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智慧-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论语》孝论的智慧(4)
13。 《论语·子路》记载,叶公对孔子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是孔子孝道的又一种理念。“证”,不是证明的意思,而是检举揭发、告发的意思。为什么要父子互隐呢?因为孔子主张的伦理哲学的基础就在子对父孝、父对子慈。
我看到一个材料,说到韩国的刑事法中,有着这样的伦理传统的条款的规定。如其刑事法的第9章第151条,是关于窝藏犯人与亲戚间的特例,其中规定说:对于窝藏或帮助犯了罚款和罚款以上罪的犯人逃避的人,将处以三年以下的劳役或1万5千元以下的罚款。但是如果窝藏的是你的亲族、户主或同居的家族,则可免去上述的处罚。
还有一条是关于毁灭罪证与亲族间的特例,说:如果窝藏的是你的亲族、户主或同居的家族,则可免去上述的处罚。
但是,在关于杀害亲族、户主或同居的家族的犯人的判罪,要重于杀害非亲族关系的犯人。据说韩国人现在思想上西洋化,但在感情上则仍然是儒教的传统(楼宇烈《儒学在现代韩国》)。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请大家去叙谈、讨论吧。
二、有子论孝
《论语·学而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是孔子弟子,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或说小33岁。有子说:其人孝弟(通“悌”字,下同),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极少;不喜欢冒犯上级的,却喜欢作乱的,是没有的。君子专门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道也就会产生了。孝弟(悌),那就是仁的根本。
有子关于“孝”的理念有几点可抽绎:(1)孝弟(悌),是仁的根本。(2)君子要实践仁,就得在孝弟(悌)这一根本上下工夫。得此根本,“仁道”也就确立产生了;否则忘本逐末,离开仁之道更远。(3)人能孝悌,那么就不会犯上作乱,这也可以深刻领会“孝治”的效应。
综上所说,我们又有几点感悟:一,虽然当时社会上流行孝的理念、做法,但是其实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孝”的深刻内涵到底是什么。不要说一般人,就是有知识的人,如孔子的那些弟子也不明白;甚至高层权贵如孟懿子,身为鲁国的大夫也不清楚;如季康子,作为鲁哀公时的宰相也不明白。因此他们都有疑问,都来向孔子请教。
二,正因为这样,我们可看到孔子对孝的深刻理解与体悟,而《孝经》应该是孔子对孝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三,孔子针对不同人的不同提问,灵活地做出了不同角度的“孝”的解读,这既是孔子的大教育家的风采展示,也是“孝”解读角度的灵活选择的启示。在我们看来,似乎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然而孔子谈孝,主要不作理论的论说,而是要让人们去实践,因此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四是,孔子的理念,不能照搬,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东西,如果亦步亦趋,那是傻瓜。比如《论语·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就有问题,时势在变、世事在变,尤其当今世界、眼前社会不断地变化,如果不与时俱进,那就完蛋了。比如孔子还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篇》)这是说,父母还在,做子女的就不出远门,假使出游也要有一定的地方。如果照这样的话,人人不出远门求学、工作,就守候在爹妈身边,那中国不知道还要落后到什么地步!但是我们可以批判地继承,从中汲取精华为现代人所运用。比如孔子所说的合理的内核还是可以吸取的,“游必有方”,其中一个道理,就是你远游,要有一个相对确定的地方,这样便于联系,否则你到处漫游也不给家里人一个地点,父母没完没了地牵挂着,这就不是孝行了。
。 想看书来
曾子与孝的故事(1)
曾子有许多故事流传,其中有关于这位孝子孝行的,不妨一读。不过传说终归是传说,古代文本中的记载也各有不同,因此读者也应当作为传说对待,但可以抽绎其中合理的东西。
1。 孝敬父母
陆贾《新语·慎微》记载:“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曾子早晚都问候照顾父母,冷暖饮食等无微不至。
2。 侍母至孝
据说,“曾子食生鱼甚美,因吐之。人问其故,曾子曰:‘母在之日,不知生鱼味,今我食美,故吐之。’遂终身不食。”(《孝子传》)因为母亲在世时,从来没有尝过生鱼的美味,因此曾子吃到美味的生鱼,马上就吐出来不吃了,并且终生不再吃生鱼。
又传说,“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淮南子·说山训》)因为闾里的名称叫“胜母”,因此孝子曾子就不肯过去。
曾子还有“啮指痛心”的故事,可以参见《二十四孝》的解读。
3。 事父大孝
《孟子·离娄上》中孟子讲了一个故事,旨意很深刻。曾子奉养父亲曾时,每餐必有酒肉;将撤除的时候,曾子必定要问剩下的给谁。如果曾问厨房里还有剩余的吗,一定会回答说“有”。曾死后,曾元奉养父亲曾参时,每餐也有酒肉;将撤除的时候,曾元没有问剩下的给谁。曾子问厨房里还有剩余的吗,回答说“没有了”。意思是准备留下来,再给父亲吃。对此孟子发议论说:“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这个故事很有趣,曾——曾参——曾元三代人,子对父亲的侍奉作了对比:曾参对其父不仅“养口体”,而且是“养志”。他孝而顺、孝而敬,考虑周全,一切询问清楚,按照父亲的意思去办。然而下一代曾元对其父则只是“养口体”,没有“养志”了。有些事情只是按自己的意图去办,而不管其父的意愿了,那么虽养而不顺不敬了。所谓“养口体”,就是侍养亲人的口腹、身体;“养志”则养亲人的心志、精神了,即除了“口体”之养,还让他们愉悦。孟子提出了“孝”有“养口体”、“养志”的问题,很敏锐。
4。 善待后母
《孔子家语》:“参后母遇之无恩,而供养不衰。”曾子的后母对曾子没有慈爱之恩情,但是曾子照样供养,丝毫不马虎懈怠。
5。 弃官养亲
《孔子家语》:“齐尝聘,欲与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齐国曾经要聘请曾子为卿之官员,他没有应聘,是因为不忍心远离亲人,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
6。 保全身体
曾参病了,召来门下的弟子,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而后,我知道自己是可以免除祸害了!学生们啊!”
