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苗山风云 >

第25章

苗山风云-第25章

小说: 苗山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獾扔诎⒍湫枰泵嫖室晃署酰伤柿损酰趸嵯蛩得础U谙耄磐饨挪缴矗⒍浣逯椒殴榘鸽梗恐形薮δ芏悖芬豢瓷厦嬗泻崃海涣较略旧先ァ=吹娜床皇丘酢�
一个峨眉明丽的女子,身着襦裙。阿朵想这是鸠王妻子吧,见她端一木盆水进来,在这里擦桌子打扫卫生。鸠王妻个子比阿朵矮的,做起家务事来手脚格外麻利,几下擦拭就端着木盆轻脚走出去。阿朵跃下来想一大清早就起来,早知道先进卧室偷听枕头话了。却一边加快寻找,去翻动柜子里的抽屉,里面还有一叠一叠稿纸,大约有一百多张,还有笔墨等物,听说鸠王寨上下只有几百人,比雷山要少得多,这些文房用具只是鸠王爱好所在了,却不见任何晋室的官文正本。
鸠王妻子从汉人处嫁入苗山,稿子会不会是她带来呢。却听见鸠王回来的声音,在堂上与刚才那女子说话,鸠王叫她翠娘,果然是妻子。翠娘问起鸠王为何不见勒的跟来,勒的,苗语意思是狗。鸠王说在地里未归,阿朵想幸好没有回来,要不就嗅到她这梁上君子。鸠王在堂上盥洗后到偏堂里凳子上坐下,翠娘端来碗盘陶罐筷子,尽然两人一块坐下吃上早饭。见那瓷碗中都是素食没有荤菜,碗盘均为青色,阿朵想所知不虚就是青瓷。两人在一边安安静静地吃饭夹菜,阿朵在梁上看着一对老夫少妻,大有相敬如宾之意。
鸠王还是老样子,瘦瘦巴巴哪里像传说中的在苗山风云一时。吃饭时翠娘说了几句,大约是问鸠王,见到寨子里有何人一早在做农活,打扫的时候,阿朵对翠娘生出好感,听她问来,只是在关心做活的人,说那人家里缺肉吃,等下给他家送一块去。阿朵想鸠王这样,哪里有什么东山再起、叱咤苗山的样子,却听鸠王拿起瓷碗,喝了白水后说道:
“哪位前来看老夫吃饭呢?素食一座,不好备客。”
阿朵见堂外没人进来,好厉害的听觉,这才明白他发现自己了。跳下横梁,让鸠王打量自己了。鸠王说道:
“桑幼阿朵来了,为何不从正门进来,却上横梁躲着?”
“阿朵从平夷郡刘家而来,刘家相诉,晋室所委文本被人所截,所以来鸠王书房寻找。”
“哦,雷王几时与那平夷刘家成朋友了!”
“就在日前。”
“桑幼阿朵可是代表雷王意思来的?”
“嗯??这个,是的。”
“哼,老夫六十有二,孔子云‘六十花甲’,雷山当老夫年迈好欺是么!”
阿朵见鸠王老而不衰,中气十足,说话又雅而不俗,不禁大为仰慕。当下正色施礼,鞠下一躬,在回道:
“阿朵前来偷窥,实在情非得已,与刘家的关系并非老江略所指,请老将略见谅。”
“桑幼阿朵说来听听,若中听老夫就不问是非,若不中听,哼哼。”
阿朵将他与阿假为巨树族解救拜娅王之说来,然后追捕桀骜,进入平邑郡,在压服刘大刘三几个之后,才从刘二口里得知,却是因为阿朵想让刘二知道,纸张发明这一事实。
 
   第二十章 勾老翠姨 '本章字数:5366 最新更新时间:2010…10…07 18:07:44。0'
 
