个悲剧人物。她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就像所有孩子的亲生母亲一样。这个婴孩在皇宫里受到太后的接见,这对他来说的确是件值得骄傲的事。这给予了他无上的荣誉——不过,这婴孩并不知道,而他的母亲知道这一点。或许她当时甚至这么想:这是溥仪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宫廷。将来有一天他长大懂事以后,她会告诉他,并向他证明他有权为这一荣誉而感到自豪。也许,若干年后皇太后会想起他,那时他将会得到更多的荣誉。
  因此她从小太监手里接过婴儿,用一只宽大的手臂将他托住,让他也向太后磕头;那婴儿的双眼半睁半闭,干瘪的脸上毫无领会体悟的表情。他在母亲的手臂上,就像一个机械的玩偶,一弯一躬地向老佛爷致敬。
  老佛爷漫不经心看了他一眼,便移开了她的视线,不再去关注他。看上去,她对荣禄的外孙十分冷淡,而且这种冷淡好像是她故意装出来的。果真如此吗?正如我前文叙述的那样,荣禄去世的时候,我正好和皇太后在一起。我知道她依然深爱着荣禄。因为她有时把我当成贴心人,因此我对她不可能有误解。我知道这样猜测她对溥仪表现出的冷淡态度无甚意义,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改变过对这种态度的怀疑。

四十一、慈禧的思虑(2)
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那种出奇的冷淡是一种奇怪的征兆。
  难道就是在那时,她就打算指定那个婴孩来继承皇位以偿还对荣禄的一点情债?难道她已经意识到清朝末日快要来临,因此策划让那个婴孩当皇帝,而他将在革命炮弹的威胁下诚惶诚恐地放弃皇位。这样,她就可再次报复醇亲王的异母兄弟光绪?这看起来好像不太可能,可事实上完全有可能。因为一旦人们像我一样逐渐地了解太后的时候,就会感到什么事情都不可能瞒过她。即使在遥远的将来她自己的名字将遭到唾骂这样的事也不能瞒过她,因为所有善良的中国人迫切希望摆脱满清王朝的枷锁——结果却屈从于实际上更为沉重的枷锁之下,而这一切都与她密切相关。
  设身处地替慈禧想一想,许多事情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我总是对宫中的那次觐见耿耿于怀。虽然那时慈禧的天寿将尽,几乎可以时日计,但她已经在她的御座上统治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她年事已高,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细密的皱纹。荣禄已经离她而去,而慈禧在他走后也与过去判若两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已经和她喜爱的人一起葬入了坟墓。也许,这一部分已经超过了她自己所能意识到的程度。有人说,自从得知荣禄辞世的消息之后,慈禧就有点丧失理智了。
  那个婴儿的母亲在向太后磕头,也许她内心很想知道此时小太监是否小心翼翼地抱着婴儿。小太监含笑望着那张干瘪的小脸,而那小孩却懵懂无知。或许他当时还没有吮吸肮脏的大拇指,因为他的小手被襁褓紧紧地裹着。太监们围在他身边,以严肃冷酷的著名太监李莲英这时也站在慈禧的身后,他从前曾无数次站在那个位置向慈禧进谏。据很多人说,李莲英不是真的太监,慈禧把他看作自己非常贴心的心腹,后来他却残忍无情地辜负了老佛爷的信任。小溥仪和母亲觐见叩拜时我也在太后身边,现在感觉那似乎就是一场梦。因为,我当时根本不能想象到这个溥仪——未来的小皇帝的前程。我甚至没法理解这次觐见的重要意义,也没有意识到我正在亲眼目睹一场历史悲剧正在酝酿之中。
  但是,我注意到慈禧皇太后态度十分冷淡,她的冷淡当时就让我疑窦顿生。
  那婴儿被裹在厚厚的襁褓中,因此显得十分笨拙,只有在他母亲双手的逗引下他才活泼起来。他毫无意识地在皇太后面前磕头,而皇太后似乎什么都没有看见。难道那母亲没有觉察到这种诡异的气氛?难道她确实看到了将来、并幻想着她儿子的远大前程?我认为并非如此!
  荣禄的女儿从太后面前离开时依然满面春风,看上去十分欣喜,好像他们母子得到了天下最大的恩宠。
  皇宫里活跃的气氛在她们离开后就不同了。太监们跑来跑去,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忙碌工作。宫女们也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这个时候,李莲英也从太后的身后走了出来,不断向下属发出象征至高权威的指示。慈禧则转向她身边的宫眷,谈论的内容已经转移到其他无关紧要的话题。小溥仪一离开觐见房间,就被皇宫里的每一个人遗忘了,似乎他真的无关紧要。也许在历史上他的确是无关紧要的。
  不过,整个悲剧在于溥仪在决定他的命运时却没有任何发言权。他只是一具不可抗拒命运操纵的木偶,而皇太后慈禧则是在幕后进行操纵的力量。老佛爷,我怀疑她自己是否真的不知道!在那次觐见中,真正最可悲的人物就是她——慈禧!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四十二、登基前三年(1)
溥仪人生最初3年里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不过,既然这是他人生最初的岁月,他基本上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也许,后来他对这些幸福和快乐也回忆不起什么来了。尽管如此,这些岁月毕竟是快乐无比的,就像其他普通孩子的生活一样是幸福快乐的,而可悲的是他现在已经回忆不起这段快乐的时光了。在初次觐见太后之后的3年里,他在父母家里像一个普通的满族孩子那样生活。他事事都称心如意,身边总有许多阿妈对他十分宠爱。他的父亲是一位亲王,而亲王的儿子当然丰衣足食,一无所缺。一个亲王的家就是一个宫廷的缩影,因此他的周围仆人如云。当他终于从闷热的襁褓中解脱出来,就像其他小孩子一样快乐玩耍。他的头发被梳着几根小辫,他那橄榄色的面颊看起来和其他东方小孩一样扁平,活像一张菩萨脸。
  满洲人注重对幼儿的早期培养教育,为将来进一步获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