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姓苏。家……家住汴梁,来宋州探亲的,不小心和家人走散了。”苏雪奇随口说了些电视剧里的台词。
“哦。”女人眨了眨眼睛,对这个答案未置可否,但苏雪奇分明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九分的不相信。
管她信不信,苏雪奇心里想,不然她应该怎么解释自己的离奇身世呢?连她自己都说不明白!对了,那个墨玉小马呢?她可是一直握着那个小马的,不然她也不会穿越时空了。
想到这里苏雪奇忙问女人:“大姐,你们有没有看到我晕倒时手里拿着一个小黑马?”
“小黑马?什么小黑马?”女人奇怪地问,“小黑马倒没看见,只有这个。”说着女人从床边拿起一支签字笔。
苏雪奇一看见签字笔,大吃一惊。这支笔她认识,但是不是她的,那赫然正是黑骏马鸣在图书大厦签售时用的那支笔!黑骏马鸣的签字笔怎么会在她的手里?
莫非……?苏雪奇什么也没说,默默地从女人手里接过黑骏马鸣的签字笔,低下了头。一切都太混乱了,从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身处奇怪而陌生的环境中,到明白自己稀里糊涂地穿越了时空,到如今发现本应该在自己手里的东西不在自己的手里,本不应该在自己手里的东西却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一切都太混乱了!
女人还要问,苏雪奇没让她说出口。她太累了,她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一个人静一静,好好地想一想,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该何去何从。
苏雪奇在睡梦之中被一声清脆的鸡鸣声惊醒,接着便是断断续续几声狗叫,然后鸡叫声此起彼伏地在黑暗中响起来。苏雪奇在黑暗中睁开眼睛,她想起来了,这里不是北京家里自己的床上,这里是北宋至道三年一个陌生人的家,她正睡在一张陌生的床上,而此时窗外此起彼伏地叫着的是珍贵的一千多年前的鸡鸣声。鸡叫之后,天很快就要亮了,天亮之后,她要怎么办呢?昨天晚上苏雪奇并没有想好,但是她有一个决定,那就是,她要离开这里,离开这个陌生人的房子,离开这个陌生人的家,离开这张陌生的床。
苏雪奇躺在床上思来想去的时候,天开始放光,屋外蟋蟋簌簌响起了声音,主人陆续起床开始活动了。
苏雪奇看看天色还早,估计也就是早上五点左右的样子,心想,古代的人起得真早啊!她忍不住想起认识的一个意大利人,上午十点之前从不出现,要想约见一定是要十点以后的。那个意大利人尼克拉虽然在北京生活工作了三年了,还是想不通为什么中国人每天早早就起床吃饭上班。比起二十一世纪“早起”的中国人,苏雪奇真想让尼克拉也穿越到大宋朝来看看古代的中国人起得有多早!
一边想着,苏雪奇一边借着微弱的天光摸索着坐起来。坐起来之后,苏雪奇才想到,在一千多年前,她应该穿什么呢?床边挂着她的牛仔裤和T恤,不知道这两件“奇怪”的衣服有没有吓到救她的大牛和给她换衣服的女人们。这样想着,苏雪奇还是穿上了自己的衣服下了床。对了,还有床下这双她从二十一世纪穿来的平底皮鞋,难怪昨天晚上她们会认为她是北方人,说不定把她当成蒙古人还是契丹人了。
苏雪奇穿好鞋,推开门,走出她住了一个星期的房间。尽管她已经看熟了自己睡的房间的门窗,看熟了低矮的房梁,可是当她踏出房门之后,看到房间外面的房间时,还是出乎了她的意料。外屋不算小,但是脏,昨天给她送面条和她聊天的女人已经在灶下烧火了,那灶可真大,苏雪奇想了想,总有一平米见方。她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灶,她也从没见过一平米见方的灶上架着一个配套大小的铁锅。
苏雪奇把要走的想法告诉了女人,女人并没有留她,或许她始终觉得苏雪奇是个来路不明的人。
苏雪奇趁早饭前的时间想出去看看周围的环境,她还想和大牛打听一下宋州的情况。从昨天就听说是大牛把她从山脚救了回来,一直还没见着大牛呢。苏雪奇绕过女人,推开门,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尽管天还没有完全放亮,但是苏雪奇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清晰明亮的世界,所有的东西在晨曦初吐中都清晰而美好,尤其是空气,空气中散发着清甜的味道,一呼一吸间好像非常彻底。这就是一千年前的古代的空气啊,没有被污染的大自然的味道!苏雪奇在心底赞叹着一千年前的美好。
高兴只维持了不到一分钟,苏雪奇就被眼前不远处起伏的山峦震住了。是山,没错,她看到的就是山。除了山还有荒烟野径,几乎没有人家,她所在的这个陌生人家也许竟是目光所及处的惟一的人家!这里不是说是宋州吗?