此则出自《论语·泰伯篇》:“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启”,或说是展开,那就是展开被子给弟子看。或说是视、看,这里取此说。“免”,指免受损伤,也免受肉刑。
这则也解读了《孝经》里的一个理念,即一生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受到损伤,这才对得起父母。这也是孝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子还说过:“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篇》)曾子大约快要死了,而让弟子看自己手足无损,从此可以免去不全的不孝,能够全而归了。这样做,一方面表现了自己对孝道的终生奉行,一方面用自己的行为活生生地教育了弟子。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曾子与孝的故事(2)
不过钱穆有个评语也值得一读。他在《论语新解》里说:“《论语》言‘杀身成仁’,《孟子》言‘舍生取义’,曾子临终则曰‘吾知免夫’,虽义各有当,而曾子此章,似乎气象未宏。然子思师于曾子,孟子师于子思之门人,一脉相传,孟子气象固极宏大。论学术传统,当通其先后而论之。谓曾子独得孔门之传固非,谓曾子不传孔子之学,亦何尝是。学者贵能大其心以通求古人学术之大体,以过偏过苛之论评骘古人,又焉所得。”其实我们去读《孝经》,不也是这样吗?
7。 曾子出妻
《孔子家语》:“及其妻以藜不熟,因出之。人曰:‘非七出也。’参曰:‘藜,小物耳。吾欲使熟,而不用吾命,况大事乎?’遂出之,终身不娶。其子元请焉,告其子曰:‘高宗以后妻杀孝己,尹吉甫以后妻放伯奇。吾上不及高宗,中不比吉甫,庸知其得免于非乎?’”曾子因为妻子没有将藜叶之菜蒸熟,就休了其妻。有人提出异议,说这不属于“七种”休妻的规定。曾子说:藜叶之菜蒸熟,这不过是一件小事情,但还不服从我的话,更何况大事呢?于是休妻,终身不再娶妻。他的儿子曾元请求父亲再娶,告其子曰:“高宗因为后妻而杀害了儿子孝己,尹吉甫因为后妻放逐了儿子伯奇。我上不及高宗,中比不了吉甫,哪里会知道再娶妻能免除不对的事情呢?”曾子对妻子的要求也太厉害了一点,有点儿不近人情了,是否能多一点关爱之心呢?现代女性如果读到这一则故事必定怒气冲天,如果曾子还在世,非把曾子告到法庭不可!当然,这些都是传说,只能当作传说看待的。就像文中所说,“高宗以后妻杀孝己”,其实并不是后妻杀死了孝己,而是孝己被放逐后,自己死在了野外。
8。 慈爱育子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汝,下同)还,顾反为女杀彘。’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曾子养育子女重视真诚不欺,这也是一种慈爱。如果父母欺骗子女,那么子女就从父母那里接受了不好的习惯了。《说苑》说:“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善教也。”今人深可体味之。
再说一个故事。《说苑·敬慎篇》:曾子重病,他的两个儿子,曾元抱着父亲的头,曾华抱着父亲的脚。曾子说:我没有颜回之才,没有什么告诫你们的。我虽无能,但是君子讲究效益。繁花多,果实少,这是天意;言语多,行动少,这是人事。飞鸟还以为山低卑,把鸟巢筑在上面。鱼鳖还以为渊浅,而在泥土中穿洞穴。然而人们之所以能捕捉到它们,全凭着那诱饵。“君子苟能无以利害身,则辱安从?至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察此四者,慎终如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生不要为各种贪欲所诱惑,不要“以利害身”,那么就不会遭受耻辱。人生要警戒“四事”:一是官位得到了,而懈怠了;二是病稍微好转,可能会重新加重;三是灾祸产生于懈怠懒惰;四是孝行因为妻与子而衰减。因此一切要“慎终如始”。这些应该是永不过时的谆谆教诲。
9。 批评愚孝
《韩诗外传》、《说苑》、《孔子家语》均记载:一次,曾子有过错,在瓜地里除草,将瓜苗的根斩断了,其父曾皙就拿起拐杖揍他。曾子被打得仆倒在地上,好长时间才苏醒过来,说:“您老人家还在生我气吗?”鲁国的人认为曾子的做法是孝子,就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孔子听后对门人说:“曾参如果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参认为自己没有错误,就请人转告孔子。孔子却说了一番道理:“曾参,你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的父亲用小竹鞭子轻轻打他,他就忍受着。如果用大拐杖打他,他就逃跑。经常叫他做什么,他随时都在;如果要加害于他,就找不着他。今天你让父亲暴怒鞭打,拱手站着不逃走。你想,你不是一个百姓吗?如果杀死一个百姓,那给你父亲留下什么罪啊?”这就是成语“小受大走”、“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等的来历,是说轻打就受,重打就逃开。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成语出自《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这个故事很深刻,不要“愚孝”,而要学舜的“至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