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杀红芍生冷玉-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姐姐,你可知道骆家在南边的营生如何?”
家门外的营生,闺阁女子不知道并不奇怪,连玉微微摇了摇头,暗自纳罕骆连云竟然是知道的。
“骆家这几年在南边所耗的人力物力,数目之大,早已超乎骆家当家人的想象,万一南边失败了,骆家也就不复当初了。而顾家就利用了这点和南边攀上了关系,咱们的二哥,现如今又中了顾夫人的侄子顾桥的套,才使得骆家落了下乘,处处遭受钳制。不幸中的万幸,顾家更想在苏城扎根,对南蛮那片压根不感兴趣,他想要的是苏城,而四大家在苏城根基深厚,如果不依靠同盟,很难挣得一席之地。现在的骆家,就成了最佳同盟之选。”
说及此,骆连云眯了眯眼,压低声音道:“如今的苏城,只怕。是要翻天了。”
骆连云这副胸有成竹款款而谈的样子是连玉从未见过的,或许细数整个骆家都没人知晓木讷寡言的骆四姑娘会有这样一面的,连玉心头一亮,某个念头一闪,她脱口而出道:“你为什么要在私底下保护小小姨娘?”
骆连云诧异的瞧了连玉片刻,居然没有否认:“我那个不争气的三哥哥是靠不住的,但是再靠不住他也是家里的男丁,只要他留有子嗣,只要是男丁,我和我二姐包括姨娘在骆家的地位就有足够的保障,既然我那个目光短浅的三嫂意识不到这点,我就只能为自己的地位做打算了。”
不满之前的话题被打断,骆连云继续道:“两家最大的联盟莫过于联姻,现在想必三姐姐也明白母亲的打算了吧。”
谁能想,骆家四小姐竟然怀有如此心机,连玉一瞬间觉得整个骆府包括自己都变得可笑起来:“四妹妹你想到顾家做妾?你,想成全骆家?”
“成全骆家?”骆连云的脸上现出一种鄙视甚至是厌恶,她偏头理了理裙摆,再回过头来已经恢复了以往那面无表情的样子:“不用感激我,我是为了自己。顾桥今年三十有一,少年时候也中过秀才,可惜意外跛了足,发妻亡故,断了仕途,继而转而攻商。这一切的一切,比起与三姐姐才貌相当,人才出众的辰家少爷,顾桥实在算不得良配,所以我这夜半造访,就是想请三姐姐帮帮我,同时也提醒一下三姐姐,如若苏城不经历此番变故,四大家依旧是这般势力相当,各大家又在暗地里笼络新贵,拿着婚嫁做桥梁,依着三姐姐这般庶女的出身,辰家主母可不会让你坐上正妻的位子。三姐姐你是聪明人,应该明白,这也是在帮你自己。”
婚嫁的事情,连玉不是没考虑过,但是根深蒂固融入骨血的孝悌观念,依旧让连玉对着当家主母的凌氏有些微的期待,以至今晚,眼见骆连云这番态度,她的震撼才会如此之深。
只是骆连云说她要去做妾,主动提出要做一个比她大十六岁的仕途无望的跛足男子做妾?连玉很想说什么,可是她也明白,对于被骆家忽视太久的四姑娘,谁说出这番话都无疑充满了虚伪的嘲讽。
“为什么不去找你二姐姐帮你,同父同母的胞姐,怎么想,你找她帮忙,不是更合理么,你说的那些,如果对我有利,同样对你胞姐也有利,不是么?”