门外不远处,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正抡起斧子在劈柴。男人穿着短衣,头上束着一团头发,皮肤黑黑的,没什么光彩。这是一千年前的男人啊!这是苏雪奇在一千多年前看到的第一个男人啊!或许这就是救命恩人大牛。苏雪奇朝这个男人走过去。
男人看到苏雪奇走过来,停下手里的活。
“你好。”苏雪奇和他打招呼。
男人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从来没听过这句话,也不知道听到这样的话该说些什么。
苏雪奇笑了。是啊,对一个一千多年前的人说“你好”,的确不合时宜。
“谢谢你救了我。”苏雪奇终于找到一句合适的话说了出来。
男人腼腆地笑了笑,“昨天晚上听屋里的说你醒了,醒了就好。”
苏雪奇看男人局促的样子,决定直接发问:“大哥,听大姐说这里是宋州?”
“对,是宋州。”男人应道。
“可是……这里,”苏雪奇顿了一顿,“这里好像只有一户人家,这里真的是宋州吗?”
“对,这里是宋州。”男人重复道,“这里归宋州管,但离宋州还有两天的脚程,一直往西。”
“两天?”苏雪奇一惊。两天的路可不近,她一个人又不认识路,可怎么去呢?再说这荒山野岭的,万一……
“大哥,我要去宋州, 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帮我?”
“去宋州?我已经三年没去过那里了。我们是山里人家,靠打猎种地为生,上次到宋州还是跟十里庄的张大叔一起去的。”男人说道。
“那怎么办?”苏雪奇两只眼睛盯着男人问道。
男人仿佛从来没被一个女人这样坦然地直视过,他有些不知所措,眼神躲着苏雪奇,低下头继续劈柴。过了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看着苏雪奇说:“要不我带你去找张大叔,看他能不能帮你。”
(三)五十贯和生活危机
苏雪奇现在站在宋州的城门口。身后是绝尘而去的张大叔和他的马车。
这里就是宋州了。穿着一身粗布衣服的苏雪奇站在城门口想。大牛带她找到了张大叔,张大叔终于答应送她来宋州。苏雪奇非常感激大牛一家对她的救命之恩,但她无以为报;苏雪奇也十分感激张大叔那么大年纪了还专门为了她跑了一趟宋州,她也无以为报;甚至就连身上这套衣服也是大牛的妻子的,而他们本就没有多余的衣服。苏雪奇在接受衣服的时候心里很惭愧,她很想把脖子上惟一值钱的金项链送给大牛一家人作为报答,但是,理智告诉她,今后她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钱。
苏雪奇站在宋州的城门外抬头仰望,城楼规模不算很大,但也小有气派。城门外的护城河水静静沉淀着一千年前时光的悠然,而此刻,她,苏雪奇神奇地站在宋州的城门外,一时思古之情喷薄而出。
苏雪奇内心云海翻腾,这里是古代,一千多年前的古代,而她即将走进这个社会,她不知道将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会遇到一些怎样的事情,更不知道一个一千多年后的现代人能不能穿越时光并且在这个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还是零的时代活下来。苏雪奇有点忐忑不安地经过守门的兵士,正式走进了大宋的行政领地——宋州。她的身后,一样进城出城的人们,恍然不知身边已经多了一个“天外来客”,而这个“天外来客”从此以后没有了家乡,没有了亲人,也没有了身份。
苏雪奇跟着进城的人一路向前走,道路渐渐开阔起来,黄尘土路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人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纸帽子,苏雪奇知道自己猜的不错,赵匡义的确是死了,举国都在为他穿孝。苏雪奇看到许许多多张人的脸向自己望过来,眼睛里带着好奇和询问的目光,许多人张着嘴,盯着她看。苏雪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路上的人们都看出了她的不妥,看出了她不属于这个时代,不属于这个社会吗?人们不断地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苏雪奇觉得非常不习惯。平时哪怕在人头攒动的西单出现,也从来不会这样被人关注,更何况苏雪奇并不是个大美女,不过是中人之姿罢了。