 鸠王听阿朵一段叙说,鸠王将信将疑,是乎近日听到些什么,又不能证实。
阿朵又将莫里斯一伙,说成是拜娅女王原来的手下,背叛女王祸害一方。阿朵说道刘家以后,将听命于雷王,鸠王还见一丝犹豫。
阿朵想是时候询问鸠王旧日的恩怨了,但要让鸠王勾波老人愿意以阿朵为客,还得让他信任自己。只听勾波问道:
“雷王要办鬼主大会,那是不假了?”
“是的。”
“雷王既然要给刘家问话,上门偷窥,得给个交待。”
“阿朵能替雷王说话么?”
“说什么?”
“阿朵过去不知打理苗山各部族的事物,现在希望能得到勾老指点迷津。”
“哼。老夫年迈,谈不上给阿朵指点。”
“勾老难道不希望各部族友好,平时生产互助,战时共御外地?”
“御敌,你有那个本事么?”
“阿朵不敢,但有的是一个诚意之心。”
“嘴上说有个鸟用,证明出来,老夫才能相信。”
“阿朵此时不能证明什么。”
“哼!那就是专来石屏山捣乱了。”
“没有,请勾老明查。”
“老夫要试一试你有个几斤几两。”
“阿朵不敢与勾老动手。”
“哼,我要将你关起来。”
“请勾老莫逼晚辈。”
“哼。”
互相沉默,翠娘在傍边早就听得分明,她做个和事佬,对勾老一句轻言:
“别这样子,上火不好。”
让一老一少莫说得难堪,不愿两人发生冲突。翠娘拉着阿朵在一边问起话来,问阿朵多大岁数,阿假阿娘可好,能不能捎带口信给阿娘,雷山石屏山近在咫尺,几时让翠娘见上一面。
阿朵乘机说阿娘早就愿意与翠娘相见,这是鸠王寨与雷山多少年没有公开来往,如今雷山要在各部族人心涣散时,办鬼主大会以搭成往来,需要鸠王表示意见,或亲力促成。翠娘听得很有兴趣,连问阿朵,可是有了意中人,想嫁到哪里去。阿朵说还未有,雷山千百父老,生活之需尚待阿朵帮阿假阿娘打理,弟弟外出未归,嫁人之念暂且不做想。
翠娘见阿朵说得诚恳,向鸠王到:
“鸠王便指点一下嘛,别为难这闺女。”
鸠王也不表示,走到案牍前写起字来。翠娘说不好意思,忘记问阿朵说过早饭没有,阿朵站起而说不饿,翠娘便去:
“阿朵在这里稍候,翠娘做些便饭来。”
阿朵走到勾老身边,见勾老在拿着一块简牍,在半空中书空抒写。阿朵说阿假让杨先生去买文具,在寨子里开一所祠堂,还要请来别的先生,给雷山传授汉家文化。
勾老说阿朵想学么?阿朵点点头,到愿意向勾老学习汉家写字。勾老脸色稍好,仍然有轻蔑阿朵不懂写字之意,拿着一管羊毫细笔,示意让阿朵来写一写。阿朵想好啊,刚在刘二家写过简牍,在勾老家又可以写一写东晋产的纸。阿朵见勾老放过一张暗绿皮纸,写下石屏山三个隶书大字。
勾老带着惊讶,说阿朵会文字了,可是雷山已请来了厉害的教书先生。阿朵却使着小心眼,说是雷神托梦,显灵让阿朵学到的,阿朵不懂的还很多,勾老不辞吝惜指点。勾老叫阿朵再写,阿朵便写下雷王欢兜四字。
欢兜,是苗山对蚩尤的领一别沉,后来又有欢兜是尤公一个厉害部下的说法,在苗山中,各部族对尤公均别有含义,根据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产生各自随习性加以区别改造,又互相影响的特征。
阿朵再写下“且兰之会”与“舞阳河”两行字,鸠王看了,对阿朵重新认识起来。鸠王另拿一笔,在舞阳河下面,写上“巴人”二字。而巴人在今重庆和川东北一带和湖北湖南一部分,被秦岭和云贵高原相邻的,千里群山绵延隔开,长江蜿蜒而过,部族难以计数。若与苗山相比,巴人上至汉中,东至汉沔,北上和东去商贾旅行,都较苗山为易。
净王部的生活也较苗山各部族宽裕,这让以前的阿朵觉得不舒服,老是想去净王部给山寨夺回物品资料回来。阿朵想正好要问巴中与净王各部族,当下正欲请教,翠娘却端着一盘一碗过来,盘里是鸡蛋炒野菜,碗里则是黄色的粟米,看着金黄翠绿的饭菜,阿朵却不知该如何客气,鸠王说:
“嫌石屏山饭粗菜砾是么?”
阿朵连说:“哪里敢嫌弃,却是不好意思。”
肚子里在打着咕噜,虽然带有肉干,却一路没停下来吃过。翠娘麻利这一会儿便热情做出来,于是谢过翠娘,三两下狼吞虎咽吃完。多日来吃饭都随时因地制宜,这翠娘做的便餐味道还真不错。
阿朵便请教鸠王,如何沿着大江出去这百万苗山,鸠王寨西边之道,与北上乌江沿长江而下,两者以何一路线轻便,而若至建康,返回之路由何为佳。鸠王道若走西边镡成县舞阳县,既今日湖南省沅陵一方而去,自然是可以多与晋室相处,而晋室也想当然将苗山归入一方。首先是到舞阳诸县所治的武陵郡。到武陵郡,便可以上至故楚荆州下至潇湘衡岳,千里回雁。
