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金玉世家 >

第75章

金玉世家-第75章

小说: 金玉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拉着她到一旁问道:“这几日可是累到了?瞧你,脸色看起来竟这么差。”
    思芙摇摇头道:“这几日府里边要办丧事,自是事情多了一些,母亲放心,女儿没有大碍的。”
    李氏左右看了看,没见着大姐儿,便问:“怎么没见宁姐儿?”
    唐思芙道:“宁姐儿这两天好像身子有些不爽利,奶娘正抱着在屋子里歇着,外边人来人往的,便不让她出来了。”
    李氏皱了皱眉头:“身子不爽利?可别是病了,我去瞧瞧她去。”
    李氏过去的时候,大姐儿正被奶妈抱着,刚哄了睡了。睡着了看,除了大姐儿的脸蛋红了一些之外,倒也没瞧出什么不妥。只是听思芙说,这几日大姐儿的胃口不怎么好,吃的奶糊糊也全都吐了出来。
    李氏到底心疼自己外孙女,便问:“可去请大夫来瞧过了?”
    思芙抿了抿唇道:“我回过了婆婆,大夫也来瞧了瞧,说没什么大碍,或许只是小孩子胃口不好,开了些药方,倒也在吃着。更何况这几日府里边出了这么些的事儿,婆婆那边,老太太那边都是忙得不可开交,还要应付往来吊唁的宾客,我若再去多说宁姐儿的事,倒显得在这个时候不识大体了。”
    思芙过去抱了抱睡熟的宁姐儿,脸上是慈母温和的爱意与笑容。
    李氏知道思芙的性子,再加上她婆婆那样的人,瞧着宁姐儿看上去没什么大事,便就不放在心上了。
    “芙儿,待丧事过了,若宁姐儿还是不见好,你就抱她回一趟府里,我去请个宫里的太医过来瞧瞧。她到底是个小孩子,万一真惹上了什么病,哪里能像大人一般抵受得住?你那婆婆,我可是不指望了,这些年也算是把她这个人给看得透透的了,若要说母亲当初最悔的事情,便是给你定了这门亲事。芙儿啊,你本是值得更好的啊!”李氏长长叹了一口气,这些年经历了这么多事,她一直觉得自己亏欠了思芙。
    “母亲,快别这么说。”思芙拉住了李氏的手,她虽在沈家经历了那些大起大落,可是却从未责怪过任何人。
    “母亲,当初你为我挑选这门亲事,也是希望我能嫁得好。好在这两年,大郎总算待我不错,虽然日子过得平淡,可却也没有旁的府中那些个勾心斗角之事。到如今,我有了大姐儿,便只盼着能将她好好抚养长大,别的早已是不计较的了。”
    是啊,她生来就是个不计较的性子,也正是因了这份不计较,一个侯门嫡女如今在这沈府里边只是平静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凡事不争不闹,她也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可是,若能回到当初,若能预知以后之事,她会不会在林氏要打算给沈书瑾纳妾的时候争上一争呢?
    回了侯府,李氏总觉得心里边突突地乱跳,仿佛是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般。她心里惦念着宁姐儿,便想,再过明儿一日,就找个由头让思芙带孩子回来一趟,身上带着病让人想着总也担着心事,放心不下的。
    这一晚,李氏睡得极浅,不住地翻来覆去,怎么也无法入眠,惹得身旁的唐天霖也睡不着了,支起了身子问道:“你这是怎么了,都什么时辰了,还不睡?”
    李氏刚想同唐天霖说今儿去看了宁姐儿的事情,突然听得外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音,丫鬟洛儿的声音焦急之中带着哭腔,在外边喊道:“老爷、夫人,不好了!”
    李氏忙起了身,披上一件衣服将洛儿唤了进来。只见这小丫鬟两眼红通通的,一边抹着泪一边道:“夫人……大姑奶奶那边,出事儿!”
    李氏心里咯噔一下,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她今儿从沈家走的时候就觉得什么事情不对,没想到还是出岔子了。
    唐天霖心里也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到底是什么事情?”
    洛儿抽抽噎噎,泣声回道:“老爷、夫人,沈家那边来人传的话,说是就在刚才,大姑奶奶的宁姐儿……没了!”
    没了?
    没了!
    李氏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一下子瘫倒在唐天霖身旁。唐天霖还不大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急道:“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吩咐人备马车啊!”
