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我读道德经 >

第50章

我读道德经-第50章

小说: 我读道德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兀突骨谓孟获曰:“果不出大王所料。”孟获大笑曰:“诸葛亮今番被吾识破!大王连日胜了他十五阵,夺了七个营寨,蜀兵望风而走。诸葛亮已是计穷;只此一进,大事定矣!”兀突骨大喜,遂不以蜀兵为念。至第十六日,魏延引败残兵,来与藤甲军对敌,兀突骨骑象当先,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指魏延大骂。延拨马便走。后面蛮兵大进。魏延引兵转过了盘蛇谷,望白旗而走。兀突骨统引兵众,随后追杀。兀突骨望见山上并无草木,料无埋伏,放心追杀。赶到谷中,见数十辆黑油柜车在当路。蛮兵报曰:“此是蜀兵运粮道路,因大王兵至,撇下粮车而走。”兀突骨大喜,催兵追赶。将出谷口,不见蜀兵,只见横木乱石滚下,垒断谷口。兀突骨令兵开路而进,忽见前面大小车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兀突骨忙教退兵,只闻后军发喊,报说谷口已被干柴垒断,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兀突骨见无草木,心尚不慌,令寻路而走。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孔明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无不感叹。(摘录《三国演义》)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当时;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约430万人;而且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只有127万人;不仅没有海军和空军;而且陆军装备也很差。国民党政府统治着约占全国76%的面积、亿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拥有全国大部分近代工业和人力、物力资源;而解放区的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24%;人口约亿;基本上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此外;国民党得到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没有得到任何公开的支持。因此;对处于劣势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能否打败国民党的进攻;许多人存在怀疑和顾虑。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针对一些人对国际形势产生悲观估计和不敢用革命的手段反击国内反动派进攻的倾向;毛泽东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是他在与美国记者安娜&;#8226;路易斯&;#8226;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

  1946年8月6日;在雨后初晴的延安杨家岭;毛泽东接受了美国记者斯特朗的采访。陪同斯特朗前去的;是*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和担任临时翻译的美国医生马海德。为了表示礼貌;毛泽东特意穿了件稍好的蓝布衣服。他们坐在窑洞前苹果树下的一张石桌周围;娓娓而谈。

  毛泽东先向斯特朗询问了许多美国国内的情况;然后同她就国际国内形势作了重要讲话;其中心点就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通过列举俄国沙皇、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例子;说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斯特朗问到如何看待美国使用原子弹时;毛泽东回答:“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最后谈到蒋介石发动的这场大规模内战的前景;毛泽东充满信心地说:“拿中国的情形来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虽然在中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中国人民在美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联合进攻之下;将要受到长时间的苦难;但是这些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

  毛泽东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一经提出;立刻传遍国内外;深入人心;产生了人们意想不到的巨大力量;从理论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使他们极大地增强了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这篇谈话后来编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题为《和美国记者安娜&;#8226;路易斯&;#8226;斯特朗的谈话》。

  1960年;斯特朗在《一个现时代的伟大真理》一文中;回忆起这次谈话说:“毛主席是十四年前在延安时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现在这已成为有历史意义的历史名言了。”“毛主席的一针见血的语句;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分析和诗人的想象力;使他的谈话成为我一生中听到的最有启发性的谈话。”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即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笔者字面理解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人类认识的“道”是非常有限的,即便是为之命名的“道”也由于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在发生着变化。“道”是简单、朴实的,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天下没有谁能够压倒它。比如“日出”“日落”就是自然规律,有谁可以改变它?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就是自然规律,没有谁可以制服它,只能顺应它。候王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顺天道,就会风调雨顺万物丰隆,万邦来朝。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地间阴阳相应,就会降下及时的露水,人们没有干预它、命令它,而自然下得很均匀。

  始制,有名。名亦即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古代治理天下是根据人们对“道”的认识“名”作为依据的,这样治理天下就有了依据,只有按照前人总结出来的经验行事,这样治理的方法就有了界限,这个界限就是自然法则,只要不超过这个界限,就可以无穷无尽的享受自然。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就是所有自然规律的集合,“道”在天地间好像海纳百川,万物在其中都能够自然而然地依道而行。