鸠王道,欲知东晋,则首先须知桓大司马一家,桓温大司马近十年前老以疾亡,而桓家目前正由桓温之弟桓冲,领着七州大都督,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等一大堆名号,东晋朝野之间,仍以桓家为一些依靠。欲东去晋室,必须先与荆州打交道,而与荆州打好交道,若去东晋朝廷,还得知道王家与谢家。这个阿朵倒知道,《乌衣巷的王和谢》一书,不就是指的这两个家族!
看来鸠王是老而弥坚,世事洞明,对晋室清楚得很。阿朵问起当年兵火,却是这一家姓桓的有关。四十年前还未做到大司马的桓温带兵伐蜀,后一直派人以委任地方,黔中各部族亦是如此。然而晋室所委且兰郡守,贪婪跋扈,又暗中挑拨各部族冲突。鸠王一怒之下带领武士杀入且兰邑,杀死晋室郡守,这才被晋室交恶。
当年那领兵的晋室将军,正是桓温的另一个弟弟,桓冲的哥哥,刚上任的荆州刺史桓豁,他的儿子中个个以石字为名字,其中有个桓石虔,弱小年纪勇猛如虎。现在,正听说桓豁病死数年,桓石虔被封为冠军将军,领兵在今湖北襄阳一带。阿朵想,原来老鸠王盛年时,与晋室的桓家不和了。阿假带雷山之部族,先是在鸠王手下与晋室王军交战,后因各部族伤亡殆尽,不能后继,劝说鸠王向晋室退让一步,期间还经过曲折的过程,这才用退让换来和平。
阿朵接着询问勾老关于净王部的,看来阿朵也大都知道,凡是群山之中,部族之间,不可能如平原上,因四通八达而能够朝发夕至。互相在内部发生的事情,一时间还传播不到对方那里。那净王部,则与鸠王寨和晋室同样的关系,时好时坏敌友难分。但有一点,净王部与巴人南北而处,所信奉的与巴人无二。
而巴人在今重庆和川东北一带和湖北湖南一部分,被秦岭和云贵高原相邻的,千里群山绵延隔开,长江蜿蜒而过,部族难以计数。若与苗山相比,巴人上至汉中,东至汉沔,北上和东去商贾旅行,都较苗山为易。净王部的生活也较苗山各部族宽裕,这让以前的阿朵觉得不舒服,老是想去净王部给山寨夺回物品资料回来。
可现在,阿朵却因为有了两箱多黄金,以为能用在和平相处上,想将汉人那边先进的生产手段学到,加以在苗疆推广。阿朵见这苗山,常常因山高险阻,难以通行。便问过勾老,可曾见过一种吊桥?勾老是个出去见过世面的人,还摇摇头,说汉人那边是有吊桥,若不能用铁链相环,就无法使桥经受时日消磨。
吊桥,正是用小指头粗细的铁链子,吊在沟壑之间,两岸各设一桥墩,将铁链加以固牢,然后上面铺上木板,则人行如平地。这个在现代看来十分低级的交通技术,在阿朵这个时代,却是苦难而急需。阿朵想,各部族拿出所需计划,由阿朵禀告阿假,专程派人到益州汉中或者荆州去购得,还有砍伐与加工木材用的锯子斧头凿子,若能购回,则苗山将大为受益。
各部族若一时拿不出许多钱粮来,则由雷山先垫付,派人帮助建好吊桥,到时候各部族在商贾路经时酌情收取一定路桥费。伺受够路费在交还雷山,本钱之外,稍加利息。石屏山之下,鸠王寨与舞阳河对面的居民,眼下就需要这铁索桥来相连。鸠王听了大为赞赏阿朵,当即便同意,等雷山采办到物资与技术之后,在舞阳河上架设四条吊桥。鸠王还关心地问到阿朵,若是向荆州方面采购,他或许能打听得到,若阿朵去益州方面去采购,不知道可有门路。阿朵便将京兆尹之子邓景希望到雷山一行说了,想来这邓景可以想益州或汉中疏通。
鸠王对京兆尹之子将去雷山,便没有反感,但叮嘱阿朵,还是要防备此人。阿朵还不知道,鸠王寨受制于晋室,若不是这吊桥之事,对舞阳河沿岸居民大为有利,鸠王还真不会同意邓景进入雷山。勾老当下将他的处境告诉阿朵,若雷山同意邓景进入,还要加以封锁,以防内部走漏消息,到了晋室那边。到时候,晋室从荆州辖下武陵郡那边听闻,派人来质问鸠王寨,勾老便会为难。
阿朵回答勾老,说是已想到此节,连刘家都交代过了。对于邓景,也是说不会公开投靠大秦天王室。一个上午谈下来。勾老对阿朵也没有年纪上的轻视,以他的阅历,已看出阿朵身上必有特殊的经历,不然怎会从一个蒙昧女孩变成一个汉家中,懂得社交礼仪与上下分寸的女孩一般,能急人所难,又不失自己。翠娘出去给人送东西,回来听到一些谈话,对勾老莞尔一笑,说道:
“你们倒是亲近了,早上鸠王还要捉阿朵呢不是。”
鸠王看看阿朵,两人跟着翠娘一起笑起来。阿朵当下也不客气,说杨先生出苗山购纸墨尚且未归,先找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