骆连云轻笑起来,可惜面目僵硬,眼角下塌,怎么看都看不出一点高兴的样子:“这世上再也找不出比我更了解她的人了,她一次都不会放过能展现自己的机会,中大夫府上举办的七夕诗会,辰家少爷也会出席的诗会,我二姐她怎么可能会放弃。”
☆、第四十九章
各人各打算,众望所归之下;终于;七夕这日还是到了。
竹乡园内;淡淡竹香;夕阳斜下;竹影之间略有蝉鸣;主屋内也只连玉主仆四人;整个小院落显得分外静怡。连玉对着鸾镜套上试了盏茶功夫;最终选了一身简单的淡金软衫;再披上一层月色绣竹薄纱;虽不分外隆重,甚至透着些许单薄,但是映衬着连玉出色的人才,显出几分青涩淡雅,倒也说不上绝不失礼。
紫鹃又在连玉的满头乌发间插上一重一轻两只玉簪,头饰的确简单了些,但玉簪玉质极佳,不会有怠慢之嫌。
“应该可以了。”连玉对着鸾镜一通打量:“其他姑娘必定尽心打扮,我要是太素净反而显得太过与众不同了。”
翠馨将白瓷匣子里的胭脂挑出些许,反复在手中试了多次,才对连玉道:“姑娘,颜色应该可以了,上妆吧。”
鸾镜内,连玉细瓷般通透的脸上被敷上一层暗色的白粉,脸颊间又扫上一层刻意调制的胭脂后,竟然神奇的显出一抹病容。翠馨最后拿白粉压了压连玉朱色的红唇,后退三步细细打量一番,才道:“应该可以瞒得过去,不过姑娘注意些,如若流汗了,妆可就掉了。”
连玉淡淡一笑:“妆盒你带着,时间也不早了,该去母亲那里请安了。”
到了荫子堂,不出意外的,四姑娘骆连云已然先到了。且看今日的骆连云,峨眉淡扫,轻染双唇,香粉敷面,发间珠玉显然用了十二分的功夫。这骆连云虽说性子阴沉了些,眉宇之间较之骆连蝶的确逊色三分,但到底与骆连蝶是亲生姊妹,差之有限,今日这么精心打扮之下,分外的光彩照人。
连玉心道:果然骆府里的几个姑娘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再联想到骆连云话语中流出的胸襟才智,这样的骆四姑娘竟然一直被骆连蝶的锋芒掩盖,连玉心中不禁多了几分惋惜。
骆连云也是将连玉的“病容”净收眼底,她神色之间颇为平静,冲着连玉微微一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转过头去认真的聆听凌氏的教诲。
跟在连玉身后的翠馨细细瞥了一眼骆连云身上的那套湖蓝罗衫,那件湖蓝罗衫可不简单,光罗衫的领衬处的金钟,翠馨就绣了足有半个月之久,原本是为了自家姑娘绣的,可惜替他人做了嫁衣。
那晚,骆连云表明来意,在连玉既不反驳也不反对的前提下,就当与连玉已经达成共识,她满意的正打算告退,却被连玉拦了下来。
连玉花面微红,似乎仍有些犹豫,片刻后还是做了决定,她让翠馨将新做好的两件衣衫用漆盘捧了出来:“既然今日话已至此,我自然是想四妹妹如常所愿的。四妹妹且别怪我唐突,面目相似之人,总做一样的打扮,其实未必是好,这两件衣服都是新新做的,我未曾试过一试。如若四妹妹不嫌弃,这两件衣衫,虽称不上华衣锦服,也是有几分心思的,四妹妹不妨笑纳。”言外之意,骆连蝶适合的装扮,你未必适合,除了更加不显眼之外,还将你的本色掩盖了,所以还是不用跟你二姐穿一样的衣裳为好。
骆连云的脸上难得起了一丝表情,她迟疑的伸手摸了摸漆盘上的软衫,质感柔软,非常舒服,她又细细打量了连玉半晌,在终于确定眼前的这个女人并没有恶意之后,她伸手取了其中一间湖蓝长衫,也不告谢,直接出了竹乡园。
思及此,翠馨心里暗叹一声,又看了看自家姑娘单薄的背影,只要姑娘认为值得,不过一件衣裳,又算的了什么呢。
☆、第五十章
待凌氏看清连玉苍白的脸上那抹不正常的红晕后,紧绷的眉毛终于微微皱了起来:“连玉;你也病了?”
连玉低头不自然的轻轻咳嗽了一声;顺势将脸上的疑惑压下;还有谁也病了?