尽管苏雪奇觉得十分不习惯众人对她的瞩目,可是她现在面临着一个头等重要的大事,那就是钱。她需要钱,钱是人在任何社会活着的第一要素,可是她没有钱。她在无数的影视剧中看过,古代社会要花真金白银,实在穷的,也要一串一串的铜板。苏雪奇没有铜板,真金白银她也拿不出来,不过,她脖子上还有一条金项链,那是去年过生日时自己犒劳自己的生日礼物。苏雪奇此刻多么庆幸自己还有这么一件金器傍身,使她能够在一千多年前独立生活的第一天不至于饿肚子。
苏雪奇停下来向人打听什么地方有金店,可以卖首饰。一个男人给她指了一个银匠铺。苏雪奇一路找过去,原来只是一个小作坊,屋里坐着一个老人,正在那里敲敲打打。听见有人进来,老人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了头。
苏雪奇又看到一张惊讶的脸。她究竟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呢?
“请问……”苏雪奇边说边从脖子上摘下自己那根二十一世纪的金链子,“我有一条金项链,不知道能卖多少银子?”说着,苏雪奇把项链递给了老人。
老人接过项链一看,脸上更加惊讶了,他又抬头仔细看了看苏雪奇,满脸的迷惑。
“这条项链能卖多少钱?我现在需要钱。”苏雪奇追问道。
老人看了看苏雪奇又低下头仔细地研究了好半天苏雪奇那条普通的项链,然后问道:“做工这么精细的金项链,生平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从我爷爷的爷爷起,我家就世代给人打制首饰,可以说这辈子我见过的首饰也不算少了,自己也给人打了一辈子的首饰,黄的、白的都有,但是像这条项链做得这样细还能分成几股彼此交缠勾连,真是……真是……不可能的。姑娘,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中原人,你这个东西也不是中原的物件吧?”
“我不像中原人?”苏雪奇心里一沉,“难怪大家都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我忘了,这项链做得这样细小精密可是现代人的现代工艺,在一千多年前纯手工打造还真是办不到。”想到这里,苏雪奇忙说:“是啊,我是来宋州探亲的,谁知道亲人没找到,钱却用完了,没办法只好把随身的项链拿出来变卖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看姑娘比我们中原人要白很多,皮肤也细腻得多,这么年轻却只挽了个小鬟,脸上又没贴花子,我就想八成这姑娘不是我们中原人。”老人又看了看苏雪奇的项链,接着说:“这条项链很轻,份量上看值不了多少钱,但是手艺却是天下第一,如果姑娘真的想卖,我可以帮你问一问这宋州里的大户人家,看看有谁中意,或许还能出上个好价钱。”
苏雪奇听老人这么说,知道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只好同意。他央求老人安排她在自己的铺子后面歇下,老人就收拾了手头的活计,出了门。
大半天之后,老人回来了,说是项链让一户人家相中了,愿意出价50贯。苏雪奇听说可以卖50贯,心底还是吃惊不小,她做宋代皇帝图书系列时读到过,宋朝的时候一千个铜钱串成一串就是一贯,一贯相当于差不多一两银子,那么50贯就是50两银子。北宋初期一个人给别人干活打工,工钱每天不到一百文钱,也就是说十天也赚不到一两银子,50两银子是一个人一年多的工钱呢。她的这条项链当初买时花了2888块钱,差不多是她一个月的生活开销,没想到在宋代一卖够她生活一年了。
苏雪奇卖了项链,接过重重的五十贯钱后,从里面拿出两贯交给老人作为谢仪。老人坚持不要,苏雪奇让他无论如何收下。老人收下钱后,苏雪奇犯了愁,这么多钱,整整可以装一口袋,得有几十斤,她带在身上拿不动不说,行动也不方便。她一下子怀念起自己落在二十一世纪图书大厦签售现场的包里的人民币来,以前总嫌纸币占地方,把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