    一路上,李氏只觉得自己的喉咙仿佛被一只大手扼住一般,怎么也喘不过气来。唐天霖从她口中大概知道了一些,一边听,那两道重眉也深深锁了起来。
    到得沈家,只听里面传出此起彼伏的哭声,也不知是哭的沈随,还是哭的这才来世上没两年的宁姐儿。
    林氏已是哭成了个泪人儿一般,由李墨菡陪着坐在前厅等着唐氏夫妇。一旁沈书珏和沈书琪两个儿子也坐着,皆是面带哀戚之色。沈书瑾和思芙不在这里,这孩子早夭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剐去了心头肉一般,听说思芙已是晕厥了过去,正派了人在房里照看她呢!
    李氏也顾不得什么礼数了,走过来劈头便朝林氏问道:“白日里我过来瞧宁姐儿还是好好儿的,怎的一到晚上,好好的一个孩子,就这么……就这么没了呢?”
    林氏一边提帕子抹着泪一边戚戚道:“我也纳闷着,这两日府里忙着老爷的丧事,之前芙儿来回过我说是大姐儿身子不爽利,可找了大夫来看过说是并没什么大碍的,怎想到……怎想到会突然如此呢!”
    唐天霖怒道:“既是回过了身子不爽利,怎么就随便找了个大夫看过便了事了?她不过是个孩子,连话也不怎么会说,只随便瞧了瞧便能瞧出病症了?”
    沈书琪在旁见母亲已是泣不成声,起身道:“侯爷,正是因为宁姐儿年岁小,大夫这才不太好诊断,原以为只是受了风寒才会忽冷忽热,胃口不好,却没想……是染上了时疾,这才……宁姐儿是咱们家的大姐儿,母亲也伤心不已,所以还请侯爷和夫人不要再怪责母亲了。”
    唐天霖看到沈书琪更是来气,怒而甩袖道:“现在知道伤心了,早做什么去了?别当芙儿嫁了过来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你们这几年是怎么对待她的,她辛辛苦苦生下了宁姐儿,你们又是怎么一副嘴脸?若当初不是芸儿,你们能有今天?!别说知恩图报了,如今就连我外孙女儿的命都丢在了你们手上!今日我们夫妇过来,再不能让芙儿留在你们沈家,往后她也再不是你们沈家的媳妇!”
    李氏现在只想见到自己的女儿,她也是一般心思,绝对不能再让思芙留在这里了!
    ***
    唐思芙晕厥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迷迷糊糊之间口中一直都在不停喊着宁姐儿的名字。她整个人看起来虚弱极了,身上不停发着汗,唐天霖派人请了太医过来照看女儿。太医见了思芙的情形,只说不好,她原本身体就很虚弱,如今又受了这么一个打击,更是难以禁受,一下子整个人就仿佛大厦倾塌,三魂七魄都飞散了。
    思芹和思芸听闻这个惊天霹雳,当下也焦急万分,没等天亮,便都赶回了府里看望大姐。
    只是思芙一直都是昏昏沉沉,没个清醒的样子,到了清早整个人又烧了起来,握着李氏的手只是不肯松开。
    沈书瑾在府外求见了许久,可唐天霖就是不让他见思芙,还说往后唐家与沈家一刀两断,侯府里再也不准沈家的人踏进半步!
    到了日近午时的时候,思芙总算是稍稍有些醒转了过来。她躺在李氏的房中,整个身子就像一团棉花一般,软绵绵的,没有一点的力气。她睁开眼睛,看到了思芹、看到了思芸,看到了李氏。
    喑哑的嗓子里好半天挤出了一句话:“母亲,宁姐儿在哪里?”
    只一句话,屋里的人都忍不住落下泪来。李氏握紧了思芙的手道:“好孩子,先别想这么多了,咱们先将身子养好,其他的以后再说。”
    思芹过去抱住思芙道:“大姐姐,母亲说的是,你现在什么也别想了,太医说你的身子虚得很,需要好好调养。”
    思芙转了转头,沉声问:“母亲,宁姐儿……不在了,是不是?”
    屋中一下子沉寂了下来,思芸看着思芙这样的情形,只觉得不好,忙过来道:“大姐姐,别胡思乱想,宁姐儿好好儿的,只是现在睡着了。你好好养着身子,待好些了,便将她抱过来。”
    思芙顿了顿,突然凄清苦涩地笑了一笑,眼角却有一颗泪滚落而下:“芸妹妹,你不必安慰我,我虽晕了过去,可之前发生的事情却是记得清清楚楚。我……我是亲眼看着宁姐儿……咽气的啊……”
    眼泪犹如决堤潮水一般涌出,思芙的哭声撕心裂肺,所有的人听了都觉得心中被狠狠刺痛了!
    因为宁姐儿的出生,思芙的生活才出现了一些光彩,可是现在,老天夺走了她最最珍贵的宝贝,夺走了她的命。
    就这样,思芙在唐府呆了七日,终于被丧女之痛折磨得再没了一点求生的**。
    在一个清冷的雨夜,芙蓉花儿,静静凋谢在了侯府的房中……