  笔者感悟

  人类必将征服自然的思想古而有之,即使在天命论占主导地位的原始社会就已产生了征服自然的幻想和神话。战国时代孟子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即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进一步发挥这一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这些伟大的思想有力地抨击了无所作为的天命论,为人类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减少了思想障碍,鼓舞人们更好地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 

  然而,征服论的进一步发展并付诸行动还有待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l8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了这样的契机,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革命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人类进一步征服了海洋,开采了更多的矿产,砍伐森林、耕垦草原、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人类似乎真正征服了自然,成了自然的主人。

  俄国的米丘林提倡“我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向大自然索取是我们的任务”。我国则有过“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高的产”的口号,更把征服论发挥到极致,陷入唯意志论的境地。

  其他国家在其经济发展史上几乎也都经过征服论盛行的阶段,不顾自然规律,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忽视环境保护,从而引起环境恶化,人类最终自食恶果。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的自然观或环境观有了新的发展。因为一方面,以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为中心的环境问题使人们不得不更为冷静地思考人类同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当代科学正在走向整体化和综合化,突出表现在系统论的建立,人们开始从系统的角度研究事物的结构、关系和整体,而不是零碎地观察问题。在系统论里,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因果链的两端,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影响的网络。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可以分为若干子系统;环境更是一个大系统,也可以分为许多子系统;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当然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家称之为人地关系系统,生态学家称之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上述两方面的进展,使一种全新的协调论(或和谐论)的环境观应运而生。它既摒弃了“天定胜人”的天命论和决定论的环境观,也摒弃了“人定胜天”的征服论环境观。前者认为自然界是主人,人类必须畏惧和服从它;后者认为人类是主人,而自然界是被“改造”和“征服”的对象。新的环境观则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人”与“天”的关系不再是谁战胜谁。

  其实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始制,有名。名亦即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行为的界限,只要不超过这个界限,就可以无穷无尽的享受自然。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对现代航天技术的贡献
中国对现代航天技术的贡献

  老子说:“始制,有名。名亦即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引申到社会实践中就是:只要我们认识了自然规律,在这些规律的范围内行事,就是合乎常理,合乎常理的事,做起来就可以游刃有余。从中国人发明的火药、火箭到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卫星,这一漫长的火箭发展史,证明了老子这一思想的正确。

  火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秦汉的炼丹术士们把五金、八石、硝石、三黄等混合共炼,发明了火药。

  南宋时期,人们利用火药燃烧进行喷气推进的方式制作的爆竹和烟火,已接近火箭制造的原理。而唐末宋初至明朝初期,火箭还只是作为燃烧物,其结构多是在火药筒上捆一根细竹杆,这叫“起火”,如在“起火”前端加一个箭头,尾端装上箭羽,就是“火箭”了。

  经过配方和工艺的改进,明代成为中国古代火箭技术运用的全盛时期。火箭的种类繁多,如震天雷、火龙出水、神火飞鸦等,最神奇的当属“火龙出水”,它已经在原理上接近现代的二级火箭。火药在这种火箭中有明确分工,首先是喷气飞行的推进剂,然后是摧毁敌人战斗部的爆炸物。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木匠叫万虎,他和其他工匠吸取了军用火箭的技巧,设计了会飞的“飞龙”火箭。这种木质雕刻的火箭筒可以飞行1000米。有一天他坐在一把安放在木制构架的椅子上,两手各握一只大风筝。当工匠们点燃构架四周绑着的47支火箭后,“飞龙”拨地而起,但最终箭毁人亡。1959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美国的火箭专家赫伯特&;#8226;基姆也撰文记载他的事迹,在美国的航空和航天博物馆中也标示着:“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13世纪以后,火箭技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印度、*等地,向世界传播,为世界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古代火箭、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但由于长期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致使古代火箭技术未能在中国发展为现代火箭技术,最终只停留在礼花爆竹之中。尽管欧洲人在中国发明火箭几百年后才学会使用火箭,但最终还是从欧洲发展起现代火箭技术,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的遗憾。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火箭技术才开始逐渐赶超世界先进的火箭技术。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