凌氏不悦道:“你们一个个也不小了;怎么连自个儿的身子也照料不好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重要时刻;一个一夜之间浑身起了风疹;一个就病怏怏的;这般模样;到了唐家岂不是失礼于人。”
却见骆连云上前半步;那张精细描绘过的面孔微微扬起,一派诚恳道:“母亲,我二姐她这几日食不知味,夜不能寝,就怕忙中出乱,有损骆家脸面,还望母亲念在她一片诚意的份上,切莫怪责与她,也念在今日大好佳节,莫要影响了母亲的心情。”
此话说的并没有多高明,不过因为出自向来木讷的骆四姑娘的口中,实为难能可贵,不只凌氏些许意外的朝骆连云细细端详了片刻,连一直在旁低头捧着茶盅候着的一干侍女也频频抬头偷偷打量起这与往日不同的四姑娘起来。
连玉结合骆连云那晚的谈话,对于骆连蝶的病情,颇有疑惑,但终究只是微微低头,又轻轻咳嗽了一声。
凌氏的脸色微霁,诚然,与顾家联姻之事,出于表显骆家的决心,她最先考虑的的确是骆连蝶,再者是近来声名渐起的连玉,这骆连云并不在列,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她作为骆家主母,今日对骆连云这个表现良好的庶女的赏识。凌氏瞥一眼依旧一脸“病容”的连玉,冲骆连云微微点了点头:“也好,连蝶不能着风,今晚必然不能出席了,连玉又是这般模样……连云今日你离我近些,我多再提点你些,今晚且靠你了。”
骆连云脸上喜色转瞬即逝,她依旧一脸诚恳,依言乖巧的上前站在了凌氏身旁。
虽然话已至此,但是除了凌氏,并没人知道,直到此刻,顾家联姻的名单上,依旧没有骆连云的位置。
前中大夫唐家府宅不比四大家在苏城的百年基业,门庭气派较之四大家皆有不足,朱漆门外停了高高矮矮,宽宽窄窄,为数众多的锻布罩着的马车,一时间好不热闹。申时三刻,连玉骆连蝶的福字蓝锻马车也停在了唐家门口。
“连玉,我可是等的你好苦。”
大丫鬟带着,外头一圈婆子围着,连玉才险险在花厅坐下,肩膀上已然多了一只温热小手,连玉都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谁了。
辰莹依旧笑眼弯弯,身量较之半月前似乎抽长了些:“你可真是守时,申时三刻,一刻都没来早。”
连玉淡淡一笑,她能说,今日凌氏似乎过度紧张,同一番话叮嘱了不下两次么。
“你的气色怎的不好,生病了么?”发觉连玉面色有异,辰莹下意识的就伸出小手往连玉额头贴去。
为了做出这幅病容,她脸上可是涂了一层粉的,一碰必然露馅,连玉赶紧将辰莹不安分的小爪子抓下来:“昨晚贪凉,找了风寒,并没有大碍的,不然哪里能来。”
“哦,这样啊。”辰莹微微撅撅嘴,笑眼朝着四周打量了一圈,“骆连蝶,哎?那是骆连云吧,打扮成这样,倒叫我我一时没认出来。”不过她显然对骆连云不愿意多做评价,又压低声音道:“骆连蝶没来,是不是怕不够出风头,还在骆家打扮呢?”
原来骆连蝶的风评已经如此了么,连玉的表情有些奇怪:“她今日不会来了,得了风疹,吹不得风。”
辰莹的表情也奇怪起来:“风疹,那不是小孩子得的么,她这么大还会的风疹?”
连玉的表情更怪了:“嗯,不只是她,好像她屋里的几个大丫头也同时得了。”
辰莹转转眼睛,又提起另一个话题:“今日二哥哥三哥哥都来了,如果待会见到你,必定很高兴。”
连玉闻言,脸上腾起一股热力,热力透过颜色怪异的薄粉,病容又甚了几分。连玉脑袋忽的闪过辰钰那只捻着彼岸花的狭长手指,她低头轻咳一声:“又胡说了,这可是在唐家,哪里能私下见面了,若是传出去成什么样子了。”更何况还是在这明月当空,七夕之夜。
☆、第五十一章
苏城闹市,东街到西街;形形色色零零总总;长长的挂了一路的花灯;虽说苏城近日颇有些风波;但是七夕这在苏城绵延了千年的大好佳节到没有因为那些风波而停办;毕竟日子还是要过的;婚姻嫁娶也是不会停止的;那么一年一度的集体相亲大会就还是顺势召开了。
相对街上的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在花灯下偶遇;钟情;不小心留个帕子香囊折扇什么的,唐家可是规矩多了。先是唐家粉墙外围了许多体格健壮的家丁,一个个着了青衫短打,雷打不动的站着,生怕府外有人闹事,冲撞了府里的贵客。而唐家后花园东西二门,候着很多粗壮的仆妇,因为唐家办的是夜宴,人多烛火更对,万一不小心走水,没人会指望那些少爷姑娘们从池塘里取水救活。能进入后花园伺候的,都是精细挑选过的,考虑到娇客众多,顾夫人挑了清一色的侍女且多家生的不然就是签下死契的,,而男丁是不准在后花园门口转悠的。如此层层防备,也算的良苦用心。
书院的学生几乎都是苏城的富贵人家,世家也好,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