☆、风波又起

    思芙过世;对唐家上下来说都是一件令人难以接受的痛心之事。思芸到了白云庵将此事告诉了思萱;两姐妹一边说一边皆忍不住落下泪来。思萱清修多年;可是一想起思芙那般的样貌人品,最后竟被这样折磨死了;心中也难以平静;末了拉着思芸的手说了一句;好在你是离了那鬼地方了。
    这几日思芸因为思芙的事情,心情总也不好;陆千寻每每回到府里便总是体贴备至,也好在他的体谅;思芸心里才稍稍觉得有些暖意。而沈书玉回到陆家之后看起来却是有些内疚之色,几次思芸远远地看见书玉仿佛是想要过来同她说话的;只是仿佛是缺了那么点勇气,最后还是没有过来。
    唐天霖为了痛失长女之事,算是和沈家结下了梁子,颇有些不共戴天之势。以唐天霖今时今日在朝堂上的地位,想要将沈家覆灭简直就是易如反掌之事。沈家老太太在沈随病逝,宁姐儿和思芙过世之后,也终于没再能多撑几日,到底还是去了。
    如今的沈家一门,留下林氏还有三个未成气候的儿子,当真是门第凋零。沈书瑾丧妻丧女,已是失了男人志气,整日里借酒消愁,对林氏也是不理不睬。
    次子书珏向来便是碌碌无为,根本难当大任。
    剩下的便也只有沈书琪了,林氏原本便最看重这个儿子,如今更是告诉他现在沈家一门能否振兴可就全都要靠他了。
    此时,天正朝与南夏又出现龃龉。边关之地,南夏军官与天正朝的驻守军官发生了纠纷,结果越闹越大,双方竟直接打了起来。一点小事结果演变成了两国之间的大矛盾。如今战事一触即发,眼看着双方枕戈待旦,便要开战。
    朝中,主战和主和的各执一词。主战一方认为南夏蛮子是我朝多年以来的隐患,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天正朝兵力强大,正好便趁着这个机会好好打上一场仗,将这些蛮子一举收复,免去后顾之忧。
    而主和一方则认为,天正朝虽然兵力强大,但是南夏兵力也不弱,更何况他们的大将军耶鲁不花能征善战,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今天下太平,若是一起战事,只怕首先边关的百姓便是首先遭殃的,还是先行议和。收复南夏之事还未到时候。
    承贤觉得两边说得都有道理,于南夏收复一事他也想了许久,这次双方矛盾一触即发,也是该做个决断的时候了。
    ***
    这一日陆千寻上朝回府的路上,想起前几日思芸曾说觉得口中苦涩,胃口也不怎么好。便记起她往日里爱吃多味斋的脆皮乳鸽,遂让车夫去了一趟那边,自己进了多味斋给爱妻买吃的。
    陆千寻在朝堂上这么多年,别的不说,最大的特点便是能够有敏锐的眼光和感觉。今天他孤身走进这多味斋,便已觉得周遭气氛有些不同寻常,似乎是有人在身后跟着自己一般。陆千寻买了脆皮乳鸽,找了一个机会,匆匆从后门出去,想要绕过小巷子再到前面坐马车回府。
    可未想到,那些人也并不是好糊弄的,小巷中早有人候在那里,来人皆是身材魁梧之人,看起来并不像是本朝之人。
    陆千寻被“请”到了一处僻静的庄园,屋子里早有人候着,见了陆千寻顿时恭敬上前,笑着行了一礼道:“郡王,在下迫不得已用这样的法子将您请来,还请见谅。”
    陆千寻打量眼前之人,和刚才那些半路堵截他的人一般,此人虽身着本朝衣衫,可是五官长相一见便知道非我族类。他们,是南夏的人!
    陆千寻并不惊慌,这里毕竟是上京,谅他们也不敢将他堂堂一个郡王怎么样,便坐了下来道:“你们这些南夏人到上京来,究竟想要做什么?”
    那来人是南夏派来的使臣,名叫那不图,不过他这使臣或许可以称之为密探,是被派遣过来探听消息的。
    那不图道:“郡王,在下受南夏可汗之命前来上京,为的是找郡王做一桩买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